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三重境培养真正的“朗读者”

来源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gang82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习是始终离不开“读”的,“朗读”作为眼、口、脑合为一体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最有效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朗读教学,更要重提《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朗读训练三重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并运用恰当、合理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成为能真正读出文字背后价值的“朗读者”。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
  日前,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火遍互联网、影视圈、微博话题和微信朋友圈,节目以嘉宾朗读传世名篇为主要形式,唤醒了观众对文学、情感和生命之美的怀念和向往,其传递的历史积淀中散发的脉脉温情与久违的书卷气息、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成为文化节目一个现象级的存在。然而,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语文荒”也迅速引发了语文教学界的深层思考。笔者作为小学语文界一员,也在日常教学中反思发现,“朗读教学”不知何时被我们冷落,课堂上不再书声琅琅,教学中不再“读”占鳌头,“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畸形之路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其实,语文学习是始终离不开“读”的,“朗读”作为眼、口、脑合为一体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最有效的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活动,更是一种主体的生命活动。因此,现行的语文课堂不仅仅需要“朗读教学”火速回归,更需要重提课标规定的朗读训练三重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培养学生成为能真正读出文字背后价值的“朗读者”。
  一、境界一——正确朗读,扫清语音障碍,激发朗读兴趣
  正确朗读是朗读教学的基础。在这个阶段,结合字词教学对学生进行标准普通话的语音训练,让学生正确识记汉字,了解汉字的音律美,以此激活他们的内心世界,扫清语音障碍,才能使学生享受到朗读的无限乐趣,从而放声、自由、快乐地朗读。
  1. 语音标准,字正腔圆
  宋代学者朱熹在《童蒙须知》中指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删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语音标准、吐字清晰是朗读成功的基础。这就势必要求教师从学生学习拼音、汉字的入门阶段,就开始严格的普通話语音训练,对每一个汉字的字音以及普通话中的轻声、儿化、变调等音变规律,都要进行强化训练。这样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一以贯之地坚持“开口普通话,字字都准确”的要求,才能给学生打下一个良好的语音基础,才能让他们在字正腔圆的语音氛围中,逐步品味出汉字韵律的“美”,语言文字的“味”。
  2. 词语朗读,有声有色
  在词语朗读的教学中,试着给学生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试着赋予词语生命力,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一组词语——“可爱的、亲切的、愤怒的、大声地、生气地、轻轻地……”时,笔者提示学生可以根据词义选择语音高、低、轻、重等不同的朗读方法,学生们心领神会。读“可爱的”时,他们的声音、表情变得那么可爱;读“生气地”“愤怒的”时,他们变得凶巴巴的;读“大声地”时,他们声音洪亮;读“轻轻地”时,他们不约而同地放低声音……就这样,在有声有色的词语朗读训练中,学生们不仅形象生动地理解了词义,还通过朗读发展了思维,拓展了想象,放飞了心灵。
  二、境界二——流利朗读,掌握基本技巧,夯实朗读基础
  流利朗读是朗读的第二重境界,或者说是朗读训练的第二个阶段,它是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要做到流利朗读,关键在于扩大视读广度,不仅要看一个词读一个词,还要能嘴里读这个词,眼睛看下一个词,然后再迅速把几个词连读成句、成段,做到停顿正确、轻重自然、语调恰当、速度适中。这种本领的造就不仅仅是要通过多读多练来达到,还必须掌握几种最基本的朗读技巧。
  1. 停顿准确,语流顺畅
  所谓流利,首先指的就是句中标点的停顿、意群的停顿要把握得当,语流要保持顺畅,避免读破词、读破句。要做到以上几点,必须要严字当头。一是要专心,防止有口无心,在朗读时心到、眼到、口到,连标点符号也不要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二是要突破重难点,加强练习。对读得不顺嘴或与自己语言习惯不一样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三是要保持语意的完整。从句段的内容上进行适当换气、停顿,来表示感情的转换,内容的变化;四是掌握技术性停顿技巧。
  2. 语调语速,收放自如
  语调的升降变化、语速的快慢运用等都可以使朗读富有音乐美,使朗读显得色彩丰富,有很强的感染力。如《我是什么》一课中,第一段有这样一句话:“我会变。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刚开始,笔者进行了范读,学生们饶有兴致地听完,个个跃跃欲试,可点起几个学生读之后,学生朗读得总不到位,怎么办呢?于是,笔者告诉学生,“我会变”这三个字读的时候语调要提起来,高亢一些,表现出“我”的神气。学生听后一模仿,效果真的出来了,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读得更有兴趣。笔者趁热打铁,告诉他们,“我就变成汽”这一句语速加快一点,可以表现出“水”变成“汽”的奇妙。其中“变”字如果读得稍重一些,声音亮一些,“我”的那种骄傲得意的样子就更明显了。学生按笔者教的方法一读,真的个个都变成了无所不能的“小水珠”了,课堂因此变得生气勃勃。
  三、境界三——有感情朗读,体悟作者情感,凸显朗读意境
  很多时候,文本中的一个词语,一个标点,都蕴藏着丰富的信息,也是作者丰富情感的别样表达。因此,仅仅学会“正确”“流利”的朗读是不够的,真正打动听众的朗读是——有感情朗读。在朗读时,抓住作者传情达意的敏感处进入课文语境,结合自己的体悟,于有情处传递情,于美好处释放美,于味浓处品意浓,方是朗读之大境界。
  1. 理解文本,把握基调
  朗读一篇作品要有一个基本的调子,给人一个总体的感觉。所以要想读出文章的内蕴情感,必须要充分理解文本,把握到文本的朗读基调。如:《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全文由始至终都表达了作者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对母爱的赞美,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之情。如何以读传情,找到这篇文章的朗读基调呢?上课伊始,笔者紧扣“暴怒无常”一词,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所有反映作者在经历双腿瘫痪这一人生重大波折后对生活失去希望的语句,创设出一个了无生趣的作者形象,然后与下文中写母亲的句子进行反复对比,启发学生再三品味和领悟母亲那句——“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的深层含义。经过反复进入文本,原本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符,文句的生命力迸发出文章的情感——感伤与震撼、平静与怀念。在最后的朗读全文环节,教室里不约而同响起了低沉、缓慢、哀婉的朗读声。
  2. 掌握要领,传情达意
  朗读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只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用不同的朗读方法准确把握和呈现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的感情色彩,用声音传情达意,才能真正让学生通过朗读触摸到自己的心灵,引起情感的共鸣,达到忘我的境界。比如:“啊!峰顶那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爬天都峰》)笔者指导学生用拉长音节的方法读“那么”二字,并要求念到“么”时,读出后气不足的感觉,通过这种特殊的朗读处理,较好地表达出作者当时看到天都峰高和陡的程度,以及要爬上天都峰的困难。
