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写作,学语言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634606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国文,1930年出生于上海,念过戏剧学校,当过文工团员,去过朝鲜战场,做过文艺编辑。曾任《小说选刊》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驻会作家。1957年因写小说《改选》被划为“右派”。1979年写小说《月食》,重同文坛,出版过《冬天里的春天》《花园街五号》等长篇小说,《危楼记事》《第一杯苦酒》《没意思的故事》《电梯谋杀案》《涅桀》《洁白的世界》等中短篇小说,近年又推出《大雅村言》《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李国文读史》《李国文说唐》《文人遭遇皇帝》等历史散文曾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等奖项,被誉为“一株蓊蓊郁郁的文坛常青树”和“文学获奖专业户”
  记者:熟悉您的读者都知道,您前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近些年的创作则转向散文,尤其是历史散文。您连续推出了《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等几部历史散文著作,取得很大反响,很多人想知道您这样的转型是怎样形成的,您能给我们的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下吗?
  李国文:也许一个人的创作,并不一定沿着他自己所设计的路线行进,而是时不时要受到外部世界的干扰和内心世界的左右。有一阵子沉静,有一阵子热闹,有一阵子旺盛,有一阵子衰弱,或许是为文者的常态。
  我始终认为,小说的文学性、形象性较强,思想的成分相对较少,写小说应该是更年轻的作家的事情,因为年轻人想象力丰富,也很有激情,写小说也会比老年人好一些。像巴尔扎克、雨果那样的越老越辉煌的小说家是很少见的。我想,写小说写不过人家就不要写了嘛。
  我写散文,大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人民文学》《当代》《随笔》《文学自由谈》等刊物开过专栏,大多谈一些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我从年轻时就读过《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二十四史,在读的过程中不免产生很多想法,这些想法不仅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反而更深刻、更多,现在正好把这些想法梳理清楚,所以后来我的散文就集中在历史题材上了,这就成了这些被大家称为“历史散文”的篇章。其实,历史散文,生活散文,实质是一样的,抒发的都是一些感受,只不过触发点不同,有的是由生活触发,有的是由历史或典籍触发。需要注意的是,我的这些文章既不是历史著作,也不是教科书,而是文人之文。我主要是用一个现代文人的眼光来看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尤其是文人的事。我最注重的是观点。我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也尽量做到史实无误,但我毕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我也不是在做学术研究,所以难免会有不准确的地方。
  记者: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读史热、读经热,《水煮三国》《明朝那些事儿》,易中天、王立群、于丹……家喻户晓。您怎样看待这股热潮?您近期的创作跟这股热潮有联系吗?
  李国文:我觉得这些“热”是一件好事,这起码说明了读者大众对文化、对历史的追求。可能在经济大潮的奔波中,人们觉得太虚无了,觉得应该抓住些实在的东西,应该多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易中天、王立群、于丹,还有媒体和出版社,对推动这股热,对普及历史知识、普及经典知识是很有功劳的。这其实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上面已经说过,我的创作是我自己发展到特定阶段自然而然产生的,跟这股热没什么关系。这股热跟我有没有关系,也不一定。我觉得它是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在特定的社会思潮、文化状况下产生的,跟我的创作不一定有什么关系。
  记者:您出自书香门第,从小就读了很多书。看您近些年的散文,会发现您涉猎极广,真的是古代、现代、中国、外国无所不包,这一点让人想起钱锺书。现在的语文教育界也很强调让学生阅读,《课程标准》要求1-9年级学生背诵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教育部语用司于2007年推出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提倡人们诵读经典。那么,老师们在指导学生选择经典、阅读经典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您能给他们提些建议吗?
