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在早期诊断小儿脑瘫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来源 :医食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头颅CT在早期诊断小儿脑瘫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98例,对其头颅CT影像资料以及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8例患儿经CT检查发现异常者54例,CT诊断阳性率为55.10%。CT征象包括:脑积水、脑萎缩、脑发育不良、脑软化、脑穿通畸形等。结论 头颅CT在早期小儿脑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病因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关注。
  关键词:头颅CT 早期诊断 小儿脑瘫 病因 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74-01
  小儿脑瘫就是指在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脑损伤,致使进行性中枢性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综合症,患儿经常会出现智力低下、语言以及视听障碍、癫痫等合并症。对于该病症若是可实现早期诊断,则有利于干预康复。现阶段头颅CT在小儿脑瘫的诊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头颅CT在早期诊断小儿脑瘫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抽取其中的98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53例,女45例,年龄1个月-15岁,平均(5.9±2.1)岁。所有患儿均符合2004 年在全国小儿脑瘫研讨会的脑瘫诊断标准。患儿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者36例,语言障碍者31例,单纯运动障碍者22例,癫痫8例。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患儿的一般资料、头颅CT影像资料等展开回顾性分析,对头颅CT在早期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
  1.2.2 检查方法
  所用仪器为我院现有PHILIPS 64层螺旋CT机,首先对患儿进行颅脑轴位平扫,100kv 200mAs 层厚为5mm,间隔为5mm,针对部分感兴趣区可加2-3mm薄层扫描,增强扫描对比剂为碘海醇,剂量为1.5ml/kg体重,经高压注射器自肘前静脉团注,针对无法对检查工作予以配合者给予适量的镇静药物。
  1.3 诊断标准
  本组患儿按照诊断分类可包括:痉挛型63例,手足徐动型4例,低张力型19例,共济失调型1例、混合型11例。
  1.4 数据处理
  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患儿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进行表示,计量资料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取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诊断结果
  本组患儿经CT扫描发现异常者54例,CT诊断阳性率为55.10%,包括痉挛型46例,异常率为73.02%、手足徐动型0例、低张力型4例、异常率为21.05%,共济失调型0例、混合型4例,异常率为36.36%。
  2.2 CT表现
  本组经头颅CT检查发现异常的54例患儿其影像学特征为:脑积水者11例,脑萎缩者11例,脑白质发育不良者6例,脑皮质发育不良者5例,脑软化者5例,脑室扩大者4例,脑穿通畸形者4例,其他8例。CT增强扫描有助于微小病变区域的显示。
  2.3 不同年龄段CT异常率比较
  本次研究中将患儿按照年龄分成了0-1岁、1-3岁、3-7岁、7岁以上组,分别含有患儿44例、26例、18例、10例。经比较发现,0-1岁组患儿CT异常率最为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小儿脑瘫属于儿童严重残障,在我国的发生率不高,然而由于脑在完成生长发育前会受到各种侵害、损害从而会引起非进行性脑损伤,发病因素包括有:产前因素,包括孕期感染、药物影响、射线辐射等,产程因素包括:新生儿窒息、羊水早破、早产、胎头吸引伤等,产后因素包括:重度黄疸、新生儿惊厥、新生儿肺炎感染以及外伤等[2]。小儿脑组织在出生时还没有得到完善的发育,大脑皮质相对较薄,细胞分化程度相对较差,神经髓鞘还没有完成,脑损伤还处在初期阶段,此时姿势、运动还没有固化,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此若是脑瘫得到早期诊断、早期康复治疗则可使脑瘫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姿势、运动功能会得到良好的恢复[3]。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脑瘫的诊断多依赖影像技术,随着CT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在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优势[4]。CT技术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可以对颅脑解剖结构方面的变化进行清晰的显示,对脑结构动态进行反映,进而便于对颅内病灶的大小、部位、形态、同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观察,对于脑瘫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5]。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头颅CT在早期诊断小儿脑瘫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展开了CT检查,结果发现,CT异常率为55.10%,且不同类型病变者的CT征象存在典型特征,由此可知CT在脑瘫诊断中具有良好临床价值。本次研究中还对比分析了不同年龄段者的CT异常率,结果发现,年龄越小者CT异常率越高,由此可知,CT在脑瘫早期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临床应对其给予关注。
  综上所述,头颅CT在小儿脑瘫早期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优势,其为脑瘫病因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 吴云.小儿脑性瘫痪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J].安徽医学,2011,16(06):332-334.
  [2] 武光丽.脑性瘫痪患儿105例头颅CT检查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0,13(45):776-777.
  [3] 罗华英.头颅CT在小儿脑瘫诊断中的作用[J].江西医药,2009,13(03):913-915.
  [4] 陈冬冬,施炳培,侍孝娟,等.224例痉挛型脑瘫患儿脑电图和脑CT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21(06):721-723.
  [5] 蒋昊翔,宋旸,刘娜,等.婴幼儿脑性瘫痪的MRI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5(05):891-89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X线表现及其特点。方法 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患儿的X线资料进行分析,82例患儿胸片表现为肺间质浸润性病变的有25例,肺段实质浸润性病变的7例,小叶实质浸润性病变的有49例,胸膜炎有13例。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X线表现较复杂多样,在诊断时要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97%。其中轻度异常为78%,中度异常为13%,重度异常为6%。意识障碍患者异常率为100%,深昏迷者100%为重度异常,癫痫型患者67%有痫性放电。 结论 脑电图是一种无创的辅助检查手段,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方面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脑电图  中
期刊
摘 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康复率,本文就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诊断、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对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3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头痛、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等是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常见临床表现,本组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后,共有26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彻底消除,剩余1
期刊
摘要:目的:对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中的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对治疗组中的患者采取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日常活动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及BI评分均有改善,且相对于对照组,治疗组中的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56例经临床手术确诊的宫外孕病例的超声图像。结果:宫外孕表现为附件区妊娠囊5例,表现为附件包块并腹腔出血18例,表现为附件混合性包块33例。本组中超声诊断准确率94.9%。结论:超声可以明确宫外孕包块的部位、大小、有无破裂出血,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信息。  关键词:宫外孕;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4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5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对其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患者术后1年内的来经量、痛经程度、子宫大小变化及该手术对于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 随访结果表明,患者的痛经程度较术前减轻,月经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安全有效,对于卵巢功能
期刊
摘 要: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阴式子宫切除术和经腹子宫切除术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为子宫切除病患选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治疗的病患38例,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病患19例,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阴式子宫切除术,为对照组中的病患提供经腹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时间,手术后产生的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为
期刊
摘 要:目的: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硫酸沙丁胺醇在先兆流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8月出现先兆流产在我院进行保胎治疗的孕妇78例,将这些病患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孕妇49人,为治疗组中的病患提供硫酸沙丁胺醇并使用中医药物进行辅助治疗,为对照组中的孕妇提供叶酸、维生素E进行对症治疗,对比两组病患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治疗组中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75-01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止痛使用镇痛泵,目前临床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术后硬膜外接镇痛泵持续镇痛,另一种是术后拔管而用传通的肌内或静脉置管,两者都在临床上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而在我院外科常用的是传通的持续皮下置管方法,本人根据自己在外科的临床实践,对30例胆囊摘除术术后置管的效果观察,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急诊内科患者急性肠胃炎的临床诊治体会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急诊内科确诊急性肠胃炎临床患者9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中西药结合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