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摊开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浏览160分试题,列数其中难以攻克的堡垒,古诗词鉴赏一定是其中令人咋舌的险隘之一。很多学生拿到古诗词鉴赏通常就诗论诗,只把诗词本身读过,内容读不懂便失了分寸,不知所措了。要想掌握古诗词鉴赏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把一部分目光放在审“题”之上——既审标题,又审作者和注释,也审题目。
  一、审标题
  何为“审”?“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标题呢?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它最先映入眼帘,留给人最重要的第一印象就是标题,因此绝对不容小看。
  通常来说,单单用“无题”或某个词牌名作标题的情况在各类试卷中并不常见,大部分情况下,古诗词均有标题,而且那些标题绝非诗人(或编者)随意为之,它可以交代诗歌的写作环境,如2011年福建省的《晓至湖上》,“晓”交代了时间是早晨,“湖上”告知了读者所在之地;可以传递诗人的写作缘由,如2008年江苏省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因为登临了六朝古都金陵的凤凰台,作者才引出了后来的种种感慨;可以表明写作目的,如2011年山东省的《咏山泉》,标题便告知了我们一切,本诗是咏物诗,借咏山泉之特性抒发人之精神;也可以表达诗歌的情感,如2009年江西省的《喜外弟卢纶见宿》,一个“喜”字表露了诗人在诗中抒发的部分情感……
  既然诗词的标题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掌握分析标题的有效方法。只有准确掌握标题中传达出的重要信息,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对诗词内容的解读。
  标题又该如何来审呢?怎样才能把里面蕴含的信息迅速而又准确地挖掘出来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划分标题层次。鉴于现在的高中生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语法,所以我们不必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判定标题的具体结构,只要学生能正确划分出标题中包含了几层内容便足矣。
  以2004年江苏省的《征人怨》为例,标题只有三个字,只要有正常阅读水平的学生都能迅速划分出其为两层——征人/怨。“征人”告诉了我们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也暗示了这是首边塞诗;一个“怨”字告诉了我们诗中主人公的基本情感,而这应该也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此诗为边塞诗,②此诗一定会写一位征人对战争的种种怨愤,③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征人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由此再去读诗歌,便不难发现诗中确实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又能很快找出征人所怨的具体内容,虽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毕竟有章可循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正确率。
  二、审作者
  每一位作者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经历有所不同,对人生的认识也会有所差异。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诗作风格。
  虽说一位诗人的作品风格有可能是多变的,譬如苏轼,他既能吟诵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能低唱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哀婉。但毕竟,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豪爽洒脱的东坡居士,偶尔的小悲伤也是情出有因。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一位诗人的主体风格在形成之后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就好比我们不能硬让杜甫一挥衣袖,朗声大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不能强迫让李白凝眉长思,低低叹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日三变的作者,终也难成大家。如果我们可以做到知人论“诗”的话,就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高考命题时,很多省份往往刻意避开名家,生怕诗歌落了俗,而江苏省偏偏不避大家,从2007年至今,把辛弃疾、李白、岳飞、王昌龄、杜甫、温庭筠考了个遍,个个都是考生熟识的面庞,就以2009年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来说,且不读别的部分,就作者来说,岳飞这辈子干过的大事应该就是抗金卫国吧,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的雄心壮志,中心思想也便有了着落,再去逐字逐句读词,心里就应该有数了。
  三、审注释
  再说注释。诚然,有些冷僻词的注释对我们理解诗歌并无大的影响,但大部分情况下出卷者不会随意编排注解,我们还是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每一条注释背后的故事。
  审注释有时和读作者的功效差不多,面对一个陌生的作者,注释可以告诉你他是谁,诗词的写作背景又大致是什么。例如2012年扬泰南苏中一模试卷考了崔与之的《水调歌头·题剑阁》,大家对作者崔与之并不熟悉,这个原本只能被略过的信息却被注释一下子激活了。注释如下:崔与之,南宋名臣,广东人。此词写于词人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路安抚使时。当时,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金人之手。
  先说对崔与之最基本的介绍:南宋名臣。仅仅“南宋”两个字就可以带给学生多少有用的信息啊!南宋最重要的事件便是抗金,而试卷肯定是代表主流观点的,所以崔与之一定是铁骨铮铮的主战派,思念故土亲人,渴望立马战场,收复失地必定有他的份。
  再说后半部分。对于诗词写作背景的介绍,一句“尽沦于金人之手”告诉我们作者此时除了保家卫国,收复失地,回归故土,还百姓一份安宁外,还能想什么别的内容呢?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想再去研读诗歌内容就应该简单很多了吧!
