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而言的。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把知识的内化过程留给学生课下独立完成,学生在长达45分钟的被动接受过程中一直处于听课、记笔记的状态。在课下的“自我知识内化”过程中,学生由于缺少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容易产生挫败感,丧失继续学习的热情和动机,知识无法从根本上被学生内化到其认知结构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将“知识传递”过程放在课堂外,学生借助于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开放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而课堂则成为他们完成作业、探讨问题或得到个性化指导的地方。因此,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动手的过程中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教学统一的“课堂知识传授”无法真正实现分层教学,翻转课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它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每一堂课要想在实践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提前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在分析翻转课堂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总结以下翻转课堂教学所要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翻转课堂中,首先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探究型活动供学生研究。并且在学生“完成作业”“探究讨论”等“知识内化”阶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其次,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翻转课堂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课堂上学生不再仅是独立完成作业,而是参与到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中,在与教师、同伴交互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掌握知识。
(2)课堂互动交流有效性的原则。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互动交流应该有准确的定位和深入的理解,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前知识掌握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与他们展开讨论,以确保课堂互动交流的有效性。
(3)“授人以渔”的原则。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及知识的累积速度加快,没有人可以在课堂中学到所有知识。学会求知是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更多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获得分类的系统化知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应强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情境,培养他们探究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课前知识获取和课堂知识内化两部分。
(1)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学能否沿着预定的、正确的方向进行。
(2)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哪些因素或特征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设计出符合学习者特点的个性化课堂方案,使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选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学生起始能力和终点能力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确定,设计合适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以填补学生学习前后的差距,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4)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学习视频后完成,并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给予价值判断,以检测其知识掌握的程度。
(5)课堂探究情境设计。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知识的获取成果,设计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供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学习,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过程。
(6)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设计。设计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探究结果以及在探究过程中收获的心得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升华。
三、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流程
(1)预习导学。学生通过教师精心编制的导学案及针对核心知识点、疑难点录制的微课,认真自学,完成基础知识储备。要做到先学后教,不学不教,不做不教,不批不教,以学定教。导学案的编制要改变面面俱到,忽视学生思维的状况,以问题为导向,启迪学生思维。
(2)预习检测。预习检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学生检测学习成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等要求设置。检测题的难度应立足于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要求,题量不能太多,以学生能在1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不出难题、怪题、偏题,保证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完成学案导学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
(3)疑难突破。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学习、预习检测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知识及方法上的问题及困惑,向同学、教师寻求解决方法。疑难突破是课内学习的核心步骤,可分为四个环节,既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师生互动四个环节。
(4)知识检测。精心选题,强化变式训练,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知识检测题要尽量做到知识点的全覆盖,难度要求要比预习检测稍高。要善于将课本题拓展、引伸,围绕核心知识、主干知识选编补充题。教师要使尽可能多的习题在课内得到解决。
(5)互动小结。激励学生归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学生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完善知识网络。总结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的总结,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对规律性的东西予以总结,对做错的地方要着重标明,对于知识的不足要强化课后训练。二是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对体现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思维进行总结。
(6)巩固提升。主要是习题检测,检测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布置一些有趣味性、挑战性、创新性的选做题。对解题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可基础题、中档题。从基础抓起,从最差的学生抓起。
翻转课堂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生发出来的新兴教学模式,其所倡导的“以信息技术带动教学结构变革和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要义相契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已在国外多个地区取得极大的成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必将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教育生产力的提高和教育信息化的实现。
一、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每一堂课要想在实践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应该提前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在分析翻转课堂深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求,总结以下翻转课堂教学所要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翻转课堂中,首先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探究型活动供学生研究。并且在学生“完成作业”“探究讨论”等“知识内化”阶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其次,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翻转课堂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课堂上学生不再仅是独立完成作业,而是参与到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中,在与教师、同伴交互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掌握知识。
(2)课堂互动交流有效性的原则。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互动交流应该有准确的定位和深入的理解,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前知识掌握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与他们展开讨论,以确保课堂互动交流的有效性。
(3)“授人以渔”的原则。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及知识的累积速度加快,没有人可以在课堂中学到所有知识。学会求知是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更多是掌握获得知识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获得分类的系统化知识。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应强调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情境,培养他们探究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课前知识获取和课堂知识内化两部分。
(1)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学能否沿着预定的、正确的方向进行。
(2)分析学习者特征。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学习者的哪些因素或特征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设计出符合学习者特点的个性化课堂方案,使方案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3)选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的分析,学生起始能力和终点能力之间的差距就可以确定,设计合适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以填补学生学习前后的差距,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4)课前学习效果评价设计。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一些题目,供学生学习视频后完成,并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给予价值判断,以检测其知识掌握的程度。
(5)课堂探究情境设计。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知识的获取成果,设计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供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学习,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过程。
(6)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设计。设计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探究结果以及在探究过程中收获的心得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升华。
三、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流程
(1)预习导学。学生通过教师精心编制的导学案及针对核心知识点、疑难点录制的微课,认真自学,完成基础知识储备。要做到先学后教,不学不教,不做不教,不批不教,以学定教。导学案的编制要改变面面俱到,忽视学生思维的状况,以问题为导向,启迪学生思维。
(2)预习检测。预习检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教学内容的核心内容,有助于学生检测学习成果,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等要求设置。检测题的难度应立足于学科学业水平测试要求,题量不能太多,以学生能在1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不出难题、怪题、偏题,保证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完成学案导学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
(3)疑难突破。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学习、预习检测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知识及方法上的问题及困惑,向同学、教师寻求解决方法。疑难突破是课内学习的核心步骤,可分为四个环节,既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展示交流,师生互动四个环节。
(4)知识检测。精心选题,强化变式训练,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知识检测题要尽量做到知识点的全覆盖,难度要求要比预习检测稍高。要善于将课本题拓展、引伸,围绕核心知识、主干知识选编补充题。教师要使尽可能多的习题在课内得到解决。
(5)互动小结。激励学生归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学生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完善知识网络。总结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知识的总结,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对本节课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对规律性的东西予以总结,对做错的地方要着重标明,对于知识的不足要强化课后训练。二是对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对体现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思维进行总结。
(6)巩固提升。主要是习题检测,检测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设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布置一些有趣味性、挑战性、创新性的选做题。对解题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可基础题、中档题。从基础抓起,从最差的学生抓起。
翻转课堂式教学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教育信息化日趋成熟的背景下生发出来的新兴教学模式,其所倡导的“以信息技术带动教学结构变革和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要义相契合。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已在国外多个地区取得极大的成功,促进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借鉴和吸收“翻转课堂”的成功经验,必将对我国教育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教育生产力的提高和教育信息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