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桂林市高校在校生体育权利意识的认知、实现、救济、要求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桂林市高校在校生学生的体育权利意识现状,结果表明:桂林市高校在校生大学生的体育权利意识淡薄,影响体育权利意识缺失的因素有:法制缺失造成权力至上的社会因素、学校教育的缺失以及大学生自身意识上体育权利观念不强等,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大学生自主意识及维护其合法的体育权利的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桂林市高校在校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我查阅了学校体育学、体育法学、健身指导纲要等书籍。
1.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四所高校在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个学校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回收率达95%,其中女生100份,占52.6%,男生90份,占47.3%。
1.2.3数理统计法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均在SPSS上进行。[1]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现状
2.1.1大学生体育权利认知意识
权利认知是权利意识的起点,是大学生对体育有关享受的权利及对认知的熟悉,它反映了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的强弱。[2]
从表1学生对体育权利概念的认知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其比较了解的占4.7%,基本了解的比例占17.9%;而不了解的比例最多为77.4%,超过总调查人数的十分之七,并且在问卷发放中,有许多学生对“体育权利”这个概念表示茫然,这足以说明学生对于“体育权利”这个名词还很新鲜,学生体育权利意识淡薄。[3]
2.1.2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意识
实现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主动将自己应该享有的法定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的意识。
表4制定学生体育权利保障措施显示,29.5 %大学生认为应该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而最高比例占30.6%大学生认为要维护自己的体育权利还应在自身体育意识上下功夫。高校切实考虑到大学生青春时期的创新和活跃的个性,为其在体育权利行使上提供良好的意识思想,维护大学生的体育权利意识的发展。[4]
2.1.3大学生体育权利救济意识
权利意识的觉醒,会使大学生对于“法制”观念更具有信赖感。当权利被侵犯时主动寻求有效补救途径的意识,会让权利意识成为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的直接反应,使其具有法律的权威感。[5]
这些结果显示出,大部分学生不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但只有在涉及到自身权利时才会有所行动。虽然调查表明有的学生也会对法律救助有信心,但学生在现实中对具体救济办法不甚了解,在面临具体问题就可能退缩,导致最后不了了之。
2.1.4大学生体育权利要求意识
大学生普遍权利意识提高的同时,对社会、学校及政府提出新权利请求的意识。[6]
表7显示,桂林高校在校大学生希望增加对体育知情权、体育选择权的选择比较多,这里的人数为173、159,说明学生对于体育权利要求意识比较强。
2.2 影响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发展的原因分析
2.2.1 社会法制文化环境的制约因素
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权力和政治调控下使得人治的力量强于法制,社会的主流意识也逐渐把利益摆在第一位,形成了以权、钱为中心的权利意识。
2.2.2 学校教育课程的缺陷
桂林市高校的法制课程虽有开设,但也仅仅是在相关活动开展时举行,没有考虑到大学生这一时期是性格、心理成长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有针对性的体育法制课程的辅导,了解一些体育相关权利的内容。学校主导因素造成学生思想意识上的被动,使体育权利意识的开展步步艰辛。[7]
2.2.3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自身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为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提供主体条件。大学生自身意识上体育权利观念不强,是造成体育权利意识开展的客观原因。[8]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桂林市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在涉及到体育权利意识的整体认识上,大学生意识薄弱且处于被动状态,整体认知意识有待提高。
3.1.2要使法定权利变为现实权利,就要有实现它的愿望和行动。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有努力使体育权利得以实现的意识,但在具体实现措施上处于被动。
3.1.3桂林市高校在校大学生要求意识比较强,会对涉及自身的体育权利进行探求,但缺乏转化为现实权利的行动。
3.2 建议
3.2.1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其权利意识
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权利意识增强的前提,权利意识的增强又会促进法律意识的提高。故加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只有在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上下功夫。只有学习法律、规章制度条文,了解自身相关的权利内容,才会形成权利主体意识和认知意识,从而使法定权利转为现实权利。
3.2.2注重体育课程培养,宣传学生体育权利
学校要不断改进体育基础课程教学,加强体育课程的实践和理论结合,注重学生对体育权利内容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还要利用校园网络、社团活动、法律专题讲座、校报、广播媒体,法制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加大体育权利意识的普及力度。[9]
3.2.3建立学生体育维权保障体系
当代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其开始理性思考,关心并维护自我权利实现的开始。同时也是新时期下高等教育面对的重大挑战,学生在体育权利意识的觉醒中认识到自我权利的重要性,并不断地对教育实施者提出自我权利的维护,将会迫使高等教育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觀念,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振涛.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现状与优化策略选择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6(25):105-106.
[2]陈华荣,王家宏. 寻找宪法中的体育权利[J]. 体育学刊,2012,5(3):24-29.
[3]陈荣华. 我国体育权利概念认识:困境与发展[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6:35-34.
[4]泰香,张厚福,姜劲晖. 试论我国学生体育权利制度与不足[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 (4): 28-31.
[5]张雷. 我国大学生体育权利保障浅析[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9(3) :59-61
[6]刘永风,何金. 从人权视角审视我国的学生体育权利问题[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12(6):34-37.
[7]郁海. 浅谈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权利现状[J]. 当今大学生,2009,9(12):127.
[8]黄俊伟. 高等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体育人权”[J]. 现代教育学报,2004,5:102-103.
