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必须厘清几对关系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d_ly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指导课难上,难在头绪太多,关系复杂。如何抽丝剥茧,厘清头绪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就以笔者获得“江苏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的案例《如何写出情节的波澜?》为例来谈谈作文指导课中必须要厘清哪些关系。
  一、指导与训练的关系
  笔者认为,作文指导课的核心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某种技法完成作文的过程。而检验作文指导课成功与否的标准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否比较熟练地运用教师课上所教的作文技法进行写作——能,指导就算成功;反之,则指导失败。
  用此标准衡量,我这节课(以下简称“试上”)一开始的设计显然不能达到此目标。“试上”我提供给学生一篇范文,我选的是作家刘志坚的小说《父亲在城里》。然后开始“讲”:讲“审题”、讲“谋篇”、讲“情节”、讲“语言”,我“讲”过后,让学生“讲”……一节课都在“讲”,学生的激情、学生的思维就这样平淡滑过,而他们的写作水平却未见提高,“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思之,“试上”不够成功主要是缺少“练”,没有训练,再好的技巧也白搭。这就像一个人如果要学游泳,光靠背会许多理论是不可能成为游泳冠军的,必须下水,反复训练才行。细思之,“试上”是犯了“指导与训练”脱节的毛病,这就是为什么我讲了这么多,苦口婆心,学生也讲了这么多,唾沫横飞,而他们仍然不会写作的症结所在。
  随即,我调整了教学设计,在上评优课(以下简称“赛课”)的时候我用大约十五分钟的时间讲了作文的技法,再辅之以训练,这时的学生不再缩手缩脚,写作明显上手了,思维也顺畅了,课堂气氛明显活跃,真是一浪高过一浪。另外“试上”时,开始的十分钟是我—个人在唱独角戏,学生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等我“独白”完了,让学生说,他们一句话也说不出。我很纳闷,这是为什么呢?三思过后才明白,前面我连开口的机会都没给学生,没给学生充分的热身,下面我就想让他们如何如何,这根本不可能。“赛课”时前十五分钟的“讲”,我也不是集中地讲解,而是分割讲解,化整为零,讲练结合,相机点拨。
  由此得出结论,作文指导课,既要有必要的指导,也要有适当的练习。只有当“指导”与“训练”相结合,作文指导课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一位伟人曾说过,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那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在实践中,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少走弯路。
  按理来说,先讲实践,再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理论,这才符合认知的规律。“试上”时我秉承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出示了作文题目《父亲在城里》,让学生运用“写出文章情节波澜”的方法——“兴风起浪法”来写。《父亲在城里》是一篇小说,文中的父亲是个本分、勤劳的农民,他在城里帮人义务倒垃圾、扫楼道,却没有得到受惠者应有的理解、尊重,相反却受到了自以为是文明人的城里人的误解乃至侮辱。作者就是透过“城市一角”这面镜子,清晰地照出了现代文明人的人性弱点。我把《父亲在城里》分割成若干个板块让学生说,而学生也说不出多少,而且即使说了一些,也没有运用“兴风起浪法”。等到这个环节结束后,我才“提炼技巧”,告诉学生运用“兴风起浪”的方法。
  现在回头想想,学生之所以不会写,是因为我把“理论与实践”弄颠倒了,我应该把如何运用“兴风起浪”的方法先教给学生,再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训练,这样学生如有“长缨”在手,还怕缚不住“苍龙”吗?“赛课”时,我调整了教学设计,先讲如何运用兴风起浪的方法,并出示范例,再让学生按图索骥进行写作训练,学生果然打开了思路,文思泉涌。
  因此,“理论与实践”,是先“理论”还是先“实践”,不能教条,而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就是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我“赛课”的设计是以“理论开路”,“实践殿后”,即先告诉学生“兴风起浪”的作文方法,再让学生依葫芦画瓢,而学生有了写作方法这一“金刚钻”,所以也就敢揽当场写作这一“瓷器活”了,写出来的文章有文采,有生气,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方法与思维的关系
  作文指导课,一定要找准方法,对症下药,才能号准脉搏;一定要找出最能贴近学生思维的思维,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打开,学生也才能写出奇思妙想的好文章。
