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写法.方法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缘起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循循善诱,指导他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以下是福楼拜与莫泊桑的几段对话: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就描写这个厂的守门人,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守门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他同农民、马车夫或其他任何守门人混同起来。”
  诚哉斯言!我一直从事农村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深感“作文,作文,见了头疼”的现象至今没有多少改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现实中的学生作文,“文从字顺”亟待提高,“具体明确”更是相差甚远。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写景叙事没有特点,写不具体,尤其没有细节描写。其实,六年级的学生的阅读量并不少,经典的美文、精彩的片段也读得很多,为什么就是写不具体、写不生动、写不出真实鲜明的特点呢?读了福楼拜与莫泊桑的对话,我豁然开朗。
  反思
  拜读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等书籍,我们可以发现,美国98%的孩子喜欢写作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日本的小朋友也特别热衷于玩写作游戏。而我国95%以上的小学生不喜欢作文。强烈反差背后的蕴含值得反思。
  所谓“家中无粮,心中发慌”,学生习作时觉得没内容可写,即便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也总写不出自己的心境,究其原因,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我们的学生平时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和思考。不注意观察,不知道怎样观察,更不注意随手记下所见所感,故每到写作,就无话可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习作”第三学段中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事实上,生活素材积累的不够,必然带来叙事的肤浅,作文中势必无法“具体明确”,也就呈现不出个性化的色彩。因此,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引发思考。画家之所以能成为画家,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他们具有敏锐的眼光。用画家般独特的眼睛聚焦周围的事物,从生活观察人手,就能发现生活中最真实、最感人的地方。
  出路
  招要学,更要练好功夫。为了避免学生习作过程中“无话可说”,达成“具体明确”这一习作教学目标,教学实践中,可以迁移画家作画的方法运用于习作教学。
  一、素描练习。教给观察方法。写好片段
  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底。对物体的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我想,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底,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然后才能有真实细致的描述。实际教学中,我们从具体的片段训练人手。
  1.确定训练主题,细观察,学方法。即确定一个专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观察写话。以观察人物为例:从观察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亲人人手,用画家画素描的细致手法把他们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等刻画出来。小作文课时,我会选一些学生做模特儿,通常会有两到三个,以作比较观察。用画画时的眼光引导他们观察模特儿的脸型、头发、眉毛、眼睛、鼻子等细微之处,发现他们的特点。因为目的明确,观察针对性强,学生普遍写得较为具体、真实,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例如,观察了朱湖同学后,许云莲写道:“朱湖的个子特别高,站在男生中,一眼就能看到他露出了半个头。他的脸型较圆,眉毛很粗、很浓,末端略略向上扬起。单眼皮,眼睛细长。嘴唇红润,轮廓分明……”同学们一致认为,这就是朱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到了观察要有顺序,观察要仔细,要像一位画家,把人物的面貌一笔一画地描摹出来,“画”得不像的地方,还要擦了修改,“画”到像极了,人物的特点也就鲜明了,形象也就丰满了,这个片段也就写准确了、生动了。
  2.自主观察练习,用方法,成习惯。在教师一段时间有意识地指导下,学生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让学生自主选择观察的目标。这样学生选择的空间更大了,题材更广泛了,兴趣也更浓厚了。例如。朱梦晨同学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她就把爸爸当作模特儿,把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方法学以致用。她这样写道:“晚饭过后,爸爸随手拿起茶几上的《宜兴日报》,把身体深深地陷入柔软的沙发中去,又左右挪动了几下,终于,找到了一个舒适的姿势,不动了。左手自然地搁在红色的靠垫上,右手食指、中指之间还夹着一支烟,后背靠在沙发背上。看一会儿报纸,又眯起眼,悠然地吸一口,烟从他的嘴唇间慢慢地弥漫出来,轻轻地散开。他的神情十分专注、安定,仿佛四周是一片寂静的树林。”短短的几句话,把爸爸的动作、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读了她的片段,同学们都连连赞叹。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场景写得更生动些,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自导自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在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觉地进行修改、完善,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片段作文的水平。
  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意识。同时,有了“量”的积累,也就有了“质”的飞跃的可能。
  二、淡妆浓抹,关注修饰过程。改好文章
  要完成一幅绘画作品,是要经过一遍又一遍的涂抹修饰的,比如国画,先用淡墨初步渲染,画出雏形,接着对局部用浓墨泼洒,突出重点,体现出层次感,然后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勾勒、点缀等,这样经过反复加工,才能创造出一幅疏密有致、形神兼备、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同样,要完成一篇好的习作,也需要这样一个“绘画”过程,对一篇习作要进行反复修饰,重点部分浓墨描绘,细节之处,工笔勾勒,才能使习作详略得当、生动传神、引人入胜。
