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类图书的出版风向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ff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饮食类图书的出版似乎从来没有受到“大红大紫”的礼遇,若以其在市场的码洋来看,相比其他类型的图书,市场份额并不大。但这一类图书,一直受到读者的青睐,无论是在大陆,或者台湾、香港,始终保持着长销的态势。
  以近几年的图书市场来看,饮食类书籍主要集中在几块内容:
  一是食谱类,包括家常菜谱、食物养生、药膳食疗、健康美容等内容,这一类图书因为注重实用性,贴近百姓生活,加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年提高,需求甚大,所以市场占有率颇高。
  青岛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等出版社做得相当出色。青岛出版社是从2002年开始尝试饮食类图书的,其科技出版中心副总编辑周鸿媛说,“之前的菜谱书文字多,不太注重图片。但我们做书时就找摄影师专门拍摄、采用分布图解的彩色图片形式,反应特别好。到现在饮食类图书成为青岛社很重要的一块。”大陆其他出版社也是从那时开始流行起这种形式的食谱书,青岛出版社始终独占鳌头,近年也同央视《天天饮食》等电视节目展开合作,打开发展平台。
  二是饮食文化类。“饮食”听起来虽然只是填饱肚子的“形而下”,却在文人笔下成为“形而上”的文化和精神。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等,莫不是其中的佼佼者,但除了前辈作者,当下仅有沈嘉禄、沈宏非、殳俏等少数几位大陆作家,大陆出版社更多的是引进港台作家作品,比如广西师大出版社引进唐鲁孙、林文月、舒国治等人作品,三联书店出版逯耀东、焦桐等作品,蔡澜、欧阳应霁等香港作家作品则多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引进出版。
  当然,也有大陆的饮食书引至台湾的。例如立足于小品式的饮食文学,以图建立品牌的远足出版社,自2011年七八月,持续从上海文化出版社引进沈嘉禄、邵宛澍等多位名家著作。远足出版社主编郭昕咏说,“选择自上海饮食文学起航,是因为当年蒋中正来台时带来了许多出身江浙的军官,以至于江浙菜成为台湾早期的官菜。现在,虽然上海菜容易吃到,但上海菜背后的故事,我们却不得而知。除上海之外,下一站我们会做日本饮食文学。脚步到了哪,味蕾就应该到了哪。”
  包括香港天地图书也出了不少此类的图书。天地图书总编辑颜纯钩说,“香港饮食类图书长期都有捧场客,一直也都有好的作家,近年来则趋向年轻化、都市化。天地图书的饮食书侧重于饮食文化,比如蔡澜、黄双如、唯灵、欧阳应霁等,都不太偏重烹饪。”
  其实,这一类畅谈饮食文化的书籍,谈的多是历史、人情况味。比如沈嘉禄笔下的老上海,唐鲁孙这位清末贵族后裔笔下尽现的清及民国人情事故。
  三是前文提到的《随园食单》、《食疗本草》、《茶经》等古籍出版。当然,亦有一些新近的学术类著作,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于去年末推出的“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丛书”,第一辑是《中国食料史》、《中国饮食典籍史》、《中国饮食娱乐史》、《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二编辑室主任占旭东介绍说,上海古籍社此前较少做此类学术性的著作,此次出版得到的反响也出乎意料,预计此套丛书会出到二十几种。
  总体来看,饮食类图书的长销不衰,是因为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提高之后,整个社会对饮食文化的关注逐渐加深,更加关注如何吃得有营养、吃得健康。尤其是近年食品安全等社会议题的凸显,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焦虑感随之加重,也有了相关方面的需求,书市的风向也开始转变。
  《中国奶殇》、《食面埋伏》、《吃的大冒险》应着此类问题而出版,连食谱类图书也有明显的转变。如周鸿媛所说“出版社的竞争一开始是泛泛的,越到现在越需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特别是健康、营养、食品安全等热点。我们最近做的书,都是提倡自己在家不用添加剂、不用防腐剂,安全最重要。这肯定是一个趋势,我们后面也会有一些策划自己做酸奶、糖果、面包等相关书籍,都是以手作、无添加这个点出发。”相应的,《在阳台种菜》这类图书也开始热销。
  周鸿媛还提到一个趋势,“现在80后已经成家立业了,针对这一批新兴的读者,他们需求的菜谱书和原来的三四十岁的阶层需要的,在品位和需求上、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现在烘焙的书卖得特别好,是因为一批新兴的读者正在进入厨房。”
  台湾近年饮食类图书在出版上关注的方向,“一是环保意识及饮食安全观念的抬头,二是民众对于精致的、外来的高水平饮食需求的提升,反映在书市上,转变为对相关专业硬知识的索求探寻。”郭昕咏说。前者如《杂食者的两难:快餐、有机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等欧美畅销书在台湾也能屡创佳迹。后者如《食物与厨艺》、《稻米全书》、《烹饪、菜肴与阶级》等,但两岸此类出版均以引进外版居多。
  出版《杂食者的两难》、《饮食规则》的大家出版社自三年前创社便签下一批饮食类书籍。总编辑赖淑玲说,“那时只想单纯地做一些自己喜欢、需要的书。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无意中做对了一些事。我们阅读饮食书,背后最大的动机还是确立自己的生活态度,编辑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一群年龄相近、成长及生活经验相似的读者,也就是二十多岁到四十多岁饮食较无忧、认同较复杂的世代。”《杂食者的两难》这样的书,强化了编辑个人少吃肉食的倾向,“原因倒不尽然出于健康的考虑,而是体认到自己的每个选择,都有可能成为不良食品工业的帮凶。”