[9] 刘明霞. 大学生体育权利之实现途径研究[J]. 法治与社会,2012,12(04):234-235.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调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桂林市高校在校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我查阅了学校体育学、体育法学、健身指导纲要等书籍。
1.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四所高校在学生为调查对象,每个学校发放问卷50份,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回收率达95%,其中女生100份,占52.6%,男生90份,占47.3%。
1.2.3数理统计法
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均在SPSS上进行。[1]
2.结果与分析
2.1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现状
2.1.1大学生体育权利认知意识
权利认知是权利意识的起点,是大学生对体育有关享受的权利及对认知的熟悉,它反映了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的强弱。[2]
从表1学生对体育权利概念的认知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对其比较了解的占4.7%,基本了解的比例占17.9%;而不了解的比例最多为77.4%,超过总调查人数的十分之七,并且在问卷发放中,有许多学生对“体育权利”这个概念表示茫然,这足以说明学生对于“体育权利”这个名词还很新鲜,学生体育权利意识淡薄。[3]
2.1.2大学生体育权利实现意识
实现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主动将自己应该享有的法定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的意识。
表4制定学生体育权利保障措施显示,29.5 %大学生认为应该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而最高比例占30.6%大学生认为要维护自己的体育权利还应在自身体育意识上下功夫。高校切实考虑到大学生青春时期的创新和活跃的个性,为其在体育权利行使上提供良好的意识思想,维护大学生的体育权利意识的发展。[4]
2.1.3大学生体育权利救济意识
权利意识的觉醒,会使大学生对于“法制”观念更具有信赖感。当权利被侵犯时主动寻求有效补救途径的意识,会让权利意识成为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的直接反应,使其具有法律的权威感。[5]
这些结果显示出,大部分学生不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但只有在涉及到自身权利时才会有所行动。虽然调查表明有的学生也会对法律救助有信心,但学生在现实中对具体救济办法不甚了解,在面临具体问题就可能退缩,导致最后不了了之。
2.1.4大学生体育权利要求意识
大学生普遍权利意识提高的同时,对社会、学校及政府提出新权利请求的意识。[6]
表7显示,桂林高校在校大学生希望增加对体育知情权、体育选择权的选择比较多,这里的人数为173、159,说明学生对于体育权利要求意识比较强。
2.2 影响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发展的原因分析
2.2.1 社会法制文化环境的制约因素
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权力和政治调控下使得人治的力量强于法制,社会的主流意识也逐渐把利益摆在第一位,形成了以权、钱为中心的权利意识。
2.2.2 学校教育课程的缺陷
桂林市高校的法制课程虽有开设,但也仅仅是在相关活动开展时举行,没有考虑到大学生这一时期是性格、心理成长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有针对性的体育法制课程的辅导,了解一些体育相关权利的内容。学校主导因素造成学生思想意识上的被动,使体育权利意识的开展步步艰辛。[7]
2.2.3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使得学生更加关注自身权利的实现和维护,为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提供主体条件。大学生自身意识上体育权利观念不强,是造成体育权利意识开展的客观原因。[8]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桂林市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在涉及到体育权利意识的整体认识上,大学生意识薄弱且处于被动状态,整体认知意识有待提高。
3.1.2要使法定权利变为现实权利,就要有实现它的愿望和行动。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有努力使体育权利得以实现的意识,但在具体实现措施上处于被动。
3.1.3桂林市高校在校大学生要求意识比较强,会对涉及自身的体育权利进行探求,但缺乏转化为现实权利的行动。
3.2 建议
3.2.1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其权利意识
法律意识的提高是权利意识增强的前提,权利意识的增强又会促进法律意识的提高。故加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只有在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上下功夫。只有学习法律、规章制度条文,了解自身相关的权利内容,才会形成权利主体意识和认知意识,从而使法定权利转为现实权利。
3.2.2注重体育课程培养,宣传学生体育权利
学校要不断改进体育基础课程教学,加强体育课程的实践和理论结合,注重学生对体育权利内容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还要利用校园网络、社团活动、法律专题讲座、校报、广播媒体,法制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加大体育权利意识的普及力度。[9]
3.2.3建立学生体育维权保障体系
当代大学生体育权利意识的觉醒,是其开始理性思考,关心并维护自我权利实现的开始。同时也是新时期下高等教育面对的重大挑战,学生在体育权利意识的觉醒中认识到自我权利的重要性,并不断地对教育实施者提出自我权利的维护,将会迫使高等教育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觀念,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振涛.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现状与优化策略选择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6(25):105-106.
[2]陈华荣,王家宏. 寻找宪法中的体育权利[J]. 体育学刊,2012,5(3):24-29.
[3]陈荣华. 我国体育权利概念认识:困境与发展[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6:35-34.
[4]泰香,张厚福,姜劲晖. 试论我国学生体育权利制度与不足[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 (4): 28-31.
[5]张雷. 我国大学生体育权利保障浅析[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 9(3) :59-61
[6]刘永风,何金. 从人权视角审视我国的学生体育权利问题[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12(6):34-37.
[7]郁海. 浅谈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权利现状[J]. 当今大学生,2009,9(12):127.
[8]黄俊伟. 高等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体育人权”[J]. 现代教育学报,2004,5:102-103.
[9] 刘明霞. 大学生体育权利之实现途径研究[J]. 法治与社会,2012,12(04):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