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路隧道桥梁是危險货物运输易发生事故的关键节点,容易造成重大损失,应是运输安全的关键风险控制点。鉴于此,文章重点就超重型货物运输通过桥梁的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超重型;货物运输;桥梁运输;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需求和运输量逐年增长,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频繁发生,并在短时间内产生相当大的毒性和腐蚀性,对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道路运输由于经常通过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和区域,一旦发生事故则危害性更强,因此必须特别关注和重视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道路桥梁运输而言,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1超载运输对公路桥梁带来的危害
1.1超载运输直接造成结构破坏一方面超载会引发桥梁的疲劳性问题,使得桥梁疲劳幅度加大,损伤加剧。另一方面,超载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不能恢复,这些都会对桥梁结构造成严重损害,超过桥梁承载力的运营荷载通过桥梁,会对桥梁产生严重的病害;甚至有可能发生开裂。在我国超载直接造成结构构件损伤破坏的现象在旧桥和新建桥梁上都存在。1.2超载运输造成桥梁实际负载量增大,长期的超规范汽车动荷载作用急剧恶化结构材质状况、结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造成结构物疲劳破坏,耐久性大打折扣。桥梁结构上常见的与荷载有关的疲劳破坏有梁(板)铰缝破坏脱落造成单梁(板)受力,会引发梁(板)损坏;频繁重荷载作用下,导致桥面铺装结构层提早破坏剥落,进而伤及主体承重构件;伸缩缝、支座的疲劳破坏;过大的荷载使装配式板桥的绞缝混凝土开裂,导致桥面横向分布削弱,桥板承受荷载增加,严重时绞缝混凝土破坏,形成单块桥板受力,使桥板断裂,产生险情,严重威胁桥梁和行车安全,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造成严重事故。
1.3车辆超载后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超载运输造成桥梁结构破坏、引发重大交通事故,将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超载运输有可能直接造成桥梁结构破坏,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处治病害,可能诱发塌桥等恶性事故。超载运输危及桥梁结构安全,这对确保公路运输畅通来说是一大隐患。桥梁是公路上的咽喉,一旦出现结构破坏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将直接造成整条路线的运输堵塞或中断,而超载运输恰恰是桥梁发生结构破坏和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祸首,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交通事故直接损坏桥梁构造物,如防撞设施、人行道板和栏杆等,危及桥梁使用安全;交通事故引发的其它灾害如火灾、爆炸、有害气体及腐蚀物泄漏等,进而危及通行安全和桥梁结构物结构安全。
2超重型货物运输通过桥梁的措施
2.1整合我国危险货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流程
危险货物运输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种类生产和物流企业、多种运输方式、全国各个省市,相关的管理政策和规章繁多。建议对我国目前与危险货物管理相关的政策、规章、标准等进行整合,并加以完善,从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和流程上规范管理要求,发现我国危险货物在运转过程中的关键安全节点,开展重点研究,实现风险前控。
2.2将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估纳入桥隧建设审批程序
对于新建桥、隧项目,应将危险货物运输需求作为运量预测的一个环节,如果有需求且无合理的替代路线,那么项目建设时就应在通风、消防、救援、监控等方面按适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设标准设计施工,并标明其风险等级,作为项目审批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已建成的重点桥隧,应进行风险评估,对抗风险能力较低而又有危险货物通行需求的进行局部改建,包括完善灯光照明、防撞护栏、紧急避险车道,增设交通警示标识和逃生指示标识,加装监控视频、声光报警、应急广播、应急按钮等装置;改建完成后同样应经过主管部门审批。对于在桥梁、隧道周边新建的项目,如检查站、收费站等,也应考察其选址是否容易造成桥、隧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并将这一原则纳入项目审批程序。
2.3建立合理的危险货物桥隧运输风险管理规则
