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四川省仁寿县黑龙潭游览区的“隐形碑”,堪称中国碑刻文化之一绝。
黑龙潭游览区风景秀丽,“隐形碑”刻在四面临水的矿岩石壁上,整个碑岩长10余米,宛如一条伏身于水面的无头石龙。在其石壁上刻有唐代龙王座像以及唐、宋、明代以来镌刻的大、小碑文,虽历时长久但字迹清晰可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龙王座像石龛左右两侧嵌壁碑,石面光滑,无任何笔迹,石面呈灰白色。但如果你将一盆清水泼到上面,奇迹就出现了:左侧碑石上即刻显出一幅枝繁叶茂的墨竹图,右侧碑石上则顿现墨黑行楷体的隽秀大字;更令人惊奇的是,随着水迹的干涸,碑上现出的字画又会倏忽不见。
据《仁寿县志》记载,这两侧“隐形碑”上的字画,均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散文学家文舆可(苏轼的表兄)之手。然而最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古人是靠什么方法把这些字画书写上去并使它们得以“隐形”的呢?看来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个不解之谜。
无独有偶,山西省永济县浦州镇的“回声塔”也同样让人感到惊奇。
“回声塔”位于浦州镇中心的普救寺中,因王实甫所撰《西厢记》中一段情节发生在普救寺,所以又名“莺莺塔”。“回声塔”是普救寺内一座尤为特别的建筑,高50余米。该塔奇妙之处在于:人若在塔前投石则响声似在塔后;倘在塔后投石那么响声宛若在塔前;如在塔基南面投石打击,而塔顶便会传出悦耳动听的“格格”蛙鸣声,故而得名“回声塔”。“回声塔”每年都要接待大批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
据说“回声塔”是古代能工巧匠根据声音折射、反射、叠加等原理设计而建成的。如此奇妙的设计,正是古代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
(责任编辑/韩春萌)
黑龙潭游览区风景秀丽,“隐形碑”刻在四面临水的矿岩石壁上,整个碑岩长10余米,宛如一条伏身于水面的无头石龙。在其石壁上刻有唐代龙王座像以及唐、宋、明代以来镌刻的大、小碑文,虽历时长久但字迹清晰可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龙王座像石龛左右两侧嵌壁碑,石面光滑,无任何笔迹,石面呈灰白色。但如果你将一盆清水泼到上面,奇迹就出现了:左侧碑石上即刻显出一幅枝繁叶茂的墨竹图,右侧碑石上则顿现墨黑行楷体的隽秀大字;更令人惊奇的是,随着水迹的干涸,碑上现出的字画又会倏忽不见。
据《仁寿县志》记载,这两侧“隐形碑”上的字画,均出自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散文学家文舆可(苏轼的表兄)之手。然而最让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古人是靠什么方法把这些字画书写上去并使它们得以“隐形”的呢?看来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个不解之谜。
无独有偶,山西省永济县浦州镇的“回声塔”也同样让人感到惊奇。
“回声塔”位于浦州镇中心的普救寺中,因王实甫所撰《西厢记》中一段情节发生在普救寺,所以又名“莺莺塔”。“回声塔”是普救寺内一座尤为特别的建筑,高50余米。该塔奇妙之处在于:人若在塔前投石则响声似在塔后;倘在塔后投石那么响声宛若在塔前;如在塔基南面投石打击,而塔顶便会传出悦耳动听的“格格”蛙鸣声,故而得名“回声塔”。“回声塔”每年都要接待大批慕名而来的中外游人。
据说“回声塔”是古代能工巧匠根据声音折射、反射、叠加等原理设计而建成的。如此奇妙的设计,正是古代中国人民聪明才智的体现。
(责任编辑/韩春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