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的宋阿曼

来源 :西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caoren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前,有写作的朋友向我介绍,西北有个宋阿曼。没几天,偶然进到一个微信群,群主就是阿曼。我很少在群里聊天,但喜欢潜水看大家插科打诨,有人开玩笑,称她“航母曼”。这是我和阿曼最早的接触,不知怎么,这名字留给我一种战斗力爆棚、无坚不摧的印象。
  2018年临近毕业,我们开始忙于求职。那个微信群里不怎么说话了,但基本上,我报考的所有单位的考试名单上,都能找到一个叫宋晗的人,我和“航母曼”仿佛又进了另外的群里。我座位偏后,在一堆后脑勺中,终于艰难地找出她来。隔着很远,我跑到她面前说,阿曼你好啊。她头发剪短了很多,有点酷,眼睛弯弯,一笑比照片上还要漂亮。
  几个小时恶战后,我俩手都写扁了,松一口气,相约去逛一逛。虽说是初次见面,但我却觉得她像是我相识多年的老朋友。阿曼生于平凉,西出长安第一城,她长相甜美,语调轻柔,倒很符合我对一个南方姑娘的想象。步行到地铁站,团结湖下车,她很社会地指引我从哪个口出离三里屯近,我讪讪地关掉了手机地图。过了马路,我们来到一家装饰得花团锦簇的店里,人很多,就坐店外露天的位子,吃了意面和烟熏三文鱼沙拉,好像还喝了一点红色绿色的酒。那天天气不错,上午紧张的心情得以舒缓,意面煮得很烂,让我的胃很舒服。吃完后阿曼说,你能不能陪我去买鞋,我这双鞋磨脚。然后我们就去商场干有关消费的事,她买了一双黑色的平底鞋,把小高跟收起来,背在书包里。后来我又去那个店吃过几次,每回都跟同伴说,我和宋阿曼一起来过这里。
  再和阿曼见面,就不像初见时拘谨了,我们聊八卦,聊美食,聊小说,顺带说几句关于前途的事儿。阿曼是自信的,她对问题有自己坚定的观点,即使我们看法不一致,她也不试图说服我,而是一字一句认真地陈述她的观点。
  我在一个下雨的傍晚收到阿曼的小说集,封面很好看,一连读了几篇,文字的真诚打动了我。阿曼的小说营造出一种绵密的氛围,很有感染力,她能捕捉到人与人之间细微情感的变化,并将其在纸上慢慢晕染开来,最后描画一个浓淡相宜的轮廓。就像与她聊天的感觉一样,阿曼擅长温和地言说,琐碎空隙里的婚姻困境、成长的精神伤痛、无意识的心理冒犯都得到细致的铺展。
  我其实一直想问阿曼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在小说里执意探讨那些未有亲身经验的事情,比如婚姻生活、老年生活等。对于那种可以用心体会一下、不必非得说出口的问题,我一般就心虚地不问了。那些多年后会如约而至的生活的悲喜,我可能暂时不会去触碰它们,但我相信阿曼对它们有日渐成熟的见解,就像她的作品显露的那样。其中几篇看完,我认定她可能研究过精神分析,果然,在她的一篇创作谈中,真的找到了蛛丝马迹。不得不说,为了看懂它们,有几篇我甚至读了两遍,小说中人物的生命底色充满质感,她丰沛地编织问题,然后半明半暗地指出通向答案的小路,那里不只是明火,也不只是灰烬,而更多地是带着火星的灰烬,你可以看到袅袅的烟。
  我总觉得阿曼的小说是黑白的,线条的流泻分割大于色彩的堆积涂抹。秩序井然,小说的人物在狭窄的通道里穿行,性与爱,自由與捆绑,心向往之与必然义务组成了众多的生活境遇,但这些通道里不是彻底的消极与沉沦:丰富的花与叶从中生长出来,在生活平面的穿行里没有出口,垂直的方向却可以望见枝繁叶茂。当然,阿曼用了“岛屿”这个词,在《他是我的一个朋友》里,借人物之口说出,“人类的悲喜从来就不相通”,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岛屿。
