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格,而健全的人格又不是自然形成的,是培养的结果。这不仅要给人以学习的机会和有效的帮助,给学习者以支持和鼓励,也要让每一个不同禀赋、不同水平的人都得到充分发展,一个没有健全人格的人,即使他受教育的程度很深,学的知识很多,也不过是一个满装东西的躯壳罢了,体现不出他真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人格培养和应试训练的关系呢?这正是中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实际性问题。我们若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改变观念,要以“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打破传统的“培养有用的人”为目的的旧观念。在传统教育中,高分就是人才,有用就是人才,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将学生冲磨成了一颗颗无棱无角的“鹅卵石”,大同小异,缺乏个性,更没有创造力,其实这样的人才对社会而言毫无价值。我们一定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模式,大胆改革,在精选课文、授课方法、应试训练等方面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争得高分或达到其他“有用”的目的,而是为了“能使我快乐”而学习。
其次,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老师就如一位雕塑家,如何塑造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而又活泼的人才,这就要求老师得有独立的人格,大胆的创新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可见,人格魅力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教师要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指导学生训练时,必须以身作则,使自身的人格日臻完善。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只有教师具有了独立完整的人格,才能使学生的人格趋于独立完整。也只有这样,在应试训练中才能真正达到对学生人格培养的目的。
再次,要充分利用训练材料中丰富的思想内容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完美人格的不断追求。语文作为一种基础人文性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语文教学、应试训练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真正把培养学生人格这义不容辞的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在以教材为训练材料时,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周恩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等等,他们高尚的人格是人们尤其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选材于课外的应试训练材料,也多是对培养学生人格力量有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训练时,就要将文中人物优良的品质和揭示的人生哲理融于教学之中,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意识,使他们具有勇往直前、奋斗不止、不屈不挠、为人正直的人格力量。这样我们就既达到了训练学生的目的,更达到了培养学生人格的目的。
最后,通过习作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感受能力和积极负责的参与能力,使学生的人格逐步趋于独立健全。我们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要达到在作文训练中培养人格的目的,就必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必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正如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所说:“为了在生活中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热爱生活的学生,他就会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家庭,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作文时就会有材料可用,有话可写,才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也才能将自己的人格力量反映在自己的文章之中。
首先,要改变观念,要以“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打破传统的“培养有用的人”为目的的旧观念。在传统教育中,高分就是人才,有用就是人才,而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将学生冲磨成了一颗颗无棱无角的“鹅卵石”,大同小异,缺乏个性,更没有创造力,其实这样的人才对社会而言毫无价值。我们一定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模式,大胆改革,在精选课文、授课方法、应试训练等方面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争得高分或达到其他“有用”的目的,而是为了“能使我快乐”而学习。
其次,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老师就如一位雕塑家,如何塑造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而又活泼的人才,这就要求老师得有独立的人格,大胆的创新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手法。可见,人格魅力是教师不可缺少的素质,教师要以高尚的品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生,指导学生训练时,必须以身作则,使自身的人格日臻完善。正如孔子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只有教师具有了独立完整的人格,才能使学生的人格趋于独立完整。也只有这样,在应试训练中才能真正达到对学生人格培养的目的。
再次,要充分利用训练材料中丰富的思想内容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完美人格的不断追求。语文作为一种基础人文性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这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语文教学、应试训练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真正把培养学生人格这义不容辞的工作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在以教材为训练材料时,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周恩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等等,他们高尚的人格是人们尤其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就是选材于课外的应试训练材料,也多是对培养学生人格力量有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训练时,就要将文中人物优良的品质和揭示的人生哲理融于教学之中,这样就能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意识,使他们具有勇往直前、奋斗不止、不屈不挠、为人正直的人格力量。这样我们就既达到了训练学生的目的,更达到了培养学生人格的目的。
最后,通过习作培养学生健康而丰富的感受能力和积极负责的参与能力,使学生的人格逐步趋于独立健全。我们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要达到在作文训练中培养人格的目的,就必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必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正如伟大的艺术家罗丹所说:“为了在生活中能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热爱生活的学生,他就会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家庭,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情,作文时就会有材料可用,有话可写,才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也才能将自己的人格力量反映在自己的文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