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恨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叙事诗的巅峰之作。诗歌以导致大唐帝国由盛而衰的“安史之乱”为背景,以“马嵬兵变”为转折点,完整地叙写了唐玄宗与杨贵妃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堪称光耀文坛的千古绝唱,永不凋谢的艺术奇葩——只有在“元刘之外无匹敌,李杜而下见诗豪”的白居易笔下,能妙笔天成如此不朽之作;也只有在诗歌空前繁荣、统治者较为开明的唐代,能诞生以先皇的爱恨情缘为主题的诗篇,“安史之乱”毕竟是盛朝讳莫如深的痛处……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35岁的白居易任盩屋县尉。史传,白居易早在16岁时,便以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五言律诗而名满长安。用名士顾况的话说,以此才学,居天下也易!到盏厔县后,白居易便结识了“为文辞意慷慨,長于吊古,追怀往事”的文士陈鸿,“吟诗石上坐,引酒泉边酌”的隐士王质夫。是年12月,三人结伴拜谒仙游寺。寺院坐落在通往终南山巅的峪口处,峪口有一岩溶洞,遍布的石钟乳、石笋、石柱,有的像凌空振翅的雄鹰,有的像追风逐日的骏马……三人小心翼翼地下到洞内,眼前薄雾流岚,耳畔溪泉流响,真可谓别有洞天。
  在一处人形的岩柱面前,白居易惊叫道:“你们快看,这像谁?”大家顺着手指的方向驻足凝望一一惟妙惟肖的身形,洁若凝脂的肤色,脚下蒸腾着温泉的雾气,“像不像杨贵妃?”
  “哎呀,真是太像了!”陈鸿、王质夫一起拊掌叹道,“看,体态盈盈,光彩熠熠;顾盼神飞,颦笑传情,简直是一尊‘天然去雕饰’的出浴贵妃。如果老皇帝见到此情此景,该不知有多伤怀!”他们边游边兴致勃勃地交谈起来:
  “玄宗皇帝和贵妃娘娘真是千古奇缘,转眼已过半个百年,如今追思起来,真叫人又恨又怜!”
  “与乐天同科登第的元稹有诗日‘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此地离马嵬坡不远,这段史实和传说可谓家喻户晓,可惜没有笔墨流传下来!”
  “奇巧,萧史乘龙、弄玉跨凤的爱情故事也发生在此地,仙游寺恰恰由此而得名。”
  这时,王质夫正色对白居易说:“乐天,你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么好的题材,何不付诸笔墨,以诗论事,以歌抒怀。更何况您落笔惊风,文思泉涌,倩您记取此等缠绵悱恻的风流韵事,定为诗坛频添一篇脍炙人口的杰作!”
  陈鸿也被挑起了兴致,转过身来郑重向白居易抱拳施礼说:“这个想法太好了!乐天兄必然当仁不让,我也愿玉成此事。您写诗,我作文,如何?”
  白居易此时油然想起自己“利剑斩断连理枝……彼此伤心无后期”的初恋湘灵,沉吟良久后说:“有诗有文,能唱能诵,珠联璧合,我愿一试!”于是,那五十载风云,一时间奔来眼底;那段动人情话,便在笔端纸上掠起云烟……
  《长恨歌》取“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之意。作品的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用的是写实手法,侧重写唐玄宗的怠政误国和杨贵妃的恃宠贪欢,内容简之又简,即使颇具戏剧性的“马嵬兵变”也只是寥寥数笔带过,大有“辞质而径、言直而切、事核而实、体顺而肆”的新乐府诗风;后半部分在前面铺垫的基础上,由叙事而抒情,用的是写意手法,以浓墨重彩渲染唐玄宗、杨贵妃人天相隔后“上穷碧落下黄泉”式的找寻和“孤灯挑尽未成眠”般的思念,在最宜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烘托上,泼墨如雨,务求尽意,还附会了方士寻觅、仙山问答、寄托信物等非现实的情节,使诗的进程始终贯穿跌宕起伏、动人心弦的情感红线,也让文字充满了温度、质感和浪漫色彩。前段写实有利于叙事和揭露,后面浪漫易于想象和抒情,二者巧妙衔接、完美结合,使《长恨歌》一问世就博得了万口相传、雅俗共赏的社会效果。正如唐宣宗感叹:“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诗歌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横空而来,“老妪能解”般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正如清人赵翼所说:“无不达之隐,无稍晦之词……锻炼至洁,看是平易,其实精纯”,这是对白诗最好的评价。“重色”二字堪称点睛之笔:安史之乱、马嵬兵变、逃亡蜀中,皆以“重色”为因;从玄宗“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的悲情,到贵妃“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相思,再到二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盟誓,皆以“重色”为果。
