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课堂下的部编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cat_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打好认字基础才能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实现读顺文章和读懂文章的目标。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情境化课堂具有创新性与可行性,能够激发小学生认字的乐趣,在教学情境下潜移默化地提高汉字储备量,对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了奠基作用。本文根据实际情况,探究情境化课堂下的部编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关键词:情境化课堂;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引文:
  首先语文是学习阶段的三大主科之一,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思想内涵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识字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是顺利开展其他课程的重要保障。当前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效率低、教学方法单一、学习内容枯燥无趣等问题,根据这些情况提出了情境化课堂的重要教学方案,也就是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与这个汉字有关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自主认字的兴趣并且使其记忆更加深刻。
  一、情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生词量较大,内容也较多,小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情境化教学能够突破传统识字教学中的单一性与局限性,更加重视对汉字的理解与应用,在降低学习难度的同时,引导同学减少枯燥的默写与反复背诵,转而选择更加合理的方式,在形象记忆中灵活掌握并运用汉字。
  情境化教学偏重于对学生识字认字的内生动力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识字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学习,教师更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找到符合低年级同学的趣味性教学方法,营造更加轻松的课堂氛围与情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探究情境化课堂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一)选择符合所学内容的教学情境
  传统识字课堂上大多选择死记硬背、跟读等方式,大大消耗了小学生学习的耐心,而且同学处在低年级,年龄较小,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根据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化教学,教学情境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必须与每节课的主要内容相符合,选择的游戏和动画片等都应与识字内容有关,给学生输入有效的知识与信息。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秋天》中的生字时,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秋天的短片,带领学生认识课文中的大雁,将文字与动物实体构成联系,在观察的基础上记忆汉字。在有一定记忆的基础之上开展识字游戏,播放有关生字的短片,让同学以抢答的方式猜出生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在黑板上写下来,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给回答正确的学生。这种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最大程度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这种联想的记忆方式不仅对语文学习有帮助,锻炼记憶力的同时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较大益处。
  (二)将识字与生活实践结合
  汉字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汉字,小到商品标签,大到广告语,因此生活实践也是识字认字的好机会。教师需要将课堂与实践联系起来,在课上提供更多与生活有关的例子,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身边的汉字,潜移默化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在课上可以向学生普及一些汉字诞生的具体来历与相关典故,加深学生们对汉字的了解,更加强记忆效果。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姓氏歌》时,姓氏作为每个中国人名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部分姓氏的来历,科普此姓氏在古代和近现代的名人,在增长学生见识的同时会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到各类姓氏,甚至学习更多的生僻字,对语文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持续性的推动作用。
  (三)应用形象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汉字起源于象形文字,教师可以利用物与字之间的联系进行教学,采用联想记忆法,加深记忆效果,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事物与事物名字之间的联系,例如月亮的“月”字与它在一定时期的形态是相似的,这种方法会使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更加深刻清晰。
  在日常教学中应安排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课堂上,采取小组形式共同学习,或者每堂课前邀请同学讲述自己名字的含义,例如“明”,就有光明的含义,这也是让班内其他同学学习生字、增进同学之间互相了解的好办法。除了课堂内部,更可以参加课外的实践活动,在与大自然的亲近接触中学习,在体验中有更深刻的记忆。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树和喜鹊》时,教师可以带领同学来到动物园与植物园,认识多种多样的鸟和树,学习它们的名字,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
  结束语:
  综上可知,情境化的识字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生字的理解与记忆,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下较为轻松地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应在了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状况的基础之上,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安排符合实际的教学活动,以更加科学的方式传授知识,拉近学生与语文的距离,让孩子爱上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为高年级语文学习做好铺垫,促进学生未来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楠.浅谈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7,S1:136.
  [2]刘丽智.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61.
