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来临劳作忙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昔日的老北方虽然有猫冬旧习,但也有繁忙的劳作群体。而其中最为繁忙的当属打场和抬“蘑菇头”了。
  打场:丰收后的辛苦收获
  打场,俗称打冻场。早年居住在北方的人们都知道这里有“打冻场”的习俗。过去主要是给地主,解放后为生产队。那是当时的人们不得不做的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
  古时垦荒来这里的人们,秋收传统程序大体是,先将庄稼放倒,谷、糜子之类的作物要连同秸杆统统拉到场院里垛起来。苞米从杆上掰下来,拉到场院里扒皮后,再放进用高粱秸秆绑扎的苞米攒子里通风脱水。接着就是等待大地封冻了。封冻前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平整好场地,地冻裂的地方要用土充填结实。再用石头磙子滚几遍,谓之“溜光场”。
  “打冻场”一般有“打片场”和“打圈场”之分。所谓“打片场”就是给高粱、大豆、红小豆和绿豆无需捆捆的作物脱粒。“打圈场”是给捆捆的谷子迷子等作物脱粒,最后是清场、扬场等按程序进行。
  打场需有一个赶马的,马拉碾子来给谷物脱粒。赶马人一手牵着头马的缰绳,一手举鞭,嘴里还不停地吆喝马。让4-5匹马按指定方向不停地围着自己“放小颠”。
  过去的北方,冬季的凛冽寒风,顷刻就会穿透人们穿着单薄的所谓棉袄棉裤,浑身上下透心地凉,上下牙齿也不停地打架 。要想身上暖和一些,办法就是多干活。 “打冻场”每天都要起早贪黑,清晨日出前为“鬼呲牙”时间,是一天最冷的时候,手脚冻得似猫咬,破皮帽子两侧全是白霜,老头的长胡子上挂满冰溜儿。跺脚哈气是解决冻手冻脚唯一办法……
  伐木抬“蘑菇头”
  昔日的北方,寒冷的冬季是伐木的最佳时机。但凡有伐木的地方就离不开抬“蘑菇头”的。其实所谓“蘑菇头”不过是林区工人抬木头装火车时使用的一种杠子,长约两米至两米二。中间粗两头细,为圆形,中间直径粗约十至十二公分,两头直径约五公分。整根的“蘑菇头”呈倒三角形。“蘑菇头”多用紫椴做成,韧性极强,工人们抬的木头不论多重,也不会把它压断裂。据说是根据工人在抬木头时杠子压在肩上“磨骨头”而得名的。
  提起抬“蘑菇头”,就不能不谈到工人们在抬木头时唱的一首歌“森林号子”,他是深山老林子里的“木把儿”(林业工人)们,在抬木、运木时唱的一种歌,由 “杠子头”(又叫号子头)“领唱”,其余人“接唱”(又叫接号)。由于抬“蘑菇头”劳动强度大、危险多,所以森林号子具有高亢、粗放、气势豪迈、压倒一切的特色。
  领:哈腰挂呀么 合:嘿
  领:撑腰起呀么 合:嘿
  领:慢慢走呀么 合:嘿
  领:吆好哈嘿呀 合:嘿
  领:注点意呀 合:嘿
  领:走起来呀 合:嘿
  领:快点走呀 合:嘿
  领:前边的拐拐 合:嘿
  领:后边的甩甩 合:嘿
  领:注点意呀 合:嘿
  领:上跳板哪 合:嘿
  领:稳住那步呀 合:嘿
  领:挺直那腰板 合:嘿
  领:往前走呀 合:嘿
  领:注点意呀 合:嘿
  领:往下撂啊 合:嘿
  ……
  森林号子是林区工人们在重负之下为了激发力量,统一步伐而设置的,歌谣节奏明快,规律性强,具有一种催人向前的特点。它的呼唱形式是:一人领号,多个应和,互动呼应,形成合力。以此来振奋精神,激发力量,统一步伐。通过歌声传递使用力量的力度,达到完成单元劳动的目的。号子还有鼓劲和调解气氛的作用。就装大火车而言,如果碰上大木头,领杠喊出的号子就格外深沉有力,一句句一字字都是提醒大家注意,喊得也特别响。比如碰上根8 米长,四、五十厘米粗,重达几千斤的大木头,抬起来以后领杠的就会喊:“这个家伙!”“真不轻啊!”“脚下留神!”“年轻的伙计!”“把腰挺稳!”“抓住把门儿! ”跟号时也比平常深沉有力得多,也不光“嘿嘿”地应号,而是“哎嘿”、“哎嘿嘿”这种语调。号子一出口,仿佛浑身都增加力气,并且迈出的每一步都倍加注意。应号子有时还来个高八度,意思是告诉领杠:你放心吧,我们都注意了!懂行的老远一听就知道这是碰到大木头了。因为越是碰到大木头,抬杠的越吃力,越都注意安全,越小心,越不会出事。当你听到号子声嘹亮还带点浪调时,就会知道抬的木头不大也不小,而是抬着正合适。这时号子词也不同了。我曾听过抬“蘑菇头”装火车喊过的号子:“用点儿劲儿吧!” “老哥儿8 个! ” “迈齐步啊!”“快点上啊!”“装完火车!”“去找娘们儿! ”“乐个够儿啊!”每当这词一出现,那应号子的虽然也是“嘿嘿”的,那调儿也变了味儿,不仅浪声浪气,有时还怪声怪气。这时如果有女人从装车场经过,喊号子的词就会变得更没边际了。所以过去的大姑娘小媳妇们都不愿从喊号子的身旁经过,怕听这些没正经的话。不过这在“木把儿”号子中却起到了调节气氛、解除疲劳的作用。