  再看陈鸿的《长恨歌传》开篇有载:“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与《长恨歌》首句的内容完全契合,诗与文异曲同工。开元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盛世之一,杜甫曾在诗中盛赞:“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天下太平,八方来朝,“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老皇帝难免“饱暖思淫欲”,朝政“一以委成”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于是天生丽质、秀出名门的杨家女被“一朝选在君王侧”。其实,杨玉环并非“初长成”,当时已经是玄宗的儿媳,敕谕出家为道5年后,27岁才册封为贵妃。在皇后虚位的情况下,杨玉环名为贵妃,实为皇后。
  如果说“回眸一笑百媚生”还主要靠的是颜值,而“三千宠爱在一身”,说明贵妃已经成为玄宗的新欢与最爱。因为在情人眼中,这种爱已经产生“晕轮效应”,不仅爱的对象自身已经变得完美无暇,连“后宫佳丽三千人”的所有优点,都似乎“钟神秀”般集中到一人身上。唐玄宗是帝王中的音乐家,曾自创千中数一的乐舞神品《霓裳羽衣曲》;而杨玉环是音乐舞蹈天才,不仅通音律,而且善歌舞,能将帝王的曲目用音乐和舞步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以致贵妃后来升天显灵时依然“风吹仙袂飘砜举,犹似霓裳羽衣舞”,因此二人堪称知音,也是千百年来帝后之间存在真爱的典范。所以,才有“温泉水滑洗凝脂”的垂赐,才有“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待遇,才有“姊妹弟兄皆列士”的恩宠。此时,那个7岁便敢呵斥武氏大将军的李隆基,那个武则天封禅嵩山亲撰《曳鼎歌》都以“上玄降鉴,方建隆基”为结语,誉为“此儿为吾家麒麟矣”的可畏后生,那个以宫廷政变脱颖而出的一代名主,已然一副儿女情长、英雄迟暮的颓相!以致“春从春游夜专夜”“从此君王不早朝”,为后来“渔阳鼙鼓动地来”“九重城阙烟尘生”埋下了隐患。其实,贵妃虽喜富贵荣华,却不问朝政大事,从未听说过她进过什么谗言,只是错认安禄山为义子。出现后来的悲剧,都是《因为爱情》,或者说《冲动的惩罚》……   好一个“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在深宫一片歌舞升平之际,突然传来十万火急的战乱警报。天宝14年(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悍然发动属下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号称20万兵马,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于是一场烟尘千里、鼓声震地的反叛,一场历时八年、席卷半壁江山的浩劫,厄运般降临承平日久的大唐,也惊醒了君妃“玉楼宴罢”的醉梦。据说,此前李白曾以一首《幽州胡马客歌》,暗示安禄山会谋反。而彼时,“一枝红艳露凝香”的《清平调》君王或许能带笑看看,哪儿顾得上无关风月的预言之词!
  从“惊破霓裳羽衣曲”,悲剧已然开始。君臣仓皇辞庙“千乘万骑西南行”,刚刚“西出都门百余里”,便“六军不发无奈何”。禁军哗变,剑指行宫,乱刀杀死贵妃的族兄、时任宰相的杨国忠,以及姐姐韩国夫人等。一时空气凝重,君妃都惊疑不定,贵妃更是吓得噤若寒蝉。大将军陈玄礼几次奏请玄宗说:“杨国忠谋反被诛,杨贵妃不该再侍奉陛下,愿陛下能够忍痛割爱,把杨贵妃处死。”玄宗没有同意。刚被乱军打伤的京兆府司录参军韦见素上谏:“现在众怒难犯,形势十分危急,安危只在片刻之间,望陛下快作决断!”说着跪下叩头不止,以至血流满面。玄宗辩解道:“贵妃深居宫闱,从不与外人交结,怎能知道杨国忠谋反呢?!”近宦高力士在旁边说:“贵妃确实无罪,但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而贵妃还在陛下左右,他们怎么会安心呢!内外交困之际,恳请陛下亦宜自谋,将士安心君臣一行方能保全!”
