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摊开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浏览160分试题,列数其中难以攻克的堡垒,古诗词鉴赏一定是其中令人咋舌的险隘之一。很多学生拿到古诗词鉴赏通常就诗论诗,只把诗词本身读过,内容读不懂便失了分寸,不知所措了。要想掌握古诗词鉴赏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把一部分目光放在审“题”之上——既审标题,又审作者和注释,也审题目。
一、审标题
何为“审”?“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标题呢?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它最先映入眼帘,留给人最重要的第一印象就是标题,因此绝对不容小看。
通常来说,单单用“无题”或某个词牌名作标题的情况在各类试卷中并不常见,大部分情况下,古诗词均有标题,而且那些标题绝非诗人(或编者)随意为之,它可以交代诗歌的写作环境,如2011年福建省的《晓至湖上》,“晓”交代了时间是早晨,“湖上”告知了读者所在之地;可以传递诗人的写作缘由,如2008年江苏省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因为登临了六朝古都金陵的凤凰台,作者才引出了后来的种种感慨;可以表明写作目的,如2011年山东省的《咏山泉》,标题便告知了我们一切,本诗是咏物诗,借咏山泉之特性抒发人之精神;也可以表达诗歌的情感,如2009年江西省的《喜外弟卢纶见宿》,一个“喜”字表露了诗人在诗中抒发的部分情感……
既然诗词的标题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掌握分析标题的有效方法。只有准确掌握标题中传达出的重要信息,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对诗词内容的解读。
标题又该如何来审呢?怎样才能把里面蕴含的信息迅速而又准确地挖掘出来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划分标题层次。鉴于现在的高中生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语法,所以我们不必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判定标题的具体结构,只要学生能正确划分出标题中包含了几层内容便足矣。
以2004年江苏省的《征人怨》为例,标题只有三个字,只要有正常阅读水平的学生都能迅速划分出其为两层——征人/怨。“征人”告诉了我们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也暗示了这是首边塞诗;一个“怨”字告诉了我们诗中主人公的基本情感,而这应该也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此诗为边塞诗,②此诗一定会写一位征人对战争的种种怨愤,③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征人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由此再去读诗歌,便不难发现诗中确实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又能很快找出征人所怨的具体内容,虽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毕竟有章可循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正确率。
二、审作者
每一位作者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经历有所不同,对人生的认识也会有所差异。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诗作风格。
虽说一位诗人的作品风格有可能是多变的,譬如苏轼,他既能吟诵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能低唱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哀婉。但毕竟,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豪爽洒脱的东坡居士,偶尔的小悲伤也是情出有因。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一位诗人的主体风格在形成之后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就好比我们不能硬让杜甫一挥衣袖,朗声大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不能强迫让李白凝眉长思,低低叹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日三变的作者,终也难成大家。如果我们可以做到知人论“诗”的话,就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高考命题时,很多省份往往刻意避开名家,生怕诗歌落了俗,而江苏省偏偏不避大家,从2007年至今,把辛弃疾、李白、岳飞、王昌龄、杜甫、温庭筠考了个遍,个个都是考生熟识的面庞,就以2009年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来说,且不读别的部分,就作者来说,岳飞这辈子干过的大事应该就是抗金卫国吧,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的雄心壮志,中心思想也便有了着落,再去逐字逐句读词,心里就应该有数了。
三、审注释
再说注释。诚然,有些冷僻词的注释对我们理解诗歌并无大的影响,但大部分情况下出卷者不会随意编排注解,我们还是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每一条注释背后的故事。
审注释有时和读作者的功效差不多,面对一个陌生的作者,注释可以告诉你他是谁,诗词的写作背景又大致是什么。例如2012年扬泰南苏中一模试卷考了崔与之的《水调歌头·题剑阁》,大家对作者崔与之并不熟悉,这个原本只能被略过的信息却被注释一下子激活了。注释如下:崔与之,南宋名臣,广东人。此词写于词人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路安抚使时。当时,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金人之手。
先说对崔与之最基本的介绍:南宋名臣。仅仅“南宋”两个字就可以带给学生多少有用的信息啊!南宋最重要的事件便是抗金,而试卷肯定是代表主流观点的,所以崔与之一定是铁骨铮铮的主战派,思念故土亲人,渴望立马战场,收复失地必定有他的份。
再说后半部分。对于诗词写作背景的介绍,一句“尽沦于金人之手”告诉我们作者此时除了保家卫国,收复失地,回归故土,还百姓一份安宁外,还能想什么别的内容呢?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想再去研读诗歌内容就应该简单很多了吧!
