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ifei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职校生语文基础知识普遍差,平时对基础课不重视,一提到写作文更是叫苦连天,对应用文写作普遍缺乏学习兴趣,这是应用文教学长期处于低效的一个症结。要解开这个症结,应先让学生产生学习写的应用文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它很有用”。
  兴趣是在一定的需要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主体产生某种需要的时候。就会对周围环境中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优先注意。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说过:“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现实中应用文平实无华。讲究程式化。内容与学生生活存在较大的距离,学生常觉得枯燥无味。甚至厌学。所以,应用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文体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与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把他们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课堂。使学生感到应用文贴近生活。能满足生活需要。比如书信。首先是一般书信。适用于个人之间的交流情感。在目前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捷,手机短信、E—mail、QQ聊天等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却又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淡漠。为配合学校的“感恩”主题活动,曾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讲讲自己的心里话。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在这样一个信息数字化的时代,写信仍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沟通方式。也曾和学生开玩笑说追求女孩子、男孩子是否一样都是发手机短信呢?写一封浪漫的、能打动人心的情书不但不会显得老土可能会更有效,还提到了徐志摩致陆小曼的情书。有了学的兴趣,再来掌握书信的格式与写法就会容易得多。再比如。学生在校期间丢失物品是难免的事情,可丢失后该怎么办呢。自怨自艾后随它去,最多再买个新的?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启事”中的“寻物启事”,写上所丢失物品的相关信息和联系的方式。把它贴在学校的橱窗内或显眼的地方,或许丢失的物品会失而复得。
  其次,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人们往往对于始终不理解的事物,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一旦轻易受挫,就会兴趣顿失。所以,学科的难度应与学生的先天素质、情绪体验、知识水平相适应,学生经过努力能够掌握才容易激发兴趣,即所说的跳一跳要能摘到苹果的理论。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我们制定教学计划的出发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
  普通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连阿拉伯数字和汉字的数字大写都分不清,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很多的学生写不全从“零”到“亿”的数字大写。所以。开学之初,我就先从简单的“壹贰叁肆……”教起,先让学生学会写领条、借条、收条、欠条、请假条等条据。这类应用文看似简单,但具体的行文结构和要求学生往往仍旧模棱两可,可因为学生平常在学习生活中用得到,他们仍然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身边发生的具体事例让学生写,学生很感兴趣,写作的热情也高。然后教生活中经常看到用到的启事、海报、申请书、计划、总结、新闻、简报等。这样由浅到深,易教易学,再加上采用大量生活中的写作案例,学生兴趣较强,收效较好。
  同时,在教授应用文过程中可以结合学校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如在学校举办运动会前夕。可以安排开幕词、闭幕词、新闻、简报的学习,掌握写作格式及应注意的问题后,结合优秀的范文。要求模仿写。学生很快掌握了结构。运动会期间。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根据现有的材料还写出了几篇很像样的应用文。
  最后,教会学生如何写,增强应用文教学的趣味性。
  职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相对较弱。他们在学习上相对比较随意,一不愿学无趣的东西,二不愿学太深的东西。每种应用文文体的概念、特点、格式、要求等理论知识不复杂,学生自己也能理解和记忆,而对于格式以外的内容——正文——的写法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不知从何着手。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比如说,“通知”这一文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使用频率很高,种类多,而且每一类型通知的写法还不尽相同。为了不混淆,就得教会学生每一种的具体写法。在教授会议通知时,先让一位学生以学生科科长的名义写一份班干部会议的通知。她脱口而出:“今天下午在阶梯教室召开班干部会议,请务必准时参加。”这样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的动态比较关注,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事物缺乏深入研究。接下来让学生讨论:你看了这份通知有没有疑惑?有同学说开会的时间不具体,“下午”太笼统;有的同学说参加会议的人员也不具体。是全体班干部还是部分?我又提示说:任何会议都应是有必要才开的,要有一定的目的。围绕一定的内容。又有同学回答说是主题,会议中准确的说法是议题。然后我在黑板上用显眼的粉笔写出:时间、地点、议题、与会人员,让学生明白一份能获得有效执行的会议通知必须具备这四项内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能否得到提高的关键还在于学生自己,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得到学生的配合才能有效。