  贵妃在投缳赐死,被拖走的那一刻,没有挣扎,没有哀号,没有恚怨,她只是瞪大眼睛看着拄杖侧首、黯然垂泪的玄宗,满是惊恐,满是不解和不舍……事以至此,老皇帝也是万般无奈,“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他毕竟已过古稀之年,有太子这位呼之欲出的新皇帝撑着,一伙“饥而愤怒”的“丘八”又有什么不敢干!“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杨贵妃死后,四军罢乱……当社稷危如累卵之际,找一位弱女子当“替罪羊”,实在是男人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社会一大诟病——“祸端自是君王起,倾国何须怨玉环!”
  兴勃亡忽,物极必反,权倾朝野的杨氏家族,转瞬间灰飞烟灭,像为渐行渐远的盛唐谱了一曲挽歌!逃难的君臣在“黄埃散漫风萧索”中,在“旌旗无光日色薄”中,又继续向剑阁蜀道、峨嵋山下进发了……此时,出完恶气的大军,已经没有声息,只有“叮当,叮当”的马铃声和“唰唰,唰唰”的脚步声。将士只顾低头向前走,没人留意“蜀江水碧蜀山青”,更无人在意老皇帝的“圣主朝朝暮暮情”……据说,西南行“出入斜谷,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声,与山和应。”玄宗在悸动心弦、撞击灵魂的铃声中,想起被部下活活勒死可怜的贵妃,悲从中来,泪如雨下,“采其声为《雨淋铃曲》”痛悼至爱,成为词牌《雨霖铃》的发轫。
  入蜀后,“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特别是唐肃宗已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仿佛只在一夜之间,便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爱妃,失去了皇权,剩下的只有无限的孤独和无尽的思念!“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见花落泪,睹月伤怀,闻铃断肠,相信老皇帝也会从心底发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奈与感慨!雕欄玉砌应犹在,故国不堪回首!苦苦煎熬一年后,盼得“天旋地转回龙驭”,再次途经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却早已“不见玉颜空死处”……
  如之奈何?无可奈何!“君臣相顾尽沾衣”后,只好“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目睹曾经与贵妃牵手观赏的一花一木,游览的一桥一榭,真的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老皇帝多么渴望贵妃会突然闪现在曲径的尽头,或撑一叶扁舟驶出藕花深处,或迈着凌波舞步、满带笑靥向他走来……“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在近乎软禁的时光里,老皇帝信步走来,满眼“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更令他伤怀的是“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遥想当年,在后宫清元小殿演出《凌波舞》,自己亲打号称“八音领袖”的羯鼓,贵妃弹琵琶,宁王李宪奏玉笛,李龟年吹筚篥,马仙期击方响,张野狐擘箜篌,贺怀智执拍板……那场面震动朝野,那情景永生难忘——人生难有几次忘情的时刻!“安史之乱”爆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百姓流离失所,梨园艺人星散各地。想到宫廷乐师雷海青在被逼演奏时拼尽全力将手中琵琶向安禄山头部掷去而被凌迟处死,老皇帝已是满眼清泪……“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真的是道不尽国破家亡,斩不断悲伤感叹,凄凉满眼对江山……
  “日长才过又今宵”,无眠的夜晚,总是那么漫长;思念的更漏,总是那般难捱……“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垂老而孤,情何以堪!个中不仅有“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的孤独,更有“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的惆怅……一定是被赐死心伤透了,回想贵妃诀别时绝望的眼神,老皇帝便产生痛彻血脉、浑身颤栗的不忍,越是不忍越生发穿越式的追忆和牵心般的思念……踪迹皆无,连尸体也未见,贵妃到底去哪儿了???
