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老井,老人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漫步新县老街,犹如走进记忆的博物馆,每一片斑驳的古宅背影,都在讲述千百年的风雨苍茫。
  元末明初,唐宋的遗风还在吹染着新县古街的锦绣风华,一叶扁舟从姑苏北上,千里迢迢,来到苍梧山北麓,一个远离战火纷扰的世外桃源。新县张氏迁祖落户,带来江南人的经营理念、技术、资金,老街更是繁华添秀,酒坊、药房、当铺、杂铺、铁铺、银铺,商铺林立,生意兴旺。张景,明成化进士,清风为官,携湖北百姓赠送的红叶树和铁石碌碡,解组归乡,建红叶书房,重修宗谱,塑耕读家风。景公慷慨解囊,率宗族将街道铺成青石板路,架构登云石桥,和睦乡里,开书礼风尚。数百年过去了,登云桥下的流水见证,江山易人,世事沧桑,不变的是乡情传承,读书育人,终涌现数十位科举学子。
  清末举人张百川,寺庙办学,陪乡娃们踏着青石板路,穿过沿街商铺,走进蔚云学堂。书声在寺庙响起,文字在孩子们心中舒展,礼仪在乡间传颂,于是,老街巷道又走出了文人、学者、商贾、将军,也铸就了百年新县中心小学。一所蔚云学堂,一部《云台导游诗抄》,让诗人张百川誉满海州。
  记忆中,老街每天的日子从清晨的一缕炊烟和孩子们上学踏响青石板的声音开始。一口四周被时光已打磨发亮的老井,一群挑水,挑着生活重担的男人。老井旁边,井水渗出成一个水塘,围坐几个洗衣的女人,撩拨起清透的井水,捶打着岁月的哀愁。
  老井在老街的东南,名叫“新县大沙井”。四百年前,海州属地大旱,百姓忧苦,张氏先辈猷公偶得一梦,率族人在张氏南茔台三尺下,挖出清冽泉水。旋石砌直径六尺,井深九尺,龙嘴喷泉,清澈见底,方圆百姓奔走相告,一解缺水之愁。四百年风雨飘摇,一口老井,哺育了多少百姓,又沉淀了多少乡情牵挂。那些从港台回大陆探亲的还乡老者,无不到大沙井上,亲自提一桶井水,提起失去的往事曾经,喝一口血浓于水的生命玉液,感恩先人功德,怀念乡情乡音,水未饮,老泪已流。
  老井的东侧原是一个戏台,现在已盖上了民居。传说,在老街繁华的时候,许多戏班会来新縣老街卖艺。开戏前,班头必先请老街的秀才乡绅试听,每个秀才乡绅的面前放着一个铜锣。铜锣不响,试听通过,铜锣敲响,必有错词,更正重来,直至通过。今天,缓步老井旁,仿佛还能听见艺人委婉的唱腔,看见老秀才们喝一口大沙井茶水,听一曲地方曲艺,悠然自得,人闲花静,只盼铜锣不要响起。
  一口老井让老街的百姓凝聚,一些睿智的人让老街变得鲜活。在老街与老井的中间,红叶山房的西侧,品字形地住着三个同样遭受苦难的老人。孟爹年龄最大,一个做过私塾先生的老秀才,一个曾在日本人的屠刀下义救乡亲的旧政府保长,干净利落,和蔼可亲。孟爹院子的老树下,一个老者,一段《三国演义》,常使老街炎热的夏季变得清凉。讨一杯水喝,听一段故事,孟爹的小院成了我们童年上学路上的驿站。至今回想,杨爹都是一个谜一样的老人,即使因旧上海滩文人的经历回乡劳动改造而身处衣食无落的处境,依然可以对乡邻面带微笑。他永远有一丝不乱的头发,用搪瓷杯加开水把破衣烂衫熨烫得整整齐齐,每天背着箩筐粪叉,迈着不紧不慢的脚步,坦然面对命运的不测。我只看过一次杨爹蹲在破屋角落哭过,他不是为一句“拾粪又拾草,拾到何时了”的调侃而被批斗,是为藏在地下的几张古字画被查出烧毁而痛心疾首。我父亲把杨爹背回家,几天后,杨爹亲手用黄黏土做了个炭炉表示感谢。多年后,杨爹因落实政策到南方的一所大学做了教授,出版了一本怀念故乡的诗集。那时,张爹的年纪是三人中最小的,是我的宗亲本家。他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人,拉平车的苦力改造也没有让张爹放下手中的书。每天默不作声,拉车看书成了张爹生活的全部,只是在无法出工的时候,偶尔给宗亲们讲讲家族的历史。我从张爹那里,才明白了家族辈分字序的含义,知道了先祖对子孙做人做事的期望。后来,张爹重返讲台,成了地方文化的活字典,一直为地方立志修撰。三个老者,三位有着亲情亲戚关系的老人艰难地活着,难得地偷偷小聚,以茶代酒,吟诗作赋,成了他们灰色时光里最开怀的事情。
  三位老人早已作古,青石老巷也变了模样,岁月好像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
  责任编辑:黄艳秋
  美术插图:可 可
其他文献
菊喜欢下午耗在藤妹妹的小店里。  “说说吧,你曾经对哪位帅哥动过心?”藤妹妹的语音自带一分温婉,让菊在她的微微一笑中缴械投降。外面下着细雨,客人们更乐意待在她的店中,懒得出门,也没有人来打扰二人的交谈。  “茶水再倒一大杯候着!我说了哟!”菊笑着说道。  他给我的最初印象:我念初二时,下午第一节,他穿着一件绿色军上衣,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我很奇怪:怎么他总穿这么一件衣服?问了其他同学,才了
期刊
