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j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担任高一语文教学工作,开学后不久,便发现这批学生写作能力特别差。大多数学生写作文时,不是翻开作文书东抄一句、西摘一段,拼凑起一篇应付了事,就是胡编乱造,文不对题。更有甚者,干脆就一直不动笔,几次催促也不交作文。逼急了,就说不会写,一切惩罚随你便,一副顽抗到底的神情。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中展开调查,通过和他们谈心,了解到他们对写作有抵触情绪的原因。原来,片面追求升学率使很多老师忽视作文课的教学,一上作文课就给出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写。写完后打个分数就发下来,也不讲评,或者给几篇范文让学生自己读读。时间一长,学生逐渐对作文课失去了兴趣,甚至对写作文有了一种畏惧感。作文课只注重让学生练笔,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情境的熏陶感染,学生作文缺少真情实感。而新课标对学生作文能力的要求,有一条就是“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为此,决定大胆地进行一次作文课尝试,变学生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让他们先在内心有写的愿望,然后才动笔写。
  第一步,在班上明确了作文要求:以“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作文题目布置下去以后,不让学生动笔写,而是先给他们两周的时间搜集有关“秋”的文章,从诗歌、小说到散文。每节课都找几个学生起来朗读自己所找到的文章,听完后再找别的学生评析或谈感想。有一节课两个学生分别读了杜甫的《登高》和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便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同是写秋天景物,杜甫的诗中写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毛泽东的词写的却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以此,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进而教导他们写作文就要写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怀着真性情才能写出好文章。这样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兴趣高涨,都踊跃起来发言。读的学生感情投入,评的学生更是认真。当平时最不愿意写作文的那几个学生也津津有味地评述起来时,第一步的熏陶感染、提高兴趣已经完成了。
  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带领学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平时老是给学生讲要留心观察生活,但学生总也不知怎样观察,对生活中发生的很多可以入文的事件都白白放过。这次,特意带领他们进行了一次秋游,在游玩的过程中引导他们观察思考,搜集写作材料。在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后,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了一次写作实习。在出发前,要求学生都带着纸和笔,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农田里,农民在忙着秋收秋种,学生只是远远观望着,却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便提醒他们留心观察农民的神情、装束、劳动时的动作,并问看到这些他们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农民是辛苦的,劳动者是伟大的,要珍惜粮食,等等。就要求他们及时一一记录下来,于是学生或倚着树、或坐在路边石头上,写下一个个小片段。在一片小树林里,正值深秋,叶子枯黄,飘落一地,衰草凄凄,随风摇摆。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感悟秋的韵味。让学生用笔记下眼前所见之景,提示他们注意对树、草、风的描写,尽量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学生就坐在树林中,展纸挥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一个写景状物的片段。有几个文采较好的学生,当时就忍不住摇头晃脑低声吟诵起自己的文章来,得意之情尽显脸上。趁机让他们和大家作一下交流,交流之后展开集体评议。学生都积极发言,因为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场面甚至一度有些失控。经过干预,才进行了有秩序的发言。有的学生讲了一段后,意犹未尽,又再次举手。
  当天晚上的自习课,要求学生整理白天记下的片段,组织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第二天作文交上来后,怀着激动的心情一一读完,感觉十分欣慰。这次作文有写散文的,有写记叙文的,有写诗歌的,无论何种文体,都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文采斐然,明显感觉前进了一大步。批阅后,再次将作文发给学生,分组评议;由学生推选出最好的六篇,打印出来作为范文在全班传阅,并推荐给校刊;最终有四篇在校刊上发表,这给了学生极大的鼓舞。通过这次写作训练,学生都不再惧怕写作文,反而从写作中感受到一种乐趣。很多学生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来进行写作练笔,互评互改文章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反思这次作文课尝试,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创设情境,熏陶感染,激发写作兴趣。这次写作前在班级中交流名家名篇,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趣味。秋游的经历,使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2.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开展互评互改。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思想在碰撞交流中成熟。评改作文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提高的过程。
  3.教师的适当点拨必不可少。以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批改学生的作文上,作文发下去后,学生看完批语也就完了。这次,把重点放在写作过程中的指导点拨上,教给他们写作的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其他文献
