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在历史的成长和发展中诞生了对美的需求,从中国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外国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到中国徐冰外国的杰夫昆斯。人们有了美的诉求,提升生活质量。木这一常见的材料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中,从之前的烧火做饭盖房子做家具做佛像,到现在的装饰品雕塑作品装置装饰品都偏爱木,木颜色,木纹,有着独特的语言,一木顶千金,有着意想不到的坚韧。
【关键词】:结点;环境坚持
引言:
人们对树都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它可以带给人们生命的力量,当它们死去又向人们贡献着他的余晖。我们将其变成艺术品让它的温度更加升华。
正文: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每天会遇到不同的事情不同的问题需要处理,有不同的坎坷,不同的幸福需要面对,人们常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但坎坷也是意想不到的到来。这些事情就好似命定的一样,就是会在这个点出现,带给我们好消息,很开心,会平稳的度过,但有时会出现,给我们带来坎坷,我们必须要有勇气面对,应为他使我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会使我们变得更强,去面对更多的问题,不断向前,寻找那个最坚不可摧的自己。
一、中国传统木雕
我国木雕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发现有木雕鱼,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木雕制品。春秋战国时,木雕器物多为随葬的镇墓兽和木俑等,雕刻随意,刀法洗练。由于历史的原因,汉唐以前木雕除木俑外较少见有其他器物。汉代木雕的技法已经相当成熟,作品有虎、猴、龙及木俑等,造型自然生动。唐代木雕受当时石刻的影响较大,雕刻细腻糟湛,以俑及宗教人物较为常见,注重人物神态的描绘。宋代木雕制品已不局限于俑类,宗教人物、器物大量涌现。明清两代木雕作品极为常见,品种丰富,传世品有人物、动物、文房用具等。
1、中国传统木雕的分类
中國木雕种类纷繁复杂,造型多变,但比较著名的木雕种类有: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广东金漆木雕。这四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享誉全国,东阳木雕涎生于宋代的浙江东阳,擅长雕刻,图案优美、结构精巧。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的东阳地区,竟有127多名工艺师被召进京城,修缮宫殿;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就成为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小型黄杨木陈设品而闻名中外;明初有长乐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树根进行雕刻,是福建龙眼木雕特有的传统工艺,被世人所重视;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 、装置艺术
1、装置艺术的起源
装置艺术始于60年代,也称为“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与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等有联系。装置艺术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被认识和兴起的。因为,美国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劳申柏格曾于80年代来中国美术馆办了一次展览。由此点燃了中国艺术家对装置艺术形态的兴趣火种。
2、装置艺术的含义
装置艺术是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实体,进行艺术性的改造,组合,利用。展示出更为丰富的艺术形体。装置所创造的新奇环境,引发观者的联想,并且可和作品产生互动。因此装置艺术可以很容易的用来表达个人,社会的内容。对材料本身的感觉成为作品最原本的起因。这才是艺术家与作品最合理的关系。作品不单单是结果而是整个过程。作品既是艺术家的创作,更是与观者互动诠释下获得存在的意义。可以利用更为广泛的材料,表现艺术家自我的高度认识。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三、木雕艺术家
1、Bruno Walpoth
Bruno Walpoth出生于意大利一个以木雕文明的村子,在当地工作室做了五年学徒对此不满意,他就考入了慕尼黑美术学院进行人体创作和临摹,大学毕业30年后才创作出来第一件人体写生裸体的作品,所有作品从上山砍木头到锯木头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作品就像自己的小孩,每一步都需要作者的精心照顾,方可长大。他的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来自身边的人,“感受”人必须先有感才有受,这样所创做出来的的作品才有力量,不论是很强的力量还是微弱的力量,都会带给观者不一样的感觉,作品统统反应作者的气质,他喜欢的东西,感兴趣的点,他的人像雕塑,表面都很平静,几乎带着淡淡的悲伤,他说这些都是我,所有我的作品都和我很想,他的作品那些人好像静静的待在那里,但你凝视他们的眼睛你会觉得他们是有生命力的。
