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南通家纺产业发展的本地职校纺织服装专业建设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511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浅谈基于南通家纺产业发展的本地职校纺织服装专业建设。
  一、南通家纺产业的特点及用工的需求
  拥有“世界家纺看中国,中国家纺看江苏,江苏家纺看南通”之说的南通家纺产业,依托位于海门市的三星叠石桥市场和通州区境内的川港志浩市场,历经百年的发展壮大,从起初的农工贸产品集散地逐渐发展成为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6+1”的集群发展模式的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家纺生产基地和家纺专业市场。现今拥有11家国家免检产品企业,4个中国名牌,3个中国驰名商标,20个江苏名牌,30个市名牌产品,拥有一支5000多人的南通家纺专业营销队伍,建立了600多家直营店、特许经营、店中店、网络店铺等多种经营模式,使南通家纺产品畅销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乃至国外市场,在市场的带动下,南通现已有各类家纺企业两千多家,家纺个体工商户2万多户,从业人员达20多万,年销售额超600亿元,年出口供货额超6亿美元。
  由于家纺产业向集群化、品牌化、多元化发展,家纺产业急需和集群化发展所配套的能专业从事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保管、家纺跟单、企业管理、展示营销等的专业技术人员。
  笔者先后通过下企业调研形式考察了南通罗莱家纺、金太阳家纺设计、凯瑞家纺、蓝丝羽家纺、宝缦家纺等数十家家纺面料及成品生产企业,经统计分析发现一般上规模的品牌企业基本都涉及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的“6+1”的集群发展模式,基本都有自己独立的或依托高校的产品研发机构,拥有专门的面料生产基地或专业设计、订购团队,拥有专门的产品生产基地及技术团队,拥有系统的品牌连锁营销网络营销团队,拥有一定数量的外贸定单跟接单人员,拥有专业仓储及物流人员和稳定的物流合作单位等。由于家纺企业从个体作坊向品牌企业的转化,南通的家纺企业的用工需求已经从传统的大面积一线缝纫等操作工的需求转变为专业针对性更强的多元的专业人才需求。
  二、南通职校纺织服装专业的专业设置和建设的现状调查
  南通本地职校开设有纺织服装专业的高职主要集中在南通纺院和南通职大,中职主要有南通中专及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中高职专业建设的特点为:高职类整体专业规模、专业门类、专业条件相对较好,而中职开设家纺专业的仅通州职业教育中心一所,中职服装专业除了省技能竞赛集训点的南通中专整体办学质量较好外,其他县级职教中心就相对比较薄弱,甚至存在东部位于家纺产业基地的三个县级市的服装专业存在萎缩的情况,北三县虽有一定规模优势,但培养定位上主要以服装缝纫的一线操作工为主。
  笔者认为导致南通本地职校纺织服装专业整体发展欠缺的主要原因主要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
  在专业设置上不能主动和本地家纺产业吻合,南通有中国最大的家纺产业,但开设有家纺专业的仅有南通纺院和通州职教中心两家,其他职业学校仍然招收以缝纫技术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服装专业,专业的定位直接导致学生未来的出路是面向一线缝制工,这和家纺企业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所需的多元、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严重不符,专业设置和企业需求的脱节直接将导致本地职校纺织服装专业的进一步委缩。
  2.培养目标与企业用工要求脱节
  本地职校现有的纺织、服装类专业在培养计划的制定上往往是追求大而全,一般都是培养面向纺织服装类企业,能从事面料研发、产品设计、工艺制作、质量检验等纺织服装类企业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在实际的实施方面高职侧重于纺织、服装类设计人员的培养,中职侧重于操作一线的缝制、制版人员培养;以上的培养现状和家纺企业集群化发展所需的能专业从事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物流保管、家纺跟单、企业管理、展示营销的各类具有明确分工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是严重不符的。
  3.实习基地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
  由于在培养目标上高职定位为设计类人员、中职侧重一线的制作人员,导致本地学校纺织服装类的实习基地在建设上有所偏颇,高职更侧重于建纺织服装专业的研发中心或精品工作室,中职则更多配备一线生产的各类缝制设备。而能开展面料设计、面料采购、成本核算、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保管、家纺跟单、企业管理、品牌展示、连锁营销等专业教学实践任务的各类专业实习室就比较欠缺,实习基地所承担的实践教学功能严重和本地家纺产业集群化发展、多元化人才需求脱节。
  4.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需求脱节
  本地家纺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一般是采用自建设计工作室或依托高校等科研机构进行,一般对所需设计人员的要求极高,除了需求名牌本科学历外更看中工作经历,因而给本地中高职纺织服装类专业的学生提供的就业空间就非常少;而本地家纺企业一线操作工的就业需求是大的,待遇也是不错的,但一线工种往往劳动强度大、技能要求低,而在吃苦耐劳方面本地小孩也不如外来务工人员,加上经济条件的原因,本地的学生家长一般也不让小孩单一地从事一线缝纫操作工,从而导致家纺专业学生就业不稳定,而比较适合本地学生稳定就业的家纺物流、家纺面料采购、成本核算、品牌策划、连锁推广营销、家纺跟单、企业管理等的工种却因学校培养的缺失往往人才难求。
  三、基于南通家纺产业发展的专业建设设想
  1.以家纺产业链所需来规划和拓展专业