  以上所举之例重点在于说明注释可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其对于理解诗词的作用已得明证,但有时一些看似并不太起眼的注释也有大功效。
  如2010年北京卷中李白《古风》的二、三两个注释: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看似只是出卷者对两个相对陌生的词语作了一个解释,但正是通过这个注释告诉我们,诗句中出现了两组相对的意象:梧桐和枳棘,燕雀和鸳鸾。燕雀原该栖息在矮小的枳棘上,而此刻它却驻足在了高大的梧桐上;鸳鸾原该飞上碧净的梧桐,而现在它却停留在多刺的枳棘上。何意?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不就是这样吗?君昏臣佞啊!
  因而,我们除了要关注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注释外,对于一些内涵丰富的意象的注释也万万不可小觑。只有抓住重点注释,方可提高解题效率。
  四、审题目
  江苏省的高考古诗词鉴赏主要是考查对诗歌基本内容的把握、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以及艺术手法的认识。虽说基本考点不多,但因为命题形式的灵活也难倒了年复一年无数的奋战者。因此认真研读题目势在必行,因为只有我们弄明白要干什么,才能够快速、准确地铲除障碍。   那么审题目时又该注意什么呢?首先一定要找出题目到底问了什么。有时一些试题的题干比较长或者比较含蓄,会对理解造成一些困扰,这就要我们仔细划分出题干的层次,弄明白问题是什么。
  如2010年江苏省的《送魏二》,第三问是: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我们不妨把这道试题略略切割一下:第一,“三、四两句”限定了范围,答题的出发点是这两句;第二,此为他人的一句评论,对评论者可以不管,关键看评论的句子“代为之思,其情更远”,结合此诗为送别诗这一特征,此句翻译为“代替友人为其思考离别后的场景,作者的情谊更加深远”;最后,看“请作具体分析”,此句告诉考生一定要结合诗文内容分析。综合以上理解,我们可以概括出此题的真正问题为二:一是三、四两句写了什么内容,即作者认为友人离别后过着怎样的生活;二是为什么“代为之思”,就能“其情更远”,即此处用了什么手法,为什么用了此手法能突出情意之深,也就是此手法有什么作用(因为是作者替友人思考,所以手法毋庸置疑就是想象,然后再写出想象拓展意境的基本作用即可)。
  其次,审题目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到题干中的一些限制条件,弄明白到底该回答什么。虽说限制好像是障碍,但实际上题中限制越多,答题越有针对性,所以对于那些限制条件,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我们都要一个不落地抓住。
  先说显性条件,如2010年广东卷《望江东》,第二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此问的限制条件很是明了:①运用的手法是虚实结合,②分析范围为上片和下片任选其一,不用全写。所以在答题时,要记得找出上片或者下片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当然作为手法分析题,需在最后添上使用虚实结合的作用。
  显性条件易找也易忘。班里的学生经常会在考查“修辞手法”时 ,写上某种“表现手法”,一则可能是概念混淆,但更多的还是审题不够仔细,这样的失分尤为令人痛心。因此,建议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细心用笔画出显性条件,以免大意失荆州。
  再说隐性条件,如上文提到的《送魏二》中的“代为之思”,看到“代”,便明了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构的,立刻就能抓到想象这一手法,抓住了关键得分便不难了。再如2012年江苏省南京、盐城一模试卷《幽州夜饮》中第二问: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第一问相对简单,通过“迟暮”,考生不难想到“恐美人之迟暮”。但是第二问有些学生懵了,没读懂诗,自然答不出了。其实细想这一问,出卷者给了很多隐性的提示,既然此句化用了屈原的句子,那么意义上是不是也有共通之处呢?所以大胆写上“哀叹自己迟暮衰老,悲叹自己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吧,分数就到手了。
  隐性条件虽说没有显性条件显眼,但是一旦挖掘到它,就如同拿到了一张通行证,足够大家畅游诗词丛林。所以平时做题时还是希望学生多留心,多思考,认真琢磨言外之意。
  要想做好诗词鉴赏题,读明白诗词内容很重要,但是审标题、审作者、审注释、审题目也极为重要。审题目便是审清题目为何,弄清答题多少,也只有走好这一步,才能真正提高古诗词鉴赏的水平,也才能把握住古诗词鉴赏的金钥匙,开启成功的大门!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许多一线教师都曾进行过“新课程”理论培训,都接触了新的教学理论知识。然而教学中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从课堂教学目标这个环节来看,依然没有多少变化。培训前大多数语文教师把课文目标完全列出,目标涉及许多方面:课文中心、课文结构、重点字词、手法的运用及效果等等。培训后还是如此,因为这些就是考试检测的内容。教学理论上认为目标体系对评价体系有指导作用,而实际教学是评价体系决定了教学的目标体系,教师的实际行为与理