  “试上”时,我是以《父亲在城里》为模板,看看作家刘志坚是如何运用“兴风起浪”掀起情节的波澜的,然后让学生写。心想写作方法有了,鲜活的案例提供了。学生写出好文章应该不是难事。可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学生基本不会写,或者只是两句半,离成功相距甚远。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兴风起浪”讲得太笼统,太模糊。根本不能给学生以借鉴,学生也只是模模糊糊地觉得有点会,又有点困惑,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头。至于哪里不对头,一时又说不出来,等到写的时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而且“试上”中。我还把“兴风起浪法”和“设置悬念法、欲扬先抑法、误会法……”相并列,其实这是错误的,他们的关系不应是并列而是包含关系,“兴风起浪”是母概念,而其他方法则是子概念。
  “赛课”时我理顺了关系,对“兴风起浪”这个母概念一笔带过,而是重点讲“设置悬念法”等子概念,而且讲解时,我是有选择地重点讲了“悬念法、误会法、巧合法、突转法”这几个子概念。这样,学生作文时就能集中注意力,有的放矢了,再让他们来作文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事实证明,恰是如此。
  “试上”时,我给出的示例是《父亲在城里》,毋庸讳言,这是篇好文章,但它和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让学生来写简直就是强人所难。例如:文中的父亲经常为邻居扫楼道。现实中,打扫楼道有专门的清洁工,根本用不着父亲去做。又如:父亲在城里,作家是用成人的眼光去演绎年老的父亲在城里的生活状况,而学生更多的是用自己的眼光去写中年的父亲的情况。
  “赛课”时,我放弃了这篇文章,另选用了几则小故事,分别体现“悬念法“误会法”“突转法”“巧合法”,我先讲故事,再让学生说说这几则故事情节精彩吗,为什么;再告诉学生这几则故事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它们运用了“兴风起浪法”中的几种。至此,我让学生去构思、去作文,他们也就能够一挥而就了。
  四、多媒体与传统教法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准确地说应该称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强调的是其辅助性,然而,在当前教学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公开课、评优课,也不管你这课型是否需要多媒体,也不管多媒体运用得是否恰到好处,只要你不用多媒体,就有可能“一票否决”,甚而出现了只要是公开课或是评优课就必须用多媒体的情形,仿佛不用多媒体就逆天而行。
  基于这种现状,“试上”我也“赶了时髦”,也用了多媒体,结果缩手缩脚,困住了我的挥洒,干扰了我的教学行为,连听课的教师都说,这是你吗?怎么看不出你的风格?本来就对这节课是否运用多媒体心存犹豫的我,这时彻底想通了,要还这节课以本来面目,要用最朴实、最实用、最语文的方式来上这节评优课,要彻底抛开多媒体,就连主办方都说,你真够胆大的,上这种课居然不用多媒体。
  事后得知,参加评优课的30位教师中,我是唯一一个舍弃多媒体的人。可以说,不用多媒体我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假如被评委老师一下否决,那就惨了。
  可事实证明,评委们看重的不是有无使用多媒体,而是看你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这些最能体现教师本质的东西。舍弃了多媒体,我用纯传统的教学法来执教一节省级评优课。我在教学环节上下工夫,在板书设计上下工夫,在过程衔接上下工夫,在预设生成上下工夫,尽量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光“导语”我就设计了近十种,最后选定了最能挑起学生兴趣的一种,使得学生从一上课就激动起来,使得课堂从一开始就活跃起来,这正好和我上课的课题相吻合,掀起了波澜,然后逐层推进,一步一步达到高潮,在高潮处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回味空间。
  基于此,我要说作文指导课不好上,但也不难上,关键是要找到一把开启学生能力的钥匙。只有找到了这样的一把钥匙,才能带领学生走进作文领域这一色彩缤纷的大花园,也才能领略作文领域这一独特旖旎的风光!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五中学教科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工业园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唐装、旗袍,一看就知道中国韵味;丝绸、陶瓷,一品就知道中国特色;京剧、昆曲,一听就知道中国戏曲;舞狮、龙灯,一瞧就知道中国品位。越具有民族特色,越属于全世界。著名特级教师阅读教学吹起的浓郁中国风,增强了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
期刊
在我看来,有些人注定是为教育而存在的。他们坚韧地行走在这条鲜花与荆棘交织、理想与现实纠结的道路上,且行且吟,无怨无悔。  作为杨金林先生的同事,我以为他天生就是为基础教育研究而跋涉探索的远行者,勇于将每一片未知的土地置放于脚下是他生命的天然使命和存在方式。否则,奔走于我心中的疑窦就无法找到合适的注解。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
