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得”与“生得”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诚有“师”与“生”、“教”与“学”之关系,姑且不谈动态的“师”与“生”角色与动态的“教”与“学”的关系,单单就谈我们固有的师生角色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的“得”。
  “师得”为先:贵在教学价值的发现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凝聚着教师的学识和智慧。“教师应是文本的知音。”(方智范语)需要教者在课前深度解读文本,把握文本的重点,找到切入点。以此提升阅读教学的效度。“沧海虽大,吾只取一瓢饮。”教学时的切入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字,甚至是一个标点,我们应该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的价值内容来作为文章切入点。此外,还要关注学生的起点与需求、阅读思维深度等因素。教师的文本细读无论多么深刻都是允许的,因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但教师的深刻不等于学生的深刻,也不需要让学生拥有教师的深刻,教师应当准确把握儿童心理和思想实际,用适合孩子的方式传递适合孩子的思想。
  从语文课程的表现主体来看,主要是言语作品,是一篇篇“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与体裁丰富多样的“文章”。一篇文章,作为社会阅读客体存在时,其主要价值在于传递信息;当它作为语文教材时,它肩负的责任不仅仅是传递信息,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它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或者说是怎样组合言语这种材料进行信息传递的,即所谓的“教学价值”。
  关注“教学价值”,首先要关注文体,把握不同的文体特点:叙事,我们要关注情节、结构、人物;写景,我们要关注画面、情感、顺序;诗歌,我们要关注意象、情感、韵律。其次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身世际遇、写作背景、个性特点等,有助于我们对文本的言语形式有独到的、深刻的发现,话中之意、言外之音,皆入心际。再次要锁定言语,关注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布局谋篇的特点、作用、效果。不仅仅要体会到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而且还要领悟作者“惜字如金”的用意。这不仅能够更深刻地感悟内容,体会情感,还能使学生获得一些表达的知识、技巧。为习作提供储备。多角度的文本研读,能让我们读到课文的深刻之处、独到之处,能让我们接近或走进作者的内心,能让我们品味到语言的滋味,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作为教者,细读文本,对“教学价值”先“得”为快,这是语文教师教学准备的必需,也是语文教师阅读教材(非一般文章)的应有之快。
  “生得”有法:立足“读、品、述”的教学策略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宋·陆九渊)从语言文字人手,引领学生对文本反复涵泳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文本蕴含的伟大人格、深邃思想和美好情操,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从而喷涌出不吐不快的言语表述。简言之,就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地穿行于听、读、品、述之间,实现语文的“言”与“意”的共生。
  一、读——察言会意
  潜读文本。“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课标规定的一项重要教学目标,又是打通文本“育”“意”通道的根本手段。“读”不但促进了理解,同时培养了语感。积累了语言,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异于舍本逐末。“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清·唐彪)可见,课文读熟了,词语、句子、段落、篇章便烂熟于心,教师虽不明示什么表达方法,学生却自然地习得。读,包括吟诵、涵泳、有感情地诵读等,读的声音可大可小,形式可以不一,一个“味”字了得,读的本质是对语言全方位的品味。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文化,“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沉其中,神游天外,所以读是语文学习的上乘之法。
  内化文本。语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言语的“聪”“明”。言语“聪”“明”属哲学命题,在语文教学中的目的性表达就是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内在核心是语感,所以,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获得不能像学理科那样靠分析理解、逻辑推理,而是靠不断地言语感悟酝酿和言语储存积淀。背诵作为读的最高形式,既体现语文的本质特征,又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消化把握优秀言语作品的最佳方式是对言语作品全方位的品味吸收,而背诵就是以反复诵读的方式,对言语作品不断地多层面地感悟涵泳,最终对言语作品的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全盘吸收。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角度看,背诵是真正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即“言”与“意”达到无痕统一的最高境界。
  二、品——明意赏言
  母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言,领悟文本之“意”、事物之“象”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文本的言语推至学生注意力的中心,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课文恰到好处的言语,体会作者运用语言之匠心。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各自的感官去“触摸”“品味”语言文字。品味点可以是文章中的精彩句段,可以是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可以是句式上的有心变化,可以是修辞上的别具一格等凝聚着作者心智的言语,为从“意”到“言”的表达转换作好准备。明白说,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语文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在于语文本身——“言语形式”,懂得这样运用语言之所以然,“使其言皆出于我口”“使其意若出于我心”,充分地内化至品读主体的语感图式之中。
  每一个文本都有着独特的言语方式,每一种语言结构都有相应的语文功能。教学中关注言语形式,形式中应更为关注语言结构。句式结构,如陈述、反问、设问、疑问、祈使句、感叹句……段式,如复沓句段、总分段式、并列段式、转折段式、递进段式……文式结构,如总分(总分总)、倒叙、观点与论证、说明的层次等。《猴子种果树》(苏教版第四册)一文中有这样三个段式:
  一只乌鸦“哇哇”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
  一只喜鹊“喳喳”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杏树呢?有句农谚,‘桃三杏四’。杏树四年才结果,你等得及吗?”
  一只杜鹃“咕咕”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怎么种桃树呢?有句农谚‘桃三樱二’。种桃树再短也得三年才结果,你不着急吗?”