在通常的文言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字词的理解,而轻视文章整体内容的建构,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文言文学习多为零散词语的乏味记忆,而少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高三复习文言文之初,要找到恰当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将考点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一、通读文章,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礼记·学记》有言:“呻其占毕。”占,即阅读;毕,是书简;呻,发出声音来诵读。绘声绘色的朗读,能使学生如见
期刊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美妙了千年的时间,犹不褪色。代代无穷的人生,传递着生命,也传递着这丝美丽的受享。年年相似的月儿,曾经照亮过历史的夜空,也还浸润着茫茫现世的诗意。古人诗里的月光,在经历了千年后,已是斑驳地带了锈痕,软软地、苍白地洒在这样的诗人的心上。  先生独自承受了这历史的月光的伤痕,心里的伤痕用月光来填补,月光里的伤痕,却是先生最优美的忧伤。他把它放在清净的夜里,放在少有人觅的荷塘里。月光
期刊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花儿等春天的到来,农民等秋天的收获。“塞翁失马”教人耐着性子去等,“沧海桑田”教人无穷无尽地等。历史文化教人受益最深的便是一个“等”字,然而,“等”最怕的是起坐彷徨,一事无成。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或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
期刊
现代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学方式已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重教”发展到“重学”。因此,如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参与语文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课题。  纵观世界语文教育历史,主体性参与教学,一直以来便是先贤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热点问题。早在中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理想的教育并非教师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强调“因材施教”与“
期刊
新课程高中语文课文教学以阅读鉴赏为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常从整体感知切入,再到品味鉴赏,然后研讨探究。由此可见,从教学设计看,整体感知应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它和鉴赏、探讨等步骤在教学流程中是不可缺少的阶段,而后面的几个阶段是整体感知的强化、细化和深化。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或以“教师全盘教”、或以“学生自由学” 的角色设计,漠视了整体感知这一环节的切入。  误区一:整体感知如同一顿快餐  在新授课的
期刊
作文教学中,无论是什么形式、什么文体的作文,首要的就是认真审题。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就叫审题。命题作文要深刻理解题目含义、要求,抓住题眼;给材料作文要全面理解材料,完全消化材料。审题稍有编差,便全盘皆输。正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考试时即使时间不够,宁可字数达不到要求,长文短写,让他扣分,也要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地审题。  新材料作文提炼
期刊
理趣诗,顾名思义,就是要说理而有趣的诗。那么,何为理趣?前人并没有明确的解释。“理趣”一语,来源于佛典。较早拈出“理趣”一词论诗的似乎是南宋理学家包恢,他在《敝帚稿略》卷二《答鲁子华论诗》中说:“古人于诗不苟作,不多作。而或一诗之出,必极天下之至精,状理则理趣浑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状物则物态宛然。”他认为凡“状理”好的诗,必能做到“理趣浑然”。葛晓音先生认为:“蕴涵在诗歌感性观照和形象描写之中的哲
期刊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最根本的原则是创新原则,这一模式中,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设置的。而“疑”和“探”两个关键词中,“疑”超出传统的课堂形式,体现全新的教学理念,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之处。那么,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结合语文学习的目标,怎么引导学生问对方向,让学生问出广度,问出深度,问出水平,无疑是上好三疑三探课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首先解放思想
期刊
阅读既可以激发兴趣,又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性情。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阅读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应在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教学,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和综合,来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对此,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  一、重视阅读教学  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
期刊
对《劝学》第一和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内容的分析,众评家基本一致,即两段都在说“为什么”即学习的重要性。当然,有些评家认为第一自然段是说“学习的意义”,第二自然段是说“学习的作用”。但“意义”和“作用”的分界一直比较模糊,想把这一点对高中生说清楚更是不易,也无太多必要。那么,荀子是在反复说理吗?用这样大的篇幅和如此多的比喻论证,只在同一层次展开,似乎没这必要。  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第一自然段用“青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