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来源 :教育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yp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良好行为习惯能够促进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在少年儿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一系列基本的做人、做事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习惯的培养主要应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强化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对少年儿童来说,有明确目标的教育训练对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习惯养成;影响行为习惯的因素;培养策略
   Discusses the elementary student behavior custom shallowly the raise
   Guan Zhigang
   【Abstract】 Raises the good behavior custom is the elementar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work efficient path. The good behavior custom can promote the elementary student healthy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rains a series of basic personhoods in youth’s daily study and the life, to work with the study good custom, has the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ir healthy development. The custom raise mainly should carries on through the behavior training and the behavior strengthening. In a sense, has not trained, has not been familiar with. To the youth, has the explicit go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form the good behavior habit to it is very necessary. 
   【Key words】 The custom fosters; Influence behavior custom factor; Raise strategy
  
   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难以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时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行为习惯教育,让学校、家长、社会共同携起手来对他们施加教育和引导,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不是通过一、两次教育或一、两个教育活动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长期不懈地抓住这个德育工作重点,坚持从点滴做起,把修订后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各项要求渗透到全部教育活动中去,持之以恒,使各项要求逐步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1 正确认识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 
  行为习惯是人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它将影响人一生的成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和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所以,我们说“细节决定成败”,行为习惯教育不是无足轻重的细微末节,而是我们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从小处说,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可能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从大处说,只有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中华民族才会拥有德才双馨的建设者,才能把祖国建设成自主创新型国家。
   2 影响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因素 
  为了弄清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受到了那些因素的影响,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的3-6年级学生12个班级,共计532名学生(其中男生 271名占 50.7%,女生261名占49.3%)进行了一次书面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情况的分析,笔者发现学生的个体行为主要受到了以下四个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2.1 个体价值观:个体价值观指小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个体行为的价值取向持的评价标准和尺度。问卷14题:“你对父母、长辈的关心,看法是……”,有8.3%共44名学生选择了“理所当然”,有3.8%共20名学生选择了“心里觉得烦,不理不睬”。从根源深处看,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的价值判断,才把父母、长辈的爱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不存感激之意,甚至当成是一种烦心的事,更没想到应该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予以报答。问卷19题,问及“班上有个别同学不遵守班规、校规,与老师公开作对时,你的看法是……”,有6.6%的学生共35名,认为他们“勇敢”,敢于同老师作对,有4.1%的学生共22名,为他们鼓掌。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没有正确
  
  的价值取向,不知道什么是正气,什么是歪风邪气,才出现了6.6%的学生认为这种公然与老师作对的行为是“英雄”行为,有4.1%的学生对班级班风建设持赞成歪风邪气的态度。
  2.2 个体需要:个体需要指小学生个体行为不满足于现状且要改变现状的一种内驱力。这是个体对某种目标(包括合理与不合理的,现实与不现实的)的渴求或欲望。如问卷8题:“当班上有同学成绩超过你时,你的想法是……”有8.9%共47名学生选择了“不服气、嫉妒他,挖苦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有追求进步的需要,但这种正常的渴求变质为了不健康的心态,产生了嫉妒心理。问卷4题:“你觉得你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了吗?如果没有,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来赢得。”有6.7%共35名学生选择了“用调皮、上课时故意做出违反纪律的言行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本是一种正常的心态,却演变成了不遵守纪律的内在因素。
  2.3 个体行为能力:个体行为能力指个体实现教育者期望目标具备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辨别是非能力、鉴别美丑能力等。小学生处在人的成长期,生活经验缺乏,对人和事缺乏应有的判断力,有很多行为不是由于知道不对才这样做的,而是由于理解能力、辨别是非能力、鉴别美丑能力的制约造成了他们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合符正确道德规范的。所以,个体行为能力的缺乏是造成小学生行为习惯偏离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环境情景:环境情景指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社会客观现实。包括社会文化、社会风气、传播媒价导向功能,以及家庭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条件等。问卷7题:“在乘车时遇见老人,你有座位,你的做法是……”有18.6共99名学生选择了“想让,但没有勇气,怕别人笑话”,有10%共24名学生选择了“装没看见,不会让”。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学生想让座,但怕别人笑话,这正说明了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一家之事,社会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全社会公民都有良好的公民道德,形成一种未成年人学习实践公德的氛围。问卷6题问及“你意外拾得100元钱”时,有6.8%共36名学生选择了“交给父母作为家庭收入”,有10.7%共57名学生选择了“留着自己花”;我们可以看出,有10.7%的学生由于受到了家庭教育的错误影响而不能正确对待拾到的财物。
  以上四个因素贯穿于学生个体行为的始终,它们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不同类型的个体行为,我们在现实工作中应努力优化各变量,力求实现最佳组合,以达到行为习惯教育的目的。
   3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
  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工程,我们必须更新教育思想,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有时可以采取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开始,有时可以从激发学生的道德感着手,有时则可以从磨练学生意志或训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有时还可以采取强化的方式特别是及时强化的方式,这样做往往有更大的作用,如: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
