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han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和作文能力历来是教师最头痛的两种基本能力。而在现实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人为地分离:在阅读教学中忙于课文的理性分析;作文教学中忙于集体指导,个别批改,集中讲评,从而造成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脱节。加上每学期只有那么几次作文训练,虽然有些教材渗透了一些片段的训练,但由于属于机动的,不是明确要求,有的教师就只是带过算了,甚至于不加理睬。这样,学生的作文训练次数就少之又少了,又怎么进行指导提高呢?
  因此,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习作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使“大习作”与“小练笔”有机穿插,可以大大帮助学生提高习作的能力。有专家大声呼吁:一定要把习作挤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就是这现实。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让让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双丰收”呢?下面是我十多年来在实践中的点滴尝试:
  一、激发学习兴趣,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學习是枯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此以往,对语文学习的厌倦就在所难免,语文教学当然就难于逃脱费时低效的窘迫。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位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许多作业练习。有的是随堂练习,有的是课前的预习,更多的是学习课文时的动手动脑作业。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许多实践性很强的作业时常出现在我的课堂中。学了《草船借箭》、《金奖章》等故事性强的课文,让学生们排演课本剧;学了《大姆指汤母》等童话,让学生分角色演练……课后,他们写起了剧本,开展了比赛;讲起了《穷人》后来发生的故事……应该说,比起常规的抄写练习,难度是较大的,可是完成的情况却比想象的好许多,学生不但不把它们看成是负担,能按时完成,而且还花了很多时间,把他们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与众不同,独具匠心,可以说以作业为乐。将学习从单一的抄抄写写中解放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想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二、找准读与写的教学点,引导学生仿写
  以读促写,发写促读,对于文中出现的精彩片段,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反复“品词品句”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片段学习的特点,让学生进行仿写。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心灵体验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妙趣所在,让学生的灵感全放出来。例如:修辞句式的仿写,关联词句的仿写,结构段落的仿写等。
  三、理解课文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加以扩写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人物形象的焦点,引导学生在一定环境的沟通中理解,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从“纹丝不动”、“必须”等词语,可以看出当时情况的危险、紧张;从“只盼望”、“痛痛快快地打一仗”等,写出了我当时急切地期待的内心活动。只有抓住课文的情感点,极时让学生仿写自己在一定环境下做过什么事情的片段,才能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就可以收到“双丰收”了。
  四、采用活动化作文教学,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水平
  采用活动化作文教学法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一条很好的途径。活动化作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作文教学思想,主要通过活动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自由表达的宽松环境,从而使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1)以学生为主体。习作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耳朵聆听,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自主地参与,充分地体验,自由地表达。并在教学活动中自悟——领悟生活的真谛和写作的规律。
  (2)放手让学生自主腾飞。改变教师一手包办,开放,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放,才能体现自主。开放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召唤。活动化作文教学的开放性包括:教学渠道的开放,除课堂教学外,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活动和家庭社会活动都可以为写好作文服务;作文评价的开放,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让同学、家长评价,甚至让习作走出校园,让社会来评价。学生的思维活跃,作文也很生动。
  总之,小练笔不能流于形式,要时刻落到实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中的一切有利因素,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运用仿写、改写等多种小练笔的方式进行训练,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才会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养料、养粉,写作才能变为主动、喜欢写,作文能力才会大大提高,才能让阅读教学与作文训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其他文献
导入是一种教学技能,是教师在讲解新课时所运用和建立问题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导入的关键,在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和动力,建立起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极大兴趣,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前要下足功夫,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一、“美”为主题的导入法  1、教态美
期刊
课标中明确指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以后学习和发展的必要能力,也是必需能力。所以做为老师的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培养的这种能力。说到写,首先我们做为语文老师就会想到。让学生多去  阅读,丰富他们的阅历,知道的多了,写作的时候当然可以随手捻来。不是有句古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有有一个量的问题,小学阶段,课标对小学生生阅读的要求是这样的:小学六年要背诵优秀诗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也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这个目标,本文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字:信息素养 信息环境 课程整合 网络教学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
期刊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尾声时,我让学生根据对本课的学习以及对林冲的认识,谈谈自己的收获或启发。学生的发言让我很惊喜,也让我倍受震动。  按课前我对这个问题的预设,学生最可能从两方面给出答案,一是忍,二是反抗。也确实如此,大部分同学都想到了这两点。有人说,人活着要学会忍,因为“小不忍则乱大谋”,因为“忍一时风平浪静”,也因为“君子能忍人之所不忍”;也有人说,我们不仅要会忍,更要敢于反抗,尤
期刊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关于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等深层的问题迫切地摆在了中小学教育面前,因此,中小学阶段作为孩子成长的基础阶段,进行生命教育,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生命教育呢?  一、深挖教材,渗透生命意识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所谓阅读要有独立的见解,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学习的结论不是老师直接给的,也不是拘于教科书中的现成答案,而是经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出来的,是个体对阅读材料的独立的认识和见解。  鼓励学生阅读勤于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自己见解,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如我国先哲孟子强调"心之官则思",又如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
期刊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督促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下,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的重视。有的学校则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设置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师资,加强管理考核,使这项工作正逐步走向规范科学的发展轨道。但是,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随着这项工作在各地的深入发展,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所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突出。失误、迷惑、被人误解……,可以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
期刊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傳送生命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当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是人类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如何将生命教育蕴于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帮助同学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呵护生命的尊严,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至关重要。  一、培养兴趣,认识生命  为培养学生兴趣,我立足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活动前注重资料的积累,活动注
期刊
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是家里骄傲的“小公主”、“小皇帝”。家长们对心肝宝贝简直不知道该怎么疼?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如何让小家伙们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是个棘手的问题。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和父母拥抱。学生听了,不解地望着我。一位学生问:“为什么?”于是,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不满父母的唠叨,赌气离家出走了。当他把钱花完之后,又饥又冷。这时候,—个老爷爷收留了他,给他一个包
期刊
普及初中教育而带来的“两极分化”现象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学科教学也要“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所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划分教学内容和学科能力的层次。本文仅就中学地理学科能力层次问题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身体的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的综合体,包括 体力、智力和心力(非智力因素)。其中智力是能力的灵魂,因而成为学科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