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步新县老街,犹如走进记忆的博物馆,每一片斑驳的古宅背影,都在讲述千百年的风雨苍茫。
元末明初,唐宋的遗风还在吹染着新县古街的锦绣风华,一叶扁舟从姑苏北上,千里迢迢,来到苍梧山北麓,一个远离战火纷扰的世外桃源。新县张氏迁祖落户,带来江南人的经营理念、技术、资金,老街更是繁华添秀,酒坊、药房、当铺、杂铺、铁铺、银铺,商铺林立,生意兴旺。张景,明成化进士,清风为官,携湖北百姓赠送的红叶树和铁石碌碡,解组归乡,建红叶书房,重修宗谱,塑耕读家风。景公慷慨解囊,率宗族将街道铺成青石板路,架构登云石桥,和睦乡里,开书礼风尚。数百年过去了,登云桥下的流水见证,江山易人,世事沧桑,不变的是乡情传承,读书育人,终涌现数十位科举学子。
清末举人张百川,寺庙办学,陪乡娃们踏着青石板路,穿过沿街商铺,走进蔚云学堂。书声在寺庙响起,文字在孩子们心中舒展,礼仪在乡间传颂,于是,老街巷道又走出了文人、学者、商贾、将军,也铸就了百年新县中心小学。一所蔚云学堂,一部《云台导游诗抄》,让诗人张百川誉满海州。
记忆中,老街每天的日子从清晨的一缕炊烟和孩子们上学踏响青石板的声音开始。一口四周被时光已打磨发亮的老井,一群挑水,挑着生活重担的男人。老井旁边,井水渗出成一个水塘,围坐几个洗衣的女人,撩拨起清透的井水,捶打着岁月的哀愁。
老井在老街的东南,名叫“新县大沙井”。四百年前,海州属地大旱,百姓忧苦,张氏先辈猷公偶得一梦,率族人在张氏南茔台三尺下,挖出清冽泉水。旋石砌直径六尺,井深九尺,龙嘴喷泉,清澈见底,方圆百姓奔走相告,一解缺水之愁。四百年风雨飘摇,一口老井,哺育了多少百姓,又沉淀了多少乡情牵挂。那些从港台回大陆探亲的还乡老者,无不到大沙井上,亲自提一桶井水,提起失去的往事曾经,喝一口血浓于水的生命玉液,感恩先人功德,怀念乡情乡音,水未饮,老泪已流。
老井的东侧原是一个戏台,现在已盖上了民居。传说,在老街繁华的时候,许多戏班会来新縣老街卖艺。开戏前,班头必先请老街的秀才乡绅试听,每个秀才乡绅的面前放着一个铜锣。铜锣不响,试听通过,铜锣敲响,必有错词,更正重来,直至通过。今天,缓步老井旁,仿佛还能听见艺人委婉的唱腔,看见老秀才们喝一口大沙井茶水,听一曲地方曲艺,悠然自得,人闲花静,只盼铜锣不要响起。
一口老井让老街的百姓凝聚,一些睿智的人让老街变得鲜活。在老街与老井的中间,红叶山房的西侧,品字形地住着三个同样遭受苦难的老人。孟爹年龄最大,一个做过私塾先生的老秀才,一个曾在日本人的屠刀下义救乡亲的旧政府保长,干净利落,和蔼可亲。孟爹院子的老树下,一个老者,一段《三国演义》,常使老街炎热的夏季变得清凉。讨一杯水喝,听一段故事,孟爹的小院成了我们童年上学路上的驿站。至今回想,杨爹都是一个谜一样的老人,即使因旧上海滩文人的经历回乡劳动改造而身处衣食无落的处境,依然可以对乡邻面带微笑。他永远有一丝不乱的头发,用搪瓷杯加开水把破衣烂衫熨烫得整整齐齐,每天背着箩筐粪叉,迈着不紧不慢的脚步,坦然面对命运的不测。我只看过一次杨爹蹲在破屋角落哭过,他不是为一句“拾粪又拾草,拾到何时了”的调侃而被批斗,是为藏在地下的几张古字画被查出烧毁而痛心疾首。我父亲把杨爹背回家,几天后,杨爹亲手用黄黏土做了个炭炉表示感谢。多年后,杨爹因落实政策到南方的一所大学做了教授,出版了一本怀念故乡的诗集。那时,张爹的年纪是三人中最小的,是我的宗亲本家。他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拉平车的苦力改造也没有让张爹放下手中的书。每天默不作声,拉车看书成了张爹生活的全部,只是在无法出工的时候,偶尔给宗亲们讲讲家族的历史。我从张爹那里,才明白了家族辈分字序的含义,知道了先祖对子孙做人做事的期望。后来,张爹重返讲台,成了地方文化的活字典,一直为地方立志修撰。三个老者,三位有着亲情亲戚关系的老人艰难地活着,难得地偷偷小聚,以茶代酒,吟诗作赋,成了他们灰色时光里最开怀的事情。
三位老人早已作古,青石老巷也变了模样,岁月好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可 可
