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倾向研究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zwzrz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因素众多,通过对新疆×××工科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就业意向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并结合他们高考志愿填报和毕业就业去向情况,从少数民族成长环境、家庭影响、中学教育、大学专业教育,择业观念变化,就业选择等多方面分析讨论少数民族学生对职业认知、对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的了解,职业能力培养,择业偏好等特点,客观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就业倾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经济欠发达,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就业。同时,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使大学生就业倾向也呈现出与其他省份不同的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更受到新疆人民政府、新疆教育部门、新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就业过程是一个对职业认知和决策的复杂过程,会有很多因素影响其所做的决定,要研究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要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取向,找出影响他们就业难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该如何正确引导他们择业、帮助他们更好的实现就业。新疆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解决好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进一步缩小民汉学生就业差距,是新疆各级政府和高校的重要任务。文章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找出新疆×××工科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取向的现状、原因,并对此提出对策。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和座谈方式了解×××工科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并结合被调查学生高考专业志愿填报意向和职业取向,以及毕业就业去向进行综合分析。
  在×××工科院校2008届和2009届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中开展就业意向问卷调查,两届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7份。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30份,回收30份。为更好地对比分析问题,并收集整理了做问卷调查的学生入学高考志愿填报数据,以及毕业后就业去向数据。为进一步分析学生选择专业的变化趋势,对×××工科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高考专业志愿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样本分析显示,×××工科院学生有85%来自农村,父母均在家务农的比例占到78%,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很少一部分学生的家长从事其它行业的工作。另显示,×××工科院学生中独生子女仅占10%,有近90%的学生为非独生子女。综上所述,×××工科院校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偏高。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工科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专业选择与就业趋势相背离
  学生高考选择专业重要因素之一应该是以将来从事职业作为参考,所以专业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就业取向的选择,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专业选择也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然而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各行业了解较少,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往往还是受家长、老师和亲朋的影响,从自身的偏好出发,对专业实际就业前景缺乏考虑。
  (1)专业选择过于集中,缺乏对社会需求的了解
  从录取新生高考志愿信息分析,少数民族考生专业一志愿报考率,即某一专业考生报考人数与计划数之比,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少数民族考生专业志愿过于集中,尤其偏重于计算机,占22.8%、文科专业占23%,而工学类专业报考较少,只占18%左右。
  (2)紧缺人才专业报考较少,缺乏对政策的关注
  从2008年起,新疆启动实施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计划,优先扶持发展土木工程、采矿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16个紧缺人才专业。×××工科院紧抓机遇优先扶持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矿山安全技术与监察等紧缺人才专业。而报考文理兼收专业系的远远高于紧缺人才专业,所占比分别是24:15.3。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尚缺乏从宏观上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形势的能力,对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发展规划了解甚少,这是导致其择业意向与新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背离的重要因素。
  2. ×××工科院校在校生就业预期与新疆经济发展矛盾
  在校生的择业意向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趋势大体一致,这是大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各取所需,形成相对平衡的供求关系的基本要素。然而,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及相关访谈结果表明,当前×××工科院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及在校生在选择个人的职业方向时,往往还是从自身的偏好出发,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缺乏考虑。
  (1)在校生的流向偏好与新疆经济发展矛盾
  ×××工科院校在校生对择业单位经济类型的偏好也与高考选择专业的偏好相似。调研显示除了有34.3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就业单位没有明确的要求外,选择党政机关依然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时的首选,而事业单位有着与党政机关类似的待遇和稳定感,同样吸引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青睐。这两类单位就占50%以上。而这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流向相差甚远。对于主要吸纳毕业生的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有意向的学生总合只有5%左右。
  (2)愿意去基层工作,就业地区选择较为局限
  由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向经济较发展的小城市、县城分布,是大学生就业的趋势,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以乌鲁木齐作为就业首选地。这几年,由于就业压力较大,已主动选择回生源地就业,但仍然有站51%的学生希望在乌鲁木齐少就业,就业地区选择扎堆的状况没有出现大的改观。
  3.少数民族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滞后
  (1)专业学习对职业选择有比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学校扩招,少数民族学生在校人数率大幅提高,由于少数民族中学教育水平相对较弱,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没有达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汉语水平较低,专业素质不高,实际工作能力不强,就业心态欠佳,从而导致就业竞争力的普遍下降。据对用人单位调查,认为少数民族与汉族学生相比汉语水平是最大的差距的占到64.94%,认为少数民族找工作难的主要原因是汉语不过关的占44.86%,这也客观说明了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难存在其自身素质不高的原因。
  (3)就业指导未能跟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了解不够   目前×××工科院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是公共选修课,并未纳入必修课程。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授课人数较少,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获得有效的就业指导,对目前就业形势不能准确判断,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简单地认为就业困难现状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调研显示有较多的少数民族学生期望进入党政机关工作,占38.4%。而政府能够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且要通过严格考试录用。少数民族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忽视了自身素质和能力不足的原因,未能看到所学专业的就业特点。