看完《随园食单》,感觉体验了一场中国式厨房的四重奏。眼、鼻、口、耳不自觉地跟着起承转合。合上书,竟嘘了一口气。好像刚才翻书时耳边响的锅碗瓢盆乒乒乓乓的声音,食物蒸煮炸烹嗞嗞啦啦的声音一并收进去了。心中感叹:我们中国人就是这样吃的啊!  袁枚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大文人,花了四十年时间写了这本食单,有些菜肴至今仍出现在国宴和寻常人家的餐桌上。杭州的G20峰会里几道国菜如西湖鱼圆、蜜汁火方就出自这本食单。为
期刊
小时候家里穷,三荒季节常常闹得上餐不接下餐,哪还有条件奢望穿得好,因而,小孩们掰着手指盼过年,盼父母给自己做上新衣裳,盼穿着新衣裳去外婆家拜年,从外婆、舅妈那里领到红纸包。  新春里孩子们会天天穿着新衣裳,放鞭炮、捉迷藏,与表兄妹们一起追逐嬉闹、跌打滚爬,累了饿了就分吃口袋里的糖果,常常乐得不知回家。新衣裳不仅脏得快,也破得快,但就是不愿意脱下来换洗。直到母亲说快要开学了,要穿着新衣裳去上学时,才
期刊
我的家乡在秦岭南坡,嘉陵江畔的半山腰,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植物生长茂盛,生物种类繁多,这就给马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因此,这里的马蜂特别多。  第一次被马蜂蜇,是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天上午,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在大路的拐弯处,看见几个五年级的学生拿着石块向核桃树空隙中扔去,便好奇地跟了上去,想看看他们打什么。没想到,刚往前走了几步,一个圆圆的东西就落在了眼前,大孩子们都喊叫
期刊
人到中年,总爱回忆。  1983年,有三件大事:一是分田到户,告别了“大锅饭”,村庄喜气洋洋;二是我跳出了“农门”——考上昆明师范,全家欢天喜地;三是有了自己的假期——前几年假期可是要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的。下户分到三头黄牛和一头水牛,假期便由我放牧,一边放牛,一边读书。  我15岁,个头瘦小。森林茂密,高山连绵,独自上山可是要胆子的呀!吃过午饭,我带着一块塑料布以防下雨,怀着兴奋出门。“事非经历不
期刊
我静静地坐在老屋那瘸了一条腿的小板凳上,不知道要想些什么。  深浅不一的青苔,沿着铺在屋檐下的火砖的皮肤潮水般生长起来,踩在上面,柔软湿滑。院子里杂草灌木疯长着,几乎遮住了整个地面,让人无处下脚。“噼噼啪啪”,灰暗的瓦背隐隐作响,原来,外面下起了滂沱大雨。白色的蜘蛛网在屋子的半空中悬挂着,从客厅向两边的里屋一直蔓延过去。这是我父母70年代建造的老屋,100多平方米,锄头、铁铲、犁耙、木桶、扁担、畚
期刊
吃过多少美味,如果要回答哪一道菜最可口,我一定脱口而出:“我妈烧的红烧肉。”  曾经写过一文,红烧肉,写之前,我专门向母亲讨教烧这道菜的窍门。母亲毫不遮掩,一口气兜底翻:首先要选好肉,肋条,肥瘦得当;放锅里清水煮一会儿,拿出洗净,切成块;再放油锅里,油锅要事先放葱姜煸了,再放入肉块继续煸;煸到一定火候,倒下半瓶黄酒,通常是特加饭,继续煮,半小时后再加入红酱油、冰糖,另加少许盐粒,如此再焖上个半小时
期刊
陈老爹是祖父的乡邻,老伴已去世多年,但在祖父的面前,他是很有些优越感的。就说打鱼吧,他清早出去,晚上回来,裤腰带上别着的鱼篓里总揣着无数的鱼虾,有些还令人眼馋地活蹦乱跳地窜了出来。  我常望见他肩上掮着一副竹竿,上面倒挂着几条鲶鱼,被柳枝穿过腮帮,张嘴朝天地断了气;或拽着一条爪子系得铁紧,脖子伸得老长,嘴里直吐白沫的王八。每当这时,他总要走到小港边的那块漂着丝草的洗衣石上,将肩上的渔具抖落在地上,
期刊
初冬时节,我和几个大学同班同学相约回到母校——黄冈师范学院老校园(前身为华中师院黄冈分院),光阴似箭,岁月飞逝,一晃四十年过去了!  当年意气风发的书生,如今,年龄大的已是头发花白,当上了“照孙办主任”;年龄最小的,也离退休年龄不远了……我们徜徉在熟悉的操场边,望着那些倍感亲切的教室和我们当年亲手种植、如今已长得叶茂参天的大树,感慨万千。当然,聊得最多的话题,少不了当年参加高考时的那些往事……  
期刊
两间土坯房,三面土围墙,这便是我最初记忆里的家。  母亲说,当初,是没有院墙的,没有院墙不是一个完整的家。所幸的是庄稼人有的是力气,乡下最不缺的是黄土。每天天不亮父亲就驾上排车,去村南的荒地或者沟边拉上一车土。晚上收工回来再捎上一车土。日积月累,在屋前存下了小山似的一大堆黄土。  过了年,趁着农闲,还有没吃完的过年饭,便开始动工了。  先用尺子左右前后丈量了一下,仔细地画了线,然后用杵头夯实了地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