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土墙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ki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间土坯房,三面土围墙,这便是我最初记忆里的家。
  母亲说,当初,是没有院墙的,没有院墙不是一个完整的家。所幸的是庄稼人有的是力气,乡下最不缺的是黄土。每天天不亮父亲就驾上排车,去村南的荒地或者沟边拉上一车土。晚上收工回来再捎上一车土。日积月累,在屋前存下了小山似的一大堆黄土。
  过了年,趁着农闲,还有没吃完的过年饭,便开始动工了。
  先用尺子左右前后丈量了一下,仔细地画了线,然后用杵头夯实了地基,铺上一层石头两层老砖,在老砖上支好用兩块木板做成的模子。土不能太干了,太干就打不到一块,影响坚固;也不能太湿了,太湿便砸成了泥。把不干不湿的土均匀地倒进支好的模子里,然后抄起杵头,用力夯实。拆下模板,再支上,母亲填土,父亲夯实,就这样一点一点朝前赶,一层一层地往上打,周而复始地重复着单调而繁重的程序。待到三面院墙建好,一个春天便过去了。
  三面簇新的土墙围绕着两间土坯房,散发着泥土清新的味道,于是便有了家的模样,有了家的温暖。土墙一人多高,墙顶苫上了黄麦草,如戴着斗笠的乡下老汉,更显得古朴厚道。
  在西南方向留下一个两米多的豁口,这就算大门了。豁口的两边分别栽上一根壮实的木柱子,这就是门框。用树枝编就的篱笆门,门上随便系了一根铁丝,出门就把铁丝挂在门边的木柱子上。即便是这样,十多年来也从没有少过什么东西。
  家乡的土质性黏,适合做土墙。几乎每家每户都用黄土夯实垒墙,这种墙又名“干打垒”,既经济又实用。乡下人不仅把庄稼侍候得好,做土墙更是呱呱叫。围着村子转一转,每一家的土墙都打得板板整整的,朴拙中透着坚实,像极了乡下人的性格。土墙,是村子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春天,土墙上长出了一些说不上名字的小草,绿油油的,惹人怜爱。春深了,有的小草还盛开了一朵朵漂亮的小花,在和煦的春风中微微飘摇着,给朴拙的农家小院增添了一簇亮丽的色彩。
  夏天,母亲种下的眉豆早早爬满了土墙,纤细的眉豆秧,每天都有嫩嫩的牙尖冒出来,像极了调皮的孩童,在灿烂的阳光下,跃动着,躲闪着。
  秋天是金色的,中秋时节,金黄的玉米便挂满了屋檐、树杈。父亲还别出心裁地将玉米挂上了土墙,于是,土墙也变成了金灿灿的颜色。那早就占领了土墙顶上的眉豆秧盛开了一嘟噜一串紫色、白色的眉豆花,结出了嫩生生、绿莹莹的眉豆,在凉爽的秋风中尽情地荡呀荡。
  收完了秋,掰完了玉米的秸秆被拉了回来,这可是一家人大半年的烧柴。父亲把它们捆成了一个个结实的秫秸捆,就顺势靠在院外土墙上慢慢晾晒,这也成了野小子们藏猫猫的好去处。放学回到家,把书包一扔,抓起一个地瓜干煎饼,一边咯喳咯喳地嚼着,一边跑出去和早就约好的小伙伴们钻进玉米秸底下玩起了藏猫猫。
  冬天的土墙根是最热闹的。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终于可以不用再忙乎农田的活计。吃过了早饭,待到太阳慢慢爬上了村头那棵最高的杨树梢,便三三两两地聚拢到土墙根前,有的袖着手,有的吸着烟,有一搭没一搭地唠着嗑,扯着闲篇。老年人爱打盹儿,聊着聊着便睡着了,头还一点一点的,好像是挺佩服哪一个人似的。女人们则靠着土墙做着永远也做不完的针线活。唯有孩子们,泼皮的在土墙根撒着欢儿,文静点的便拿着一小块木炭,在土墙上或写几个字,或画一幅画,至于是什么内容,那全凭当时的心情。
  儿时的我最钟情于土墙根。那个年代农村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早早吃罢了晚饭,一帮子流着鼻涕的半大孩子们便聚拢在土墙根前挤老油。齐齐地排在土墙前,你靠着我,我挨着你,嗷嗷叫着,使劲地挤,于是挤出了汗,赶跑了寒冷。但是,衣服上也留下了一层墙上的尘土,成了淘气最有力的罪证。回到家,母亲作势高高扬起手掌,落下来却轻轻拂去了满身的尘土和草屑。
  说不定哪一天的清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小村,土墙也戴上了厚厚的棉帽子。待到天放晴了,冬日的阳光照射在土墙顶上,洁白的雪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整个的小村一片银装素裹,简直就是玉洁冰清的童话世界。雪慢慢融化,滴下的水变成了长长的冰溜子,顺着土墙望去,便盛开了一排溜的冰晶花。
  慢慢地,这堵墙随着岁月的加深变得老态龙钟,墙体严重剥离,出现了多处的断裂。即使是这样,它依然为老屋遮挡着风寒,守候着故乡的这片土地。
  责任编辑:黄艳秋
  插图选自《外国黑白插图资料》
其他文献
当年,乡中学离家20多里,我们寄宿就读。  学生灶一顿饭七分钱,一口直径两米五的大铁锅煮饭,饭是开水煮面条,只调盐,不炝油,不放菜,不调醋,喂猪似的弄一大锅。炊事员姓徐,外号叫扎耳子,肥头矮身,肚子滚圆,说话时小眼睛眨动,耳朵有节奏地跳动。扎耳子是老光棍,喜欢喝点小酒,脸酡红,走路踉跄,饭做得一塌糊涂。  下课,打饭的场景铭刻于心。“当当,当……”铃声响起,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们一窝蜂冲挤出教室,校