其他文献
难以定义的马华文学  要整体性地介绍马华文学,如果不是说不可能,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深受认同的困扰,直至今日。它并非简单的区域华文文学,也不是一般“海外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华文文学的大同世界”之类的泛民族主义范畴可以轻易处理的。“马华文学”中的“马”、“华”、“文学”都是有疑义的。一般都想当然地以为“华”指华文,其实也可以指华人,如果是后者,就可能包含华、马、英三种语言,那是华人在马
期刊
采访许知远是去年12月份的事。电话里的他,声音谦逊却难掩疲惫。谈话不时地被开会通知等各种杂事打断,而许知远的思维就这样在日常工作琐事与他的写作世界之间来回自如地穿梭。  2011年,许知远的新书《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出版。与之前关注国内社会民生不同,在新书里,许知远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全世界。这在笔者看来,是许知远写作的新尝试。但他本人则不以为然:“表面上是一种写作的转变,但实际上我一直都对世界充满了兴
期刊
到如今,你我都知道鸦片战争是英国商人与政府为了巩固自己在中国鸦片生意的庞大利润而发动。明知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之深,英国却还是出兵中国,只因为中国决定禁烟。  此后的中国,历经百年动荡,虽说国家本身积弱不振,让人有机可趁,但为了巩固庞大利润而不惜出兵其它国家,却也是英国必须承认的历史错误。  然而,過去从鸦片中获得庞大利润的英国政府,后来却决定全面管制鸦片,即便得放弃庞大利润!  想了解英国政府为何支
期刊
很多人或许已经忘了曾经有一本《光与影》杂志,这份于1981年创刊的双月刊杂志,曾是国内享有较高声誉的摄影专业期刊。2000岁末的休刊,一度引起期刊界和摄影界的震动。杨全强1998年从南京大学硕士毕业,即进入《光与影》杂志从事编辑工作。杂志因故休刊后,才转入江苏人民出版社图书部(《光与影》杂志是江苏人民出版社的一个部门),从事图书编辑。  2001年底,杨全强编辑出版田川的两本著作:《东京记》和《草
期刊
毕淑敏的新浪微博有一百六十多万粉丝,很多留言者询问生活中的困扰,她都一一回复,很像是大家的心灵疗愈师。一个普通的女人,拥有面对整个生命的勇气和力量,并能分享给周围的人,她的秘诀在哪里呢?  “世界上教人善良慈悲的学问,都有相通之处。很喜欢佛经中的一句话:一念三千里。所有的问题,换个角度看,别有洞天。”转念之间,生活就如同南瓜变成了马车一样,人人都可以展现辛迪瑞拉的笑容。    一本安静的百科全书 
期刊
人类学家张光直说,“到达一个文化的核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肠胃”。  人类自学会以火熟食,便开启了饮食文化的演变过程。《四时食制》、《清异录》、《饮膳正要》、《造洋饭书》等等典籍对中国饮食文化均有着详尽的记载,每一段文字的攀爬便可唤起一片味蕾。而近年的饮食类图书也已发展成为出版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论食谱类、饮食文化类或者饮食典籍、学术类都呈现各自鲜明而丰富的体态。  其中一个近年较为
期刊
她从远方来,也把远方带了来。  “人对远方的事物总是抱有一种向往,我自己也是因为这样才念西方文学。”唐薇说,德语让她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不同的方式和可能性。听她说着关于翻译,关于德国经验,关于推广阅读的种种,却像是拨开了关于“远方”的迷雾,展现出一片没有际限的视野。  原以为,在一个专业译者身上,所能探知的大概就是语言转译的奥秘,以及一点关于德国文化与出版的更真确的讯息。但“翻译是一
期刊
你是素食主义者吗?乔纳森·萨弗朗·弗尔(Jonathan Safran Foer)是。  这位青年作家仅仅靠《真相大白》和《特别响,非常近》两部作品被广泛认为是他那一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而另一本《吃动物》于去年先后引入台湾和大陆出版,引起了不小轰动。原因是,这部作品极为生动地唤起了人们对于工业化养殖的恐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时代。  弗尔九岁的时候便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因为认为杀害动物作为食物是错
期刊
人类自摆脱旧石器时代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开始以火熟食,便也意味着饮食文化的演变过程的开始。从生食、熟食到自然烹饪、科学烹饪,绵延五十多万年的饮食文化积淀,让中国成为一个“烹饪王国”,且逐渐形成了以热食、熟食为主,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讲究五味调和,强调“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平衡等特征,以及丰富的地域饮食文化和养生文化、饮食礼仪,对亚洲乃至世界的饮食文化影响深远。  而这番
期刊
1923年,美国一位以饲养家禽为生计的家庭主妇史迪尔,因为客户的临时要求将原本50只鸡的订单扩大到500只,为了使这些小鸡能捱过寒冬,她尝试将它们放置在室内,并且在饲料里加入营养剂。顺利交出订单后的史迪尔,继续改进这种饲养方法,如何有效地喂养牲畜,让它们在短时间内快速生长?而我们或许不知道,八九十年后的现代,鸡的饲育时间相比50年前减少了一半,体重却长了一倍,因而鸡的内脏和骨骼的成长来不及承受体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