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里的数据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ca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石拱桥》是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茅以升系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在文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介绍赵州桥、卢沟桥等石拱桥的情况,其中列数字就是极为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它从数量方面来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使阐述更加准确具体,也更科学,更富有说服力。
  列数字所用的数据大致分为确数与概数两种。比如《中国石拱桥》中“(卢沟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一句所举例的“11个”“16米”“21.6米”等数字都属于确数。在列数字时使用一些精确的数据,能够准确而具体地介绍事物或说明事理,便于读者理解。
  而另一句“这座桥(指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中的“1300多年”却没有使用确数,而是使用了概数,这缘于上文“公元605年左右”是一个表示大概、估计的年代,因此下文也须使用一个概数与之呼应——“1300多年”。类似的还有一句:“(卢沟桥)桥宽约8米”。其中“约”字表明了“8米”是一个大概的数值,而非精确的数据。可见,列数字时使用概数,不在于追求数据的精确性,而是要保证语言的准确性,如此在表达上才更具科学性与严谨性。
  然而,《中国石拱桥》一文中有些宜使用概数的地方却偏偏使用了确数。如文句“(赵州桥)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其中“9.6米”“9米”均是确数,但是根据课文原出处——茅以升《桥梁史话》(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里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两个数据之前都各有一个“约”字——“两端宽约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1]查阅文献,茅以升先生在早先发表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上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使用了确数:“拱桥宽度中间是九米,桥堍是九点六米”[2],但他后来于1963年第9期《文物》期刊上发表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泸定桥、芦沟桥(即卢沟桥,编者注)、安平桥、安济桥、永通桥》一文中却改用了概数:“(赵州桥)桥宽约9米。”[3]事实上,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桥梁史料》(罗英著)一书就是以概数来说明桥宽:“全拱宽度约9.6米,桥面宽度根据拱宽和帽石的栏板槽位计算,栏板间净距约为9米。”[4]后来1962年9月中华书局出版的《赵州桥》一书再次明确:“(赵州桥)两端宽约9.6米……但中部略窄,宽约9米。”[5]最终201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亦使用了概数进行说明:“桥面宽约10米。”[6]综上可见,课文文句“(赵州桥)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中的两个数据宜使用概数来表达。
  与此相反,早先发表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上的《中国石拱桥》一文在介绍江东桥石梁的重量时使用了确数:“那里的石梁有的一块重达二百吨。”[7]后该文收入《桥梁史话》(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时亦使用了确数:“那座桥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吨重。”[8]然而《中国石拱桥》一文编入教材时,该句则改为:“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显而易见,《人民日报》上的“二百吨”与《桥梁史话》中的“200吨”这些确数的使用都不符合客观事实。众所周知,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实际上根本无法精准测算出江东桥上庞大石梁的重量。所以,课文改用概数“200来吨重”来表达,这样反而符合客观事实。其实,茅以升先生早在1962年4月15日发表于《人民日报》上的《洛阳桥与江东桥》一文中就改用了概数来说明江东桥石梁的重量:“估计最大的一根梁的重量约为200吨。”[9]
  除此之外,课文《中国石拱桥》里的有些数据或出现误算。比如文句“福建漳州的江東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中的“800年前”就似乎有误。因为福建漳州“以石为梁”[10]的江东桥改建于“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11](江东桥初建成时为石墩木面桥,后改建为梁式石桥),“四年而桥告成,长二百余丈”[12];而茅以升先生发表在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上的《中国石拱桥》一文却这样写道:“福建漳州有江东桥,建成于八百年前”[13],课文至今仍沿用了“800年前”这一数据。但我们不难推算出,江东桥的修建时间距离《中国石拱桥》的发表时间(1962年)才720年左右,即便到今天(2020年),也才780多年,岂有“800年前”之理?因此,课文文句“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这一表述宜改为“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
  课文还有一些地方虽然使用了确数,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的数据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列数字的首要原则就是准确,否则科学性将受到质疑,所以要跟读者交代清楚,如文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其中“50.82米”这一数值显然属于确数,且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然而1981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赵州桥》(黄梦平著)一书里有这样一段话:“一九七九年五月,为编写《中国桥梁技术史》,我们与有关单位配合,协同对赵州桥进行了各项实测和下部结构的钻探。测得桥长64.40米(原长50.82米)。”[14]由此可断定课文中的“50.82米”这一数据或有误差。后来经《辞海》明确,赵州桥全长应为64.40米[15]。
  同理,文句“全桥(指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中的“37.4米”这一数据后来也有所变更。课文沿用了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上《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赵州桥大拱)长达三十七点四米”[16],后来茅以升在1963年《文物》第9期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泸定桥、芦沟桥、安平桥、安济桥、永通桥》一文中将大拱长度精确到了37.37米[17]。1973年9月,茅以升撰写《赵州桥与李春》一文,将大拱跨度又改成37.02米[18]。虽然课文出处——茅以升《桥梁史话》(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里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亦是37.02米[19],但这一数据最终由201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予以明确:“净跨径37.20米。”[20]净跨径即文中所指的大拱长度。
  另一句“(卢沟桥)桥长265米”中的“265米”,亦由201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明确:“(卢沟桥)长266.5米。”[21]
  身为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也在不断地更新《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的数据,保证其时效性与准确性。比如早先发表于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上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介绍了1961年建成的最大的石拱桥,其“跨度长达一百一十四米”[22],而茅以升在1973年9月的《赵州桥与李春》一文中将此数据修改为112.5米[23],课文出处——茅以升《桥梁史话》(北京出版社2012年版)里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亦采用了112.5米[24]。
  综上所述,在说明文中列数字其实是一件不容小觑的事情。合理恰当地使用确数或概数,不但有利于读者准确地理解事物或事理,而且是作者科学素养的一种体现,特别当数据发生了变化时,更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8][19][24]茅以升.桥梁史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2:87,90,88,90.