2、傅中望
傅中望出生在一个木工世家里,他的祖父,伯父全是做古建筑的,称为“大木作”,父亲是搞宣传工作,画宣传画,画碳精像,从小就耳濡目染,小小的年级就自己可以做成品板凳箱子之类。还自己用木头制作了一把小提琴。傅中望的榫桙结构系列作品的诞生,就是他的标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当代艺术中的完美写照。中国古代建筑中工匠赋予榫桙不一样的形式,完成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家具。傅中望的作品《榫桙结构》《异质同构》从单单的木质榫桙开始向木与其他材料的结合上。他单单应用了一种中国传统元素,将其与人类工业社会文明相结合,人与人,人与社会就像榫桙样需要完全吻合才行一点都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刚刚好才可以。
3、GIUSEPPE PENONE吉塞普·佩诺内
吉塞普·佩诺内(GiuseppePenone)他作品的核心就是树。对于他来说,树不仅仅是一种原材料,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他既能够利用树,也能够削减树本身的属性相反,在著名的《重复森林》(Repeating the Forest, 1969-97)中,他向树的内部剔除了硬木瘤周围的木头,从而在这颗原先生长着的树的内部“重新发现”了“树”。
人们对树都有着一种莫有的吸引力,可以带给人们生命的力量,当他们死去又向人们贡献着他的余晖。我们将其变成艺术品让他的温度更加升华。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不论是具象的写实还是抽象的表达,装置性的应用,这种材料的可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传达的含义各不相同。是很人性的有温度的材料。还可以挖掘更多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徐华鐺.中国传统木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02)
[2] 李飞.中国传统木雕艺术鉴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 徐淦.装置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01)
[4] 马晓翔.新媒体装置艺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09)
[5] 鲁虹.轴线傅中望[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06)
【关键词】:结点;环境坚持
引言:
人们对树都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它可以带给人们生命的力量,当它们死去又向人们贡献着他的余晖。我们将其变成艺术品让它的温度更加升华。
正文: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每天会遇到不同的事情不同的问题需要处理,有不同的坎坷,不同的幸福需要面对,人们常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但坎坷也是意想不到的到来。这些事情就好似命定的一样,就是会在这个点出现,带给我们好消息,很开心,会平稳的度过,但有时会出现,给我们带来坎坷,我们必须要有勇气面对,应为他使我们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会使我们变得更强,去面对更多的问题,不断向前,寻找那个最坚不可摧的自己。
一、中国传统木雕
我国木雕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已发现有木雕鱼,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木雕制品。春秋战国时,木雕器物多为随葬的镇墓兽和木俑等,雕刻随意,刀法洗练。由于历史的原因,汉唐以前木雕除木俑外较少见有其他器物。汉代木雕的技法已经相当成熟,作品有虎、猴、龙及木俑等,造型自然生动。唐代木雕受当时石刻的影响较大,雕刻细腻糟湛,以俑及宗教人物较为常见,注重人物神态的描绘。宋代木雕制品已不局限于俑类,宗教人物、器物大量涌现。明清两代木雕作品极为常见,品种丰富,传世品有人物、动物、文房用具等。
1、中国传统木雕的分类
中國木雕种类纷繁复杂,造型多变,但比较著名的木雕种类有: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广东金漆木雕。这四大流派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工艺风格,享誉全国,东阳木雕涎生于宋代的浙江东阳,擅长雕刻,图案优美、结构精巧。清代乾隆年间,被称之“雕花之乡”的东阳地区,竟有127多名工艺师被召进京城,修缮宫殿;乐清黄杨木雕从清代中期起就成为中国民间木雕工艺品之一,以雕小型黄杨木陈设品而闻名中外;明初有长乐人孔氏,利用天然疤痕树根进行雕刻,是福建龙眼木雕特有的传统工艺,被世人所重视;广东金漆木雕起源于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贴金,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 、装置艺术
