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平台的出现,为中职学校语文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前置任务设置、课堂效率提升、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突破了教学时空限制,满足了不同能力学习者的差异需求,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跟踪,以数据对教学作出精准反馈,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创新。
关键词:网络平台;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
语文是中职学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开展语文教学,不仅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颁布实施,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利用各种资源打造优质课堂,已经成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并初显成效。与此同时,中职学生文学素养不高、审美能力不足的现实困境依然普遍存在。一方面,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学校信息化条件限制、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传统教学模式还占据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本文以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为基础,围绕中职学校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研究。
一、中职学校混合式教学现状
早期的混合式教学主要是应用于培训和非全日制教育,解决员工和学员因时间空间限制而造成的难以集中学习问题,后来逐渐发展到高校,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提前发布,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差异需求。
新世纪以来,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尝试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最初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主要在便于操作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如:张苗苗等在分析中职学生特征及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混合式学习相关概念,构建了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与学为范本的混合式学习流程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于混合式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日趋成熟,目前学校应用较多的是云班课、学习通和UMU平台,三大平台各具优势,在中职学校混合式教学中得到普遍运用,各学科建立在网络平台支持下的教学实践广泛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实践
混合式教学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改变以往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前置学习、课中研讨互动、课后反馈等不同教学环节,将学习环境、学习过程、教学理念、教学媒体有机融合起来,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多种可能。
(一)前置任务的设计
语文学科混合式教学前置任务的设置有其复杂性,从工具性出发:语文的学习需要涵盖知識与方法,前置任务注重基础性,能够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设置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人文性着手:语文的学习需要渗透德育、审美因素,前置任务应该突出思想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机融入课程任务,促进“三全”育人。
(二)教学环节的优化
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为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实践基础。建立在网络云空间的教师自建课程,可以将大量的文档、课件、视频资源随时调取使用,教师需要突出强调的知识、板书可以自动形成课堂笔记文档,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网络教学的丰富资源为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通提供了可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机融入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等内容,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可以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职业性,同时反映语文教学的时代性。
(三)教学效果的反馈
建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前置任务完成、课堂出勤、课中讨论、课后作业与考试等进行全程记录。网络平台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回顾学生的学习路径,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评价。同时,网络平台既能够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又能对教学班级的整体的情况作出综合数据分析,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优势
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势有机融合,将预设教学目标在不同能力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圆满实现,突破了时空限制,跨越了能力差异,满足了个性需求,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正所谓“工夫在诗外”,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应把学习建立在基础性、思想性的同时,突出职业性和时代性。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限制,将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生活,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让乐学、善学者有迹可循,充分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满足学生学习的差异需求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现实存在的,不同的环境、学习经历和成长历程决定了每位学习者能力的不同。网络平台支持下的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有效关注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导学方案、微课、翻转课堂为不同学习能力者提供了有利条件。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能力强弱限制,兼顾每一位学习者的差异需求,帮助教师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完成教学效果的直观呈现
网络教学平台的一项突出功能就是教学效果的数据化,建立在数据分析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的模糊性。教学效果不再是过去的个别提问和批改作业过程的大致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精准数据,个体的不同、整体的差异,教师能够从每一项数据中寻找教学的得失,进而改进方法、修正策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四)保障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
传统的教学评价普遍植根于教师的个人情感,大多以教师的个人喜好来判定学生的学业水平,并赋予学生综合成绩。网络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全程跟踪记录着学生每一点成长和进步,将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为数据、演化为图标,进而衍生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价形态,这样的评价更具客观公正性。
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种普遍教学常态,基本成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中职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教法改革重要路径,有效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吕劝.移动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魏星.混合式教学:基本原理、发展瓶颈及优化路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8).
[3]孟雪红,王明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5).
关键词:网络平台;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
语文是中职学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开展语文教学,不仅是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随着《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颁布实施,推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利用各种资源打造优质课堂,已经成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并初显成效。与此同时,中职学生文学素养不高、审美能力不足的现实困境依然普遍存在。一方面,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学校信息化条件限制、教师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传统教学模式还占据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本文以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为基础,围绕中职学校语文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研究。
一、中职学校混合式教学现状
早期的混合式教学主要是应用于培训和非全日制教育,解决员工和学员因时间空间限制而造成的难以集中学习问题,后来逐渐发展到高校,教师将教学内容通过网络提前发布,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差异需求。
新世纪以来,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尝试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最初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主要在便于操作的专业课程,特别是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如:张苗苗等在分析中职学生特征及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混合式学习相关概念,构建了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与学为范本的混合式学习流程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于混合式教学的网络教学平台日趋成熟,目前学校应用较多的是云班课、学习通和UMU平台,三大平台各具优势,在中职学校混合式教学中得到普遍运用,各学科建立在网络平台支持下的教学实践广泛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实践
混合式教学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实践,教师利用网络平台,改变以往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前置学习、课中研讨互动、课后反馈等不同教学环节,将学习环境、学习过程、教学理念、教学媒体有机融合起来,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多种可能。
(一)前置任务的设计
语文学科混合式教学前置任务的设置有其复杂性,从工具性出发:语文的学习需要涵盖知識与方法,前置任务注重基础性,能够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设置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人文性着手:语文的学习需要渗透德育、审美因素,前置任务应该突出思想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机融入课程任务,促进“三全”育人。
(二)教学环节的优化
网络教学平台的出现,为中职语文教学新模式提供了实践基础。建立在网络云空间的教师自建课程,可以将大量的文档、课件、视频资源随时调取使用,教师需要突出强调的知识、板书可以自动形成课堂笔记文档,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网络教学的丰富资源为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通提供了可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机融入工匠精神、劳动教育等内容,培育学生职业精神,可以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职业性,同时反映语文教学的时代性。
(三)教学效果的反馈
建立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前置任务完成、课堂出勤、课中讨论、课后作业与考试等进行全程记录。网络平台可以帮助教师有效回顾学生的学习路径,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客观评价。同时,网络平台既能够帮助教师精准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又能对教学班级的整体的情况作出综合数据分析,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优势
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的优势有机融合,将预设教学目标在不同能力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圆满实现,突破了时空限制,跨越了能力差异,满足了个性需求,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一)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正所谓“工夫在诗外”,语文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应把学习建立在基础性、思想性的同时,突出职业性和时代性。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限制,将课堂知识拓展到课外生活,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让乐学、善学者有迹可循,充分激发学习的热情。
(二)满足学生学习的差异需求
学生个体差异性是现实存在的,不同的环境、学习经历和成长历程决定了每位学习者能力的不同。网络平台支持下的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有效关注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导学方案、微课、翻转课堂为不同学习能力者提供了有利条件。混合式教学模式突破能力强弱限制,兼顾每一位学习者的差异需求,帮助教师有效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完成教学效果的直观呈现
网络教学平台的一项突出功能就是教学效果的数据化,建立在数据分析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混合式教学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的模糊性。教学效果不再是过去的个别提问和批改作业过程的大致记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学习情况的精准数据,个体的不同、整体的差异,教师能够从每一项数据中寻找教学的得失,进而改进方法、修正策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四)保障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
传统的教学评价普遍植根于教师的个人情感,大多以教师的个人喜好来判定学生的学业水平,并赋予学生综合成绩。网络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全程跟踪记录着学生每一点成长和进步,将学生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为数据、演化为图标,进而衍生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价形态,这样的评价更具客观公正性。
基于网络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种普遍教学常态,基本成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中职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深化教法改革重要路径,有效促进了中等职业学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吕劝.移动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魏星.混合式教学:基本原理、发展瓶颈及优化路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8).
[3]孟雪红,王明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