  [2][7][13][16][22]茅以升.中国石拱桥[N].人民日报,1962-3-4(5).
  [3][17]茅以升.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桥——泸定桥、芦沟桥、安平桥、安济桥、永通桥[J].文物,1963,(9).
  [4]罗英.中国桥梁史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225-226.
  [5]张彬.赵州桥[M].北京:中华书局,1962:8.
  [6][15][20][2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410,2410,2410,1200.
  [9][10][11][12]茅以升.洛阳桥与江东桥[N].人民日报,1962-4-15(5).
  [14]黄梦平.中国赵州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6.
  [18][23]茅以升.茅以升科普创作选集(第二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208,217.
  (作者单位:上海市北蔡中学)
  (栏目编辑:金正平  陈梦琪)
其他文献
相信不少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刚学完了一篇文言文,字词解释、句子翻译掌握得都不错,但等到学习下一篇文本或阅读课外文言文时,同样的字词读错、不知如何解释的问题还是会出现。这个现象说明我们文言文字词教学是有问题的,更准确地说是学生在文言文字词学习中迁移能力有所缺失。  迁移是“一个人在一种情境中的学习对他在其他情境中的学习和行为的影响”[1],是学习中最常见的现象。孤立的、彼此间
期刊
人们常常把中国古代社会称为宗法社会,这样的说法虽然不符合我们现在对于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科学认识,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却也表明了宗法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就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这种制度巩固了中国古代社会剥削阶级的世袭统治,因而能够长期往下流传,为历代统治阶级服务。  宗法制度中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有大宗、小宗的区别。大宗指的是一个家
期刊
每接一届学生,都会发现有不少人的作文是以排比句开头的,比如,写《故乡情思》,总会有“故乡是……故乡是……故乡是……”,或者“情思是……情思是……情思是……”这样一堆莫名其妙的句子,读得我一头雾水。  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人理直气壮地回答:“以前老师教的,老师说这样才有文采!”  有人不太好意思:“怕作文字数不够……”  于是,我专门用一节作文课来跟学生讨论“如何写好开头”的问题。  我先让学生
期刊
王安石、司马光之争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桩公案,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桩公案,意义深远。《答司马谏议书》常被看作解读这桩公案的关键,历来受到重视,现在又成为高中统编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在《答司马谏议书》前后,王安石、司马光有关改革论辩的相关书信还有3篇,它们和《答司马谏议书》之间有着极强的逻辑联系,是一个严密的整体。  笔者在教学《答司马谏议书》时,注重整合和开发课程资源,着力开展相关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索,
期刊
教师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缺乏,影响了听课评课活动的效果,也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大量的课堂教学诊断实践表明,正确选择诊断视角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诊断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学生视角  学生视角的课堂教学诊断,就是站在学生立场上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这应该是课堂教学诊断最为重要的一个视角。学生立场,意味着一切从学生出发。  1.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  教学内容的确定,除了依
期刊
一、备课环节  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节选的《夏本纪》和《理水》两篇选文虽然都选取了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但是文体各异,表现不同,适合寻找学习主题,拟定核心议题,构成群文阅读。  高二学生修完必修课程,已经初步具备阅读浅易文言和鉴赏小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筛选信息、概括分析、探究比较的思维能力。转入选修课程学习,需要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经验。选择意义关联、特质迥异的文本,构成群文阅读,能够让
期刊
如何才能将语文课上出语文味,如何将课文作为例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真正还课堂于学生呢?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文本互照的办法,让文章走向当下,走向碰撞,互为补充,互为注释,实现由教内容到教阅读的转变,让教学回归本真。  一、让文章走向当下  语文课本所选文章皆为经典,这样的文章往往离学生生活较远。  以《拿来主义》为例,学生一听是鲁迅先生的杂文就敬而远之,更遑论亲之信之。那该如何应对这类看起来似乎有些“过时
期刊
目前,高中语文课堂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主要存在两大不足:一是整本书阅读教学随意,缺乏指导性,忽视学生的自主体验,整本书阅读的特性不能得以充分体现;二是整本书阅读课型单一,缺乏多元性,以学生自行阅读为主,教师停留在简单的提倡和粗糙的结果验收,没有过程指导,缺乏有效交流。  笔者以《红楼梦》为例,阐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定位和策略选择。  一、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定位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必修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部分“阅读方法指导”栏目,除介绍名著的内容之外,还以该书为例,谈到了某一种阅读方法及其在某一类书的阅读中的运用,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读书要领。如何在名著阅读这一庞大的工程中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对名著导读教学做到“放”“收”有度。  1.名著导读教学中的“放”是让学生读名著的目标明确、清晰。“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名著。根据名著的体裁,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如,对
期刊
思维训练又被称作思维的教学,大意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方案和目标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是一种提升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质量活动。提升思维能力的方法有很多,课前演讲是否也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方案?  笔者是南京一名中学教师,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是“三切四看”,“三切”为完全切题、基本切题、不切题,这“三切”决定文章是几类卷;“四看”为看选材、看结构、看语言、看立意,其中一项较好,可以上浮半档(3—4分),两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