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传统“平铺直叙”式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时代格局下功能显得愈发羸弱,以问题导学法作为主要教学策略的全新教学模式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数学是高中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是以进一步拔高学生综合数学素质作为主要教学目的、以激发学生数学兴趣作为主要教学任务、以训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为主要教学手段的基础学科,在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逆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极具益裨。本文结合实际,针对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如何运用问题导学法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其他高中数学教师有所启迪。
高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2-0083-01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字、构造、空间以及逻辑等概念的学科,高中数学不但是高考成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学生进行其他数理科目学习时的必备认知工具。但是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许多误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势,教学进度的发展几乎完全依靠教师自己,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课堂结构不合理、师生关系不融洽等问题俨然成为了阻碍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拦路虎”。教师需要改观传统教学理念,建立全新“让学引思”式课堂,善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规范化问题设计,磨练提问技巧,掌握提问时机,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1.修正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
为确保问题导学法正常引入高中数学课堂,改革课堂结构、改观教学观念首当其冲。传统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过于严格、肃穆的形象无疑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长久以来必将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需要明了“让学引思”式课堂结构是问题导学法正常进行的基础。具体指教师需要准确定位自身位置,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练习空间与时间,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高高在上”的姿态,将课堂的主体给予学生群体,自己担当学生的“领路人”与“辅助者”,以问题作为激发“学习列车”前行的动力,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又不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其次,教师需要明白教学并非是将知识从教师脑袋转移到学生脑袋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在教师合适的问题提示下,经过自己探究或合作交流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而得,即使用问题带动学生学习,而非通过教师一字一句的教授来强行拉动教学进度。最后,教师需要正视问题的作用,问题并不能单单作为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的工具,更应该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知识传输的管道。
2.规范问题设计与教学内容
一个设计规范、富有深度的问题,对于学生层次来说,一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来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三来更能降低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难度;对于教师层次来说,既能帮助获取教学反馈进而调整教学进度与策略,又能帮助教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习惯,由此问题设计的重要程度可见。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以下三个核心原则。第一,目的性原则。问题的目的无疑是教学首要确立对象,要求做到主题明确、符合课程内容,“一语中的、言简意赅”是该原则核心口号。例如在教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相关知识点时,我会提问学生“点、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该如何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条直线的位置由什么条件确立?”直抵教学核心,确立探究方向。第二,部分探究与整体探究灵活运用原则。要求教师对某一大问题进行逐层设计,通过分解为各个小问题实现将探究内容进行串联,最终得到探究目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法向量”相关内容时,我首先会询问学生:“如果一个平面内A、B、C三点不同线,那么点M也位于该平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在学生探究得到充要条件为 =x +y 之后再引导学生:“如果此时有一条直线l同时垂直于直线 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关系如何?”最终引出法向量的概念。第三,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原则,具体指数学教师可以汲取其他教学方法优点融入到问题设计中。例如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可以联系“情境教学”法;在进行问题展开时,可以结合“抛锚式”教学方法;对于某些复合型问题可以结合“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分割,降低学生吸收难度。
3.磨练提问技巧
良好的问题导学法不仅需要科学的问题设计,合适的提问时机也是决定问题到学法良好进行的另一个制胜点。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需要从以下三个方向判断问题提出时机:第一,学习情境是否创建完备。合格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展开问题思考,在帮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颇有奇效。第二,该问题是否同时具备必须性与准确性。需要教师筛选教学内容,理清主次问题,避免无效或冗余问题的提出。第三,能够联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是一个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活动,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围绕问题导学法展开的全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方兴未艾。教学模式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师长期持之以恒的探索、摸索与改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數学教师要敢于改变传统课堂结构,勇于尝试全新教学方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坚持新课改要求,高举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大旗,真正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 王平 拓展教学空间 完善教学方式——谈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
[2]易发平 初中数学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以“翼学习”平台微课资源建设为例[J].数字教育,2017.3(02):74-77
高中数学 问题导学法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2-0083-01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字、构造、空间以及逻辑等概念的学科,高中数学不但是高考成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更是学生进行其他数理科目学习时的必备认知工具。但是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仍存在许多误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势,教学进度的发展几乎完全依靠教师自己,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课堂结构不合理、师生关系不融洽等问题俨然成为了阻碍高中数学教学发展的“拦路虎”。教师需要改观传统教学理念,建立全新“让学引思”式课堂,善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规范化问题设计,磨练提问技巧,掌握提问时机,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1.修正教学观念,改革课堂结构
为确保问题导学法正常引入高中数学课堂,改革课堂结构、改观教学观念首当其冲。传统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过于严格、肃穆的形象无疑拉远了与学生的距离,长久以来必将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需要明了“让学引思”式课堂结构是问题导学法正常进行的基础。具体指教师需要准确定位自身位置,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练习空间与时间,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高高在上”的姿态,将课堂的主体给予学生群体,自己担当学生的“领路人”与“辅助者”,以问题作为激发“学习列车”前行的动力,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又不忽略教师的主导地位。其次,教师需要明白教学并非是将知识从教师脑袋转移到学生脑袋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在教师合适的问题提示下,经过自己探究或合作交流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而得,即使用问题带动学生学习,而非通过教师一字一句的教授来强行拉动教学进度。最后,教师需要正视问题的作用,问题并不能单单作为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的工具,更应该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知识传输的管道。
2.规范问题设计与教学内容
一个设计规范、富有深度的问题,对于学生层次来说,一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来可以帮助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三来更能降低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难度;对于教师层次来说,既能帮助获取教学反馈进而调整教学进度与策略,又能帮助教师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习惯,由此问题设计的重要程度可见。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以下三个核心原则。第一,目的性原则。问题的目的无疑是教学首要确立对象,要求做到主题明确、符合课程内容,“一语中的、言简意赅”是该原则核心口号。例如在教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相关知识点时,我会提问学生“点、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该如何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条直线的位置由什么条件确立?”直抵教学核心,确立探究方向。第二,部分探究与整体探究灵活运用原则。要求教师对某一大问题进行逐层设计,通过分解为各个小问题实现将探究内容进行串联,最终得到探究目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法向量”相关内容时,我首先会询问学生:“如果一个平面内A、B、C三点不同线,那么点M也位于该平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在学生探究得到充要条件为 =x +y 之后再引导学生:“如果此时有一条直线l同时垂直于直线 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关系如何?”最终引出法向量的概念。第三,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原则,具体指数学教师可以汲取其他教学方法优点融入到问题设计中。例如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可以联系“情境教学”法;在进行问题展开时,可以结合“抛锚式”教学方法;对于某些复合型问题可以结合“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内容分割,降低学生吸收难度。
3.磨练提问技巧
良好的问题导学法不仅需要科学的问题设计,合适的提问时机也是决定问题到学法良好进行的另一个制胜点。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需要从以下三个方向判断问题提出时机:第一,学习情境是否创建完备。合格的学习情境能够促进学生展开问题思考,在帮助学生根据现有问题进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上颇有奇效。第二,该问题是否同时具备必须性与准确性。需要教师筛选教学内容,理清主次问题,避免无效或冗余问题的提出。第三,能够联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数学教学是一个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活动,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围绕问题导学法展开的全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方兴未艾。教学模式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教师长期持之以恒的探索、摸索与改良。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數学教师要敢于改变传统课堂结构,勇于尝试全新教学方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坚持新课改要求,高举学生个性化发展与全面发展大旗,真正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推动高中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艳 王平 拓展教学空间 完善教学方式——谈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3)
[2]易发平 初中数学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以“翼学习”平台微课资源建设为例[J].数字教育,2017.3(02):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