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国培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后我才茅塞顿开,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想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我们老师除了吃透教材,明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外,我认为老师要时刻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
我认为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于三方面:思维的发展;教学切入点;正确的引导。如果这三方面能够做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的。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1.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已经开始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他们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
从低年级到中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他们不再是什么事儿都听老师的了,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但是还不能判断自己的主张是否正确。教师要想很好地了解学生,就需要首先了解他们的心理。三四年级的学生思维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他们的概括虽然还有一些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或属性,但是内部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大大增加。进入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更进一步,教师如若要学生听话,就更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因为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概括开始以本质抽象为主,所以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只属于初步抽象思维。
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信,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少批评指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应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教学中的游戏,教师讲的动人故事,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了解了小学生各个阶段的思维情况,再对他们进行教学,就能够抓住他们的心理以及思维,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找准教学切入点
面对刚从幼儿园升到一年级的小学生,要从各个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兴趣培养当中,应当以具体的事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对语文做出自己喜欢的理解,比如说不由自主地表演,有感情的朗读等,教师对此应当适当的表扬,以激发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语文教学中应善于观察学生,若他们对此不感兴趣,就应该马上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日益的浓厚,而不能产生厌烦情绪。从低年级到中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上有了一定的改变。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怎样去培养他们的兴趣呢?首先搞清楚他们喜欢怎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他们在学习中想要怎样的表达与交流等,都是我们老师应该最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自由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生动活泼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神焕发、神采飞扬,心中只装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以火热的爱心、炽热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启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困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歧视挖苦,用师心、爱心去感化他们,减轻他们的思想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3.正确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的引导。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语文的学生,他们的感知能力会领先于其他同学。学习语文当中,无数次的重复会使他们感到很厌烦,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进行纠正呢?首先,找出不喜欢的原因;其次,摸准学生好强求胜的心理,同学之间互相比较。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的被调动起来了。
中年级的学生,参加语文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在进行语文活动的同时,教师应该把语文活动的内容同语文课上讲的东西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与语文课外活动是相通的,这不管对于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参加语文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这一点跟中年级的学生要求与做法还是基本上相同的。但是对待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像是学生的朋友,而不要像学生的上一级。这样,学生会很欣赏你的,跟学生拉近了这一层关系,学生就会为老师卖力的朗读、写作与思考,积极性自然而然的就调动起来了。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扣人心弦的疑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的设置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针对这点,教师还可以做好学习评价,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利用课堂提问,当场给予小评;作业送来后,及时予以批改;考试后,对试卷尽快地作出分析。同时,还要利用墙报,作业展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作公开评价。教师还应该将评价向家长通气,把学生微小的进步直至取得的优秀成绩及时通报家长,发挥家长对学生的鼓励、促进和教育作用。
总体来说,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高,但是如果教师引导的不对,学生就会从喜欢到厌烦,并且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此,我认为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有效途径归结为这三点: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找准教学切入点;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会逐步的调动起来,恶性循环就会变成良性循环,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我认为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于三方面:思维的发展;教学切入点;正确的引导。如果这三方面能够做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的。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
1.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二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已经开始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他们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
从低年级到中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上有了一定的改变。他们不再是什么事儿都听老师的了,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但是还不能判断自己的主张是否正确。教师要想很好地了解学生,就需要首先了解他们的心理。三四年级的学生思维处在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他们的概括虽然还有一些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或属性,但是内部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大大增加。进入高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更进一步,教师如若要学生听话,就更应该把握学生的心理。因为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概括开始以本质抽象为主,所以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只属于初步抽象思维。
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信,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表扬学生,少批评指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首先应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自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教学中的游戏,教师讲的动人故事,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了解了小学生各个阶段的思维情况,再对他们进行教学,就能够抓住他们的心理以及思维,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找准教学切入点
面对刚从幼儿园升到一年级的小学生,要从各个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兴趣培养当中,应当以具体的事物为切入点,让学生对语文做出自己喜欢的理解,比如说不由自主地表演,有感情的朗读等,教师对此应当适当的表扬,以激发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语文教学中应善于观察学生,若他们对此不感兴趣,就应该马上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日益的浓厚,而不能产生厌烦情绪。从低年级到中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心理上有了一定的改变。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怎样去培养他们的兴趣呢?首先搞清楚他们喜欢怎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他们在学习中想要怎样的表达与交流等,都是我们老师应该最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一点我认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亲其师,信其道”。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释放,自由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才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愉快地学习、生动活泼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神焕发、神采飞扬,心中只装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以火热的爱心、炽热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启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对学困生更要关注,多与他们沟通,不歧视挖苦,用师心、爱心去感化他们,减轻他们的思想压力,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促其建立自信,从而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地培养自己的语感。
3.正确的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的引导。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语文的学生,他们的感知能力会领先于其他同学。学习语文当中,无数次的重复会使他们感到很厌烦,这种情况应该怎样进行纠正呢?首先,找出不喜欢的原因;其次,摸准学生好强求胜的心理,同学之间互相比较。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的被调动起来了。
中年级的学生,参加语文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在进行语文活动的同时,教师应该把语文活动的内容同语文课上讲的东西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语文教学与语文课外活动是相通的,这不管对于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的。
在小学阶段,学生参加语文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这一点跟中年级的学生要求与做法还是基本上相同的。但是对待五六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像是学生的朋友,而不要像学生的上一级。这样,学生会很欣赏你的,跟学生拉近了这一层关系,学生就会为老师卖力的朗读、写作与思考,积极性自然而然的就调动起来了。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扣人心弦的疑问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意识的设置疑问,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从而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点燃思维的火花,引发探索问题的热情。针对这点,教师还可以做好学习评价,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利用课堂提问,当场给予小评;作业送来后,及时予以批改;考试后,对试卷尽快地作出分析。同时,还要利用墙报,作业展览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作公开评价。教师还应该将评价向家长通气,把学生微小的进步直至取得的优秀成绩及时通报家长,发挥家长对学生的鼓励、促进和教育作用。
总体来说,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很高,但是如果教师引导的不对,学生就会从喜欢到厌烦,并且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此,我认为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有效途径归结为这三点: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找准教学切入点;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会逐步的调动起来,恶性循环就会变成良性循环,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