期刊
菊喜欢下午耗在藤妹妹的小店里。  “说说吧,你曾经对哪位帅哥动过心?”藤妹妹的语音自带一分温婉,让菊在她的微微一笑中缴械投降。外面下着细雨,客人们更乐意待在她的店中,懒得出门,也没有人来打扰二人的交谈。  “茶水再倒一大杯候着!我说了哟!”菊笑着说道。  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我念初二时,下午第一节,他穿着一件绿色军上衣,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我很奇怪:怎么他总穿这么一件衣服?问了其他同学,才了
期刊
看完《随园食单》,感觉体验了一场中国式厨房的四重奏。眼、鼻、口、耳不自觉地跟着起承转合。合上书,竟嘘了一口气。好像刚才翻书时耳边响的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的声音,食物蒸煮炸烹嗞嗞啦啦的声音一并收进去了。心中感叹: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吃的啊!  袁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文人,花了四十年时间写了这本食单,有些菜肴至今仍出现在国宴和寻常人家的餐桌上。杭州的G20峰会里几道国菜如西湖鱼圆、蜜汁火方就出自这本食单。为
期刊
小时候家里穷,三荒季节常常闹得上餐不接下餐,哪还有条件奢望穿得好,因而,小孩们掰着手指盼过年,盼父母给自己做上新衣裳,盼穿着新衣裳去外婆家拜年,从外婆、舅妈那里领到红纸包。  新春里孩子们会天天穿着新衣裳,放鞭炮、捉迷藏,与表兄妹们一起追逐嬉闹、跌打滚爬,累了饿了就分吃口袋里的糖果,常常乐得不知回家。新衣裳不仅脏得快,也破得快,但就是不愿意脱下来换洗。直到母亲说快要开学了,要穿着新衣裳去上学时,才
期刊
我的家乡在秦岭南坡,嘉陵江畔的半山腰,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植物生长茂盛,生物种类繁多,这就给马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因此,这里的马蜂特别多。  第一次被马蜂蜇,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在大路的拐弯处,看见几个五年级的学生拿着石块向核桃树空隙中扔去,便好奇地跟了上去,想看看他们打什么。没想到,刚往前走了几步,一个圆圆的东西就落在了眼前,大孩子们都喊叫
期刊
人到中年,总爱回忆。  1983年,有三件大事:一是分田到户,告别了“大锅饭”,村庄喜气洋洋;二是我跳出了“农门”——考上昆明师范,全家欢天喜地;三是有了自己的假期——前几年假期可是要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的。下户分到三头黄牛和一头水牛,假期便由我放牧,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我15岁,个头瘦小。森林茂密,高山连绵,独自上山可是要胆子的呀!吃过午饭,我带着一块塑料布以防下雨,怀着兴奋出门。“事非经历不
期刊
我静静地坐在老屋那瘸了一条腿的小板凳上,不知道要想些什么。  深浅不一的青苔,沿着铺在屋檐下的火砖的皮肤潮水般生长起来,踩在上面,柔软湿滑。院子里杂草灌木疯长着,几乎遮住了整个地面,让人无处下脚。“噼噼啪啪”,灰暗的瓦背隐隐作响,原来,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白色的蜘蛛网在屋子的半空中悬挂着,从客厅向两边的里屋一直蔓延过去。这是我父母70年代建造的老屋,100多平方米,锄头、铁铲、犁耙、木桶、扁担、畚
期刊
吃过多少美味,如果要回答哪一道菜最可口,我一定脱口而出:“我妈烧的红烧肉。”  曾经写过一文,红烧肉,写之前,我专门向母亲讨教烧这道菜的窍门。母亲毫不遮掩,一口气兜底翻:首先要选好肉,肋条,肥瘦得当;放锅里清水煮一会儿,拿出洗净,切成块;再放油锅里,油锅要事先放葱姜煸了,再放入肉块继续煸;煸到一定火候,倒下半瓶黄酒,通常是特加饭,继续煮,半小时后再加入红酱油、冰糖,另加少许盐粒,如此再焖上个半小时
期刊
陈老爹是祖父的乡邻,老伴已去世多年,但在祖父的面前,他是很有些优越感的。就说打鱼吧,他清早出去,晚上回来,裤腰带上别着的鱼篓里总揣着无数的鱼虾,有些还令人眼馋地活蹦乱跳地窜了出来。  我常望见他肩上掮着一副竹竿,上面倒挂着几条鲶鱼,被柳枝穿过腮帮,张嘴朝天地断了气;或拽着一条爪子系得铁紧,脖子伸得老长,嘴里直吐白沫的王八。每当这时,他总要走到小港边的那块漂着丝草的洗衣石上,将肩上的渔具抖落在地上,
期刊
初冬时节,我和几个大学同班同学相约回到母校——黄冈师范学院老校园(前身为华中师院黄冈分院),光阴似箭,岁月飞逝,一晃四十年过去了!  当年意气风发的书生,如今,年龄大的已是头发花白,当上了“照孙办主任”;年龄最小的,也离退休年龄不远了……我们徜徉在熟悉的操场边,望着那些倍感亲切的教室和我们当年亲手种植、如今已长得叶茂参天的大树,感慨万千。当然,聊得最多的话题,少不了当年参加高考时的那些往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