  技多不压身,阿曼还是个诗人。我一直觉得小说的氛围也分清浊的,清澈澄明的小说读起来让人感觉可爱轻飘,繁复热闹的小说读起来让人感觉厚重激荡。“浊”含有贬义,这样讲好像并不准确。但我想说的是,阿曼的小说是清澈的,她把小说也写成了诗,她的语言是弥散着诗的气息的。必须要说明的是,我读她的小说时,体会情绪所用的时间比感悟情节的还要多。《公孙画梦》是一篇想象力十足的小说,两个时空的公孙在不同的现实里画相同的梦,每个人都活在过去,每一代都要走逐渐醒悟的过程,这仿佛是一个久已有之的寓言。在《西皮流水》里,随着故事的推进,哪里都有凉丝丝的烟雾,到处都是石青清癯的孤傲与坚守。
  如果把阿曼小说中的叙事看作岛屿的话,那更广阔的洒满波光的海面,就是叙事之外语言的美与对境遇的思考。阿曼是个回族姑娘,她对宗教、信仰、民族有天然的敏感,“种种思索垒在我心中,就像一股洪水,蓄势等待着排洪闸门的开启”,细微真诚与清晰冷静的笔触之下,她把死亡渲染得很美,死去的人物都是发着光走的。像《越界者》里面,那个老人坐在摇椅里,把毯子放在身上,一直盖到脖颈;吞药后,用尽力气拉开落地窗帘,他看到白色甬道,光斑,鱼鳞,最后的死亡是一面黑墙。还有,《不照镜子的女人》里将遗书和结婚证放在一起的妈妈。在她的文字里,死是实在具体的,河流的方向最终一致,生与死两点之间完成了一段悠长的位移,而活着是艰难的选择:生的支流神秘而曲折,有时还会倒流,在困顿的突围里将生的秘密不断勘破。
  除此之外,阿曼很喜欢展现两代人的牵扯与阴影。上一代人对爱的试探、对契约的背叛、对拥有的控制、关于生存的争斗……这些对小说的主人公们产生了烙印般的影响,暗色系的潜意识根本逃不脱,他们在寒冷干燥的夜里苦苦挣扎,平静又痛苦地掩藏内心的千山万水。同时,阿曼小说中的女性大胆决绝,《午餐后航行》里的何溪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将自己的全部都献祭给纯粹的自由和爱,但最终的结局却让她丢失了爱的尊严和感伤的意义。阿曼在后记里说,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虚构,并为自己虚构的文字动情,凌晨三点,边写边哭,还感到难为情。这种沉迷是自觉性的开始,就像贾宝玉看见林妹妹,命中注定,这些时刻都要用慢镜头,而且还要播放音乐的。
  阿曼抽烟。绍兴的一次会上,晚饭后,大家在酒店的休息区吃茴香豆、喝黄酒、玩“狼人杀”。阿曼很会玩。看她优雅地捏着香烟往一次性纸杯里抖烟灰,朝南方温郁的空气里吐出白色的烟雾,感觉很“侠”,也想跟她要一根放在指间夹一夹,但我对自己的肺没有信心,作罢。她是个洒脱的人,就像她微博里说的,“有好消息喝一杯,没好消息,也喝一杯。”
  我又想起那次,我和阿曼相约时,遇到一家生意很火爆的饮品店。久闻其名,但这家店的老板似乎热衷于“饥饿营销”,十多个“专职排队”的大妈排在队伍里,外面她们的伙伴频频问:要不要加钱来一杯,不用排队。我和阿曼乐得有闲聊时间,同时也想省钱。大妈们拿着小板凳,很有“进可攻退可守”的架势,看得我很想递她们一把韭菜择。终于前面的人越来越少了,忽然来了一个长相剽悍的大哥要插队,我提高嗓门:“后面排队!”有阿曼在,我的底气似乎比平时更足。
其他文献
一  旧时城西西溪路一带,山坞连连,除“沿山十八坞”外,至西溪源头还有山坞二十余处。沿山十八坞坞内碧峰叠翠,溪水铮淙,茶山梅园,茂林修竹,古井山泉,名庵古刹,文人别业,名士墓茔,一曲溪流一曲烟,不仅秀色可餐,而且历史人文资源丰厚。  1、王家坞  从新凉亭西行里许便是王家坞,坞口原有一口名叫小方井的古井,井西有一溪涧,溪水淙然作声,其上架一石板小桥,常见村民跨桥而过。坞口西侧,有民国初期由陆慕周、
期刊
《未曾命名的世界》我写得比较轻松,半个月写完。本来可以更快些,但那会儿我正写硕士毕业论文,因此每天只写两个小时小说。论文和小说同天提笔,同天写完,字数也差不多。写完后我通读了一遍,觉得小说比论文要好,这可能是因为写作时间的改变。我之前早晚写小说,下午学专业,在那半个月正好掉了个个儿。结果论文写得像小说,小说写得像毕业论文。当然,我更愿意把这篇小说当作是自己的毕业论文,借以思考二十岁以后的时光。  
期刊