  3.1 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个体价值观:思想是行为的指南,有什么样的认识往往就会显示出什么样的行为。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认知引导,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对的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大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工作,加大宣传好人好事的工作力度,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潜移默化地感染他们,从小就知道向先进人物学习;第三,我们要增强学生遵守班规、校规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成为知法守纪法的小公民。
  3.2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个体需要与道德准则的矛盾:小学生的个体需要是强烈的,并且由于自身对社会准则要求了解的缺乏,而造成自己的需求演变成了违反纪律要求的行为。在现实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对自由与纪律、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认识上有偏差,强调个体自由的同时,较为忽视纪律、规则约束;强调自己的喜好需求,忽视别人、集体的利益和需求。往往表现为没有纪律意识,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责任意识,片面要求别人对自己应该怎样,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的帮助不存感激之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个体需求必须在社会道德准则允许之内的教育,让小学生知道我们都是生存于社会的人,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准则要求,除了他人应该帮助尊重自己以外,自己还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尊重他人。
  3.3 不断提升小学生个体行为能力: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辨别是非能力、鉴别美丑能力等能力,都只能通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来形成。所以,我们要改变传统说教式的德育教育方式,为学生创设个体行为能力形成的实践情境,让学生体验中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理解、判断、辨别,从而形成理解、判断、辨别人和事物的能力,形成实现我们教育目标的个体能力。
  3.4 强化“三结合”教育网络功能:让小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由于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通过家长开放活动、定期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方式进行系统的家教合作交流,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对于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另外,社会是小学生成长的大课堂,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小学生的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学习大课堂,改变社会陋习,把社会建成文明、进步,高度精神文明的大课堂,对于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愿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习惯当成一件关系孩子健康成长和社会进步、振兴民族的大事来抓,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出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 如何开展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广大语文教师感到十分困惑的事情。尤其是面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教师,更感到十分乏力。关注作文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生活,重视学生生活体验,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的参与、观察、积累,获取写作素材,乃是突破习作教学的关键。简言之,作文教学要“走进生活,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关键词】 关注体验;观察;积累;习作;生活化   The atte
期刊
【摘要】 人文是一种精神文化,泛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作为中职艺术专业学科的摄影教学,和摄影的发展历史,创作的作品与人文精神有必然联系。因此,本文通过利用所教摄影专业增强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人文情感。同时,发掘摄影作品中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人文精神,从而推动摄影学科教学与人文素质的有机融合,造就具有良好道德、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 中职;人文教育;摄
期刊
【摘要】 一个学生在小学时,数学成绩好的话,往往到初中甚至高中数学成绩都还是好的。如果在小学语文成绩不好,到初中、高中语文的成绩还是不好。只要你懂得如何消除习得性无助感,防止习得性无助感迁移到其他科目上,你就能把每个科目都学好。    【关键词】 消除;习得性无助感   How does the teacher help the student to eliminate the acquired
期刊
【摘要】 学校教研活动就是为搞好教学而进行的研究活动,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都有自己积累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师间的交流互动,可以采撷个人之所长,弥补个人之所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   【关键词】 网络教研;浅析   Chats the network research   Wang Yingyuan   【Abstract】
期刊
【摘要】 我们的工作是枯燥的,但又是充实的;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但又是伟大的;我们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又是幸福的。我们要用良好的心态去培养每一个学生,无论他是健康还是残疾,无论他是聪明还是愚钝,无论他是温顺还是调皮,我们都要一视同仁,尽我们的全力,让他们今天都比昨天好。   【关键词】 学生;学习;渐进   Let us the student be better than today yeste
期刊
【摘要】 针对目前农村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谈及了笔者对英语课程改革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 课程改革;英语教学;教学手段   How does the countryside high school teacher of English adapt the new class to change   Zhang Fang   【Abstract】
期刊
【摘要】 学校按班级组织学生的教育活动。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 集体。本文从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进行阐述,从了解和研究学生和主要方法进 行了阐述。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方法;内容   Chats content which and method the teacher in charge works   Sun Hong   【Abst
期刊
【摘要】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学校,但更离不开父母。家庭的教育在孩子的整个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家长正确、客观的看待孩子的问题,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从生活的点滴塑造孩子的言行,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感,使其受用一生。   【关键词】 家庭教育;幼儿;家长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searches shallowly   Ma Guoli
期刊
【摘要】小学美术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注意渗透德育”。   【关键词】培养兴趣;发展能力;渗透德育  实施素质教育已深入到各个学校领域,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全面发展。而小学美术教育中
期刊
【摘要】 《乡愁》不乏是一篇好的借鉴题材。该诗通过联想、想象,塑造了四幅生活艺术形象,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情深意切地表达了游子们渴望祖国统一强烈愿望,又将乡愁描写得淋漓尽致的绝妙好诗。   【关键词】 《乡愁》;教学设计;感悟   “the Academic society from “Simple” the Feeling B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