  南通家纺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渐趋多样化,这就要求南通本地职校培养适销对路、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对所设专业进行合理的规划。首先,专业开设要依据区域、行业对人才需求特点进行规划。从家纺企业用工特点来分析,因家纺面料及产品设计、成本核算、跟单管理等工种需从业人员有一定的专业能力积累,因此比较适合在5年制高职专业或成人联办大专班中开设;而家纺物流、面料采购、仓储管理、生产加工、连锁销售、陈列设计等专业工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低比较适合中职进行批量培养。其次,专业设置要依据南通本地家纺产业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量进行规划。家纺产业的集群化、品牌化的发展特点需求多元的专业人员,而家纺企业对多元专业人员的需求是有一定比例的(见表1)。
  本地职校在纺织服装类家纺专业建设规划时,要根据市场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来确立纺织服装专业各专业方向的培养规模。再次,学校的专业规划要依据相应条件,制定出专业发展的实施步骤。
  2.以专业工种实际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依据现有家纺产业实际的用工需求来开设并拓展专业,是为了让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因此学校在确定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时要围绕专业工种的实际来展开,打破传统纺织服装专业大而全的培养目标,围绕学生将来的就业定位、分析其所从事的实际工种的职业岗位能力,将职业岗位能力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情感目标转化为本专业方向的专业培养目标。
  3.围绕生产任务筛选和组织教学内容
  传统纺织服装专业的教材建设比较完整,而围绕南通家纺产业而衍生出的家纺专业类的教材建设基本是一片空白,但家纺专业的教学中所需的专业知识又和纺织、服装专业的部分学科知识紧密相连,当务之急是对家纺专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结合省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三以一化”的精神,围绕家纺专业工种的实际工作任务来确立学习项目,围绕学习任务来选择所涉及的有关专业知识,例如家纺设计类专业方向(培养家纺面料及产品的研发人员),围绕实际生产任务所设计的教学任务之一《印花枕套的设计与开发》,需要筛选和组织印花枕套的设计所必须掌握的面料印染知识、花型设计知识、印花软件知识、枕套款式设计知识、枕套工艺制作技能等专业教学内容,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具体的项目课程进行教学实践。
  4.对接企业对应科室开展师资培养
  要办好本地纺织服装类专业,就须依托行业、企业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为了让老师了解并掌握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要求,需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定期到企业对应科室去锻炼,掌握企业对应工种的新工艺、新技术;学校也可从企业对应科室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且能从事教学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相关专业方向的兼职教师。
  5.依托行业和企业建设专业实训基地
  本地职校纺织服装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紧紧依托南通的家纺行业及企业,首先要借助行业、企业的资金和设备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还要依托南通本地家纺行业及企业的专业人才优势来为学校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指导和论证,尽量让学校的专业实习室建设成为功能完善,教学实践岗位充足,符合现代家纺企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特点的本地家纺研发及加工中心;再要围绕学校相关细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适当引行业或企业的研发机构、品牌开发工作室、现代化的生产线、加工工厂等进入学校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供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空间。
  6.依据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对口就业推荐
  学生的就业率、对口就业率是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搞好南通本地纺织服装专业的专业建设要和企业开展订单培养,在开设专业时就需掌握企业三到五年相关岗位的用工需求,在学生就业推荐时更要围绕行业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进行;为了提高本地纺织服装专业的对口就业率及优质就业率,在就业推荐时要注重推荐方式,对企业需求比重较小的工种采用1对1量才推荐,对企业需求比重较大的工种采用小批量多批次推荐,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各类优秀企业中就业,从而降低了就业推荐失误比例。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
其他文献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它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是否产生效益的惟一指标。笔者主要从中职电子专业技能教学的有效性层面,针对教情和学情,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探讨适合技能教学的有效性策略问题,以期达到最大的教学效益,为提高职业学校专业技能
期刊