  [3]张翠改.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其他文献
作品一:临摹《曹全碑》  作品二:创作春聯
期刊
摘要:“二次創作(re-creation,又称再创作)是指使用了已存在著作物的文字、 图像、 影片、音乐或其他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则称为二次创作物 (Derivative work)” 。从《红楼梦》这部著作问世以来,有不同的媒介对其改编和传播生生不息,2000年版越剧《红楼梦》是根据中国古代名著《红楼梦》改编而成,文学与戏曲的碰撞产生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对二者都进行了一个很好的传播,无疑是一个二
期刊
摘要:班风顾名思义就是指在一个班级中普遍所流行的一种风气和习惯,借助班风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可以通过一个班的班风了解到班级成员的思想品德素质。班风是一个班集体的中心和灵魂,良好的班风建设会不断促进班集体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和前进。小学生身心发育还不完善,良好的班风建设会有助于小学生建立健全自身人格,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风建设  引
期刊
摘要:五代时期的太行洪谷,山水画家荆浩在此游历隐居,荆浩擅长山水画,他在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力,他所著述《笔法记》是山水画著作中不可多得的經典著作之一,书中全文仅有两千字,讲述荆浩在山中偶遇老叟,两人以对答的方式提出基本方法:“六要”:气,韵,思,景,笔,墨,和“四势”——筋,肉,骨,气以及品评山水画的基本标准:“图真”。  关键词:山水画;笔法记;图真;创作  近年来,国内一些专家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瓷器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时至今日,瓷器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文化瑰宝。而在这过程中,瓷器的发展会因地域、朝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其中,山西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更是成为了我国北方的重要瓷器生产地区,而以黑秞剔划瓷器为代表的瓷器,便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种瓷器。基于此,本文将以雁北黑秞剔划瓷器的历史渊源分析为切入点,继而围绕着其展开论述。 
期刊
摘要:民间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承载的是当地的文化,代表了一方水土,是一个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力量的一种支柱。民间工艺美术的主题都是起源于生命个体或群体自身发展根本利益的自然要求,那些凝聚着人们的期望和追求的主题,贯穿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生命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相关概念  1.民间工艺美术是什么  民间工艺美
期刊
摘要:从“童话诗人”到历经文革所留下的阴影与恐惧的情节以及到最终的“独语”的状态着手揣测诗意。顾城的诗既具童话色彩又有反童话的死亡意识,他的诗是多样的,并非就一个风格所能概括。  关键词:顾城;诗歌;风格  一、诗中的那“童话”  顾城有个众所周知的名号,即“童话诗人”。这名号于顾城而言是名副其实的。在《生命幻想曲》中写到“把我的幻想和梦,放在狭长的贝壳里。柳枝编成的船篷,还旋绕着夏蝉的长鸣”,以
期刊
摘要:合唱是音乐中极具感染力和美感的一种歌唱形式。立足于我国目前音乐艺术发展的形式和前景,合唱艺术要更加的贴近人民的生活,符合现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如何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合唱指挥人才是我们将要论述的重点。只有深化艺术的培养和人才的教育工作,才能给与合唱艺术事业更加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合唱艺术;合唱指挥人才;人才培养  一、合唱艺术与合唱指挥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生存环境危机  社会是不断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斐多》篇这部集中反映柏拉图生死观的作品的文本分析为切入点,探索柏拉图对死亡的终极价值的认识,这是本研究的第一维度。从灵魂存在的论证到灵魂对肉体的关系,这两个层面,分析柏拉图生死观中对灵魂存在的理解,这是研究的第二维度,在此基础上,挖掘灵肉关系背后的善恶价值选择和灵魂的本质,进而揭示柏拉图对生命的本质的价值判断,这是本研究的第三维度。  关键词:柏拉图;生死观;灵魂不朽;灵魂回忆   
期刊
摘要:党校是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才的重要基地,党性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他们对于党的未来充满希望,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是促进党、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各级党校要将提高党员党性作为党校工作的重点部分。  关键词:党性教育;党校;应对策略  引言:  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干部教育中党性教育是关键。党的用人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核心是党性。党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