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语言,挖掘诗歌的主要意象,体味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注重发展学生感性的形象思维、理性的逻辑思维。
3.利用课文内容和网络资源研究杜甫,在教师引导下,实践体验文学作品的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感受与他人协作、互助的乐趣及收获。
教学重难点:
1.景、境、情的关系。
2.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同时,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流程:
一、开题铺路——学生初识杜甫
要求:学生推荐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杜甫的诗,言明理由,并形成书面文字发表在“众说杜甫”的论坛上。
二、赏析引路——教师带领走近杜甫
(一)新课导入。
黄灿然的诗歌《杜甫》中有这样的诗句:历史跟他相比,只是一段插曲;战争若知道他,定会停止干戈;痛苦,也要在他身上寻找深度。上天赋予他不起眼的躯壳,装着山川、风物、丧乱和爱,让他一个人活出一个时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登高》,走近杜甫,看一个愁苦流亡的诗人,如何凝固成一座让历史成为插曲、让干戈为之止息、让痛苦刻上深度、让一代风云回响历史长空的“诗峰”。
(二)探讨景、境、情的关系——初感意境,激发想象;再悟意境,补白创造;挖掘意境,调动体验。
1.诵读之后,概括诗歌主要内容,如用一个字来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该如何概括?
明确:悲。
2.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
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社会之秋三个层面。
针对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从文本出发,设计如下问题探究讨论:
①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哪一个意象让你感受最深,能否作形象的描绘?
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于劲风中吃力盘旋的飞鸟,这个意象意韵较深:一方面,联系语境的“风急”“天高”写出了孤鸟的无力、脆弱;另一方面教师应顺势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诗歌中的飞鸟来体会,如,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
②面对滚滚不尽的长河,杜甫怀着怎样的心情?
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无边”“不尽”的壮阔,“滚滚”二字的磅礴,都反映出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即沉郁的风格。
以上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解决诗歌怎样鉴赏写景的问题,具体到《登高》这首诗,基本上解决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
(三)诗的意境已经深挖出来了,诗人的人生之秋仅仅是生理上生命晚秋的感慨吗?
多媒体展示: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家道艰辛,身体多病,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
1.颈联两句即从天地风物之大环境紧缩至孤身一人,具体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悲情?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长年漂泊老病孤愁。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两句承上启下,点出全诗的主旨。在结构上,则层层递进,步步转折,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
2.认真思考杜甫当时年老多病,为什么还要登高呢?
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这些内容,可以从下一联中得到印证。
3.鲁迅晚年与友人讨论中国文学史,以为中古之陶潜、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诗人,继而又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这句话如何理解?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可见鲁迅很推崇杜甫,他认为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津桃源仙踪,他活得太执著。他有热烈的感情,但不是屈原式的殉情主义者;他有自己的理想,但又不是李白式的幻想主义者。因此他无论遭受多大的困难,承受多大的委屈,他都能够坚韧自持,而不会投江自杀;也不会像李白一样,腾云驾雾,杜甫却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杜甫“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心。杜甫将个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使一己之悲有了广阔而深远的社会内涵,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总是这样推己及人,用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
《登高》一诗真正的意蕴,是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国家之秋的有机统一,体现的是诗人忧国伤世的博大的志士胸襟和情怀。
三、小结
(1)熟读吟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韵律美,走进诗境。(2)注重整体把握。(3)抓住意象特点,发挥联想、想象,入乎意境。(4)知人论世,总体联系,融会贯通,辨明寄托。(5)品位凝练的诗歌语言,体味创作风格。
四、板书及结语
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串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在凄风苦雨中,杜甫以诗为杖,怀抱着爱国爱民的衷肠,支撑着平平仄仄,走过乱世之秋,躯体倒下成为诗史中最清廋的几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如金字塔、如山峰般震撼人心。
1.品味诗歌语言,挖掘诗歌的主要意象,体味诗人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注重发展学生感性的形象思维、理性的逻辑思维。
3.利用课文内容和网络资源研究杜甫,在教师引导下,实践体验文学作品的专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感受与他人协作、互助的乐趣及收获。
教学重难点:
1.景、境、情的关系。
2.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同时,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教学流程:
一、开题铺路——学生初识杜甫
要求:学生推荐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杜甫的诗,言明理由,并形成书面文字发表在“众说杜甫”的论坛上。
二、赏析引路——教师带领走近杜甫
(一)新课导入。
黄灿然的诗歌《杜甫》中有这样的诗句:历史跟他相比,只是一段插曲;战争若知道他,定会停止干戈;痛苦,也要在他身上寻找深度。上天赋予他不起眼的躯壳,装着山川、风物、丧乱和爱,让他一个人活出一个时代。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登高》,走近杜甫,看一个愁苦流亡的诗人,如何凝固成一座让历史成为插曲、让干戈为之止息、让痛苦刻上深度、让一代风云回响历史长空的“诗峰”。
(二)探讨景、境、情的关系——初感意境,激发想象;再悟意境,补白创造;挖掘意境,调动体验。
1.诵读之后,概括诗歌主要内容,如用一个字来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该如何概括?
