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讲规律,教方法,传习惯
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规律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情况就必然出现。因此,给学生讲读写 听说的规律,才是讲到了点子上,讲到了根本上。这样做,才会出现一以当十、一举多得的局面。
在语文教学中讲规律,除了讲读写听说自身的规律之外,还要讲理解、记忆和使用读写听说知识时的各种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如同掌握了点石成金之术,就可以花费较少的精力取得较多的收益。可见,给学生讲规律,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根本措施。
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方法可以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一件事,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方法便是决定因素。掌握方法和不掌握方法,其情形是绝对不一样的。一个人去划船,先是在原地打转,就是不往前划行,后来改变了划桨动作,那船就乘风破浪快速前进了。一位颇有名气的京剧演员,有一句唱词怎么也唱不好,经一位名家指导以后,调整了发声和呼吸,一下子就唱得字正腔圆了。这两个事例都说明掌握科学方法是何等的重要!
学语文也是如此。读有读的方法,写有写的方法,思维有思维的方法。不掌握阅读方法,就不能确切、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掌握写作的方法,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掌握思维的方法,就不能快捷、周密、深远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可见,掌握读写听说和思维等的方法,可以把语文学得更快更好。如果说语文教学也有什么捷径的话,那么教方法便是捷径之一。
传习惯,就是把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所谓习惯,是经过长时间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风尚。习惯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稳定性,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去改变它。正因为如此,把学习和使用语文知识的科学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巧妙设计,精讲精练
提高教学效率的另一个方面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巧妙设计,精讲精练。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极为重要。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简与繁,难与易,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简言之,就是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实施于课堂教学时,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学懂,把本领学会。反之,学生就要在课堂上艰 难苦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怎样化繁为简,怎样变难为易,怎样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只有这样才能省时省力地把学生教懂教会。为此就必须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反复推敲,勇于创新。
例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是不大好教的。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短,一般只能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而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之中,既要教这篇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又要教有关新闻的一系列基础知识,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先讲新闻知识后讲课文吧,时间不会节省;先讲课文后讲新闻知识吧,也不轻松。怎样教才能又好又快呢?请看下面的教学实例。
教师宣布上课,提出并板书课题。在读课文之前,教师向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读课文之后,请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即:1.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2.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3.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读课文之后,教师请两名学生回答问题。结果这两位同学回答得完全一致。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表述时,他们都是用的本文的课题;用一小段话表述时,他们都是用的课文的前两句话;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表述时,他们都是述说的全文大意。而且,对这两名学生的回答,全班学生一致赞同,毫无异议。
教师对此表示满意,接着告诉全班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标题”(板书: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导语”(板书: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地、翔实地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主体”(板书:主体)。标题、导语和主体,是一则新闻通常所不可少的组 成部分。学生频频点头,顺利接受。
这个教学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这一教学设计有两个关键。一个是要求学生用那三种方式表述这则新闻的内容;另一个是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向他们布置这个任务。这样,这一教学设计的实施,就会达到如下几方面的目的:第一,调动学生初读课文的积极性。因为不认真读课文,就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第二,促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否则就不能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第三,进行既有分析又有综合的思维训练。第四,进行口头表达训练。第五,通过学生发言,作一次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初读后对本文理解的程度,以确定教学的起点。
以上五个方面的意图,一般说来,只要教师安排学生带着任务去初读课文,便可以实现。而本文的上述教学设计还另有用意。第一,把安排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讲解新闻的文体知识合二为一,使教学过程化繁为简。第二,安排学生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为讲解文体知识作了感性认识的准备,以分散难点,变难为易。
这个教学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搞好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教学效 率的再一个手段,便是精讲精练。
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是广阔而多样的,以上所述只是其中之一二。随着对语文教学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完善,一定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新途径。
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规律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情况就必然出现。因此,给学生讲读写 听说的规律,才是讲到了点子上,讲到了根本上。这样做,才会出现一以当十、一举多得的局面。
在语文教学中讲规律,除了讲读写听说自身的规律之外,还要讲理解、记忆和使用读写听说知识时的各种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如同掌握了点石成金之术,就可以花费较少的精力取得较多的收益。可见,给学生讲规律,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根本措施。
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方法可以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一件事,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方法便是决定因素。掌握方法和不掌握方法,其情形是绝对不一样的。一个人去划船,先是在原地打转,就是不往前划行,后来改变了划桨动作,那船就乘风破浪快速前进了。一位颇有名气的京剧演员,有一句唱词怎么也唱不好,经一位名家指导以后,调整了发声和呼吸,一下子就唱得字正腔圆了。这两个事例都说明掌握科学方法是何等的重要!
学语文也是如此。读有读的方法,写有写的方法,思维有思维的方法。不掌握阅读方法,就不能确切、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掌握写作的方法,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掌握思维的方法,就不能快捷、周密、深远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可见,掌握读写听说和思维等的方法,可以把语文学得更快更好。如果说语文教学也有什么捷径的话,那么教方法便是捷径之一。
传习惯,就是把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所谓习惯,是经过长时间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风尚。习惯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稳定性,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去改变它。正因为如此,把学习和使用语文知识的科学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巧妙设计,精讲精练
提高教学效率的另一个方面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巧妙设计,精讲精练。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极为重要。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简与繁,难与易,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简言之,就是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实施于课堂教学时,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学懂,把本领学会。反之,学生就要在课堂上艰 难苦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怎样化繁为简,怎样变难为易,怎样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只有这样才能省时省力地把学生教懂教会。为此就必须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反复推敲,勇于创新。
例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是不大好教的。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短,一般只能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而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之中,既要教这篇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又要教有关新闻的一系列基础知识,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先讲新闻知识后讲课文吧,时间不会节省;先讲课文后讲新闻知识吧,也不轻松。怎样教才能又好又快呢?请看下面的教学实例。
教师宣布上课,提出并板书课题。在读课文之前,教师向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读课文之后,请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即:1.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2.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3.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读课文之后,教师请两名学生回答问题。结果这两位同学回答得完全一致。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表述时,他们都是用的本文的课题;用一小段话表述时,他们都是用的课文的前两句话;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表述时,他们都是述说的全文大意。而且,对这两名学生的回答,全班学生一致赞同,毫无异议。
教师对此表示满意,接着告诉全班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标题”(板书: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导语”(板书: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地、翔实地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主体”(板书:主体)。标题、导语和主体,是一则新闻通常所不可少的组 成部分。学生频频点头,顺利接受。
这个教学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这一教学设计有两个关键。一个是要求学生用那三种方式表述这则新闻的内容;另一个是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向他们布置这个任务。这样,这一教学设计的实施,就会达到如下几方面的目的:第一,调动学生初读课文的积极性。因为不认真读课文,就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第二,促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否则就不能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第三,进行既有分析又有综合的思维训练。第四,进行口头表达训练。第五,通过学生发言,作一次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初读后对本文理解的程度,以确定教学的起点。
以上五个方面的意图,一般说来,只要教师安排学生带着任务去初读课文,便可以实现。而本文的上述教学设计还另有用意。第一,把安排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讲解新闻的文体知识合二为一,使教学过程化繁为简。第二,安排学生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为讲解文体知识作了感性认识的准备,以分散难点,变难为易。
这个教学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搞好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教学效 率的再一个手段,便是精讲精练。
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是广阔而多样的,以上所述只是其中之一二。随着对语文教学客观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完善,一定会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