  那时林区就是用“蘑菇头”把一根根粗大的原木从山上运到山下,再装上火车或放排,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这一切行动都要唱着号子来完成。
  长年累月、日复一日的劳作,抬“蘑菇头”的后脖梗儿上便留下了一块硬硬的肉疙瘩,俗称“血蘑菇”,这是因为伐木工人要用木头杠子压肩膀,先压得皮肉开裂露出骨头,沾着血水再压两年,肩膀上就会长出一块鹅卵石大小的“血蘑菇”,而号子头要一边喊,一边扭过头来照顾其他工人,所以他的“血蘑菇”会更大更硬。传说号子头死后埋在地下,身体腐烂,但是“血蘑菇”却不腐烂。
  森林号子除了起杠、落杠时的号子外,没有固定的唱词,可以是眼前场景的描述,也可以是心声的表达,可以唱喜,也可以唱悲。如长白山的森林号子,从前就有“七腔九韵”和“九腔九韵”之说,还有“十八拐”(十八甩)之论。特别是“杠子头”的起号内容使得号子丰富多彩,变化万千,从开始的“哈腰挂”到“撑腰起”、“迈开步”、“往前走”,直到他在抬木途中见景生情、见物比物的表达,不但为大家解闷,还有“指挥”上跳(上跳板)时的注意事项。这使得号子在固定的韵律下内容千变万化,充分体现了其独特内涵。由于森林号子始于本土的民间劳动生活,发展于茫茫的林海各采伐团体,经过一个又一个“杠子头”不断地加工传承又流传下去,使得森林号子成为森林采伐帮集体使用的文化,又凝聚着“杠子头”独特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其他文献
小鱼豆腐锅贴饼,又叫饭菜一锅煮,是安徽五河著名的风味小吃。据说这个小吃还挺有来头的,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呢。  相传,朱元璋幼年时,常到五河放牛,与逮鱼的、摸虾的、讨饭的一帮穷孩子聚到一起时,就将各人所获的食物凑起来,送到附近豆腐坊,求东家添些豆腐和小鱼一起在锅里煮。同时把讨来的杂面(也称“百家面”),添些水和好了,在鱼锅边贴饼,便是下饭之物了。那年代虽缺油少盐,但做出来的小鱼豆腐锅贴饼,却意
期刊
唢呐,古称琐嘹,又称喇叭,是我国吹管乐器的一种。大约在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今伊朗)、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之后,经过1300多年的发展,最晚不过16世纪,到明朝中期时,唢呐已经在我国20多个民族中广泛流行。  我国的唢呐虽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但多为木唢呐,即主体部分的杆子是用红木、柏木等木材制作而成。位于四川东部的大竹县出产一种竹唢呐,在材质、造型方便别具一格。大竹民间“没有唢呐不发亲”的传统一
期刊
从青海门源一路南行,翻越达坂山,便到了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的省会西宁。此时当地正值旅游高峰,各个地方的车辆往来穿梭于西宁大小的街道,略显拥堵。  由于市内宾馆均已“爆棚”,加之价格飙升,我们一行便在西宁城北一个稍偏的商务宾馆落脚。按照行程规划,第二天要从西宁出发一路贴着黄河东岸南行,目的地乃是当地的一个大众都不很熟知的古村落。  贴着黄河去往“热贡艺术”之乡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
期刊
从1985年大荔县黄河滩区6个乡镇近10万人移民返库开始,30年间,我记不得有多少次到库区,先后拍摄了移民返库、大干苦干、兴修水利、逢年过节、粮食丰收、省市领导慰问等近千张照片,用镜头真实记录和见证了黄河滩返库移民翻天覆地的变化。翻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再看看大荔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落实财政“一事一议”政策,如今的黄河库区移民犹如生活在人间天堂的小江南,你看那村村硬化的道路、健身器材样样俱全的文化
期刊