以上所举之例重点在于说明注释可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其对于理解诗词的作用已得明证,但有时一些看似并不太起眼的注释也有大功效。
如2010年北京卷中李白《古风》的二、三两个注释: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看似只是出卷者对两个相对陌生的词语作了一个解释,但正是通过这个注释告诉我们,诗句中出现了两组相对的意象:梧桐和枳棘,燕雀和鸳鸾。燕雀原该栖息在矮小的枳棘上,而此刻它却驻足在了高大的梧桐上;鸳鸾原该飞上碧净的梧桐,而现在它却停留在多刺的枳棘上。何意?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不就是这样吗?君昏臣佞啊!
因而,我们除了要关注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注释外,对于一些内涵丰富的意象的注释也万万不可小觑。只有抓住重点注释,方可提高解题效率。
四、审题目
江苏省的高考古诗词鉴赏主要是考查对诗歌基本内容的把握、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以及艺术手法的认识。虽说基本考点不多,但因为命题形式的灵活也难倒了年复一年无数的奋战者。因此认真研读题目势在必行,因为只有我们弄明白要干什么,才能够快速、准确地铲除障碍。 那么审题目时又该注意什么呢?首先一定要找出题目到底问了什么。有时一些试题的题干比较长或者比较含蓄,会对理解造成一些困扰,这就要我们仔细划分出题干的层次,弄明白问题是什么。
如2010年江苏省的《送魏二》,第三问是: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我们不妨把这道试题略略切割一下:第一,“三、四两句”限定了范围,答题的出发点是这两句;第二,此为他人的一句评论,对评论者可以不管,关键看评论的句子“代为之思,其情更远”,结合此诗为送别诗这一特征,此句翻译为“代替友人为其思考离别后的场景,作者的情谊更加深远”;最后,看“请作具体分析”,此句告诉考生一定要结合诗文内容分析。综合以上理解,我们可以概括出此题的真正问题为二:一是三、四两句写了什么内容,即作者认为友人离别后过着怎样的生活;二是为什么“代为之思”,就能“其情更远”,即此处用了什么手法,为什么用了此手法能突出情意之深,也就是此手法有什么作用(因为是作者替友人思考,所以手法毋庸置疑就是想象,然后再写出想象拓展意境的基本作用即可)。
其次,审题目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到题干中的一些限制条件,弄明白到底该回答什么。虽说限制好像是障碍,但实际上题中限制越多,答题越有针对性,所以对于那些限制条件,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我们都要一个不落地抓住。
先说显性条件,如2010年广东卷《望江东》,第二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此问的限制条件很是明了:①运用的手法是虚实结合,②分析范围为上片和下片任选其一,不用全写。所以在答题时,要记得找出上片或者下片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当然作为手法分析题,需在最后添上使用虚实结合的作用。
显性条件易找也易忘。班里的学生经常会在考查“修辞手法”时 ,写上某种“表现手法”,一则可能是概念混淆,但更多的还是审题不够仔细,这样的失分尤为令人痛心。因此,建议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细心用笔画出显性条件,以免大意失荆州。
再说隐性条件,如上文提到的《送魏二》中的“代为之思”,看到“代”,便明了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构的,立刻就能抓到想象这一手法,抓住了关键得分便不难了。再如2012年江苏省南京、盐城一模试卷《幽州夜饮》中第二问: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第一问相对简单,通过“迟暮”,考生不难想到“恐美人之迟暮”。但是第二问有些学生懵了,没读懂诗,自然答不出了。其实细想这一问,出卷者给了很多隐性的提示,既然此句化用了屈原的句子,那么意义上是不是也有共通之处呢?所以大胆写上“哀叹自己迟暮衰老,悲叹自己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吧,分数就到手了。
隐性条件虽说没有显性条件显眼,但是一旦挖掘到它,就如同拿到了一张通行证,足够大家畅游诗词丛林。所以平时做题时还是希望学生多留心,多思考,认真琢磨言外之意。
要想做好诗词鉴赏题,读明白诗词内容很重要,但是审标题、审作者、审注释、审题目也极为重要。审题目便是审清题目为何,弄清答题多少,也只有走好这一步,才能真正提高古诗词鉴赏的水平,也才能把握住古诗词鉴赏的金钥匙,开启成功的大门!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语文教师。
一、审标题
何为“审”?“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标题呢?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它最先映入眼帘,留给人最重要的第一印象就是标题,因此绝对不容小看。
