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应该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现代数学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注视到生活中去,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强化数学技能、进行数学思维的同时,把观察的触角触及到生活中,自己经历筛选,提取有用的信息,丰富课堂内容,建构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学学习方式。
  一、把生活内容引入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如何使数学课堂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需要感,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灵活处理教材,把鲜活的社会生活题材引入课堂,展示数学课堂的无穷魅力。
  1.提炼现实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中,看似平淡的事情,只要用心思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就可能转化成一道道富有情趣的数学题,从而使数学问题变得看得见,摸得着,更具情切感,共鸣感,容易接受。比如,教学循环小数时,我让学生从春夏秋冬四季更换这一自然现象中,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让学生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事例,有学生说:“每个星期从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日,然后又是星期一、二、三……,也是一直连续不断地重复出现。”我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试算1÷3,14.2÷22。”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很快掌握知识的含义,为“循环小数”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2.创设生活情境,开展体验式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作为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很少了解到知识的生成过程,这样机械的获取知识,并不能变成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善于把生活现象和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创设一个活生生的生活情境,还原数学的原形,开展生动有趣的体验式数学,变课堂为生活场景,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学数学,使他们有种身临境之感。从角色的体验,同伴间的合作等情景中得到全面教育,感悟。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可以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到“商店”模拟购物,通过付钱、找钱,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元、角、分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计算。
  二 、让课堂教学融进生活,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把生活内容引入课堂,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同时,还要引导学生从课堂中走出去,关注生活,用数学的眼光认识生活,理解生活,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
  1.实现教学全方位开放,拓宽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不局限于教室,活动不局限于课堂。要注重教学场地的开放,引导学生到操场上,工厂里,乡村中等生活场景中去观察,发现问题,寻找数学教学的原形。同时,又要注重教学时间的开放,注意鼓励学生随时发现,随时记录。用“生活知识小档案”,“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等不同方式进行交流,解决这些问题。
  2.增加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理解数学。
  数学实践活动课是连接数学和生活的纽带。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所学数学知识,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蕴含着数学问题的活动,让学生以“动”促“思”,以“思”促“活”,真正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理解数学知识以及它的实际运用。同时,让他们学会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他们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让学生分别找来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材料,做成玩具车的车轮,让玩具车前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讨: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如果车轮不是圆的,车子还能行驶吗?会开得快吗?轮轴应该装在车轮的什么位置?……
  3.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增强数学的工具性。
  教学要强调学以致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把自己变成知识的实践者,探索者和策划者。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目光去“编辑”生活,体验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使他们的学习不单单是为了获取知识,更多的是享受生活。如:在学完“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知识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教室里有些桌椅松动了,谁能根据学过的数学知识想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通过思考,觉得用学过的三角形稳定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再肯定学生想法正确地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来修理松动的桌椅。在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了,创造意识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总之,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把抽象的数学还原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真正达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一目的。
其他文献
新课改将引发一场深刻的基础教育革命,教育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即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要实现改革的目标,关键的是如何让施教者接受新的课程理念、理解新课程,从而把理想的课程转变为现实的课程。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行为是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通过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正在悄然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1、课堂教学理念的变化  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而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中小学总务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作为中小学总务管理人员,如何根据国家制定的有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在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条件下,建立或维持学校正常秩序,更好的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环境?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中、小学总务管理者既是管理者、组织者、又是服务者,作为管理者要不断学习现代学校管理理论和
期刊
由于工作的需要,笔者进课堂听课多。听的课多了,也便发现了一个问题:在目前课堂教学中,老师们使用“集体回答”问题的多,而用“个别回答”问题的少,素质差的教师,质量差的课,学生“集体回答”问题的多,“个别回答”的少;素质高的教师,质量高的课,学生“个别回答”问题的多,而“集体回答”的少。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以何种方式回答问题大有探究的必要。  一、关于“集体回答问题”  所谓“集体回答问题”,就
期刊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减轻学生课外学习负担的根本途径。结合自己多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  1、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可在老师讲的时候带着问题和疑惑认真地听,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是降低了学习接受新知的坡度和阶梯,二来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往往能使课堂学习事半功倍
期刊
当前,一些学校的校风存在不少问题:学生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严重、自律品质差、随意破坏公物、谩骂师长、耽于逸乐、荒于学业、逃课辍学等等不良的校风,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工作,使学校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把转变校风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来思考和研究,使校风正气上扬,那么学校其他工作则会迎刃而解。如何转变校风呢?根据本人多年的教育教学和领导经验,总结以下几条与同仁们
期刊
教育督导是智慧的高地,设计的艺术,证据的科学;教育督导评估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督导评估是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是文化,文化的功能在于化育生成。  成功的教育督导是智慧的运筹、理念的引领、目标的定位、设计的制导、评估的反馈、文化的化育生成。  一个(次)成功的督导评估应做到或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先进的理念引领——理念是路线图和扳道工,一次督导评估思想理念的深度决定督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水平提高慢,作文脱离生活,写作素材简单,主题挖掘肤浅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激趣,幻想。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写作兴趣是习作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动力源泉。”当学生对写作
期刊
南宋朱熹在《小学集注》中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谓语文教学中的神来之笔。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对课文的精妙之处不一定能感悟到,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就在无疑之处设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求出问题的答案,从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形成能力,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置于“问题情境”之下的
期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做好青少年德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小学阶段更是德育教育的最佳年龄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针对这一特点,近年来,我校坚持贯彻“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德育创新为动力,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抓手”,
期刊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兴趣引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可以增强学生求知欲,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高效认知。首先,教师应经常性组织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行程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介绍行程问题中的几个基本量:速度、时间、路程,而后再借助多媒体演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找几位同学实际演示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顺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