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品味感悟真情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l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抒情散文,作者以小见大,选取了父子在车站送别事件中父为子买橘子时的背影,抒发浓浓的父爱和对父亲深深的感恩之情。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着人间至情,读之,让人动容不已,本文是教师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载体。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背影》为例,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浅谈了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语言解析,合作探究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构成要素,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往往借助语言文字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情思。《背影》一文语言直白而典雅,朴实而无华,平淡之中寓真情,渗透着浓浓的人间至爱。文中记载父亲的话只有五处,尽管语言简单,但却意蕴隽永,饱含了浓浓的父爱。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父亲说的几句话,通过深入剖析、交流讨论,让学生感受父爱的深沉细腻,从而拨动学生心灵之弦,触发共鸣,激发学生情感。
  师:同学们,文中“父亲”总共说了五句话,你能找出来,谈一谈你的理解和感受吗?
  学生1:家中办丧事时,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饱经沧桑的老父亲在多重压力下仍然镇定、坚强,乐观自信地安慰流泪伤心的儿子,看似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包含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学生2:作者再三劝父亲不必亲身送时,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老父亲不放心别人送儿子,于是放下所有手头琐事亲自送儿子上车,使父亲的爱子之心跃然纸上,传达了最沉甸甸的父爱。
  学生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了避免儿子路上不口渴,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为儿子去买橘子。父亲对儿子极致的爱抒写得淋漓尽致。
  学生4:买来橘子要下车时,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儿行千里父担忧”,这是最牵肠挂肚的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限的惦念。
  学生5:走了几步回过头,父亲说“进去吧,里面没人。”父亲怕儿子误车,催促儿子快点上车,表达了父亲对儿子依依不舍和担心孩子的真挚情感。
  二、聚焦背影,用心揣摩
  《背影》一文,以父亲的“背影”贯穿全篇,是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浓缩点,作者以小见大,抓住人物形象“背影”这一特征命题立意、谋篇布局,把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与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感情起伏回荡,深沉的思念悠悠不绝。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提出问题:文章四次写到背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聚焦背影,体会父子情深,从而推动学生情感。
  学生甲:文中第一次出现“背影”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开篇点题,思念父亲,虚写背影,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并预留悬念,为下文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作了良好的铺垫。
  学生乙:文中第二次出现“背影”是在车站送别时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場面,详写背影,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同时,作者看到年迈的老父亲步履艰难地为自己买橘子, 第一次真正地理解到了父爱的真谛, 留下了感动的眼泪, 这是感情升华的背影,父爱如山,足以让儿子永生难忘。
  学生丙:文中第三次出现“背影”是在父亲
  和儿子告别后,略写背影。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渐渐消逝在人群,此时此刻作者领悟到了父亲深沉的爱,不舍之情油然而生,又想到生活的残酷,父亲前程艰难,黯然泪下,增添了淡淡的离愁别绪。
  学生丁:文中最后一次出现“背影”是在文章的结尾,虚写背影。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父亲平淡言语中流露出了无奈和悲凉,让作者不由自主地在泪光中再次浮现出父亲的“背影”,这是思念的“背影”,首尾照应,突出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老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
  三、借题发挥,有效渗透
  在教学完《背影》后,笔者借题发挥,有效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拓展迁移,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身边的平凡真情,让学生体验幸福,学会珍惜,懂得感恩,从而升华学生情感,启发学生常怀感动之心,常为感恩之行,真正达到育人的目的。
  师: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背影》一文凝聚了父亲的挚爱。同学们,其实我们也都是幸福的,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财富。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一杯热腾腾的牛奶,一句关心体贴的话语,一个理解鼓励的眼神,无不体现了亲人对我们无限的关怀和殷切的期望。请同学们敞开心扉,释放亲情,怀着深深的感恩之心,写一写你的生活经历,谈一谈你对父爱或母爱的理解,说一说你眼中那些令你感动、愧疚,甚至流泪的至爱亲情。
  总之,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实际,依托教材,善于挖掘文本情感素材,有效渗透情感教育,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其快乐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224000)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语文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僵硬刻板的课堂局面受到批判和摒弃,构建生动的语文课堂成了教学改革的主流之一。所谓“生动课堂”就是教师应调动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尽自己所能把语文教学活动开展得主动、高效,师生双方都能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完成任务。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生动而精彩呢?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
期刊
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语文学科既具人文性又有工具性的特点。然而,由于功利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传统教学“把教科书作为语文学习的全部生活”,而新课程则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以“大语文观”的理念与目标,积极提倡并逐步开创了“把社会生活作为语文学习教科书”的教育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参与社会学习和接受各类教育的途径越发多元化,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
期刊
一、口语交际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兴趣十足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1增强口语交际练习,使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  作文是一种书面口语表达形式,而这种表达形式和学生日常说话是密切相关的。有些学生连说话都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我们还能指望他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吗?
期刊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引领学生学会发现、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力的彰显。语文教学从切入角度上看就是由问题发端,点燃课堂五彩缤纷的火花。但是,如果问题全都有老师提出,未必见得就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深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其效果远远大于老师预设问题的效果。我们必须对于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途径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本文阐述了什么是语文问题,如何提出问题,
期刊
本节课是精心为“送教”准备的一节课。但是,就在要准备上课的时候,学生告诉笔者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并且背得滚瓜烂熟。如果按原计划:读—译—品进行,显然没有多大的意义。学生也会没有兴趣,达不到支教的目的。于是,笔者急中生智,整合了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内容,以《石壕吏》为例,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感受“诗圣”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探究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原因。笔者大胆地说:“那这节课,我们就在已学
期刊
当下很多中学生写出的作文既没有个性化思想的展示,也没有真实情感的表达,素材也尽是些老掉牙的“陈芝麻、乱谷子”。究其原因,关健是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太少。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少一直是困扰他们作文创作的一个难题,也是教师想方设法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简要讨论。  一、写作素材积累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生活局限小,缺少写作素材积
期刊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的阅读教学中,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根据闰土的变化,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来探究作者塑造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意义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关这一环节的比较阅读教学设计只是流于形式,浮于文字表面。比如,这种设计往往会引导学生注意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相比在身材、眼睛、衣着、手等外貌上的变化,会引导学生关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说话时对“我”的称呼、
期刊
据调查,当下学生对作文越来越敬而远之,主要原因是觉得没有素材可写,看到题目,脑海是一片空白,思维无法打开。部分学生为了凑足字数,搜肠刮肚,冥思苦想,东拉西扯,胡编乱造,写出的东西明显缺乏生活基础,更无立意可言。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缺乏一双慧眼去寻找生活中的“米”,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无法再现多彩的生活。新课标指出:作文教学的内容就是要把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对照要求,
期刊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初中学生开展语文自主学习呢?这是当前众多语文教师不断探索的热点课题。笔者认为,要想让自主学习成为语文课改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要想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必须要走好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找到开启自主学习的金钥匙,即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自主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对文本教材体验
期刊
诗歌是富有想象的艺术创造,它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精巧绝妙的构思、深邃高远的意境、饱满真挚的情感,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诗歌所表达的大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或感情,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这些抽象的事物或感情十分困难。这就是近年来初中语文诗词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对此,很多教师进行了有意义的教学尝试,笔者亦参与其中。经过一系列的尝试,笔者发现,在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