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疝气带治疗婴儿脐疝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ll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压疝气带治疗婴儿脐疝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6例婴儿脐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为42.11%,治疗2个月后,治愈率为76.32%,治疗3个月后,治愈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为34.21%,治疗2个月后,治愈率为57.89%,治疗3个月后,治愈率为73.68%。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1个月及2个月后,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疝气带在治疗婴儿脐疝疾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加压疝气带;婴儿脐疝;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77-01
  婴儿脐疝为一种先天发育不良疾病,发病率为5—10%,一般采用非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1]。基于该疾病的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加压疝气带治疗婴儿脐疝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6例婴儿脐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76例婴儿脐疝患者,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为38例,男26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3—12个月,平均年龄为7.54±0.19个月;对照组患者为38例,男25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12个月,平均年龄为8.31±0.25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用加压疝气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疝气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2.1治疗组患者用加压疝气带实施治疗,医护人员用指端压迫患者脐突出部位,进而使脐疝恢复腹腔;之后用中指对患者疝中央进行按压,使其内陷,之后采用疝气球压迫患者内陷处,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固定对策。当患者洗澡时,应去掉加压疝气带,待患者洗完澡后,应依据上述方法重新对患者加压疝气带进行固定。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时间的治疗,1个月为1疗程。
  1.2.2对照组患者用普通疝囊带压迫法实施治疗,首先医护人员选两条胶布,胶布的宽度约为5厘米,将其中一条胶布中间开孔,此时使另一条胶布一端形成狭窄条形,穿过胶布中间孔。之后,医护人员对胶布实施交叉牵拉,使其紧贴在患者皮肤处,粘贴后通过手指按压患者脐疝中央部位,进而出现内陷症状,2至3天对患者更换一次胶布。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时间的治疗,1个月为1疗程。
  1.3治愈标准
  患者实施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脐部局限性肿块消失,且在腹压增加时,没有出现复发现象[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为42.11%(16/38),治疗2个月后,治愈率为76.32%(29/38),治疗3个月后,治愈率为100.00%(38/38);对照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为34.21%(13/38),治疗2个月后,治愈率为57.89%(22/38),治疗3个月后,治愈率为73.68%(28/38)。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1个月及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脐疝疾病为一种先天性发育缺陷的疾病,该疾病出现的主要群体为新生婴儿,发病率在5—10%之间。脐部可复性肿块为其主要临床症状,特别在患者啼哭时,该种症状尤其明显。临床上非手术措施为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3]。以往采用的主要为“T”型疝气带及腰带式疝气带进行治疗,其主要是用布条或者是弹性钢条紧压患者腹肌,有效增强缺损处腹壁肌肉力量,进而有效阻止疝突出。但是该种治疗方法具有固定不理想,极易出现滑动等缺陷,严重时出现疝内容物突出等症状,因此,其作用面积较小,力量较为薄弱,尤其是在患者啼哭时,该种治疗方法不能很好的压迫患者疝部位。加压疝气带为一种新型的、包括腰带、横杆、上下调节杆以及疝气球的有效治疗器具,其不仅可以有效压迫患者疝环腹肌缺损处,还可以有效避免疝气球出现移位现象。其具有固定牢固、固定面积较大等特点,因此,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4]。因此,加压疝气带在治疗婴儿脐疝疾病临床上效果显著优于普通疝气带的,受患者及其家属欢迎。通过本次研究证明,加压疝气带在治疗婴儿脐疝疾病的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如本次研究中,选用加压疝气带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为42.11%,治疗2个月后治愈率为76.32%,治疗3个月后治愈率为100.00%;但采用普通疝气带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为34.21%,治疗2个月后治愈率为57.89%,治疗3个月后治愈率为73.68%。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加压疝气带值得在治疗婴儿脐疝疾病的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先锋.加压疝气带治疗婴儿脐疝54例[J]. 社区医学杂志, 2013,14(11):124--125.
  [2]林太鸿,卢恩文,李春娘等.加压疝气带治疗婴儿脐疝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07,06(31):520--521.
  [3]陈宝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10(03):136--137.
  [4]卢世伟.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12(02):136--13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97%。其中轻度异常为78%,中度异常为13%,重度异常为6%。意识障碍患者异常率为100%,深昏迷者100%为重度异常,癫痫型患者67%有痫性放电。 结论 脑电图是一种无创的辅助检查手段,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中
期刊
摘 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康复率,本文就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诊断、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3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等是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常见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后,共有2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剩余1
期刊
摘要:目的:对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中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对治疗组中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活动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及BI评分均有改善,且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的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6例经临床手术确诊的宫外孕病例的超声图像。结果:宫外孕表现为附件区妊娠囊5例,表现为附件包块并腹腔出血18例,表现为附件混合性包块33例。本组中超声诊断准确率94.9%。结论:超声可以明确宫外孕包块的部位、大小、有无破裂出血,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关键词:宫外孕;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4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对其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年内的来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大小变化及该手术对于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 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的痛经程度较术前减轻,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对于卵巢功能
期刊
摘 要: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和经腹子宫切除术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为子宫切除病患选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治疗的病患38例,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病患19例,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阴式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经腹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时间,手术后产生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
期刊
摘 要: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硫酸沙丁胺醇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8月出现先兆流产在我院进行保胎治疗的孕妇78例,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孕妇49人,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硫酸沙丁胺醇并使用中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为对照组中的孕妇提供叶酸、维生素E进行对症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治疗组中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75-01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止痛使用镇痛泵,目前临床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持续镇痛,另一种是术后拔管而用传通的肌内或静脉置管,两者都在临床上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而在我院外科常用的是传通的持续皮下置管方法,本人根据自己在外科的临床实践,对30例胆囊摘除术术后置管的效果观察,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急诊内科患者急性肠胃炎的临床诊治体会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确诊急性肠胃炎临床患者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中西药结合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头颅CT在早期诊断小儿脑瘫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98例,对其头颅CT影像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8例患儿经CT检查发现异常者54例,CT诊断阳性率为55.10%。CT征象包括:脑积水、脑萎缩、脑发育不良、脑软化、脑穿通畸形等。结论 头颅CT在早期小儿脑瘫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