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cu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是高考必考的能力之一,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经过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阅读过的文章又何止百篇,理应具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生在做语文试卷上22分的阅读题时,得分大多集中在12—15分,20分仿佛成了他们难以逾越的标杆。
  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何如此低下呢?平时的阅读教学又该如何进行呢?为此,我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不倦的摸索和尝试,现将一点心得总结如下:
  一、正确筛选 提高素养
  现在书籍很多,如何从这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找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还得要学会筛选。所以在书籍的选择上要有一个是非优劣的判断,并有正确的标准。这个标准,从宏观上说,和做人的标准是一致的。所以,筛选的方法技巧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正确的选择标准服务,也可以为错误的选择标准服务。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除了要向学生推荐佳作让他们在课外进行阅读外,每周还要为学生安排一节自由阅读课,引导学生阅读《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报》《语文报》或《语文读本》,让学生身在校园,心怀天下,感受时代气息,了解风云人物。这样通过筛选后的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强化记忆 整理笔记
  筛选阅读只是迈出了阅读的第一步,要真正使阅读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还必须强化记忆。事实证明,人们在阅读时都有某种程度的无意记忆,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记忆,才有了一定的阅读获得;也正是因为这种记忆是无意的,所以阅读效果不高。可见,强化记忆在阅读过程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遇到优美的文章或段落,除了让学生大声朗读,还让学生摘抄在笔记本上,并记下来作为写作素材,这样可谓一举两得,学生既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又有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走进文本 加深理解
  记忆仅仅是阅读获得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是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停留在简单记忆阶段而止步不前,那些记住了的知识就会成为僵死无用的知识。理解,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获得的关键环节。那么该怎么去理解一篇文章呢?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自然也应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教学中,我以教材为范例,把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去阅读,学生少走了不弯路。比如,我曾经让学生用“把握主旨法”阅读散文,走进作者,加深理解。如果是小说的话,我引导学生抓住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首先梳理情节,再鉴赏人物形象(并总结出人物描写常用的方法),最后体会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四、运用技巧 提高效率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正确的方法加量的积累,才有质的提高。但光有现代文阅读的知识储备是不行的,还必须通过练习来巩固理解。而现阶段,检验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依然是现代文理解考查。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学生领会文章主旨、理解文章思路、理解词语涵义、把握关键语句、阐释含蓄语句、概括内容要点、揣摩语言特色、评价文章优劣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很注重指导学生在领会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必要的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问什么答什么;二是依据原文寻找答题要点,分散信息要整合,隐含信息要挖掘;三是答题时要分点陈述,可以根据考题后的分值来确定答案要点的个数。比如,如果考题的分值是6分或者4分,那要点就至少是两个。
  总之,功夫在平时,只有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筛选来做到有选择性地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再通过强化记忆,整理笔记来储备有用知识,在阅读过程中,还得走进文本,理解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什么情感、什么用意,而不是“先入为主”,即读者自己的“我认为”、“我觉得”。最后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加强训练,这样才真正谈得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阅读的能力。
其他文献
大堰河,具体出生日期不详,姓名不详。浙江金华农村人。“大堰河”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大堰河既是一个典型的文学形象,又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  她是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贫穷家庭的劳动妇女。从小就被卖作童养媳。她一生经过两次婚姻,生有五个儿子。她的第二任丈夫,爱喝酒、爱打骂她,却又深爱着她。酒精烧坏了他的胃肠,旧社会农民民不聊生的境况更烧坏了他的脾气。  为了维持这个家,她任劳任怨。甚至为财主的儿子当保姆
期刊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以下简称《鲁》)是旧版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篇课文。它以独特的人物形象、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给广大师生留下深刻印象。现在已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智取生辰纲》(以下简称《智》)。笔者认为,两篇虽然都是《水浒传》名篇,都是刻画梁山好汉的篇章,但相比《智》而言,《鲁》更有优势。笔者在这里稍作比较,与读者共研。   第一,鲁提辖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水浒传》中塑造了
期刊
中国古代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读,善于培养研究的品质;新中国成立后,向苏联学习,语文教学出现“组复新巩布”的四平八稳的操作程序,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以训练为主线,以考评做评判。吕叔湘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之症状——少慢差费;20年后,由《北京文学》引领的语文教学大讨论,又集中暴露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瘤疾,震醒了世人,有识之士都在寻找语文教学新思路,从教材、教法、评估诸多方面进行深刻的反
期刊
在我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的风流人物。“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还有“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李清照,他们的诗词千古流芳,被万世敬仰,永久地载入了中国文学史的史册,对中华文明产生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李清照,更是一个让人挥之不去,余味缭绕的传奇女性,她那传奇的人生,成就了无数经
期刊
文章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常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因为开头处于文章的醒目处,就好比乐曲定调,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得失。  一般说来,一篇成功的作文开头必须要为文章内容和中心服务,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具备简洁、生动、优美等特征。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精心打造作文开头的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文章开头要对应主体
期刊
在汉语词典中,“交流”是指彼此把自己有的供给对方。具体一点讲,就是彼此间通过对话使对方了解想要知道的东西。写作,也和说话一样,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对话。而考场作文,则更具有一种交流性,只不过是一种悄无声息的交流。考场作文首先是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其次是考生与阅卷老师的交流。   审题的过程,就是考生与命题者的交流对话的过程。懂别人的话,是交流的基础;准确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正确理解题意,是写好考场作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如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开始的无情平淡阅读,到投入情感阅读,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感受名著和美文。用情感的这种敏感性来进行的阅读所获得的满足感、幸福感更大。从一首诗、一段推理中获得的欢乐要比昂贵的奢侈生活所能提供的欢乐更大。   人的感情是需要激发、熏陶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情感之门。从无情、平淡地阅读,到平
期刊
笛卡尔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魏书生也指出,学生“掌握方法之后再读书,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好的阅读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更深层次的阅读。只有经常地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把握阅读的速度,阅读效率和阅读能力才能大幅度提高。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把阅读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根据阅读对象的性质、阅读目的等的不同,选择恰当的阅
期刊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积极投身教改实践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教师要充满爱心,要尊重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真正爱学生,学生才会感到被信任,才会在充分展示自己生命全貌的同时接纳教师的全部,从而“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敞开心扉,把蕴藏在心中的疑问、见解毫无保留地向你倾诉。
期刊
〔教学目标〕1.仔细品味诗人激越深沉的感情,感受本诗怨愤的基调和沉郁的风格。2.领会本诗的结构艺术和运用细节的技巧。3.认识本诗所揭露的当时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对本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培养古诗的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对本诗艺术手法的鉴赏。  〔教学方法〕教师点拨下自读、分析、讨论。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等。  〔课时安排〕1课时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