  1.“淡妆”,学生自读自改。讲评课上,我总是利用投影仪将学生的典型习作放大在屏幕上,让每个同学看得清清楚楚,然后请作者上台大声读自己的习作。老舍先生说过:“我写作中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有的时候,仅仅是一遍遍地看,可能看不出问题,但是当自己响亮地读出来的时候,马上就能发现句子还不太通顺,用词还不够妥当,还有需要补充之处等。因此,我总是让学生自己读,也正是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停下来修改,然后接着读。读完一遍,学生已把习作修饰了一遍,这样无形中就教给了学生修改习作的第一步。
  2.“浓抹”,教师点评修改。学生的修改是把句子进一步改通、改顺,这已经达成了自改的目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点拨作用了。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佳句,我在点评时,经常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我在点评时则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让其他学生“暗暗地修改”。特别是在“墨”还不够浓处,我会引导学生抹上一笔。以我班王鑫同学的习作修改过程为例,他在作文原稿中有这样一段场景描写:“那儿有一棵树,树旁边停着一辆摩托,摩托旁有—个小伙子。”我先指出这段话是通顺的,但是并不具体,没有写出场景的特点。然后我就此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树?长得怎么样?摩托车是什么样的?小伙子在干什么?根据王鑫的描述和大家的补充,引导作者抓住细节来修改:“远处有一棵树,一棵高大的、树冠浓密、绿意盎然的梧桐树,树下停着—辆摩托车,红白亮色相间,新崭崭的。摩托车的主人是个小伙子,他正站在摩托车旁,焦急地往楼上望,他在等什么呢?”这是修改后的片段,已然把一幅简单的画面“涂抹”成了一幅鲜活的画了。
  王尔德曾经说过:“起初是我们造就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作文不是每周作文课上发生的事情,它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我们希望学生遵守同样的准则,那就是:用域家般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画家般的手法去淡妆浓抹,用画家般的敏锐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鲸塘小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致力于儿童语文思维的发展,把学生教聪明。在一次练习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苏教版第8册《练习7》有一个训练学生“炼字”功夫的题目,是这样的——  在括号中填入一个字:  风拂千条柳,雨(  )万朵花。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唐装、旗袍,一看就知道中国韵味;丝绸、陶瓷,一品就知道中国特色;京剧、昆曲,一听就知道中国戏曲;舞狮、龙灯,一瞧就知道中国品位。越具有民族特色,越属于全世界。著名特级教师阅读教学吹起的浓郁中国风,增强了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
期刊
在我看来,有些人注定是为教育而存在的。他们坚韧地行走在这条鲜花与荆棘交织、理想与现实纠结的道路上,且行且吟,无怨无悔。  作为杨金林先生的同事,我以为他天生就是为基础教育研究而跋涉探索的远行者,勇于将每一片未知的土地置放于脚下是他生命的天然使命和存在方式。否则,奔走于我心中的疑窦就无法找到合适的注解。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
期刊
汉字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在各种审美领域都有所体现,如中国画法“移形似而尚骨气”,“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艺术中的这种以意统形,以神摄形,略于形式的美学追求迁移到汉语的句段结构上,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重领悟、重意会,不重形式已经成为了汉语的特点。这种由汉语言特点带来的学科思维方式在无形之中也影响着很多语文学科教师看待“语文”的视
期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来交流思想,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而通过“说”和“写”来交流思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但它们有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想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灵自由。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热爱他们,在
期刊
一棵树,有干有根有冠,要想枝干遒劲、根系发达、树冠丰满,就需要园丁的辛勤浇灌与培植。当树上所有的部位充分吸收养料,它才会枝繁叶茂,结出累累果实。  语文教学是一棵树,如“养料”充足,它便开花,结果。为语文教学这棵树“浇水施肥”,让它长成一棵大树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树之干——教学文眼  教学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学生熟读文本反复拿捏以后,在教学中选择好的文本切入点,直接影
期刊
摊开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浏览160分试题,列数其中难以攻克的堡垒,古诗词鉴赏一定是其中令人咋舌的险隘之一。很多学生拿到古诗词鉴赏通常就诗论诗,只把诗词本身读过,内容读不懂便失了分寸,不知所措了。要想掌握古诗词鉴赏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把一部分目光放在审“题”之上——既审标题,又审作者和注释,也审题目。  一、审标题  何为“审”?“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标题呢?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口语交际的理念表述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往的素养。”我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尝试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种交际情境。让学生乐说  1.语言描述,启发学生走向情境。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导入语还能很好地将学生带人情境中去,
期刊
一直以来,写景类文章的教学是个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景的感悟并不透彻,从而在教学中出现“语言迟疑”现象。今天,又一次捧起《拉萨的天空》,担心犹存,但教学之前的一次灵动让我很好地处理了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一、线理清了,“景”语演变为“情”语  写景类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语优美典雅。但作者的情并不能直接传递于这群刚学会阅读,还处于识字期的孩子们,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很多时候,在我们教师眼里觉得很简单的
期刊
记得陈四益先生有一篇奇文,名曰《站着读还是跪着读》。对种种语文课堂的解读,我以为,应该不外乎会有以下三种姿态:  一曰跪着读,顶礼膜拜、俯苣帖耳,只知悦纳鼓掌,缺点成为巧思,失误亦是妙设,皆以信徒之心待之。  一曰坐着读,从从容容、坦坦荡荡,或激赏、或称奇、或意会、或困惑,执灯漫步,不宠不惊,皆以平淡之心待之。  一曰站着读,不见光环;只为同仁,平等的人格作平等的对话,字字实在,句句中肯,皆以平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