  听说“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遂教方士“升天入地求之遍”,可惜“两处茫茫皆不见”!此时“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难怪今天还有人猜测贵妃当时并没有死,而是偷渡到了日本山口县。
  太真“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来不及梳妆就迎了出来——衣袂飘飘,迈着霓裳羽衣般的舞步;婷婷袅袅,面庞闪烁梨花带雨般的泪痕。开口便“含情凝睇谢君王”,叹息“一别音容两渺茫”!君王怀恋“春宵苦短日高起”的缱绻时光不复再来,臣妾也感伤“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每每向人间深情地回望,总是“不见长安见尘雾”,只能“惟将旧物表深情”,托方士将钿盒金钗捎给君王作信物。还将金钗留下一股、钿盒分开一半分别留存,期望爱情像金钿一样坚贞,期待“天上人间会相见”时合二为一。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君王与我凝望牛郎、织女二星,曾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如今“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您一定一定要转告君王,臣妾始终没有忘记当初的盟誓,那怕阴阳两隔,那怕天荒地老,这份情绵绵不断,这份爱永无绝期……
  肖铜,中共大庆市委党校副校长,高级政工师,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黑龙江省委特约专家,省作协会员,大庆市写作协会常务理事,《大庆日报》《大庆晚报》特约记者,全民阅读活动主讲师,全市首批重点智库建设专家。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你要是悲哀于这世界终有一天会没有了你,你要是恐惧于那无限的寂灭,你不妨想一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之中。你所忧虑的那个没有了的你,只是一具偶然的肉身。所有的肉身都是偶然的肉身,所有的爹娘都是偶然的爹娘,是那亙古不灭的消息使生命成为可能,是人间必然的爱愿使爹娘相遇,使你诞生。  这肉身从无中来,为什么要怕它回到无中去?这肉身曾从无中来,为什么不能再从无中来?这肉身从无中来又回
期刊
毫不夸张地说,我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欠别人的债。如果借了别人钱财,心里就会忐忑不安,睡不好觉,直到偿清后,才会踏实安心。不过,在我的青春年少时,欠下了一笔永远偿还不了的债。这个债不是金钱,而是书债!  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劳作之余,就用读书缓解身心的疲惫。那时,公开出版的书不但数量有限,内容更是乏善可陈。听说邻村的周燕翔家里藏有不少书,就约了他的一个远房侄儿陪着上门借书。不
期刊
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事實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我认为他说的不错。  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经历了二十几个寒暑,但是这短短的时期也并不是白白度过的。这期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
期刊
1965年,台湾“中央博物院”与“故宫博物院”在台北合并,成立了新的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著名学者李霖灿是中央博物院元老级的研究人员,在中央博物院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之际,他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中央博物院的有关往事,从他的回忆文字中,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受到那个时代学术界的良好风气。  当时的李霖灿,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受聘为中博院的助理员,独自在野外进
期刊
人们习惯上把面条称为“面”,既简洁,又明快,实在是一种很值得称道的叫法,面这种食物是不简单的。  要说起来,面条就是用面粉做出来的细条状的食品,做面条所用的面粉大多用的是小麦磨成的面粉,当然也有用别的面粉如荞面之类做成的,不管是什么面粉做成的面条,统称为“面”。  在古代,面不仅是一种稀罕物,而且,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汤饼。现在,已经没有人把面叫做汤饼了,像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广东伊府面、四川
期刊
编者按:上海,有一处别致的小书院,虽地处繁华喧闹中,却隐隐透着一股若有似无的古韵。这里有袅袅香云,萦绕盘旋,带着草木的微醺。推开门扉,一位儒雅的先生端正而坐,气质温润,面色宁静,阳光徐徐穿过空气中的微尘,仿佛一副画卷,瞬间让人安静下来。他是吴清,传统文人香事传习者,已故香学宗师刘良佑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国传统香文化界知名的风雅之士。他闻香识道,喜好收藏,于闲适中体味生活,自有一番香学文化的体悟。本刊
期刊
端午节与中草药  我国的传统节日里,有不少风俗与中草药有关,如春节爆竹里火药用的火硝、硫磺;重阳节的茱萸、菊花;端午节常用中草药有艾叶、菖蒲、青蒿、龙船花、香茅、柚叶等。古人也比较重视养生,端午时节多备些中草药,可补阳利湿,还能有效驱蚊杀虫。  《本草纲目》曰:“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日菖蒲。”端午那天,人们从田野采回的艾蒿、菖蒲悬挂在门旁,有些地方还喜欢将菖蒲和艾叶研成末,制作成香包,古人取其
期刊
《尚书》中有言:“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作伪”为何“心劳日拙”?所谓“心劳”,就是费尽心思在那里掩饰、在那里谋私利。因为“作伪”,会导致事情愈来愈难圆场,最后一定是很难行得通的,自然“心劳”不已。《老子》中就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人再怎么样掩饰,也不可能瞒得过老天,瞒得过明白人的。  古籍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齐景公惩罚奢侈、提倡简朴,有的大臣却我行我素,生活仍然穷奢极欲。他们为
期刊
1919年5月4日,大批的青年学生在北京举行示威游行,抗议当局政府对日本的屈辱妥协,并引发了一系列罢课、罢工运动,最终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变动和革命。五四运动既是近现代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政治运动,又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化运动,是中国全面融入由西方主导的世界现代化大潮的起点。  五四运动的爆发有着深刻复杂的原因。美国学者肯尼斯·华尔兹提出的层次分析法从个人、国家和国际环境三个方面来分析历史事件。
期刊
四五百年 依舊青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