  (4)接受职业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工科院校工程训练中心是学校为适应适用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建立的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实验实训中心现下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金工实习实训工厂等十一个职业中十六个工种的培训鉴定工作。同时还有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统一鉴定职业的项目。每年参加国家统一职业鉴定的学生有近3000人,涉及10多个项目,但少数民族学生只占总人数的1.5%左右。自治区级通用工种考试和学生所学专业对应,少数民族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对职业有所认知,有一定的报考积极性。而对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来讲,由于涉及行业和职业较为宽泛,许多职业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因此参加国家统一职业鉴定的比例非常低。
  三、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少数民族基础教育水平
  来自农牧区特别是南疆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汉语成绩较低,相当一部分进入大学后经过一年预科仍无法顺利升入专业学习。听不懂汉语授课,难以有效利用汉文图书资料,限制了这些学生的专业学习,导致就业面临着很大困难,即便是工科类社会需求较多的专业,由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相对较差,就业同样困难。
  (二)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择业就业能力
  少数民族大学生应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一是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把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二是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参加多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加强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三是加强对汉语、外语、计算机的学习,达到跨地区就业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四是加强以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多方面利用与社会接触的实践和培训机会,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少数民族学生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不能把择业的目光只停留在大城市和党政机关。学校开展就业指导,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就业,要能下得去,还能走出去,有效扩展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空间。要让他们充分了解各地区的文化、经济、社会环境,消除他们的就业顾虑,让他们发现更多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更合理、更现实地看待自己的就业问题,在就业取向上做出适当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卢红梅、李传刚.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2]蒲建萍:创新高效就业指导模式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年(4)
  [3]彭俊华: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
  [4]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5]吴同、孙哲.对大学生就业困难县乡及其就业保障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2)
其他文献
目前,高校中9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已占大部分,“90后”已成为大学里的主流人群,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成型的阶段,他们张扬个性、乐于表现自我、自我中心意识强、思想开放独立等鲜明特点 。高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看到“90后”理性思维强,在人际关系、政治信念、共产主义信仰、宗教信仰的观念上与前几代不同。在人际关系上,他们渴望互相接纳,却敏感谨慎,常常从自我中心出发;他们思想上独立性强,不
期刊
摘 要:美在于创造。一个设计作品,不具有创造性,就好像人没有灵魂;设计专业的学生,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无法谈可持续发展。但是具有创造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主要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程上教师的积极科学的引导来探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创造思维 学习习惯 读书 审美能力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性  21世纪的人才市场,要求我们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即基础知识要扎实,知识面宽广,又要具备
期刊
摘 要:莱辛在《汉堡剧评》中阐述了自己的戏剧理论,其中也包括悲剧的理论。有一个原则是这样阐述的:“悲剧作家在选择一个殉难者作为英雄人物,必须赋予他最真实的最恰当的动机赋予他踏上危险境地时无法回避的必然性!”但是,在作家创作的实践中,很多都没有遵循这一原则。余华的一部似乎具有一点悲剧意味的小说《活着》,正好是莱辛这一悲剧原则的一个反证。  关键词:必然性 余华《活着》 偶然性 崇高感
期刊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武陵山片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怀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深入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武陵山片区是指湘、鄂、渝、黔毗连的地区,行政区划上主要包括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铜仁地区、重庆市
期刊
摘 要: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丰富,但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利用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通过加强倡导农村幼儿教师渗透性学习、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培训和重视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积极作用是促进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有效途径。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师;课程资源;教师专业化  一、问题的提出  2010年1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
期刊
摘 要:法律是社会需要的产物,其中经济法生于现代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之需要。经济法作为国内法体系范畴,其本身亦是体系化结构。本文从经济法的体系初步确立入手,回溯罗斯福新政在经济法上的价值,开辟了宏观调控立法体系和社会保障立法体系的先河,初步确立了经济法的体系,接着转入体系结构多元化观点,逐步落脚于社会保障法的归属问题,并且就社会保障法的归属谈谈自己的些许看法。  关键词:经济法体系;体系结构;社会
期刊
地理教育的本质让学生过一种科学的生活,地理教学要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经验,将地理知识打包成一个个有序的包裹,并且在这个包裹上贴上一些的生活的标签,在需要使用这些地理知识的时候,学生就像通过图书馆里索书号一样去找寻地理知识和方法。  1. 以生活经验为引子,营造课堂的良好开端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认识不熟悉的事物的时候我们习惯于从熟悉的事物入手,由近及远,逐步推进,学习地理也是如此。一般
期刊
摘 要:班级性格即班魂,亦可称之为班级精神,良好的班级性格能让学生全面的健康的成长,而班级性格的形成需要班任、科任教师、家长团结合作!  关键词:班级性格;学生;个性;班主任;教师;家长  当今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而城市独生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网络问题儿童等社会因素让教育在这一个时代会出现很大的迷惘和困惑,也引起了很在的争议!我认为要搞好教育,首当其冲要塑造好一个好的班级
期刊
目前,由于职教事业蓬勃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学业不良的学生集中到了职业学校。他们大部分不仅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习惯也较差,我们习惯称之为“双差生”,有的教师干脆称之为“不可雕的朽木”。这些学生不仅影响了班风、学风、校风的建设,影响到学校的声誉,令老师头痛;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地转化“双差生”是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所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体现素质
期刊
目前在我国,班级授课制仍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国的大部分地区仍是大班教学,教室座位安排多以“ 秧田式” 为主要形式。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 不仅好学校, 好班级成为家长、学生的争夺对象, 教室中的“ 好座位” 也成为争夺的对象。很多家长各种方式, 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的孩子谋求一个“ 好座位”。在这种背景下, 学生所处的教室座位对其学习是否真的影响巨大?我们假设它是正面成立的:即学生的成绩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