  李国文:读书很重要,唯有多读,才有清醒,唯有清醒,才理直气壮。道理很简单,“知识就是力量”嘛。就我自己来说,如果没有我读的那些经典书籍,就没有我近年的历史散文创作。学生们精力正旺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都很强,如果能趁这个阶段多读些书,对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读书无非求知和消遣两道。求知应该认真,消遣则不妨轻松。当然求知时,也可以得到消遣的乐趣。譬如房龙的书,既有知识性,也很有趣味性。同样,纯消遣式的读书,也可以给入不少教益。譬如金庸的武侠小说,有些史实考据之类,虽属稗官野史,不足征信,但总是会扩大一些知识面的。所以,这两类读书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界限。
  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对有趣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的东西感兴趣,对严肃的、理性的东西可能有排斥心理。(其实成人何尝不是如此?)所以,他们读书最好能从消遣性的书开始,尽享读书的乐趣,由这乐趣引导着,渐渐把阅读的面扩大。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应该尽量让他们自己做主。老师可以推荐书籍,但最好不要强迫,不要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考试连在一起,不要给他们记词语、写笔记、复述等等的任务,这样做很败坏读书的胃口。应该尽量让他们没有压力地、放松地阅读,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进而爱上阅读。
  但是从根本上说,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童年,对儿童来说是最重要的。鲁迅先生不是说过吗,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如果能让孩子把书当成玩具,把读书当成游戏。那该多好。因此,我更加认为学生们(尤其是小学生们)应该多读消遣性的书,老师们不要给他们强加种种阅读任务。
  记者:对学生们来说,读什么书重要,怎么读也很重要,能不能介绍介绍您的读书方法?
  李国文:一本书总会给你带来学问,只是多少和大小的区别罢了。有的书,是大学问;有的书,是一般的学问;有的书,未必有什么学问,甚至连教益也谈不上,但能使你获得片刻愉悦,那也是一种收获。我记得在以往艰难的岁月里,许多人把背对着我的时候,只有书籍不嫌弃我,与我同在。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我的体会是最深切的。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细细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子。那些没有什么学问也没有什么用处的书,也许在某些正经人和革命者看来,不属大雅的书、视若敝屣的书,我就用吃石榴的办法来阅读。固然,石榴这东西,能吃的部分极少,不能吃的部分很多,但除了苦涩酸之外,偶尔得一甘旨,或忽然意外的清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体验。
  记者: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如果语文教育得法,就会培养出书面表达水平较高的学生。您青少年时期接受过怎样的语文教育?您所接受的语文教育对您成为一名作 家有帮助吗?
  李国文:我生于1930年的上海,等我进小学和上中学的时候,新文化运动已经波澜壮阔,至少在大城市,在实施现代教育制度的学校里,古文基本上退出了书面语的流通领域。以白话文写作的作家,如鲁迅、胡适、郭沫若、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冰心、丁玲,已是家喻户晓。因此。我不记得小学的语文课本里有唐诗宋词,也不记得中学的语文课本里有韩柳欧苏的文章。在白话文逐渐全方位进入文化领域的那时,即使选录一些古代的东西,大概也是为数不多的,因此我才没留下什么印象,相反,那些现当代文学的奠基者,对我倒产生了深刻影响,最终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但是我确实也受过不少古文的训练。我的古文训练不是来自学校和语文课本,而是来自家庭的督促、环境的熏陶,而且是从死记硬背开始的:从死记硬背,到渐渐产生兴趣,然后到接受,到受益,到深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矢志活到老学到老。我有一位居住在乡下的祖父辈的前清秀才,人民国后,功名不成,便以塾师为业。暑假期间。家长就让我回乡下去,在他那里补习古文。学校的老师都是先讲课,但他不讲,只教识字,然后就让背诵。他说:“要学古文,就得背,而且必须背得滚瓜烂熟。背多了,你就自然明白了。”很久很久以后,我才琢磨出这位老秀才的做法不无道理。在多多益善的背诵中,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曾经为一家出版社撰写《莎士比亚传》,在检阅大量资料时发现,这位文豪也是在童年的背诵中开始文化积累的。看来,背诵,不光中国,国外也有。又可见,背诵,启发智慧,增加修养,砥砺才华,加深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所受的这些古文的训练,使我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滋养,对我的写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新中国成立后的语文课本,一度在厚今薄古的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古汉语的内容屈指可数,这一时期在校学习,尔后成为作家的同行,尽管非常努力地充实自己,仍然时不时要暴露出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相对弱势,出现完全不应该出现的语文知识的硬伤。
  记者: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们的作文,如果要归类的话,大多也可以算散文。对您来说,创作散文是件乐事,而对学生们来说却是桩苦事,他们创作的“散文”,不仅老师不愿意看,就是他们自己也未必愿意看。您能否根据十年来的创作经验,谈谈写作散文应该注意的问题?
