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羽毛球运动是一种比较开放、灵活的运动,需要运动者手握球拍,在规定的场地内将羽毛球打过球场中间的球网,所以这项运动可以有效训练小学生的臂力、四肢协调能力、反应能力等等,加速小学生的血液循环、优化小学生的呼吸系统,所以是保护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因此,随着“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羽毛球运动也逐渐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项目。本文将从实施趣味性教学策略、实施分层指导教学策略、实施赏识评价教学策略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如何组织有效的羽毛球运动。
关键词:小学体育;羽毛球运动;教学策略;适用性分析
常规的小学体育教学比较追求按部就班与应试目的,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会根据考试项目来组织单一的运动练习,主动为学生演示各个技能的操作要点,然后由学生自主模仿、练习。但是,实践证明,这种一成不变的体育教学活动很快便会让本身好动、活泼的小学生失去运动兴趣,导致小学生不会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无法真正发挥体育学科的教育作用。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要懂得汲取经验教训,关注小学生的自主需求与成长潜能,选择能够调动小学生运动积极性,使其自觉参与羽毛球练习的教学策略来组织课堂活动,以便确保运动量是足够的,小学生也能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一、实施趣味性教学策略
激趣教学是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羽毛球练习的前提条件,因为兴趣本就是最为重要的内在活动动机,小学生的行为自制力、自觉性都比较低,所以会直接受到兴趣影响,会自觉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同时也会排斥、敷衍、拒绝参加自己不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因此,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走进小学生的内心,了解小学生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由此,我们便需主动展开趣味性教学改革,加入小学生喜欢的趣味因素,如游戏、故事、歌曲、比赛等等,据此激发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优化小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学习感受,由此保护小学生的运动期待心理,使其主动参与羽毛球运动练习。
就如在培养小学生的球感,训练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判断力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羽毛球‘投篮’”的运动游戏,具体规则为:笔者会提前绘制一条投掷线,然后在距离投掷线3米、4米与5米的距离放置一些箱子,要求小学生站在投掷线外向箱子中投掷羽毛球;根据投掷距离,由近及远,学生可分别积1分、2分与3分,最终积分最多的学生获胜。通过这一趣味游戏,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觉观察与投掷经验灵活调整自己的投掷力度,这就有利于优化小学生的空间意识,使其在羽毛球运动中根据视觉观察去调整击球的具体力度,由此改善小学生在羽毛球练习中的运动表现。而且,这一体育游戏还有一定的竞技性特点,易于激发出小学生内心深处的好胜之心,所以大多数小学生都会积极练习,认真总结游戏经验。再如,为了训练小学生的体能与合作能力,笔者将本班10名同学分成一个大组,组织了“羽毛球掷远”游戏,即两组学生分别站在中心线的10米距离,互相将羽毛球投掷对方场地,然后捡起本组场地的羽毛球继续投掷,最终哪个小组场地上的羽毛球数量较少,哪个小组则可获胜。如此,则可有效优化小学生的上肢力量,训练小学生的反应能力。
二、实施分层指导教学策略
客观来说,小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的行为表现是由他们的先天身体素质与后天运动经验所决定的,而每个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具体表现也就不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学策略,忽视了学生差异,要求小学生完成统一的运动任务。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身体素质较差的小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反而还会因为运动强度过大而损伤个人身体健康;身体素质较好的小学生无法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前提潜能,无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对此,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便要积极选择分层指导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懂得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以便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及时实现运动进步。
就如在“上手正手高远球的击球动作”技能教学中,笔者就及时演示了这一击球动作,为学生解释了这一击球动作的发力部位、击球姿势等等,然后鼓励小学生自主练习。在此过程中,笔者会认真观察每一个小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进行教学指导。比如,有少部分小学生在前臂内旋发力时,由于无法准确把握发力部位与方式而无法有效击球。对此,笔者会亲自为学生进行一对一击球演示,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发力部位,然后让学生自主调整发力方式,手把手地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发力、如何控制自己的力度等等,帮助学生及时突破了运动瓶颈。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应用“上手正手高远球的击球动作”时出现了运动问题,即无法击中羽毛球。对此,笔者会着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力、判断力等运动练习,使其灵活根据羽毛球的运动轨迹去判断自己的击球高度、击球力度,由此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的击球高度不够,所以笔者便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跳跃辅导,着重训练了学生的下肢弹跳能力。如此,每个小学生都可及时掌握“上手正手高远球的击球动作”这一击球战术,很好地强化了小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三、实施赏识评价教学策略
