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应对措施,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的57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57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66.67%(38/57);软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12.28%(7/57);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19.30%(11/57);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1.75%(1/57)。子宫收缩乏力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危及生命,且发病率较高,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其发病的最常见原因,针对性的应对产后出血,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应对措施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产科病死率逐渐下降,但产后出血引起的高危事件仍占有一定比例。产后出血可诱发产后感染、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2]。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治疗措施,是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本次研究选取的57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本文将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患者均为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为(33.51±2.48)岁,孕周35+2-41+5周,平均孕周为(38.25±1.30)周,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36例,孕1--5次,平均(2.32±0.68)次,产1--4次,平均(1.29±0.48)次,阴道出血量500ml--3500ml,平均出血量为(1950.52±182.30)ml,产后出血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达到500ml以上,剖宫产时超过1000ml。
1.2方法:
医生以及护理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孕妇产后出血总量,采用容积法以及称重法计算孕妇产后出血总量。(m总=m容积法+m称重法),并分析产后出血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0.05,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后出血各种原因的比较:57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66.67%(38/57);软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12.28%(7/57);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19.30%(11/57);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1.75%(1/57)。子宫收缩乏力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三种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均治愈,1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治愈出院。详细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母婴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上舆论的关注点,重视产科分娩质量对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3.1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 总结临床众多文献,结合本次研究的结果,其主要诱导产后出血的因素包括[4]:①子宫收缩乏力。其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胎儿)子宫壁损伤(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剖宫产史、急产、产次过多等)子宫病变(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肌纤维变性等)。2、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体质虚弱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3、产科因素:产程过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宫腔感染等引起的子宫水肿或渗血,影响收缩功能;4、药物因素:分娩后过多使用镇静剂等。②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植入、胎盘滞留、胎盘黏连、副胎盘等。③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后未及时检查发现,导致产后出血。④凝血功能障碍。任何原发或者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均能发生产后出血,本研究中的1例凝血功能障碍即为继发性的凝血功能障碍。
3.2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 疾病的治疗重在预防,如果能将疾病控制在未发之前,那将减少很多风险,为产妇及婴儿的安全带来更大的保障。依据上述的研究结果,产后出血的预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2.1.重视产前保健:
(1)加强孕前及孕期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2)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做好避孕工作,降低人工流产率。
(3)对于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应督促其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进行分娩。
3.2.2、心理干预:部分产妇过分担心、恐惧分娩过程,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的心理。医护人员应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宣传、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并取得家长配合,给予产妇更多关怀,增强其分娩信心,保持乐观情绪[5]。
3.2.3、产程干预:在第一产程重视产妇休息及饮食,防止疲劳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加采用会阴后-侧切术,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提高配合效果[6]。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避免过早牵拉脐带,小心娩出胎盘,对胎盘完整性进行检查,同时认真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及血肿。
3.2.4、加强产后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了解子宫复旧情况,监测阴道出血量,做好保暖工作及预防感染。以降低恶性事件发生率[7]。
3.3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应对措施 一旦产妇产后发生出血情况,不能慌张,应及时判断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其总的原则是: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3.3.1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及时进行子宫按摩,必要时给予宫缩剂;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进行手术治疗。首先可对患者宫腔内部填塞纱条,并于24小时后将其取出,与缩宫素及抗感染药物同用;若上述方式仍无法彻底止血,可行髂内动脉结扎术或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术。当积极抢救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行子宫切除术,挽救产妇生命。
3.3.2胎盘因素:及时检查阴道及宫腔是否有胎盘残留,若有,需及时取出;若剥离困难,疑有胎盘植入时,切忌强行剥离,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
3.3.3软产道损伤: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逐次缝合裂伤,缝合时应避免损伤膀胱、尿道及直肠。
3.3.4凝血功能障碍:排除以上原因后,尽快补充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若并发DIC,按DIC处理。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我们发现,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比较复杂,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应对措施,有针对性的做好产前预防和及时处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症状,可以有效改善出血情况,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率,为孕妇营造一个安全的分娩氛围。
参考文献:
[1]严宇,孙江川,常淑芳。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现状[J][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149-151。
[2]雷红,赵凌,孙利君。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93-1594。
