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后拓展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q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我的学生在用直尺、皮筋做发声实验的过程中,不单单发现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系;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同时发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振动也有关系!这是很令我兴奋的,备课时我不敢确定学生是否会注意这一点,学生的收获超越了教科书本!我就引导学生进行了又一轮实验:学生们在弄清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基础上,又认识到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有了以上实验、结论做基础,在即将下课时,我出示了六个同样的小烧杯,烧杯中的水一个比一个少,六个烧杯一字排开。举起一根金属毛衣针,错落有致地敲击起来——“|1 1|5 5|6 6|5 -|4 4|3 3|2 2|1 -|……”的曲调响了起来。教室里的气氛立刻骚动起来、热闹起来、沸腾起来!当学生的热情与好奇均达到了高潮时,我提出了课后的希望:
  1.解释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2.自制一个小乐器;3.准许查阅资料或请教大人。
  提示:可以用尺子,皮筋,也可以用竹片、筷子……
  第二个星期,不少孩子带来了自制的小乐器:不少学生把多根皮筋一条比一条紧地扎在去了盖的长塑料盒上,有的很精致呢;有个学生把几个相同的钉子由高到矮地钉在小木板上,这得到了家长的帮助;有个学生把家里的风铃用的金属管拆了,进行了重新安排,音色很美,惹来同学不少艳羡;一个男生说他是拆开了一只口琴,受到启发,求做铁器活的邻居切割了一些长短不一的金属条做成的;一个女孩把竹筷修剪后捆绑粘贴成一排;有不嫌沉不嫌麻烦的,带来的是几个装了不同量的水的啤酒瓶;自然也有把小时候玩的一种敲击乐器很省事很现成地带到学校来的……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教室里学生们三个一伙,五个一堆;敲的敲、打的打、吹的吹、弹的弹,虽说音调不准、音色暗涩、音阶不全,但却是我终生难忘的大合奏!我相信:这也一定是这群孩子们永生难忘的!
  关于烧杯里盛上不同量的水后,敲击时会奏成乐曲的原因,学生们有的自己进行了反复的实验研究;有的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有的家长与孩子共同分析……他们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也就是速度决定的;不同高低的声音可以组合成美妙的曲调。
  我把孩子们的制作带回办公室,老师们都围了过来,对孩子们的作品称赞不已,对孩子们的潜力艳羡不已。
  后来,我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们喜欢制作与创造,只是大多时候无从下手。这次小乐器的成功制作,足足让他们兴奋了一个月呢。
  这次课后拓展——试制小乐器,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学生不只是想把老师教的“吞进肚里”,而是更愿意对老师有所回赠的——飞扬的笑脸、创造与发明、立下志向。
  当老师真好,可当好一名科学学科老师的肩上,责任又是多么重大啊——我们肩负着祖国新一代的科学态度和创造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記得儿童文学博士徐丹曾说:“经典图画书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让孩子在无压力的状态下爱上阅读。”绘本图文共存,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孩子的深入思考:没有一点儿喧闹,却能激起孩子的会心大笑。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走进绘本,爱上绘本,从而开启生命的桃花源。  打开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小蓝与小黄》,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震撼:“这样的绘本我也会画。”每一页的大部分都是留白,几个撕贴的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4)01-0030-01  当畜牧业面临蛋白质原料的需求及其价格增长时,在饲料中使用替代性原料,如干酒糟及其可溶性物(DDGS),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DDGS在动物饲料中的使用量必须经过仔细计算,因为在DGGS产品加工过程中,原料中的有毒物质,如霉菌毒素并没有被破坏。因此,这些毒素仍然普遍存在,且与先前
【摘要】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养成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作文习惯至关重要。由于学生言语表达水平的不平衡性以及日常积累与运用之间相隔离,导致学生在写作上存在明显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就以《赶海》中叹词教学的拓展写作为例,试图通过联结性学习,将学生的生活积淀同课堂教学相结合,将学生的拓展协作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盘活学生的日常积累,发展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日
富兰在《极富空间》一书中提出“深度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成为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与人关联的、参与合作的终身问题解决者的能力和倾向”。因此,深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学会迁移,即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世界中得以运用。如何才能连接学校教育和真实世界,实现深度学习,教学中“大概念”的建立是关键之所在。  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把大概念比作“车辖”。有了车辖,车轮等零部件才能组装起来,否则只能散落一地、毫无
【摘 要】教师作为引路人,可以用搜集资料这个办法让学生“有话可说”。本文试从“资料搜集,唤醒生活经验”“信息处理,充实写作思路”“类比阅读,培养思辨能力”这三个方面来击破学生习作的“无根之水”,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和习作兴趣。  【关键词】资料搜集 生活经验 处理信息 观察思辨  作文教学之所以难,难就难在学生无话可写;难在学生内心的一股畏难情绪。笔者选择避让“抄”“拼”“凑”的作文,教给学生搜集资
《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操作”有这样一句话:数学学习是重要的智力活动,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动手操作是学生探索数与计算知识的有效方式,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特别是低中年级计算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并没有重视操作活动,或者把操作当成激发学生兴趣的一项活动,可有可无,操作已成为鸡肋。下面就以本校一位青年教师在计算教学磨课活动中两次执教“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例,谈谈操
赵国防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曾获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等称号。兼任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课程团队专家,山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专家,山东省农村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专家,无锡市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导师。著有《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一书。主编《有效上课》《走进名师课堂》等多本教师培训用书。  【摘要】本文“跳出教材
课文中的“留白”是指文本叙述描写时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或写得简略,或有意不写,以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我们的教学设计不必刻意去追求详尽周密,而应适当留些“空白”带些“写意”,去探究、领悟。学生自主地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在与文本的碰撞中会迸射出创新的火花。只有这样,教学才会不断有新的东西生成,课堂才会拥有生命力。  一、问题透视  笔者认为,在日常的教
【摘要】实践统编版语文的教学,应当调研已知,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分析未知,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明确需知,以此作为教学的关键点;引导探知,以此作为教学的生长点;辨析误知,以此作为教学的延伸点。通过以上科学、高效的教学活动的层层推进,最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高效生成。  【关键词】“学”与“教” 已知 未知 需知 误知   统编版教材每个单元“人文要素”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设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
【摘 要】说起教学内容整合,大家往往会联想到叠加、合并,似乎整合就是做“加法”,事实真的如此吗?整合应是在基于教材分析与学情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重构,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这样才能让数学学习在课堂上真实有效地发生。基于此,笔者尝试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角”的教学为例,在深入解读学生与教材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本文通过精准定位、精练学材、精选学法三个层面浅谈数学课既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