人,是顺应客观环境成长与发展的,尤其是心智不全的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直接影响,不自觉地根据他人评价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活动。试想一下,如果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经常以批评来教育学生、打击学生,那么小学生便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由此产生厌学、逃避心理,并不愿意参与羽毛球运动练习。但是,如果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断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那么小学生便会产生成就感、幸福感,而这种积极的运动情绪也会促使小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实施赏识教育评价策略,关注小学生的运动进步与身体成长,让小学生快乐地、幸福地参与羽毛球练习。
就如在“网前反手发球”一课教学中,笔者就积极组织了羽毛球比赛,让小学生在真实的竞技环境下应用羽毛球运动所学,准确掌握网前反手发球这一发球技能,由此来为本组赢得优势作战机会。在这一比赛中,大多数学生都认真配合本组成员,还十分谦虚、谨慎地推举出了负责发球的队员,真正实现了有效合作。对此,笔者着重表扬了小学生精诚团结、谦虚友爱等优良的运动品质,帮助学生坚定了自己的运动信念,使其自觉展开“网前反手发球”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发球水平。但是,也有几个学生凭借自己高超的运动能力而表现出了一些不良问题,即自己负责发球任务,枉顾本组其他成员想要发球的愿望。对此,笔者告诉学生,组内成员人人平等,即便学生自身的发球水平高超,也应该主动帮助本组成员突破运动瓶颈,而不是过度突出、表现自我,使得其他成员沦为自己的陪衬。在这一过程性教学评价下,本班学生可以客观认识自己,懂得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与形成优良的运动品质都十分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学中优化教学策略是为了进一步改善本项目的育人效果,让小学生自觉参与羽毛球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运动品质。因此,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便要积极学习新课改的教育理论,灵活调整与创新教学策略,以便真正实现“阳光体育”教学改革任务,让更多的小学生喜欢上羽毛球运动。
參考文献
[1]戴传青.探索小学羽毛球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154+156.
[2]王国懿,肖明.羽毛球教学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4):140-141.
[3]李兰芳.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华夏教师,2018(11):26.
关键词:小学体育;羽毛球运动;教学策略;适用性分析
常规的小学体育教学比较追求按部就班与应试目的,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会根据考试项目来组织单一的运动练习,主动为学生演示各个技能的操作要点,然后由学生自主模仿、练习。但是,实践证明,这种一成不变的体育教学活动很快便会让本身好动、活泼的小学生失去运动兴趣,导致小学生不会主动参与体育运动,无法真正发挥体育学科的教育作用。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要懂得汲取经验教训,关注小学生的自主需求与成长潜能,选择能够调动小学生运动积极性,使其自觉参与羽毛球练习的教学策略来组织课堂活动,以便确保运动量是足够的,小学生也能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一、实施趣味性教学策略
激趣教学是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羽毛球练习的前提条件,因为兴趣本就是最为重要的内在活动动机,小学生的行为自制力、自觉性都比较低,所以会直接受到兴趣影响,会自觉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同时也会排斥、敷衍、拒绝参加自己不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因此,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主动走进小学生的内心,了解小学生真正喜欢的是什么。由此,我们便需主动展开趣味性教学改革,加入小学生喜欢的趣味因素,如游戏、故事、歌曲、比赛等等,据此激发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优化小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学习感受,由此保护小学生的运动期待心理,使其主动参与羽毛球运动练习。
就如在培养小学生的球感,训练小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判断力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羽毛球‘投篮’”的运动游戏,具体规则为:笔者会提前绘制一条投掷线,然后在距离投掷线3米、4米与5米的距离放置一些箱子,要求小学生站在投掷线外向箱子中投掷羽毛球;根据投掷距离,由近及远,学生可分别积1分、2分与3分,最终积分最多的学生获胜。通过这一趣味游戏,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觉观察与投掷经验灵活调整自己的投掷力度,这就有利于优化小学生的空间意识,使其在羽毛球运动中根据视觉观察去调整击球的具体力度,由此改善小学生在羽毛球练习中的运动表现。而且,这一体育游戏还有一定的竞技性特点,易于激发出小学生内心深处的好胜之心,所以大多数小学生都会积极练习,认真总结游戏经验。再如,为了训练小学生的体能与合作能力,笔者将本班10名同学分成一个大组,组织了“羽毛球掷远”游戏,即两组学生分别站在中心线的10米距离,互相将羽毛球投掷对方场地,然后捡起本组场地的羽毛球继续投掷,最终哪个小组场地上的羽毛球数量较少,哪个小组则可获胜。如此,则可有效优化小学生的上肢力量,训练小学生的反应能力。