  李国文:谁都可以写散文,和谁都可以写小说一样,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要写一篇好的散文,和写一篇好的小说一样,就不那么容易了。法国古代作家蒙田是终其一生写随笔和散文的大家,他有句名言:
  “我本人就是这部书的材料。”这也是我近年来写作时深深感知到的一点。散文即真我,只有真我,才有真散文;真的散文无法装假,假的散文不管怎么伪饰,也有矫揉造作的尾巴。只有发自胸臆,无忌无讳,真实地写了作者所见所闻、所想所念,才是毫无疑问的散文。学生们写作文,缺的大概就是这种真我。
  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散文,是散淡任意的,是信手拈来的。其实不然,散文,是既不能散乱,也不能随便的。它看起来篇幅不大,在有限的篇幅里,要白云苍狗,镜花水月,天南海北,大千世界,写出一番无限境界,实为不易。但是散文也不能太强烈、太沉重、太严肃、太紧张,如果这样,散文的韵味也就没有了。因此,写散文,得有点闲心、闲情,还得有点闲空。学生们写作文,多是在老师的“逼迫”下。大部分还受时间的限制,哪里来的闲心、闲情和闲空呢?
  记者:有的学生对文学创作很感兴趣,尝试着写作诗歌和小说。有的人似乎还很成功,如前些年涌现出的一批少年作家,不仅同龄读者关注他们,好像整个社会都很关注他们。您对他们的创作怎么看?他们怎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您能给他们提点建议吗?
  李国文:日新月异,时过境迁,时代潮流总是不停地变化着向前,文学也是这样,文学的嬗变和文学家的更新,也难逃新陈代谢这一法则。文学繁荣之道,就得像源头活水一样,要不停地注入新的因素:第一要有新人,第二要有新观念。这些少年作家的出现,正是文学繁荣的一种表现。
  对新的文坛现象,我们应该像圣人和伟人学习。多少年前,孔夫子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见圣人对于这种人世更迭之快,前驱后续之疾,也是感慨系之的。但他并不颓丧,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勉励他们自强不息,坚持不懈,把握现在,不断进取。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用“俱往矣”三字,一笔带过了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也是为了突出他的“还看今朝”的气概。“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论断,表明了这位革命家有着无比宽阔的胸怀,他也是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的。
  文学的希望和未来,也总是寄托在年轻一代作家身上的。前驱者以丰富的经验,发扬人梯精神,后进者血气方刚,有初生牛犊之勇。穷则变,变则通,这样文学才能繁荣起来。至于年轻人不那么成熟,正如刚上场的运动员,犯个规什么的,不必马上亮红牌。我是赞成宽容一点的。偶有瑕疵,无须横加指责,即或失误,不必因噎废食。老是瞪着眼挑错,老是用戒尺打手心的话,会让人无所适从的。
  希望这些年轻人多读书、多体验、多写作,走得更远。
  记者:您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上语言课去”,建议作家们多学语言,提高语文基本功,可见您对语文能力是很重视的。可是我们也常常听到相反的观点,认为写作重在情感的表达,不必太注意语言问题,典型的说法就是“扭断语法的脖子”。语文教育界也有这两种思想倾向,您能再谈谈您的看法吗?
  李国文: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哪怕他稍微认得几个字,落笔成文,就会碰到语言这个问题。语言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停止变化的事物,
  “语言革命”一直在悄悄地进行着。一些语言在死去,一些语言在新生,一些陈旧的语言,说不定重又焕发出生命,而一些时髦的语言,也许很快就会黯然失色。语言是一条流动不停的河,你赶不上河流的速度,那么,你的语言,在别人眼里,就有一股樟木箱子里的陈旧气味了。对于作家来讲,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其实对于谁都是这样。)把作品比成房子的话,语言就是砌房子的一块一块的砖。人们赞扬一位好的作家,称他为“语言大师”,就是钦佩他所掌握的词汇非常丰富,他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高。俄罗斯人崇拜普希金,英国人崇拜莎士比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为丰富自己民族的语言,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我们是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民族,从屈原起,到曹雪芹止,不知出现过多少语言大师。但是像当代作家(包括我在内)那种词不达意的、干瘪苍白的、毫无文采的、缺乏新意的、宫样文章的、八股腔调的、生编滥造的语言“能力”,实在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相称。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一个不停学习的过程,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意思。一个舞文弄墨的作家,别看他以语言为工具,别看他写了很多书,别看他到处讲课指导别人写作,一旦不提高语文基本功,不充实自己的语言库,写多了,写久了,写空了,哪怕每天都有文字面世,日放一屁,也必然会是一个语言乏味的文化瘪三。
  所以我一直认为,语言对于我们这些写作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年轻人要及早重视这个问题,学校也应该高度重视语文教学,把我们的母语发扬光大。
  记者:您的《石湖晨雾》《染血的汉碑》《卖书记》等被选入中学或大学语文教材,您希望学生们从中学到什么?您希望老师们怎样教授这些课文?