数控技术是制造自动化的基础,是现代制造装备的灵魂核心,是国家工业和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其水平的高低和数控装备拥有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专家们预言: 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中国入世后,已逐步成为“世界的工厂”。在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汽车等产品中,“中国制造”均已在世界市场占有份额中位居
期刊
《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机械)》中级考证是一门以《机械制图》为基础,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机件图样、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模具、数控、机电专业学生要求考取的一个技能中级证。本课程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机基础,有较好的空间想象力。题型包括绘图系统的基本操作、选择题、按要求抄画几何图形、按要求抄画两视图并求作第三视图、按题目要求抄画零件图。由于技校生文化程度较低,相关知识基础薄弱,以及
期刊
随着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工学校都将就业指导摆到至关重要的位置。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情况,以求深入探索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解决方法,笔者针对荆门市几所技校几个专业的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进行了无记名式的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有1000名,其结果见表1。  一、心理适应能力  1.对就业的认识  调查表明,大多数技校毕业生能够以比较平和的心态来认识就业形势。一方面他们能看到自己
期刊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读图、画图的能力,这些能力需要比较强的空间想象力,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没有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思维能力薄弱,因此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呢?笔者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一、通过实践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在学习《机械制图》前,学生接触的都是平面的问题,空间概念相
期刊
本文浅谈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一、课程建设背景  从中学进入大学,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在经历了刚进大学的喜悦和兴奋之后,往往会进入迷惘和自我迷失的阶段。同中学相比,大学是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走进了“象牙塔”,没有压力,没有动力,更不了解外界的社会竞争。在这个重要转折点上,如何帮助大学新生顺利度过自我迷失阶段,不仅是对高校新生指导与教育工作的考验,更直接
期刊
本文针对当前职业高中学生基础差异较大的弱点,就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谈些自己的经验教训。  一、对职业高中物理教学的认识误区  第一,认为职业高中物理是无关紧要的学科;认为职业高中物理教学无高考任务,可以不必那么认真。这些模糊的认识,首先是由于没有认识到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职业高中设置物理课程,它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
期刊
随着电子工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电类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大。新电子元件、新型电路模块不断涌现。技工院校老三样,“车、钳、电”的传统实习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电子工业发展的培训需要。学校相应配套实习设备和材料的资金消耗成了学校实习教学的一大困难。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已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把仿真技术引入到技工院校实习教学中,使实习更加安全,实习消耗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培
期刊
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从发送者到接受者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给沟通下的正式定义是:沟通指一位组织成员向另一成员传递信息的过程。它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意义上的传递。如果信息和想法没被传递到,这就意味沟通没发生。其次,沟通还需要被理解。如我们在交流时,信息及想法被误解或丢失,这同样意味沟通没发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沟通是接收者的行为。
期刊
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力量,由学生个体的人生价值观、各种非智力因素以及对其学习活动起促进作用的外部因素或情境等构成。相当一部分财会专业的学生,学习迷迷糊湖、得过且过、松松垮垮、毫无上进心。造成这些学生学习动力缺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从教育心理方面着手,对此进行分析。  一、财会专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探析  1.学习动机不明确  在心理学中,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