对于风险值高的隧道、桥梁,除了禁止危险货物通过外,还应研究和提示绕行里程、通行条件相对合理的替代通道。对于其他隧道和桥梁,可以根据风险评估提示的主要安全影响因素,管理手段和硬件设施相结合,采取多种限制通行措施,常用的包括通行时间段限制、车距控制、载运数量和包装形式限制等;也可以尝试使用押运车辆,或在危险货物车辆通行时临时关闭桥、隧等。通过评估和对比实行这些措施所需成本与危险货物运输禁行、绕行的成本,使桥、隧的禁限行措施更为合理。
2.4建立桥隧危险货物通行风险手册
由于隧道和桥梁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本身的建设标准、交通流量不同,很难对所有隧道和桥梁运输危险货物的通行要求给出统一标准。建议我国借鉴欧美“统一基本原则、个别具体管理”的风险控制办法,由桥隧所在地方主管部门根据其地理位置、交通量、硬件设施等条件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并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按其载运的危险货物种类、数量等因素分类,在此基础上明确危险货物车辆的通行要求。分级、分类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应在国家层面制定,以便统一名称和标记。
2.5建立重点桥隧实时管控体系
为切实执行风险手册,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监管,在重点隧道、桥梁等关键节点通过监控和信息化管理落实风险手册中的要求,提升运输安全。通过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危险品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的“身份证”制度等软件系统建设,以及桥梁和隧道的监控设施,不仅可以避免瞒报、漏报现象,桥、隧运营方还可以对车辆运载货物、车距、交通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情况执行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在车距过小时进行提示、警示欲违规进入桥梁和隧道的车辆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越来越多,而小型车辆的比重增加,这将使养路费增多和养护成本下降。政府的财力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强,使注入公路的资金增多,使公路的发展更加具有活力,更加适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超过承载能力运营的桥梁会因病害的出现,而使承载能力降低,而在重载作用下,承载能力降低进一步加重桥梁结构的破坏,因此对超载车辆经常通过的桥梁应该经常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或采取限载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免造成较大损失。
参考文献
[1]
罗江浩.我国隧道桥梁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设想[J].综合运输,2015,37(03):43-46.
关键词:超重型;货物运输;桥梁运输;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需求和运输量逐年增长,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频繁发生,并在短时间内产生相当大的毒性和腐蚀性,对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道路运输由于经常通过人口密度大的城市和区域,一旦发生事故则危害性更强,因此必须特别关注和重视道路危险品运输安全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道路桥梁运输而言,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1超载运输对公路桥梁带来的危害
1.1超载运输直接造成结构破坏一方面超载会引发桥梁的疲劳性问题,使得桥梁疲劳幅度加大,损伤加剧。另一方面,超载造成的桥梁内部损伤不能恢复,这些都会对桥梁结构造成严重损害,超过桥梁承载力的运营荷载通过桥梁,会对桥梁产生严重的病害;甚至有可能发生开裂。在我国超载直接造成结构构件损伤破坏的现象在旧桥和新建桥梁上都存在。1.2超载运输造成桥梁实际负载量增大,长期的超规范汽车动荷载作用急剧恶化结构材质状况、结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造成结构物疲劳破坏,耐久性大打折扣。桥梁结构上常见的与荷载有关的疲劳破坏有梁(板)铰缝破坏脱落造成单梁(板)受力,会引发梁(板)损坏;频繁重荷载作用下,导致桥面铺装结构层提早破坏剥落,进而伤及主体承重构件;伸缩缝、支座的疲劳破坏;过大的荷载使装配式板桥的绞缝混凝土开裂,导致桥面横向分布削弱,桥板承受荷载增加,严重时绞缝混凝土破坏,形成单块桥板受力,使桥板断裂,产生险情,严重威胁桥梁和行车安全,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将造成严重事故。
