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拉萨的天空”“有情”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s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写景类文章的教学是个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景的感悟并不透彻,从而在教学中出现“语言迟疑”现象。今天,又一次捧起《拉萨的天空》,担心犹存,但教学之前的一次灵动让我很好地处理了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一、线理清了,“景”语演变为“情”语
  写景类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语优美典雅。但作者的情并不能直接传递于这群刚学会阅读,还处于识字期的孩子们,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很多时候,在我们教师眼里觉得很简单的描写语言到了孩子那里就是“感悟不到”,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激起学生思维中“情语”的火花,没有完成信息的“有效传递”。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请学生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提问,“拉萨的天空”给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此时,学生已回答“觉得拉萨的天空很蓝”。接着,我顺水推舟,请孩子们用手去数一数,文章中一共出现了多少个“蓝”字。学生一数,原来有“十一个蓝字”。接着,我请学生连续读这些“蓝”字,问读后感觉怎样。学生读后,普遍感觉“太多,太烦,太腻”,此语正敲中了学生心灵的“共鸣”处。接下来,我话锋一转:“虽然,你们读了,感觉烦了,那作者是不是对拉萨的天空也是这种感觉呢?”学生马上读书,找出“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是爱拉萨的天空的。但我没有满足,仍然问:“从哪里可以看出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就此,文章的一条线鲜明起来,一切都是围绕“蓝得神往,吸引,久久不忍移开”展开,从而将“景”语真正演变为“情”语,学生带着细致与思考对课文进行有效地阅读。
  二、点踩透了,“情”语化为“心”语
  当学生带着一种兴致与激情为“神往”而进行有效阅读,此时,整篇课文再也不是在一根线上展开,而是一个“面”。学生的朗读有了空间,学生的思考有了时间。从这一点出发,整篇文章的结构已演变为“据学生的需要加以自由取舍”,不再会有“一切分析到位,一切分析却不尽如人意”的感觉。
  第一个学生找到了,第一小节“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我问:“见过蓝宝石吗?”学生说见过。接着,我请他谈谈感觉,学生说:“蓝宝石不仅蓝,而且蓝得透明,没有一点杂质,没有一点破损,看上去晶莹透亮,很想拿在手里。”学生的话说到位了,我请他读,读得很好,接着我问:“如果在你的头顶上有一块这种晶莹透亮的蓝宝石让你慢慢欣赏,喜欢吗?”他们都很喜欢。于是,带着一份想拥有的情感朗读这句话,我悄悄地在“蓝”字下板书“亮”。第二个学生找的可不一样,他觉得“一年四季中,不管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但在说的时候却只能说到“蓝”,体会不到那种意境,说明还没有真正领悟到这句话的内涵。于是,我说:“北京奥运会筹办期间,多次向世界提供一年中的蓝天总数,为什么呢?”一名学生马上回答:“蓝天总数越多,说明环境越好。”我又说:“那布达拉宫的上空一年四季总是蓝晶晶的,说明了什么呢?”学生马上悟到了,纷纷举手,一学生回答:“一年四季总是蓝的,说明这儿环境好,呼吸时让人心旷神怡。”接着,在读的时候,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并没有停止,而是请他们描述如果生活在这儿会有什么感觉。有的学生认为是一种享受,有的学生认为这里是人间天堂,于是再读“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心中真的有了一份神往。于是,再板书“蓝”。接下来,用同样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了蓝的“纯净”,板书“净”,“净到可以洗脸”。学生就这样在朗读与感悟中,将“心”读了出来,将“心”道了出来。后来,我又试着问学生:“拉萨的天空是这么蓝,可我们不能到拉萨,我们还是得呆在这里,我们也渴望有拉萨这样的蓝天,我们怎样才会有像拉萨一样蓝得透亮、纯净的蓝天呢?”学生为此展开了讨论,说出了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使得“环保意识”在无意识中渗透进教学。
  通过这次教学,我真正意识到:学生的“情”是有的,“心”也是“亮”的,关键是课堂如何用这个“钻”去钻出“真情与真心”来。可见,写景类文章需要真正从文本的“点”入手,以“情”突破,实现“情景交融”。
  
  作者简介:江苏省丹阳市皇塘中心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引导审美主体超越功利目的,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想象,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所以,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
期刊
我喜欢风。  风自由而空灵,我们可以和它撞个满怀,却不能叫停它匆忙的脚步,无法挽留它潇洒的背影。  风在江南,吹绿两岸,让你遭遇吐青的杨柳;风在塞北,拨开野草,让你惊见大漠的牛羊……  曾翻阅汉高祖的白云的,曾翻阅陆放翁的大散关的,也曾翻阅你满额的青发的,就是那像歌又像笛的风。  我突然觉得:他,就像风一样。  想起他,这样的画面便在脑海中出现:着一袭风衣,走在簌簌的风里,风鼓起风衣的大翻领,吹起
期刊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致力于儿童语文思维的发展,把学生教聪明。在一次练习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苏教版第8册《练习7》有一个训练学生“炼字”功夫的题目,是这样的——  在括号中填入一个字:  风拂千条柳,雨(  )万朵花。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唐装、旗袍,一看就知道中国韵味;丝绸、陶瓷,一品就知道中国特色;京剧、昆曲,一听就知道中国戏曲;舞狮、龙灯,一瞧就知道中国品位。越具有民族特色,越属于全世界。著名特级教师阅读教学吹起的浓郁中国风,增强了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
期刊
在我看来,有些人注定是为教育而存在的。他们坚韧地行走在这条鲜花与荆棘交织、理想与现实纠结的道路上,且行且吟,无怨无悔。  作为杨金林先生的同事,我以为他天生就是为基础教育研究而跋涉探索的远行者,勇于将每一片未知的土地置放于脚下是他生命的天然使命和存在方式。否则,奔走于我心中的疑窦就无法找到合适的注解。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
期刊
汉字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在各种审美领域都有所体现,如中国画法“移形似而尚骨气”,“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艺术中的这种以意统形,以神摄形,略于形式的美学追求迁移到汉语的句段结构上,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重领悟、重意会,不重形式已经成为了汉语的特点。这种由汉语言特点带来的学科思维方式在无形之中也影响着很多语文学科教师看待“语文”的视
期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来交流思想,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而通过“说”和“写”来交流思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但它们有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想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灵自由。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热爱他们,在
期刊
一棵树,有干有根有冠,要想枝干遒劲、根系发达、树冠丰满,就需要园丁的辛勤浇灌与培植。当树上所有的部位充分吸收养料,它才会枝繁叶茂,结出累累果实。  语文教学是一棵树,如“养料”充足,它便开花,结果。为语文教学这棵树“浇水施肥”,让它长成一棵大树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树之干——教学文眼  教学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学生熟读文本反复拿捏以后,在教学中选择好的文本切入点,直接影
期刊
摊开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浏览160分试题,列数其中难以攻克的堡垒,古诗词鉴赏一定是其中令人咋舌的险隘之一。很多学生拿到古诗词鉴赏通常就诗论诗,只把诗词本身读过,内容读不懂便失了分寸,不知所措了。要想掌握古诗词鉴赏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把一部分目光放在审“题”之上——既审标题,又审作者和注释,也审题目。  一、审标题  何为“审”?“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标题呢?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口语交际的理念表述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往的素养。”我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尝试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种交际情境。让学生乐说  1.语言描述,启发学生走向情境。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导入语还能很好地将学生带人情境中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