元末明初,唐宋的遗风还在吹染着新县古街的锦绣风华,一叶扁舟从姑苏北上,千里迢迢,来到苍梧山北麓,一个远离战火纷扰的世外桃源。新县张氏迁祖落户,带来江南人的经营理念、技术、资金,老街更是繁华添秀,酒坊、药房、当铺、杂铺、铁铺、银铺,商铺林立,生意兴旺。张景,明成化进士,清风为官,携湖北百姓赠送的红叶树和铁石碌碡,解组归乡,建红叶书房,重修宗谱,塑耕读家风。景公慷慨解囊,率宗族将街道铺成青石板路,架构登云石桥,和睦乡里,开书礼风尚。数百年过去了,登云桥下的流水见证,江山易人,世事沧桑,不变的是乡情传承,读书育人,终涌现数十位科举学子。
清末举人张百川,寺庙办学,陪乡娃们踏着青石板路,穿过沿街商铺,走进蔚云学堂。书声在寺庙响起,文字在孩子们心中舒展,礼仪在乡间传颂,于是,老街巷道又走出了文人、学者、商贾、将军,也铸就了百年新县中心小学。一所蔚云学堂,一部《云台导游诗抄》,让诗人张百川誉满海州。
记忆中,老街每天的日子从清晨的一缕炊烟和孩子们上学踏响青石板的声音开始。一口四周被时光已打磨发亮的老井,一群挑水,挑着生活重担的男人。老井旁边,井水渗出成一个水塘,围坐几个洗衣的女人,撩拨起清透的井水,捶打着岁月的哀愁。
老井在老街的东南,名叫“新县大沙井”。四百年前,海州属地大旱,百姓忧苦,张氏先辈猷公偶得一梦,率族人在张氏南茔台三尺下,挖出清冽泉水。旋石砌直径六尺,井深九尺,龙嘴喷泉,清澈见底,方圆百姓奔走相告,一解缺水之愁。四百年风雨飘摇,一口老井,哺育了多少百姓,又沉淀了多少乡情牵挂。那些从港台回大陆探亲的还乡老者,无不到大沙井上,亲自提一桶井水,提起失去的往事曾经,喝一口血浓于水的生命玉液,感恩先人功德,怀念乡情乡音,水未饮,老泪已流。
老井的东侧原是一个戏台,现在已盖上了民居。传说,在老街繁华的时候,许多戏班会来新縣老街卖艺。开戏前,班头必先请老街的秀才乡绅试听,每个秀才乡绅的面前放着一个铜锣。铜锣不响,试听通过,铜锣敲响,必有错词,更正重来,直至通过。今天,缓步老井旁,仿佛还能听见艺人委婉的唱腔,看见老秀才们喝一口大沙井茶水,听一曲地方曲艺,悠然自得,人闲花静,只盼铜锣不要响起。
一口老井让老街的百姓凝聚,一些睿智的人让老街变得鲜活。在老街与老井的中间,红叶山房的西侧,品字形地住着三个同样遭受苦难的老人。孟爹年龄最大,一个做过私塾先生的老秀才,一个曾在日本人的屠刀下义救乡亲的旧政府保长,干净利落,和蔼可亲。孟爹院子的老树下,一个老者,一段《三国演义》,常使老街炎热的夏季变得清凉。讨一杯水喝,听一段故事,孟爹的小院成了我们童年上学路上的驿站。至今回想,杨爹都是一个谜一样的老人,即使因旧上海滩文人的经历回乡劳动改造而身处衣食无落的处境,依然可以对乡邻面带微笑。他永远有一丝不乱的头发,用搪瓷杯加开水把破衣烂衫熨烫得整整齐齐,每天背着箩筐粪叉,迈着不紧不慢的脚步,坦然面对命运的不测。我只看过一次杨爹蹲在破屋角落哭过,他不是为一句“拾粪又拾草,拾到何时了”的调侃而被批斗,是为藏在地下的几张古字画被查出烧毁而痛心疾首。我父亲把杨爹背回家,几天后,杨爹亲手用黄黏土做了个炭炉表示感谢。多年后,杨爹因落实政策到南方的一所大学做了教授,出版了一本怀念故乡的诗集。那时,张爹的年纪是三人中最小的,是我的宗亲本家。他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拉平车的苦力改造也没有让张爹放下手中的书。每天默不作声,拉车看书成了张爹生活的全部,只是在无法出工的时候,偶尔给宗亲们讲讲家族的历史。我从张爹那里,才明白了家族辈分字序的含义,知道了先祖对子孙做人做事的期望。后来,张爹重返讲台,成了地方文化的活字典,一直为地方立志修撰。三个老者,三位有着亲情亲戚关系的老人艰难地活着,难得地偷偷小聚,以茶代酒,吟诗作赋,成了他们灰色时光里最开怀的事情。
三位老人早已作古,青石老巷也变了模样,岁月好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可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