  李国文:文学鉴赏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如果大家从我的作品中读出了不同的结论,是很正常的。不管是什么结论,只要能对他们有点启发,有点帮助,我就很高兴。文学鉴赏也是一种创作,希望老师们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让他们自主思考,让他们得出自己的结论。
其他文献
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天,杜甫滞留于夔州(今重庆奉节),睹夔地江山风物,追思历史人物,写下了五首联章体七律组诗《咏怀古迹五首》。每首吟咏—人—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其中第三首咏王昭君,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有的教材在对“画
“勤劳的小蜜蜂”是当下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蜜蜂几乎成了勤劳的代名词。然而中国的蜜蜂并非一直如此“勤劳”,这一寓意是在经历过跌宕起伏的变迁之后,才广为流传的。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主要以狩猎、采食野果为生。我们的祖先在采食野果的过程中,免不了被穿梭于修林茂草之间的蜜蜂所蜇,在他们眼里,蜜蜂和蝎子一样,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毒虫。所以人类最早对于蜜蜂的感情并不美好,蜜蜂自然也就带着贬义
编者按: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本刊再次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主持研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第五版),继续保持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地位。这是多年来广大读者支持帮助的结果。这里我们收到一篇自然来稿,是对本刊2008年载文情况的统计分析。我们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语文建设》是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语文刊
一、利用生活性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经验以生活经验为主,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将要探究的问题和
本刊讯 2015年12月26日,敬德书院与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教师·敬德会讲”第二期,来自全国各地近50位教育界代表齐聚敬德书院,就“乡村教师与乡土文明”展开了一次小众、高端的主题讨论。  会讲伊始,北京市海淀区教科所所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吴颖惠女士首先发言,为本次会讲破题。她指出,敬德书院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儒学的传播。中国儒家文化的根来自于乡村,
2007年高考语言运用题虽然没有出现很有创意的新题,但有些传统题被赋予了新的形式,显示出新的生命力。18套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语句排序、图文转换、从辩论说理的角度写句子等题型,很多题从表面看毫不相干,但本质上是一致的;有的题好像属于同一考点,但细分下来,又各有侧重。本文从这两方面对2007年两种语言运用题作一个初探。    一、千姿百态的图文转换题    2007年共有5套试卷考了图文转换题,可分
作为鲁迅小说的代表作,《祝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意义,激发着近百年来人们的阅读兴味。即使是小说中着墨不多的人物—柳妈,也引来人们的纷纷议论。人们或质疑或解说或断定,综观这些讨论,尽管在论说角度上有所不同,对柳妈的形象定位也有差别,但立论的基点都是将柳妈视为小说的环境因素——祥林嫂所生活的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柳妈作为独立于祥林嫂之外的一种存在。  但细读小说后我们会发现, 在《祝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一首很有名的词,从当时到当今,大多词评家都集中赞赏它的十四个叠字。张端义《贵耳集》说:“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又使叠字,俱无斧
读完蔡林森先生的《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后,感到蔡先生介绍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操作要领和细节要求。教学法中的每一环节任务明确,操作要领具体,要求翔实,课堂评价、衡量的标准统一而又明确,极富操作性,并且各个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都有教学示例,极具可学性。课堂生成性、灵活性极强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借鉴、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呢?正如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在序
笔者所在学校的初一年级开设了现当代诗歌欣赏选修课。尽管每周只有一节课,但笔者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带领学生读诗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学着写几首诗。要教学生写诗,从何下手呢?现代诗歌理论界学者穆木天提倡“诗的思维术”。即“用诗的思考法去想,用诗的构成法去表现”。我首先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新诗知识,让学生有新诗的概念。因为是初一学生,所以这一环节不必设计过多的知识点,而把重点放在拓展学生诗歌思维的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