  三只鸟劝说猴子时的段式是一样的:称呼+疑问+说农谚+反问。揣摩作者、编者的意图,在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中,让孩子学会劝说别人,这是一种方法。究其劝说之法:“猴哥”的称呼很善意;“你怎么种x树呢”很是不解;“有句农谚……”理由充足;“×树要等×年才能结果,你……吗”渲染劝说效果,达成劝说目的。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点发力,充分练说,说出真诚的劝说之意。这种语言结构要烙印在学生脑海,语言结构化的沉淀与连接,为类似的言语图式留下更多“接口”,必将形成学生的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
  三、述——言投意合
  语文课堂应该是在教师的精心引领下,在富有情趣的氛围中,主要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的读与品,不断内化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等方面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言语作品”,即“述”(说与写,口头与书面皆属“述”),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过程。“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学生在据言知意的过程中,意开始酝酿,觉得有许多东西要表达,加上语言表达方法的介入,对怎么表达有了较为明确的感觉,容易进入一种言语倾吐的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之中。说出的话语、写出的文章就能“从心底里自动而自然地涌出”,“意”的燃烧激起“言”的流淌,可谓“言投意合”。细究内层,其实让学生把内化于心中的“意”转化为“言”还需经历两个层面的过程:一是将内化于心中的“意”转化为学生的“口头语言”,二是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也就是学生要以有形的文字把心中形成的“意”准确而又精细地表达出来。
  “述”是“读”与“品”结的果,反过来,又可提升“读”与“品”的质,三方螺旋推升,相得益彰。
  诚然,语文教学中的师“得”面与生“得”面不尽相同,从“言意共生”的角度紧紧抓牢语文教学的缰绳,顺着语文教学本真之路,“得意”又“得言”,“生意”又“生言”,语文教学也许才会有更高的境界、更浓的本味儿。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白蒲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来交流思想,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而通过“说”和“写”来交流思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但它们有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想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灵自由。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热爱他们,在
期刊
一棵树,有干有根有冠,要想枝干遒劲、根系发达、树冠丰满,就需要园丁的辛勤浇灌与培植。当树上所有的部位充分吸收养料,它才会枝繁叶茂,结出累累果实。  语文教学是一棵树,如“养料”充足,它便开花,结果。为语文教学这棵树“浇水施肥”,让它长成一棵大树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树之干——教学文眼  教学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学生熟读文本反复拿捏以后,在教学中选择好的文本切入点,直接影
期刊
摊开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浏览160分试题,列数其中难以攻克的堡垒,古诗词鉴赏一定是其中令人咋舌的险隘之一。很多学生拿到古诗词鉴赏通常就诗论诗,只把诗词本身读过,内容读不懂便失了分寸,不知所措了。要想掌握古诗词鉴赏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把一部分目光放在审“题”之上——既审标题,又审作者和注释,也审题目。  一、审标题  何为“审”?“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标题呢?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口语交际的理念表述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往的素养。”我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尝试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种交际情境。让学生乐说  1.语言描述,启发学生走向情境。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导入语还能很好地将学生带人情境中去,
期刊
一直以来,写景类文章的教学是个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景的感悟并不透彻,从而在教学中出现“语言迟疑”现象。今天,又一次捧起《拉萨的天空》,担心犹存,但教学之前的一次灵动让我很好地处理了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一、线理清了,“景”语演变为“情”语  写景类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语优美典雅。但作者的情并不能直接传递于这群刚学会阅读,还处于识字期的孩子们,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很多时候,在我们教师眼里觉得很简单的
期刊
记得陈四益先生有一篇奇文,名曰《站着读还是跪着读》。对种种语文课堂的解读,我以为,应该不外乎会有以下三种姿态:  一曰跪着读,顶礼膜拜、俯苣帖耳,只知悦纳鼓掌,缺点成为巧思,失误亦是妙设,皆以信徒之心待之。  一曰坐着读,从从容容、坦坦荡荡,或激赏、或称奇、或意会、或困惑,执灯漫步,不宠不惊,皆以平淡之心待之。  一曰站着读,不见光环;只为同仁,平等的人格作平等的对话,字字实在,句句中肯,皆以平视
期刊
缘起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循循善诱,指导他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以下是福楼拜与莫泊桑的几段对话: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
期刊
作文指导课难上,难在头绪太多,关系复杂。如何抽丝剥茧,厘清头绪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就以笔者获得“江苏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的案例《如何写出情节的波澜?》为例来谈谈作文指导课中必须要厘清哪些关系。  一、指导与训练的关系  笔者认为,作文指导课的核心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某种技法完成作文的过程。而检验作文指导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否比较熟练地运用教师课上所教的作文技法
期刊
瑞吉欧,这座意大利北部的一座小城,而今已成为全世界幼教工作者心驰神往的地方。在瑞吉欧,教师以“儿童发展为中心”,他们努力倾听孩子的声音,认真走进孩子的世界;他们在倾听中感悟儿童、认识儿童、理解儿童,让孩子尽快地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   作为伙伴的教师,瑞吉欧有句掷地有声的名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这句话正道出了我们苦苦追寻的教育原点——“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儿童,是自然人,是社会人,是天生
期刊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所以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诗歌鉴赏。江苏高中语文教科书开设了“唐诗宋词选修”,充分诠释了当前新课改的方向。但我们的诗歌教学却陷入了尴尬。诗歌难讲,知识点难落实,许多教师感到讲授的深度很难把握;学生也感到非常不适应。教师还是那样把一首首优美的、空灵的、清新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