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级常规管理就是指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这样一个集体环境中,老师如何帮助和指导孩子建立一定的规则,以保证幼儿在园的日常生活、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的顺利开展。幼儿的规则教育融合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从而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要求,常规看似无形,但它是保障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好的班级常规管理是保育和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
【关键词】班级常规;管理;幼儿;教师;家长;生活;学习;快乐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是集体环境中形成的日常规矩,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是幼儿在园日常生活、教学、游戏等活动的保障。它是幼儿园促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生活常规、教育教学、游戏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生活常规活动包括:用餐、喝水、午睡、入厕、盥洗等小的细节。
一、多法并用,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经验贫乏、正处于获得感知印象的阶段中,在幼儿的常规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持之以恒将常规进行巩固。
1、标记法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易遗忘的特点,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以提示孩子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为了让幼儿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洗手的步骤拍摄成照片,把照片张贴在盥洗室的墙壁上,孩子们每天洗手时,孩子们对照图片上正确的洗手方法来洗,在无形的教育中正确的盥洗常规养成了;为了避免孩子在喝水处推搡拥挤、在地面上贴小脚印,请孩子们踩着脚印去取水;为减少幼儿进卫生间发生碰撞,我们在进出卫生间的过道上,画上两对小脚丫和来回箭头,提醒幼儿靠右行走。同时,我们在各个区角也巧妙使用各种暗记,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2、儿歌法
在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时,我们把一些常规要求编成短小的儿歌教给孩子,孩子在学会儿歌的同时也记住了相应的规则要求。例如:在幼儿叠衣服时候,我运们用儿歌:“衣服平平摆,关好两扇门,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鞠躬弯下腰。”使幼儿一下子掌握了叠衣服的步骤”;吃饭时,利用餐前的时间念儿歌:“小饭碗,扶扶好,小勺子,拿拿牢,一口饭,一口菜,啊呜啊呜吃个饱。” 有了这种琅琅上口的儿歌,不用刻板地说教,这些规则便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脑海里,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
3 树榜样。
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有一次我发现子王洋宝宝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放好,我马上表扬了她,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把毛巾放好,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自觉地放毛巾。孩子们看到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都想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因此当幼儿自觉地以榜样的精神为动力,以榜样规范行为做出良好的表现时,我会及时给予幼儿充分的表扬,使幼儿感受到学榜样的益处,从而强化榜样的影响力。
二、不厌其烦,引导幼儿自我管理
众所周知,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六疼一的家庭模式,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教师工作的难点,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常规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商量最终约定,老师不提醒小朋友现在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管你做什么,只要在手指操音乐响起前坐在位置上就行了。当然,前提是坐到位置前应该把本来要完成的事做好。迟到的小朋友不能再搬凳子坐到集体中来,以免影响其他小朋友,且在别人做完手指操后,迟到的小朋友应该自行补做手指操,这个约定让孩子们非常紧张兴奋。经过半年的实践,他们都学会了尽快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然后用剩下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尝到了自己管理自己的“甜头”。
三、家园一致,强化幼儿常规养成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学习生活两个重要的环境,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孤立某一方的教育,另一方的教育也不会成功。老师和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教育者。如:幼儿在家里玩玩具,地上沙发上柜子上到处都扔,不想玩玩具了,又不收拾好。这时,家长不要帮他收拾玩具,引导他自己收拾玩具;家长利用接送幼儿入园、离园或电话的方式与教师沟通幼儿在家的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同时,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表现好或有进步的幼儿,教师应与家长分享、表扬幼儿,当幼儿犯错误或退步时,教师应与家长交换意见。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论是好是坏,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老师与家长融洽的关系、良好的沟通、默契的配合等都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有效渠道。好的习惯就是家园共育的成果。幼儿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关键词】班级常规;管理;幼儿;教师;家长;生活;学习;快乐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是集体环境中形成的日常规矩,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是幼儿在园日常生活、教学、游戏等活动的保障。它是幼儿园促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生活常规、教育教学、游戏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生活常规活动包括:用餐、喝水、午睡、入厕、盥洗等小的细节。
一、多法并用,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经验贫乏、正处于获得感知印象的阶段中,在幼儿的常规培养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持之以恒将常规进行巩固。
1、标记法
由于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易遗忘的特点,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以提示孩子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为了让幼儿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洗手的步骤拍摄成照片,把照片张贴在盥洗室的墙壁上,孩子们每天洗手时,孩子们对照图片上正确的洗手方法来洗,在无形的教育中正确的盥洗常规养成了;为了避免孩子在喝水处推搡拥挤、在地面上贴小脚印,请孩子们踩着脚印去取水;为减少幼儿进卫生间发生碰撞,我们在进出卫生间的过道上,画上两对小脚丫和来回箭头,提醒幼儿靠右行走。同时,我们在各个区角也巧妙使用各种暗记,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
2、儿歌法
在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时,我们把一些常规要求编成短小的儿歌教给孩子,孩子在学会儿歌的同时也记住了相应的规则要求。例如:在幼儿叠衣服时候,我运们用儿歌:“衣服平平摆,关好两扇门,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鞠躬弯下腰。”使幼儿一下子掌握了叠衣服的步骤”;吃饭时,利用餐前的时间念儿歌:“小饭碗,扶扶好,小勺子,拿拿牢,一口饭,一口菜,啊呜啊呜吃个饱。” 有了这种琅琅上口的儿歌,不用刻板地说教,这些规则便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脑海里,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
3 树榜样。
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有一次我发现子王洋宝宝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放好,我马上表扬了她,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把毛巾放好,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自觉地放毛巾。孩子们看到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都想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因此当幼儿自觉地以榜样的精神为动力,以榜样规范行为做出良好的表现时,我会及时给予幼儿充分的表扬,使幼儿感受到学榜样的益处,从而强化榜样的影响力。
二、不厌其烦,引导幼儿自我管理
众所周知,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六疼一的家庭模式,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教师工作的难点,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常规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商量最终约定,老师不提醒小朋友现在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管你做什么,只要在手指操音乐响起前坐在位置上就行了。当然,前提是坐到位置前应该把本来要完成的事做好。迟到的小朋友不能再搬凳子坐到集体中来,以免影响其他小朋友,且在别人做完手指操后,迟到的小朋友应该自行补做手指操,这个约定让孩子们非常紧张兴奋。经过半年的实践,他们都学会了尽快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然后用剩下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尝到了自己管理自己的“甜头”。
三、家园一致,强化幼儿常规养成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学习生活两个重要的环境,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如果孤立某一方的教育,另一方的教育也不会成功。老师和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教育者。如:幼儿在家里玩玩具,地上沙发上柜子上到处都扔,不想玩玩具了,又不收拾好。这时,家长不要帮他收拾玩具,引导他自己收拾玩具;家长利用接送幼儿入园、离园或电话的方式与教师沟通幼儿在家的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同时,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表现好或有进步的幼儿,教师应与家长分享、表扬幼儿,当幼儿犯错误或退步时,教师应与家长交换意见。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论是好是坏,在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老师与家长融洽的关系、良好的沟通、默契的配合等都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有效渠道。好的习惯就是家园共育的成果。幼儿将是最大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