1、装置艺术的起源
装置艺术始于60年代,也称为“环境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与六七十年代的“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等有联系。装置艺术在中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被认识和兴起的。因为,美国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劳申柏格曾于80年代来中国美术馆办了一次展览。由此点燃了中国艺术家对装置艺术形态的兴趣火种。
2、装置艺术的含义
装置艺术是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实体,进行艺术性的改造,组合,利用。展示出更为丰富的艺术形体。装置所创造的新奇环境,引发观者的联想,并且可和作品产生互动。因此装置艺术可以很容易的用来表达个人,社会的内容。对材料本身的感觉成为作品最原本的起因。这才是艺术家与作品最合理的关系。作品不单单是结果而是整个过程。作品既是艺术家的创作,更是与观者互动诠释下获得存在的意义。可以利用更为广泛的材料,表现艺术家自我的高度认识。简单地讲,装置艺术,就是“场地+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三、木雕艺术家
1、Bruno Walpoth
Bruno Walpoth出生于意大利一个以木雕文明的村子,在当地工作室做了五年学徒对此不满意,他就考入了慕尼黑美术学院进行人体创作和临摹,大学毕业30年后才创作出来第一件人体写生裸体的作品,所有作品从上山砍木头到锯木头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作品就像自己的小孩,每一步都需要作者的精心照顾,方可长大。他的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来自身边的人,“感受”人必须先有感才有受,这样所创做出来的的作品才有力量,不论是很强的力量还是微弱的力量,都会带给观者不一样的感觉,作品统统反应作者的气质,他喜欢的东西,感兴趣的点,他的人像雕塑,表面都很平静,几乎带着淡淡的悲伤,他说这些都是我,所有我的作品都和我很想,他的作品那些人好像静静的待在那里,但你凝视他们的眼睛你会觉得他们是有生命力的。
2、傅中望
傅中望出生在一个木工世家里,他的祖父,伯父全是做古建筑的,称为“大木作”,父亲是搞宣传工作,画宣传画,画碳精像,从小就耳濡目染,小小的年级就自己可以做成品板凳箱子之类。还自己用木头制作了一把小提琴。傅中望的榫桙结构系列作品的诞生,就是他的标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应用于当代艺术中的完美写照。中国古代建筑中工匠赋予榫桙不一样的形式,完成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家具。傅中望的作品《榫桙结构》《异质同构》从单单的木质榫桙开始向木与其他材料的结合上。他单单应用了一种中国传统元素,将其与人类工业社会文明相结合,人与人,人与社会就像榫桙样需要完全吻合才行一点都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刚刚好才可以。
3、GIUSEPPE PENONE吉塞普·佩诺内
吉塞普·佩诺内(GiuseppePenone)他作品的核心就是树。对于他来说,树不仅仅是一种原材料,而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他既能够利用树,也能够削减树本身的属性相反,在著名的《重复森林》(Repeating the Forest, 1969-97)中,他向树的内部剔除了硬木瘤周围的木头,从而在这颗原先生长着的树的内部“重新发现”了“树”。
人们对树都有着一种莫有的吸引力,可以带给人们生命的力量,当他们死去又向人们贡献着他的余晖。我们将其变成艺术品让他的温度更加升华。但实际上,木雕艺术同其他雕塑艺术一样,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生;只是一开始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直到人们有了审美,木雕才真正成为一门艺术。不论是具象的写实还是抽象的表达,装置性的应用,这种材料的可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传达的含义各不相同。是很人性的有温度的材料。还可以挖掘更多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徐华鐺.中国传统木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02)
[2] 李飞.中国传统木雕艺术鉴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 徐淦.装置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01)
[4] 马晓翔.新媒体装置艺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09)
[5] 鲁虹.轴线傅中望[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