二、实施分层指导教学策略
客观来说,小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的行为表现是由他们的先天身体素质与后天运动经验所决定的,而每个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不一样,所以他们在羽毛球运动中的具体表现也就不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教学策略,忽视了学生差异,要求小学生完成统一的运动任务。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身体素质较差的小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反而还会因为运动强度过大而损伤个人身体健康;身体素质较好的小学生无法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前提潜能,无法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运动能力。对此,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便要积极选择分层指导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需求,懂得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以便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及时实现运动进步。
就如在“上手正手高远球的击球动作”技能教学中,笔者就及时演示了这一击球动作,为学生解释了这一击球动作的发力部位、击球姿势等等,然后鼓励小学生自主练习。在此过程中,笔者会认真观察每一个小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进行教学指导。比如,有少部分小学生在前臂内旋发力时,由于无法准确把握发力部位与方式而无法有效击球。对此,笔者会亲自为学生进行一对一击球演示,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发力部位,然后让学生自主调整发力方式,手把手地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发力、如何控制自己的力度等等,帮助学生及时突破了运动瓶颈。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应用“上手正手高远球的击球动作”时出现了运动问题,即无法击中羽毛球。对此,笔者会着重对学生进行观察力、判断力等运动练习,使其灵活根据羽毛球的运动轨迹去判断自己的击球高度、击球力度,由此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的击球高度不够,所以笔者便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了跳跃辅导,着重训练了学生的下肢弹跳能力。如此,每个小学生都可及时掌握“上手正手高远球的击球动作”这一击球战术,很好地强化了小学生的学习效能感。
三、实施赏识评价教学策略
人,是顺应客观环境成长与发展的,尤其是心智不全的小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直接影响,不自觉地根据他人评价而调整自己的行为活动。试想一下,如果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经常以批评来教育学生、打击学生,那么小学生便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由此产生厌学、逃避心理,并不愿意参与羽毛球运动练习。但是,如果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断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那么小学生便会产生成就感、幸福感,而这种积极的运动情绪也会促使小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实施赏识教育评价策略,关注小学生的运动进步与身体成长,让小学生快乐地、幸福地参与羽毛球练习。
就如在“网前反手发球”一课教学中,笔者就积极组织了羽毛球比赛,让小学生在真实的竞技环境下应用羽毛球运动所学,准确掌握网前反手发球这一发球技能,由此来为本组赢得优势作战机会。在这一比赛中,大多数学生都认真配合本组成员,还十分谦虚、谨慎地推举出了负责发球的队员,真正实现了有效合作。对此,笔者着重表扬了小学生精诚团结、谦虚友爱等优良的运动品质,帮助学生坚定了自己的运动信念,使其自觉展开“网前反手发球”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发球水平。但是,也有几个学生凭借自己高超的运动能力而表现出了一些不良问题,即自己负责发球任务,枉顾本组其他成员想要发球的愿望。对此,笔者告诉学生,组内成员人人平等,即便学生自身的发球水平高超,也应该主动帮助本组成员突破运动瓶颈,而不是过度突出、表现自我,使得其他成员沦为自己的陪衬。在这一过程性教学评价下,本班学生可以客观认识自己,懂得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与形成优良的运动品质都十分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学中优化教学策略是为了进一步改善本项目的育人效果,让小学生自觉参与羽毛球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与运动品质。因此,小学体育羽毛球教师便要积极学习新课改的教育理论,灵活调整与创新教学策略,以便真正实现“阳光体育”教学改革任务,让更多的小学生喜欢上羽毛球运动。
參考文献
[1]戴传青.探索小学羽毛球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0):154+156.
[2]王国懿,肖明.羽毛球教学对小学二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4):140-141.
[3]李兰芳.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华夏教师,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