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婚俗文化演变至今,少说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土家山寨奇风异俗甚多,古朴有趣,尤其是土家婚俗,要数奇中之奇了。陪十姊妹是鄂西土家族婚庆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大菜”,由少女在一起对歌,赛歌,为婚礼增添喜庆热闹,是土家民俗文化中值得记载、传承的传统。现在,这种婚庆形式已不多见了。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文化非常古老,别具特色。鄂西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家庭文化,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由血缘群
期刊
[摘 要]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现代交通的拓展,信息时代的来临、旅游业的高度繁荣以及武装冲突等现状,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处境艰难,很多正面临消失的危险。这些即将消失的历史遗存,在中国的文化中占据着何等的地位.它们目前的境遇如何,现在的人们又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和利用?作为一个基层的非遗工作者,“非遗”寻“根”的路。“非遗”回“家”的路,“非遗”未来的“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和平县王阳明重要历史文化遗存问题,尝试对本县王阳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作文化学的思考,由此进一步引起对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王阳明 儒家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世纪末期以来,由联合国发起而广泛实施于国际之间的一种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其宗旨在于承认世界各国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对于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具
期刊
[摘 要]宗教和政治自古密不可分,通过发掘宗教中历史的真实性及科学在其中的强大力量,我们可以实现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调和,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神话人物西王母的诠释,理清她在不同世界文化中的深刻影响以及她的隐秘传承对人类理想社会的塑造过程,揭示各民族文化走向共和的融合趋势。  [关键词]上古历史 神话 西王 孟姜女  一、西王母的原型 伊西斯与姜嫄  中国最早对于西王母的记载当属《
期刊
[摘 要] 迪庆藏族哭嫁是独特的高原藏族婚姻仪式环节。它除了保持青藏高原藏族的民族特性,还融合了云南迪庆多民族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迪庆藏族婚礼既是当地主要的人生礼仪,又是当地传统教育模式,它具有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关键词] 哭嫁 迪庆 藏族 婚礼  “哭嫁”是中国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婚礼中保留不多的传统习俗。黔东南苗族、鄂西土家族、湘西土家族苗族、台湾高山族,甚至山西等地都有“
期刊
抬“总爷”是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据从事民间艺术表演的李华忠、张国兴介绍:抬“总爷”,又称抬“官人”,俗称坐“独龙杠”,故事起源于清末,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于强权,对内肆意压榨,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出于对统治阶级的义愤,群众创造出以“官人”要坐正官位,不然会滚下来的娱乐方式来嘲讽贪官污吏,后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表演艺术,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表演时,由装扮成“差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