通常来说,单单用“无题”或某个词牌名作标题的情况在各类试卷中并不常见,大部分情况下,古诗词均有标题,而且那些标题绝非诗人(或编者)随意为之,它可以交代诗歌的写作环境,如2011年福建省的《晓至湖上》,“晓”交代了时间是早晨,“湖上”告知了读者所在之地;可以传递诗人的写作缘由,如2008年江苏省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因为登临了六朝古都金陵的凤凰台,作者才引出了后来的种种感慨;可以表明写作目的,如2011年山东省的《咏山泉》,标题便告知了我们一切,本诗是咏物诗,借咏山泉之特性抒发人之精神;也可以表达诗歌的情感,如2009年江西省的《喜外弟卢纶见宿》,一个“喜”字表露了诗人在诗中抒发的部分情感……
既然诗词的标题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掌握分析标题的有效方法。只有准确掌握标题中传达出的重要信息,才能更高效地开展对诗词内容的解读。
标题又该如何来审呢?怎样才能把里面蕴含的信息迅速而又准确地挖掘出来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是划分标题层次。鉴于现在的高中生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语法,所以我们不必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判定标题的具体结构,只要学生能正确划分出标题中包含了几层内容便足矣。
以2004年江苏省的《征人怨》为例,标题只有三个字,只要有正常阅读水平的学生都能迅速划分出其为两层——征人/怨。“征人”告诉了我们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也暗示了这是首边塞诗;一个“怨”字告诉了我们诗中主人公的基本情感,而这应该也是诗人情感的触发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此诗为边塞诗,②此诗一定会写一位征人对战争的种种怨愤,③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征人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由此再去读诗歌,便不难发现诗中确实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又能很快找出征人所怨的具体内容,虽不能保证完全正确,但毕竟有章可循了,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正确率。
二、审作者
每一位作者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经历有所不同,对人生的认识也会有所差异。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诗作风格。
虽说一位诗人的作品风格有可能是多变的,譬如苏轼,他既能吟诵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也能低唱出“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哀婉。但毕竟,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到的还是一个豪爽洒脱的东坡居士,偶尔的小悲伤也是情出有因。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一位诗人的主体风格在形成之后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就好比我们不能硬让杜甫一挥衣袖,朗声大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不能强迫让李白凝眉长思,低低叹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日三变的作者,终也难成大家。如果我们可以做到知人论“诗”的话,就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高考命题时,很多省份往往刻意避开名家,生怕诗歌落了俗,而江苏省偏偏不避大家,从2007年至今,把辛弃疾、李白、岳飞、王昌龄、杜甫、温庭筠考了个遍,个个都是考生熟识的面庞,就以2009年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来说,且不读别的部分,就作者来说,岳飞这辈子干过的大事应该就是抗金卫国吧,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他的雄心壮志,中心思想也便有了着落,再去逐字逐句读词,心里就应该有数了。
三、审注释
再说注释。诚然,有些冷僻词的注释对我们理解诗歌并无大的影响,但大部分情况下出卷者不会随意编排注解,我们还是应该擦亮眼睛,看清每一条注释背后的故事。
审注释有时和读作者的功效差不多,面对一个陌生的作者,注释可以告诉你他是谁,诗词的写作背景又大致是什么。例如2012年扬泰南苏中一模试卷考了崔与之的《水调歌头·题剑阁》,大家对作者崔与之并不熟悉,这个原本只能被略过的信息却被注释一下子激活了。注释如下:崔与之,南宋名臣,广东人。此词写于词人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路安抚使时。当时,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尽沦于金人之手。
先说对崔与之最基本的介绍:南宋名臣。仅仅“南宋”两个字就可以带给学生多少有用的信息啊!南宋最重要的事件便是抗金,而试卷肯定是代表主流观点的,所以崔与之一定是铁骨铮铮的主战派,思念故土亲人,渴望立马战场,收复失地必定有他的份。
再说后半部分。对于诗词写作背景的介绍,一句“尽沦于金人之手”告诉我们作者此时除了保家卫国,收复失地,回归故土,还百姓一份安宁外,还能想什么别的内容呢?
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我想再去研读诗歌内容就应该简单很多了吧!