[3]施芳,吴仕元。316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46-47。
[4]万日明。240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1,25(5):557-558。
[5]陈启松。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38-39。
[6]戴满花,鐘敏。阴道分娩后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健康卫读,2012,11(4):293。
[7]赵相娟,张梅娜,张涛等。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2):108-111。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应对措施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发展,产科病死率逐渐下降,但产后出血引起的高危事件仍占有一定比例。产后出血可诱发产后感染、失血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2]。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治疗措施,是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本次研究选取的57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本文将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患者均为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收治,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为(33.51±2.48)岁,孕周35+2-41+5周,平均孕周为(38.25±1.30)周,其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36例,孕1--5次,平均(2.32±0.68)次,产1--4次,平均(1.29±0.48)次,阴道出血量500ml--3500ml,平均出血量为(1950.52±182.30)ml,产后出血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达到500ml以上,剖宫产时超过1000ml。
1.2方法:
医生以及护理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孕妇产后出血总量,采用容积法以及称重法计算孕妇产后出血总量。(m总=m容积法+m称重法),并分析产后出血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0.05,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后出血各种原因的比较:57例产后出血患者中,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66.67%(38/57);软产道裂伤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12.28%(7/57);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19.30%(11/57);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占总例数的1.75%(1/57)。子宫收缩乏力为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与其他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三种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均治愈,1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后,治愈出院。详细见表1。
3讨论
妇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母婴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上舆论的关注点,重视产科分娩质量对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3]。
3.1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 总结临床众多文献,结合本次研究的结果,其主要诱导产后出血的因素包括[4]:①子宫收缩乏力。其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过分伸展(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胎儿)子宫壁损伤(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剖宫产史、急产、产次过多等)子宫病变(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子宫肌纤维变性等)。2、全身因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体质虚弱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3、产科因素:产程过长,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宫腔感染等引起的子宫水肿或渗血,影响收缩功能;4、药物因素:分娩后过多使用镇静剂等。②胎盘因素。包括胎盘植入、胎盘滞留、胎盘黏连、副胎盘等。③软产道裂伤。软产道裂伤后未及时检查发现,导致产后出血。④凝血功能障碍。任何原发或者继发的凝血功能异常,均能发生产后出血,本研究中的1例凝血功能障碍即为继发性的凝血功能障碍。
3.2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 疾病的治疗重在预防,如果能将疾病控制在未发之前,那将减少很多风险,为产妇及婴儿的安全带来更大的保障。依据上述的研究结果,产后出血的预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2.1.重视产前保健:
(1)加强孕前及孕期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2)加大计划生育宣传力度,做好避孕工作,降低人工流产率。
(3)对于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应督促其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进行分娩。
3.2.2、心理干预:部分产妇过分担心、恐惧分娩过程,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的心理。医护人员应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宣传、讲解分娩相关知识并取得家长配合,给予产妇更多关怀,增强其分娩信心,保持乐观情绪[5]。
3.2.3、产程干预:在第一产程重视产妇休息及饮食,防止疲劳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加采用会阴后-侧切术,正确指导产妇使用腹压,提高配合效果[6]。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避免过早牵拉脐带,小心娩出胎盘,对胎盘完整性进行检查,同时认真检查软产道是否有裂伤及血肿。
3.2.4、加强产后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了解子宫复旧情况,监测阴道出血量,做好保暖工作及预防感染。以降低恶性事件发生率[7]。
3.3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应对措施 一旦产妇产后发生出血情况,不能慌张,应及时判断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其总的原则是: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
3.3.1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应及时进行子宫按摩,必要时给予宫缩剂;药物治疗无效时,需进行手术治疗。首先可对患者宫腔内部填塞纱条,并于24小时后将其取出,与缩宫素及抗感染药物同用;若上述方式仍无法彻底止血,可行髂内动脉结扎术或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术。当积极抢救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行子宫切除术,挽救产妇生命。
3.3.2胎盘因素:及时检查阴道及宫腔是否有胎盘残留,若有,需及时取出;若剥离困难,疑有胎盘植入时,切忌强行剥离,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
3.3.3软产道损伤: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逐次缝合裂伤,缝合时应避免损伤膀胱、尿道及直肠。
3.3.4凝血功能障碍:排除以上原因后,尽快补充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纤维蛋白原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若并发DIC,按DIC处理。
综上所述,此次研究我们发现,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比较复杂,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应对措施,有针对性的做好产前预防和及时处理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症状,可以有效改善出血情况,降低恶性事件的发生率,为孕妇营造一个安全的分娩氛围。
参考文献:
[1]严宇,孙江川,常淑芳。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现状[J][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2):149-151。
[2]雷红,赵凌,孙利君。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93-1594。
[3]施芳,吴仕元。316例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46-47。
[4]万日明。240例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1,25(5):557-558。
[5]陈启松。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38-39。
[6]戴满花,鐘敏。阴道分娩后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健康卫读,2012,11(4):293。
[7]赵相娟,张梅娜,张涛等。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