明确:悲。
2.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
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社会之秋三个层面。
针对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从文本出发,设计如下问题探究讨论:
①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哪一个意象让你感受最深,能否作形象的描绘?
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于劲风中吃力盘旋的飞鸟,这个意象意韵较深:一方面,联系语境的“风急”“天高”写出了孤鸟的无力、脆弱;另一方面教师应顺势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诗歌中的飞鸟来体会,如,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
②面对滚滚不尽的长河,杜甫怀着怎样的心情?
无可奈何,但同时,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无边”“不尽”的壮阔,“滚滚”二字的磅礴,都反映出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即沉郁的风格。
以上问题的设计,目的是解决诗歌怎样鉴赏写景的问题,具体到《登高》这首诗,基本上解决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
(三)诗的意境已经深挖出来了,诗人的人生之秋仅仅是生理上生命晚秋的感慨吗?
多媒体展示: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家道艰辛,身体多病,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
1.颈联两句即从天地风物之大环境紧缩至孤身一人,具体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悲情?
颈联是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高度概括,有顿挫之神——长年漂泊老病孤愁。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一联雄阔高浑的对句之中。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两句承上启下,点出全诗的主旨。在结构上,则层层递进,步步转折,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使人深深地感到他那沉重的感情脉搏。
2.认真思考杜甫当时年老多病,为什么还要登高呢?
无边落木仿佛就是唐帝国衰败的写照,从江河东去中分明可以感受到无情的历史变迁,萧瑟的秋意中饱含着杜甫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感情。这些内容,可以从下一联中得到印证。
3.鲁迅晚年与友人讨论中国文学史,以为中古之陶潜、李白、杜甫皆第一流诗人,继而又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这句话如何理解?你还想到了哪些人?
可见鲁迅很推崇杜甫,他认为杜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既不像苏轼,也不像李白。苏轼在政治上失意时,能旷达自解,“倚杖听歌声”;杜甫做不到,他终生坎坷,却从不谈清风明月,即使晚年走投无路,也未曾问津桃源仙踪,他活得太执著。他有热烈的感情,但不是屈原式的殉情主义者;他有自己的理想,但又不是李白式的幻想主义者。因此他无论遭受多大的困难,承受多大的委屈,他都能够坚韧自持,而不会投江自杀;也不会像李白一样,腾云驾雾,杜甫却总在自责自己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不能救生民于水火,这才是杜甫“苦恨”的真正底蕴,这才是独一无二的杜甫心。杜甫将个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使一己之悲有了广阔而深远的社会内涵,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杜甫总是这样推己及人,用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
《登高》一诗真正的意蕴,是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国家之秋的有机统一,体现的是诗人忧国伤世的博大的志士胸襟和情怀。
三、小结
(1)熟读吟诵,体会诗歌的音韵美、韵律美,走进诗境。(2)注重整体把握。(3)抓住意象特点,发挥联想、想象,入乎意境。(4)知人论世,总体联系,融会贯通,辨明寄托。(5)品位凝练的诗歌语言,体味创作风格。
四、板书及结语
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串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在凄风苦雨中,杜甫以诗为杖,怀抱着爱国爱民的衷肠,支撑着平平仄仄,走过乱世之秋,躯体倒下成为诗史中最清廋的几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如金字塔、如山峰般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