期刊
汉字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以及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审美习惯在各种审美领域都有所体现,如中国画法“移形似而尚骨气”,“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中国艺术中的这种以意统形,以神摄形,略于形式的美学追求迁移到汉语的句段结构上,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重领悟、重意会,不重形式已经成为了汉语的特点。这种由汉语言特点带来的学科思维方式在无形之中也影响着很多语文学科教师看待“语文”的视
期刊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人们主要通过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来交流思想,通过“听”和“读”来接受语言,而通过“说”和“写”来交流思想。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训练方法和途径,但它们有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氛围,让学生想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灵自由。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热爱他们,在
期刊
一棵树,有干有根有冠,要想枝干遒劲、根系发达、树冠丰满,就需要园丁的辛勤浇灌与培植。当树上所有的部位充分吸收养料,它才会枝繁叶茂,结出累累果实。  语文教学是一棵树,如“养料”充足,它便开花,结果。为语文教学这棵树“浇水施肥”,让它长成一棵大树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树之干——教学文眼  教学这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学生熟读文本反复拿捏以后,在教学中选择好的文本切入点,直接影
期刊
摊开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浏览160分试题,列数其中难以攻克的堡垒,古诗词鉴赏一定是其中令人咋舌的险隘之一。很多学生拿到古诗词鉴赏通常就诗论诗,只把诗词本身读过,内容读不懂便失了分寸,不知所措了。要想掌握古诗词鉴赏的金钥匙,我们必须把一部分目光放在审“题”之上——既审标题,又审作者和注释,也审题目。  一、审标题  何为“审”?“审”即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标题呢?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口语交际的理念表述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入人际交往的素养。”我在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尝试了以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多种交际情境。让学生乐说  1.语言描述,启发学生走向情境。教师语言的感染力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富有感染力的导入语还能很好地将学生带人情境中去,
期刊
一直以来,写景类文章的教学是个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景的感悟并不透彻,从而在教学中出现“语言迟疑”现象。今天,又一次捧起《拉萨的天空》,担心犹存,但教学之前的一次灵动让我很好地处理了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一、线理清了,“景”语演变为“情”语  写景类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用语优美典雅。但作者的情并不能直接传递于这群刚学会阅读,还处于识字期的孩子们,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很多时候,在我们教师眼里觉得很简单的
期刊
记得陈四益先生有一篇奇文,名曰《站着读还是跪着读》。对种种语文课堂的解读,我以为,应该不外乎会有以下三种姿态:  一曰跪着读,顶礼膜拜、俯苣帖耳,只知悦纳鼓掌,缺点成为巧思,失误亦是妙设,皆以信徒之心待之。  一曰坐着读,从从容容、坦坦荡荡,或激赏、或称奇、或意会、或困惑,执灯漫步,不宠不惊,皆以平淡之心待之。  一曰站着读,不见光环;只为同仁,平等的人格作平等的对话,字字实在,句句中肯,皆以平视
期刊
缘起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写了莫泊桑三次拜师,福楼拜对他循循善诱,指导他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以下是福楼拜与莫泊桑的几段对话: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这就要肯吃苦、勤练习。你家门前不是天天都有马车经过吗?你就站在门口,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记下去。”  “今后,当你走进一个工厂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