应用文学习也一样。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意识到“应用文是有用的。我要学”。只有从内心激发起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真正学有所得。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人——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在精彩的语文课的有限空间内获得美的净化、美的教育,这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独特的语文艺术形象熏陶着、感染着学生有着紧切关系。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高素质的语文教师的课堂形象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重塑学生的人格。锻铸学生的灵魂。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那么。作为语文教师,
期刊
多年来,迟子建一直固守着她心灵的一隅,向我们传达着她对世界不断演进的认识。读罢她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之后,同样明确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并且被它别样的深度和厚度深深地感动。  迟子建的笔下更多的是书写生活的缺憾和苦痛,这种种的不如意和生活的欢乐幸福一起构成了生活的本相,一切无从逃避。《逝川》的女主人公吉喜美丽善良能干,可这些美好的品质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操劳一世,孤独一生。《亲亲土豆》中秦山夫妇
期刊
提问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教材里面的课后习题,还是课堂实用的教案,或者是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都有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大量的提问。由于文本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目的、设题角度、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提问往往各有不同,千差万别,具有个别性、即时性的特点。这样的局面,造成一种现实就是,似乎阅读教学的提问方式、方法不具有普适性,什么样的提问是合适的、恰当的,似乎没有具体的要求
期刊
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已逝、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惆怅。缤纷的落花,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伤春主题的核心。而这片片落英中,杨花却有些特别。别的花只有盛开枝头,绿叶相扶,才会格外妖娆。杨花却是要离开枝头飞起来,才能给春天增添一种况味。古人把柳絮称作杨花,本身就有感情色彩。把这样一种絮状物叫做花,至少有一种喜爱的表示。  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潆乱扑行人面
期刊
以悼念亡妻、表达伉俪情深为题材的悼亡词,在中国古代词史上,虽数量不多。但几乎篇篇皆有撼人心旌的艺术魅力。其中。以记梦形式写就的悼亡词。更具凄美色彩。常令人潸然泪下,不忍卒读。迷离恍惚的梦境往往不受时空限制,能曲折变形地反映最真实最隐微的情感。从而有哀婉凄绝之姿,倍受词人青睐。北宋的苏轼,清初的纳兰性德就是以梦境抒写哀思的卓越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开悼亡词之先河,千载而下,广
期刊
1774年莱比锡秋季博览会开幕时,《少年维特的烦恼》面世了,它像一块巨石扔进当时一潭死水似的沉寂的社会,激起层层波澜。一代人的心翻腾了。千千万万人的心里燃起炽烈的热情,许多人对小说中美妙的爱情描写大为赞叹。也有些人忧心忡忡。认为这种狂热的激情将导致道德沦丧。爱情,这种既具有审美形式的感官愉悦和激情浪漫,又具有相磨相厮的血肉慰藉和情感交汇。同时更赋予生命和世界意义和价值的美好事物,由于其具有了多层面
期刊
“咬文嚼字”一词,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它真的不好吗?读了《咬文嚼字》这篇文章后,口齿生香,不仅为朱光潜先生的独到见解拍案叫绝,更能深刻地领悟什么叫“言之有物”,什么叫“言之有序”。  一、文笔灵活,法度谨严。议论文的写作通常多用“开门见山”之法,在文章的开篇树立观点。然后作者再根据自己树立的观点进行分析评论。但本文却充分地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期刊
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相当一部分师生重视课堂教学。忽略课外阅读。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轴心,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课外阅读是中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创造智力的背景。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也说:“立身以立学为先,
期刊
“导语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为进入新课而讲述的一段简要的、扣动学生心弦,激起学生思维浪花的、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的话。”导语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指明学生思维的方向。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导语虽占时间不长,但能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中,掌握新知识,探索新问题,起到
期刊
有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锤炼打造的是语言精华;有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垂手而得的亦是妙作佳篇。无论“锤炼”或“天成”的都是在生活阅历的厚积下、审美意趣的触发下、时代思潮的冲击下自主创作而成的。而如今要在短短的初中三年中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教师该怎样指导?  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指出,作文教学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