  3. 经典句段,浓墨重彩
  语文书本中不乏经典名篇和传世佳作,如列夫·托尔斯泰《穷人》、鲁迅《少年闰土》、季羡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怀念母亲》等,这些名篇有的使人心境豪迈开阔,有的使人情绪凄然,有的给人美的享受……如果把这些经典名篇作为朗读训练的范本,必定会起到更大的陶冶情操、熏陶美感、砥砺思想、提升品格的作用。
  总之,三段“读”程,三重境界,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朗读教学的众望所归,还应该是对语文课堂上的“朗读者”——学生的朗读素质培养的一种理性思考。让我们共同期待,朗读不再仅以一种学习方式、语言艺术而存在,更要成为一种全民关注、认同、参与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
其他文献
摘 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龙岐螺阳小学坚持“立美教育”思想,围绕“内外兼修,知行共美”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艺术体操和水墨画等特色项目,构建立美校园。“立美教育”的教育内涵是培育内外兼美之人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立人性之美、塑形态之美、显气质之美。本文从“立美教育”的特色课堂和特色德育的角度阐述了学校“立美教育”特色学校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学校文化;立美教育;建设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龙岐螺阳小
期刊
摘 要:番禺区全面启动“研学后教”课堂改革后,中小学各学科也积极投身到课堂改革当中。小学阶段的数学科教学倡导学生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学习,本文主要论述了合作学习与学生素质的关系,并阐释了高年级数学中合作學习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研学后教;合作学习;行动研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把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
期刊
摘 要: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在充分认识学校历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本校的地域特点、师生结构特点,打造“和”文化校园教育特色,践行“和谐太中,助我成功”的教育理想,凝心聚力、脚踏实地,一步步把学校引向“内涵式”发展,走向“文化式”管理,探索出一条真正的城郊型初中学校特色发展之路。本文即是对我校探索创建“和”文化教育特色学校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的总结。  关键词:和文化;特
期刊
摘 要:学校制度是学校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经过验证的管理精华,它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核心价值。它不仅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也是学校核心价值得以有效贯彻的保障系统。为了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省一级学校,太和第一小学从制度建设入手,积极探索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即强调制度建设以人为本,让制度成为教师和学校共有的价值观;加强“引领性制度”建设,赋予学校发展无穷底蕴;
期刊
摘 要:在网络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由于生存空间、家庭教育方式等的特殊性,他们的行为习惯及思想意识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笔者将结合《我的梦想》教学案例,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探索思想品德课教学育人的策略,以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实现高效育人。  
期刊
摘 要:“学做专注达人”课堂教学研究案例通过“慧眼寻专注、专注达人养成术和愿景练就达人王”三个层层递进的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专注力溜走的原因,列举在学习中保持专注的方法,愿意使用愿景的力量激励自己坚持做专注达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积极倾听、分享和互助,使活动现场热气腾腾,各种观点交错互动。学生由对自身活动素材的思索、讨论,引发心灵的触动与感悟,并将感悟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整个
期刊
在二十几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成功地尝试了从一到六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科大循环教育教学工作,在这过程中,自己不断总结,不断进步。下面就一个案例简单说说,在這期间,我是如何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  “老师,我终于成了你了!”在她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就高兴地给我打来电话。接到电话时,我是既高兴又激动,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功感油然而生。她就是我从一年级一直带到六年级的“老”班长——黄小玲。当一名教师,是她从小
期刊
编者按:百年大计,教育为先,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要发展教育,就要依靠一流的教师团队,以教师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由于当前社会各种因素,使得大批优秀老教师相继离开学校,青年教师俨然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顶梁柱。虽然如此,但是青年教师中的骨干教师的数量仍然有限。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我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已成为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刊主编方观生(以
期刊
编者按:何谓名师?通俗的解释就是:学生喜欢、家长放心、同行佩服、社会敬重的教师。正是由于名师身上存在的诸多特质,他们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为教育同仁学习的榜样。我们学习名师,不仅仅要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更要学习他们在自我成长道路上彰显出的精神。  黄桂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创新中学副校长,中学生物高级教师,1990年7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从教26年,教学业绩优秀,她热爱教育,敬业爱岗,
期刊
摘 要:为了促进保教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幼儿园应立足园所实际,以教师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园本教研活动。便笺式教研活动是教师围绕问题开展自我反思、自觉学习,然后进行分享交流,从中产生互动互助的一个学习历程。  关键词:园本教研;便笺式教研;策略;反思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以幼儿园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园本教研不仅仅指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