以上所举之例重点在于说明注释可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其对于理解诗词的作用已得明证,但有时一些看似并不太起眼的注释也有大功效。
如2010年北京卷中李白《古风》的二、三两个注释: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看似只是出卷者对两个相对陌生的词语作了一个解释,但正是通过这个注释告诉我们,诗句中出现了两组相对的意象:梧桐和枳棘,燕雀和鸳鸾。燕雀原该栖息在矮小的枳棘上,而此刻它却驻足在了高大的梧桐上;鸳鸾原该飞上碧净的梧桐,而现在它却停留在多刺的枳棘上。何意?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不就是这样吗?君昏臣佞啊!
因而,我们除了要关注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注释外,对于一些内涵丰富的意象的注释也万万不可小觑。只有抓住重点注释,方可提高解题效率。
四、审题目
江苏省的高考古诗词鉴赏主要是考查对诗歌基本内容的把握、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以及艺术手法的认识。虽说基本考点不多,但因为命题形式的灵活也难倒了年复一年无数的奋战者。因此认真研读题目势在必行,因为只有我们弄明白要干什么,才能够快速、准确地铲除障碍。 那么审题目时又该注意什么呢?首先一定要找出题目到底问了什么。有时一些试题的题干比较长或者比较含蓄,会对理解造成一些困扰,这就要我们仔细划分出题干的层次,弄明白问题是什么。
如2010年江苏省的《送魏二》,第三问是: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我们不妨把这道试题略略切割一下:第一,“三、四两句”限定了范围,答题的出发点是这两句;第二,此为他人的一句评论,对评论者可以不管,关键看评论的句子“代为之思,其情更远”,结合此诗为送别诗这一特征,此句翻译为“代替友人为其思考离别后的场景,作者的情谊更加深远”;最后,看“请作具体分析”,此句告诉考生一定要结合诗文内容分析。综合以上理解,我们可以概括出此题的真正问题为二:一是三、四两句写了什么内容,即作者认为友人离别后过着怎样的生活;二是为什么“代为之思”,就能“其情更远”,即此处用了什么手法,为什么用了此手法能突出情意之深,也就是此手法有什么作用(因为是作者替友人思考,所以手法毋庸置疑就是想象,然后再写出想象拓展意境的基本作用即可)。
其次,审题目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到题干中的一些限制条件,弄明白到底该回答什么。虽说限制好像是障碍,但实际上题中限制越多,答题越有针对性,所以对于那些限制条件,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我们都要一个不落地抓住。
先说显性条件,如2010年广东卷《望江东》,第二问: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此问的限制条件很是明了:①运用的手法是虚实结合,②分析范围为上片和下片任选其一,不用全写。所以在答题时,要记得找出上片或者下片哪里是实写,哪里是虚写,当然作为手法分析题,需在最后添上使用虚实结合的作用。
显性条件易找也易忘。班里的学生经常会在考查“修辞手法”时 ,写上某种“表现手法”,一则可能是概念混淆,但更多的还是审题不够仔细,这样的失分尤为令人痛心。因此,建议学生在做题时一定要细心用笔画出显性条件,以免大意失荆州。
再说隐性条件,如上文提到的《送魏二》中的“代为之思”,看到“代”,便明了不是真实的,而是虚构的,立刻就能抓到想象这一手法,抓住了关键得分便不难了。再如2012年江苏省南京、盐城一模试卷《幽州夜饮》中第二问: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第一问相对简单,通过“迟暮”,考生不难想到“恐美人之迟暮”。但是第二问有些学生懵了,没读懂诗,自然答不出了。其实细想这一问,出卷者给了很多隐性的提示,既然此句化用了屈原的句子,那么意义上是不是也有共通之处呢?所以大胆写上“哀叹自己迟暮衰老,悲叹自己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吧,分数就到手了。
隐性条件虽说没有显性条件显眼,但是一旦挖掘到它,就如同拿到了一张通行证,足够大家畅游诗词丛林。所以平时做题时还是希望学生多留心,多思考,认真琢磨言外之意。
要想做好诗词鉴赏题,读明白诗词内容很重要,但是审标题、审作者、审注释、审题目也极为重要。审题目便是审清题目为何,弄清答题多少,也只有走好这一步,才能真正提高古诗词鉴赏的水平,也才能把握住古诗词鉴赏的金钥匙,开启成功的大门!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