《西湖》杂志的编辑在“十一”前后发微信说要我找一个作家,然后我写他,他写我。我回好。挂掉微信,我想,找一个作家不难,我的通讯录里明明有一大堆作家,甚至我自己还被一些人说成作家,有一些显然是比我更像作家的作家,可是想来想去,我竟然一个作家都想不到了。  终于我想到狗子,想到狗子是因为能凑够字数,但他到底算不算作家呢?狗子的东西我是非常喜欢的,我想,像我这样喜欢的人可能也为数不少,但要说很多人都喜欢,
期刊
“〇八年夏末……”,小说是这样开始的。  以一个准确的年份来开篇,必然使得这个中篇更多地富有“写实”的品格。老实说,这并不讨巧。考虑到作者的年龄,他这样的青年写作者群体,被褒赏的方向,似乎总是在于“想象力”一路,评论者期待他们以青年奔突的血浇灌出一朵朵匪夷所思的花,以此,来矫正或者反击文学现场的平庸。于是,“三〇〇八年”之类的想象力,仿佛才具有了文学的“正当性”。那不仅仅是“想象力”爆棚的显明佐证
期刊
很多朋友,一旦写起来,你会发现你并不认识他/她,越是亲近的越是如此,于一爽就是这样。据说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认识你自己”,那么次难的我想就是认识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喽?道理可能同一:我们觉得无需“认识”,厮混着就是了,除非出现了问题,对自己来说就是病了或精神危机了,对朋友来说就是闹别扭甚至闹矛盾了。我跟于一爽一直没问题,脸红都没有过,这么一说,似乎又没那么亲近了。  我们都管于一爽叫小于。张弛说当年小
期刊
春天的爱情  允许舌头抽出枝条吧  让所有的欲言又止都颤抖起来  不要承诺什么,不要试图  延长花朵的生命,不要独自  躺在泥地里,给另一个人打电话  只需回应彼此的狂喜!  此刻群鸟起飞,而时间奔流  如身体内部的一场大雨  我们用双手绞拧着黑夜  直到星光滴落下来  大雪之日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场大雪  几分钟、几天、或者  一辈子。像白色的利齿  紧紧咬住血肉——最深的疼痛  永远滋生于内部
期刊
路边  白天都走不过的荒原  何必到长夜里去摸索  如果梦想都已死去  还拿什么献给春天  无论寒风将吹多久  阳光也终会出现  再回首,寂静中  企盼的依然是飞雪  雪花落过  新年和你,便已来临  沉默年代的歌  昨日的喧嚣已然褪去,  今日彷徨依旧。  幸福总是喜忧参半,  下一刻,是喜悦还是悲伤?  没有住所,就意味着流浪;  离开故土,便注定风雨飘摇。  孤独是无边的美景,  可惜未曾能
期刊
1  警察陆林推开门的时候,还不知道一场于他而言司空见惯的命案又发生了。  那时候陆林站在门口,斜风夹带着雪卷进了家门。彻骨的寒意让他不由自主地跺了跺脚,有那么一瞬,他怔怔地在门口站了很久,望着清冷、凌乱、毫无生机的房间黯然伤神。他突然想起了离去的老婆。老婆关爱因为受不了陆林没日没夜机器人一般的工作,终于在一场同学会后离他而去。老婆走的时候,也是站在这门口,也是一年之前大雪封城的日子。雪就纷扬着落
期刊
我是你的祭品。  一  这天是二月廿一。柳河村的河破了冰,涨上水淹了村头老午的牛棚。天还没全亮,棚里拴着的牛,受了惊,哞哞地扑通着水挣断了绳。东村几户的灯亮了,从山坡上低低攒来几丛火把。  “锄哥,下面发水了!”  “快走——”  “怎么回事?多去叫几个人来!”火把忽明忽暗的,并不能看清说话人的表情。在这里隐约能听到某种奇怪的响声,骇人的,像被围困的野兽发出的低沉闷促的喘息声。  “奇了,怎么不见
期刊
我最近在构思一篇未来小说,主人公K需要进行对大海的想象,来弥补某一种生理机能的褪变;这种对大海的想象可以填补肌体上的人造器官对真实人性的折损。假设这个主人公在某种人性资格评定的边缘保守着一个生理机能正在褪变的秘密,他为了维持“成为人类”的荣光而保持完全的缄默。倘若我设定让这个人靠着对大海的想象孤独地活下去,活在人类寿命可以无限延长的一个空间里,虽然诗意,却残忍了些。此时,我的大脑中发出另一种声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