期刊
近日,细细拜读了李建成校长的教学主张“让学生和语文一起成长”,顿觉醍醐灌顶。她像一盏明灯,引领我们迈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她如一轮暖阳,给语文教学的春天增添勃勃生机;她也为我打开了作文教学的另一扇门: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欲写的冲动中成长   人生命成长的动力源于自己的生命体,但也需要外在“呼唤”。学生作文是个体通过写作“让生命和语文成长”的一种方式,作文教学便应
期刊
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在诗词中,起点是意象,终点却是意境。   诗词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完整的艺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引导审美主体超越功利目的,必须强调学生主体对审美对象展开活跃的心理想象,使学生主体在追寻和发现中得到无穷乐趣。所以,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
期刊
我喜欢风。  风自由而空灵,我们可以和它撞个满怀,却不能叫停它匆忙的脚步,无法挽留它潇洒的背影。  风在江南,吹绿两岸,让你遭遇吐青的杨柳;风在塞北,拨开野草,让你惊见大漠的牛羊……  曾翻阅汉高祖的白云的,曾翻阅陆放翁的大散关的,也曾翻阅你满额的青发的,就是那像歌又像笛的风。  我突然觉得:他,就像风一样。  想起他,这样的画面便在脑海中出现:着一袭风衣,走在簌簌的风里,风鼓起风衣的大翻领,吹起
期刊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致力于儿童语文思维的发展,把学生教聪明。在一次练习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苏教版第8册《练习7》有一个训练学生“炼字”功夫的题目,是这样的——  在括号中填入一个字:  风拂千条柳,雨(  )万朵花。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唐装、旗袍,一看就知道中国韵味;丝绸、陶瓷,一品就知道中国特色;京剧、昆曲,一听就知道中国戏曲;舞狮、龙灯,一瞧就知道中国品位。越具有民族特色,越属于全世界。著名特级教师阅读教学吹起的浓郁中国风,增强了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
期刊
在我看来,有些人注定是为教育而存在的。他们坚韧地行走在这条鲜花与荆棘交织、理想与现实纠结的道路上,且行且吟,无怨无悔。  作为杨金林先生的同事,我以为他天生就是为基础教育研究而跋涉探索的远行者,勇于将每一片未知的土地置放于脚下是他生命的天然使命和存在方式。否则,奔走于我心中的疑窦就无法找到合适的注解。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
期刊
汉字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在各种审美领域都有所体现,如中国画法“移形似而尚骨气”,“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艺术中的这种以意统形,以神摄形,略于形式的美学追求迁移到汉语的句段结构上,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重领悟、重意会,不重形式已经成为了汉语的特点。这种由汉语言特点带来的学科思维方式在无形之中也影响着很多语文学科教师看待“语文”的视
期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来交流思想,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而通过“说”和“写”来交流思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但它们有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想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灵自由。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热爱他们,在
期刊
一棵树,有干有根有冠,要想枝干遒劲、根系发达、树冠丰满,就需要园丁的辛勤浇灌与培植。当树上所有的部位充分吸收养料,它才会枝繁叶茂,结出累累果实。  语文教学是一棵树,如“养料”充足,它便开花,结果。为语文教学这棵树“浇水施肥”,让它长成一棵大树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树之干——教学文眼  教学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学生熟读文本反复拿捏以后,在教学中选择好的文本切入点,直接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