1.3车辆超载后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超载运输造成桥梁结构破坏、引发重大交通事故,将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超载运输有可能直接造成桥梁结构破坏,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处治病害,可能诱发塌桥等恶性事故。超载运输危及桥梁结构安全,这对确保公路运输畅通来说是一大隐患。桥梁是公路上的咽喉,一旦出现结构破坏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将直接造成整条路线的运输堵塞或中断,而超载运输恰恰是桥梁发生结构破坏和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祸首,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交通事故直接损坏桥梁构造物,如防撞设施、人行道板和栏杆等,危及桥梁使用安全;交通事故引发的其它灾害如火灾、爆炸、有害气体及腐蚀物泄漏等,进而危及通行安全和桥梁结构物结构安全。
2超重型货物运输通过桥梁的措施
2.1整合我国危险货物管理的相关政策和流程
危险货物运输涉及多个监管部门、种类生产和物流企业、多种运输方式、全国各个省市,相关的管理政策和规章繁多。建议对我国目前与危险货物管理相关的政策、规章、标准等进行整合,并加以完善,从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和流程上规范管理要求,发现我国危险货物在运转过程中的关键安全节点,开展重点研究,实现风险前控。
2.2将危险货物运输风险评估纳入桥隧建设审批程序
对于新建桥、隧项目,应将危险货物运输需求作为运量预测的一个环节,如果有需求且无合理的替代路线,那么项目建设时就应在通风、消防、救援、监控等方面按适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设标准设计施工,并标明其风险等级,作为项目审批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已建成的重点桥隧,应进行风险评估,对抗风险能力较低而又有危险货物通行需求的进行局部改建,包括完善灯光照明、防撞护栏、紧急避险车道,增设交通警示标识和逃生指示标识,加装监控视频、声光报警、应急广播、应急按钮等装置;改建完成后同样应经过主管部门审批。对于在桥梁、隧道周边新建的项目,如检查站、收费站等,也应考察其选址是否容易造成桥、隧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并将这一原则纳入项目审批程序。
2.3建立合理的危险货物桥隧运输风险管理规则
对于风险值高的隧道、桥梁,除了禁止危险货物通过外,还应研究和提示绕行里程、通行条件相对合理的替代通道。对于其他隧道和桥梁,可以根据风险评估提示的主要安全影响因素,管理手段和硬件设施相结合,采取多种限制通行措施,常用的包括通行时间段限制、车距控制、载运数量和包装形式限制等;也可以尝试使用押运车辆,或在危险货物车辆通行时临时关闭桥、隧等。通过评估和对比实行这些措施所需成本与危险货物运输禁行、绕行的成本,使桥、隧的禁限行措施更为合理。
2.4建立桥隧危险货物通行风险手册
由于隧道和桥梁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本身的建设标准、交通流量不同,很难对所有隧道和桥梁运输危险货物的通行要求给出统一标准。建议我国借鉴欧美“统一基本原则、个别具体管理”的风险控制办法,由桥隧所在地方主管部门根据其地理位置、交通量、硬件设施等条件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并将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按其载运的危险货物种类、数量等因素分类,在此基础上明确危险货物车辆的通行要求。分级、分类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应在国家层面制定,以便统一名称和标记。
2.5建立重点桥隧实时管控体系
为切实执行风险手册,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监管,在重点隧道、桥梁等关键节点通过监控和信息化管理落实风险手册中的要求,提升运输安全。通过对危险品运输车辆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危险品生产、运输、销售过程中的“身份证”制度等软件系统建设,以及桥梁和隧道的监控设施,不仅可以避免瞒报、漏报现象,桥、隧运营方还可以对车辆运载货物、车距、交通量等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情况执行相应的管理措施,如在车距过小时进行提示、警示欲违规进入桥梁和隧道的车辆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越来越多,而小型车辆的比重增加,这将使养路费增多和养护成本下降。政府的财力也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强,使注入公路的资金增多,使公路的发展更加具有活力,更加适宜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超过承载能力运营的桥梁会因病害的出现,而使承载能力降低,而在重载作用下,承载能力降低进一步加重桥梁结构的破坏,因此对超载车辆经常通过的桥梁应该经常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加固处理或采取限载措施,防患于未然,以免造成较大损失。
参考文献
[1]
罗江浩.我国隧道桥梁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设想[J].综合运输,2015,37(03):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