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在农村中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ri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信息技术课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现状
  当前信息技术课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现状主要从教育信息技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化应用水平等方面来分析。
  在教育信息技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村中小学的设施建设还不尽如人意。校园网普及率很低,网络建设情况远远不如城区学校。农村学校的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在资源建设方面,大部分农村学校还刚刚起步,它们对教育信息技术化软件资源投入的累计资金也是很少的,由于没有进行资源整合,所以可供检索的资源有限,也不能提供在线信息检索。
  在师资建设方面,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人数少、工作量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下等问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化培训跟不上。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过上级部门组织的教育信息技术化培训。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农村学校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化现状不容乐观。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学校实情的教育信息技术化发展道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学校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化进程。
  二、当前信息技术课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原因
  一是教育经费紧张,硬件设备落后,件资源匮乏,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兴趣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水平计算机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二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只注重操作与使用,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是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管理考核重视不够,导致信息技术建设高投入低效益,极大地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更进一步的发展。信息技术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是导致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低效的首要因素。
  四是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管理考核不够重视,也致使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不高,加剧了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更进一步的发展。
  五是缺乏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材体系的构建,没有形成教学研究的风气。
  六是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还不太成熟,管理体制也不太健全,研究体制既没有组织机构的保证,也没有教学研究的渠道,没有形成教学研究的风气。
  (二)主观原因
  一是教学准备不充分,教学设计不规范。
  二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关注不够。表现为教学分离,不能做到教学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三是部分教师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教育内涵领会不深入。教学沿用过去的计算机课,一味讲操作,讲方法,缺乏必要的教学情景。
  四是部分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活动单一。
  五是部分教师教学中细节关注不够。
  六是部分教师教学用语不规范。教师对操作演示过程缺乏正确的描述,教师对知识的归纳缺乏归纳技巧。
  三、针对信息技术课在农村中小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客观对策
  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是废除旧思想、接受新事物的必要准备。信息技术教育也面临着转变观念的问题,由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观念及模式向现代教育即信息化教育思想、观念及模式转变,可以说是一次彻底的思想飞跃。
  二是加强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环境建设,这些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信息化环境建设只靠学校的投入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笔者认为对于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应广开渠道。
  三是强化师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待遇和地位。
  四是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
  (二)主观对策
  一是重视教学设计,处理好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效果之间的关系。
  课堂就是教学设计教育思想方法策略等,是教育智慧结晶,因此必须重视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效果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教学目标,它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归宿。
  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深入领悟信息技术教育内涵。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构建学生活动,课程强调结合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淡化操作步骤的讲解,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同时要求把技术分散在具体活动中。
  二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思想方法的提炼、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加强目的性教育,将教学目标贯穿到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抓住教学的关键点,注意知识的归纳、总结,科学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实现知识的迁移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三是灵活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无意识状态的注意,可以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引起,也可以由人本身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引起。
  四是在一堂课中,要灵活运用两种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五是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及时关注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动向,积极开展教师行动研究,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问题现象,时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关注所用的方法、手段以及达到的教学效果,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关键是养成反思的习惯。
  教师要有研究意识,形成研究能力,以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强调理论指导小的实践性研究,强调问题、反思、研究相结合,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失误和缺点,积累工作经验,多记多写,勤于总结,多交流。
  教师要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参与赛课、论文评比、各类制作比赛,保持足够敏感。积极参加本地区教研活动,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同时通过教研室提供的平台,增进了解,提高影响力。
  总之,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建设,需要各级党政和教育部门所有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锐意进取,知难而进,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将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其他文献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对现代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多媒体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教育教学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营造动态画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来感受周围的事物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
期刊
语文是中职文化基础课的必修课程之一,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深造和就业都起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不少学校偏重于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意识较浓,再加上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本身不太好,学习目的也不够明确,因而语文教学效果不十分理想。笔者以为,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  一、电视+课本  中职语文教材的部分课文已被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如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
期刊
一、教材个人分析  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和性质是进行简便计算的基础,有利于提高计算的效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兴趣,并在生活实践运用数学解决生活的数学问题。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安排在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册下册第三单元,是学生在充分整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在学习了掌握四则运算后,紧跟着让学生进行运算定律的学习,从安排上是紧凑、连贯的,有利于知识系统性的掌握和深入,四则运算的运算定律的教学是这一单元的重点
期刊
通过国培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后我才茅塞顿开,使我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想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我们老师除了吃透教材,明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以外,我认为老师要时刻让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尽量吸引学生的兴趣更为重要。  我认为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在于三方面:思维的发展;教学切入点;正确的引导。如果这三方面能够做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很容易被调动起来的。下面我将从以下
期刊
语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载体,高中语文教育不仅要完成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高分的要求,还应该发挥出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和陶冶审美情操的作用。  究竟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什么,什么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语文知识,怎么教,教什么,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及其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如何形成,这些都应该在语文的教学中得以明确和细化。  一、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以人为
期刊
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课题具有求知的需要,认识的兴趣以及获得知识的胜利感和欢乐感。其中,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的一种情趣,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只要能够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愿学,想学,乐学中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可见,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我们在全面素质
期刊
当代高中生的个人品德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利益的驱使下,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权利主义等不良环境的影响中,高中生道德缺失问题越来越严重。个人品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促进与完善和谐校园建设势在必行。  一、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与和谐校园的关系  (一)和谐的校园环境是当代高中生个人品德建设的前提  高中生个
期刊
翻开小学数学新教材,无论是哪个版本我们随处可见一幅幅五颜六色、生动有趣的主题图,一张张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图,非常符合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的特点。这就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气,融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情趣的数学探究活动,同时也方便了教师的教学设计,利用这些主题图教师可以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助于教学活动。那我们应如何使用教材中的主题图呢?  一、读懂图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
期刊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教学方式和手段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运用。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音像等组合在一起构成教育产品。在英语课堂上运用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场景,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弊端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对读的能力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里的读不是默读而是朗读。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读得很少,学生齐读一遍或者找一两位学生读一遍就算了事。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占大部分时间,学生读的时间和机会很少,更别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  一、语文课上朗读少的原因  针对语文课上朗读少这一怪现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教师认为朗读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