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什么都飞速发展,快速更替的时代,旧的知识和想法已经无法适应新的潮流,这就意味着身在当代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都需要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如果因循守旧,顽固不化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那么作为新时代知识的传播者,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更要做好自己的教育事业,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有文化底蕴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新青年。那初中语文教师要怎样才能更好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呢?
初中语文 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2-0082-01
教初中语文不易,学生学习语文更不易。因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每个朝代都有众多的文学作品和优秀精神流传下来,而久远的文化年代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有一种天然的屏障,它阻挡了学生探索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的道路,初中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这些阻挡在学生面前的屏障移开,让他们学到并了解到初中语文美丽的内在,感受到初中语文那令人着迷的魅力。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的追求学生的语文成绩,而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的去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拥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能够不断获得并扩充新的知识,拥有常人所没有的创新思维,灵活巧妙的面对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屏障,巧妙的发散思维,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从而解决障碍。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的能力,不要将初中语文知识一股脑的抛给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独特的见解能力。
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有一段耳熟能详的话:“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我们都知道,这几句话将愚公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很好的表现了出来,但是这时候教师就要站在中间的立场上去看待这篇课文,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比如:为什么愚公要让子子孙孙都去搬走大山呢?万一子子孙孙不愿意呢?他们的日常生活该如何保证?这时候学生就会发现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这时候教师在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思索古代与现代的差别,古代需要子子孙孙才能搬走的大山,现在一颗炸弹就能搞定,这到底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悲哀?既然时代发展如此迅速,那学生还需要学习愚公移山的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吗?这些问题一旦抛出,就会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再布置一篇关于愚公移山的作文,相信学生不仅不会感到厌烦,反而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在无形之中就教会了学生怎样去思考和创新,怎样搜集素材去写一篇好的作文,长此以往,初中语文当中的作文难题也会顺势而解决。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师只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真正学习的是学生。所以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当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呢?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种学生能向“会”的人请教的氛围。有相对多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特别是学习长短句、改病句等逻辑分析题时,都只能学到皮毛,知识点也似懂非懂,这种情况是极其不好的,如果学生的初中语文的基础都没有夯实,那整座语文的高楼大厦就会摇摇欲坠,经不起任何风雨。教师要学会让学生明白,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进行询问,向那些“会的同学”请教,是一件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当学生都奔着谦虚好学的精神,多听多思考,向“会的人”请教,思想上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行动上做到敏而好学,一点一滴地充实头脑,不断的完善自己,就能将初中语文这门学科轻而易举地拿下,在语文这栋大厦上也能看到壮丽的风景。
3.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教师岗位上就要善于思考,以学生的角度去调整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方法,打造比较新颖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转变教学模式,不要脱离实际,那样只会造成不好的结果。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可以让那些平常难以融入集体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爱好,初中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在那些学生讲述了爱好之后,从中挑选出一种进行展示,这样不仅会增加该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使学生加速融入集体,还能使学生们大饱眼福,更近距离的接触到了新事物,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的完成写作训练。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做好自己的教育事业,不仅要能够积极良好的为学生进行传道解惑,传达正确的思想,传播优秀的文化,还要不断思考并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自身也要善于发现,善于探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學习榜样,将中华民族优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下去,让他们能够逐渐领悟到初中语文所传达的真谛,了解到初中语文美丽的内在,感受到初中语文那令人着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欣悦.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6)
[2]刘璐璐.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感[J].《中外交流》,2016(20)
[3]宋婷婷.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魅力中国》,2017(50)
初中语文 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2-0082-01
教初中语文不易,学生学习语文更不易。因为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每个朝代都有众多的文学作品和优秀精神流传下来,而久远的文化年代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有一种天然的屏障,它阻挡了学生探索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的道路,初中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将这些阻挡在学生面前的屏障移开,让他们学到并了解到初中语文美丽的内在,感受到初中语文那令人着迷的魅力。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的追求学生的语文成绩,而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实事求是的去教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拥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能够不断获得并扩充新的知识,拥有常人所没有的创新思维,灵活巧妙的面对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屏障,巧妙的发散思维,发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从而解决障碍。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的能力,不要将初中语文知识一股脑的抛给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培养学生独特的见解能力。
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有一段耳熟能详的话:“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我们都知道,这几句话将愚公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很好的表现了出来,但是这时候教师就要站在中间的立场上去看待这篇课文,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比如:为什么愚公要让子子孙孙都去搬走大山呢?万一子子孙孙不愿意呢?他们的日常生活该如何保证?这时候学生就会发现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果。这时候教师在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思索古代与现代的差别,古代需要子子孙孙才能搬走的大山,现在一颗炸弹就能搞定,这到底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悲哀?既然时代发展如此迅速,那学生还需要学习愚公移山的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吗?这些问题一旦抛出,就会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最后教师再布置一篇关于愚公移山的作文,相信学生不仅不会感到厌烦,反而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在无形之中就教会了学生怎样去思考和创新,怎样搜集素材去写一篇好的作文,长此以往,初中语文当中的作文难题也会顺势而解决。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
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教师只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真正学习的是学生。所以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当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呢?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营造一种学生能向“会”的人请教的氛围。有相对多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特别是学习长短句、改病句等逻辑分析题时,都只能学到皮毛,知识点也似懂非懂,这种情况是极其不好的,如果学生的初中语文的基础都没有夯实,那整座语文的高楼大厦就会摇摇欲坠,经不起任何风雨。教师要学会让学生明白,遇到不懂的问题积极进行询问,向那些“会的同学”请教,是一件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当学生都奔着谦虚好学的精神,多听多思考,向“会的人”请教,思想上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行动上做到敏而好学,一点一滴地充实头脑,不断的完善自己,就能将初中语文这门学科轻而易举地拿下,在语文这栋大厦上也能看到壮丽的风景。
3.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教师岗位上就要善于思考,以学生的角度去调整初中语文的教育教学方法,打造比较新颖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转变教学模式,不要脱离实际,那样只会造成不好的结果。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可以让那些平常难以融入集体的学生讲述自己的爱好,初中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在那些学生讲述了爱好之后,从中挑选出一种进行展示,这样不仅会增加该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使学生加速融入集体,还能使学生们大饱眼福,更近距离的接触到了新事物,在欢声笑语中圆满的完成写作训练。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做好自己的教育事业,不仅要能够积极良好的为学生进行传道解惑,传达正确的思想,传播优秀的文化,还要不断思考并及时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自身也要善于发现,善于探索,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學习榜样,将中华民族优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下去,让他们能够逐渐领悟到初中语文所传达的真谛,了解到初中语文美丽的内在,感受到初中语文那令人着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欣悦. 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6)
[2]刘璐璐.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感[J].《中外交流》,2016(20)
[3]宋婷婷.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J].《魅力中国》,20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