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时间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洲——以苏伊士运河和鸟垃尔山脉、高加索山脉、里海、黑海为边界分别隔开非洲与欧洲,在地理上很容易得以清晰描述。然而亚洲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地缘与人文概念,还是一个时间概念。
  什么是亚洲时间?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亚洲”意味着民族关系含混、专制主义、非民族国家的、前现代的、无历史的等与“世界时间”相反的一系列“时间停滞”的社会特征。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不仅亚洲的地理版图是伴随着近代欧洲殖民主义的地理不断扩张才逐渐形成的,作为概念的“亚洲”及其“时间”也并不来源于自身内部,而是一个以“世界时间”为基准的观念。从时间史上看,19世纪以前,亚洲人对自身归属亚洲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甚至在有了亚洲的观念以后,并不热心于此认同。“亚洲”及其“时间”与其说描述了自身,不如说是欧洲或西方对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定义,是一种用于肯定和区别自身的一系列设定。一方面,侣、19世纪,历史语言学、种族理论和近代地理学等现代知识体系的出现,为欧洲和欧洲人的自我意识提供了知识的支持和论述:另一方面,16世纪以降,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开始以西北欧为中心,形成世界性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在单个国家内孤立地出现的,而是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体系出现的,它是以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因而必然随之制造了世界中心和边缘、先进(时间)和落后(时间)的划分。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既是欧洲社会内部生产关系变动的结果,也是在与亚洲的关系中诞生的。因此,代表着先进的文明的“世界”时间与落后的“亚洲”时间都是同一知识和经济建构过程的产物。
  在与世界时间的对比中建立起来,作为衍生性的亚洲时间话语,为欧洲知识分子、亚洲革命者和改革者,以及历史学家提供了描述世界历史和亚洲社会、制定革命与改革方略,以及勾画亚洲的过去与未来提供了基本的框架。西方殖民者和亚洲革命者制定他们的截然相反的历史蓝图,却使用着相近的叙述框架。这个框架的三个中心主题和关键概念是帝国、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19世纪至今,几乎所有的亚洲及其时间话语都与这三个中心主题和关键概念发生着这样的或那样的联系。但是这一内在于欧洲现代性的普遍主义叙述中的亚洲时间话语,简化和忽略着亚洲内部的高度分化——不仅文化、宗教和习俗复杂多样性,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体制上也都有差异,很难构成一个整体性的“时间”和“区域”;同时,在欧洲的对比框架和话语体系中,亚洲内部的差异性、特殊性以及历史和传统不可能得到充分表达或确切描述。
  从19世纪以来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过程中,随着亚洲的形成及其自治、民族独立,再到亚洲经济与贸易的自身发展,形成了国际政治上的地位与作用,亚洲时间开始逐步从世界时间被动的设置转变到本土自我时间的确立和认同。这是亚洲知识界的集体自觉,构成了文化上的“亚洲革命”。亚洲几代知识分子从“寻找亚洲”作为开端,到尝试界定亚洲,进而发现亚洲内部不同的“亚洲时间”的历史与现实。
  但是,今天亚洲时间最核心的问题是:“亚洲时间”本身就是个悖论,没有世界时间就没有亚洲时间,但亚洲时间的主体性又建立在反世界时间、去西方时间的基础上。从今天亚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看,亚洲内部本身已形成了紧张的现实。亚洲人今天有勇气来讨论“亚洲时间”的问题就意味着面临冲突、矛盾及挑衅。正因为如此,“亚洲时间”是产于“亚洲重塑时间”的主体意志基础上的追问与实践。可以说,亚洲正在进入一个重新拨动时针的时代。
  “亚洲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
  新的亚洲时间的认识和想象、对亚洲主体性的探求,会深入内部具体性、历史与现实,植根于我们对各自社会的新的自我认识之中,并不以建构内在整体性为目的。亚洲及其时间概念从来就不是一种自我规定,而是与世界(欧洲、西方)及其时间不断地发生互动的结果,所以,对世界时间的质疑目的不在于确立于一种所谓的相反的(亚洲)时间,而是要破除那种自我中心的、排他主义的和扩张主义的支配逻辑。我们需要在一种广泛的全球联系之中展开亚洲时间论述和区域时间实践——既从其他区域时间的视野出发来发展亚洲时间的论述,也通过展开亚洲时间视野来重新理解新的世界时间。
  新的亚洲时间的认识和想象,不止于了解亚洲,不旨在建立事无巨细、琐碎的亚洲学,或努力发明独异于欧洲的所谓的亚洲性,其目标不在亚洲内部,而是以亚洲时间为方法。这意昧着,不是用世界时间的基准来审量亚洲时间,而是把亚洲时间视为构成世界时间的要素之一,在多元。性、体系性的视角下,把世界时间和亚洲时间同时相对化,把我们的知识结构和观念悬置、历史化,既有超越民族国家、抗拒新自由主义帝国的视野,又不对保护性的主权范畴进行简单否定,而是在当代全球主义和民族主义相并而行的情境中,探讨。亚洲时间”所蕴含的可能性。
  所谓亚洲时间,意味着对亚洲的想象指向世界之创造本身。亚洲想象历史地包含了对于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性思考,既是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更是对资本主义发展及其危机的应对和思考。所以,今天提出来的“亚洲时间”不仅是亚洲的问题,而且是“世界时间”的问题。对“亚洲时间”的再思考既是对19世纪欧洲中心的“世界时间”的重构,也是突破21世纪“新帝国”秩序及其逻辑的尝试。
  我们的思考
  贯穿多个世纪的运动和流动性所产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影响和构成着今天“亚洲时间”的概念,并使其在今天的崭新现实中得以重新连接建构。当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the Silk Road Economl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1k Road,简称the Belt and Road)的构想,这是贯穿亚欧非大陆,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经照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囊括了“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广大腹地国家,连接起东亚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这活跃的两极。沿线各国发展的对接与耦合、区域内市场潜力的挖掘、经济投资与消费的巨大需求、沿线各国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互鉴与交融,都使得“亚洲时间”的含义被推向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新型架构之中。   同时,亚洲的经济仍然以空前的增长速度膨胀,全球的重心正转向亚洲,它已成为本世纪的新震源。此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l8n l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的建立与推进又为这一新震源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对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投资与亚洲经济的增长、弥补亚洲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存在的巨大缺口、减少亚洲区内资金外流、增强全球经济的稳定性均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不仅仅是“修桥”、“造路”的机构,更是构建亚洲金融新地位、增强亚洲的国际经济话语权与引发改变国际经济新格局的强劲引擎。
  由此,在时间、空间、经济、政治还有文化力量的潜在紧张局势中,连绵不断的亚洲再次协商与联结,并主动携起整个世界,绘制出一幅具有前瞻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的新地图,更新着“亚洲时间”的内涵,其实质就是更新了。世界时间”。当人们面对着“时间更新”的现实,“亚洲时间”的必然性、世界性和未来性,则呼之欲出。
  在这样的理解框架下,我们应如何重新思考这片大陆的复杂性并将其进一步问题化?如何包含它的多样性,避免本质化定义的风险?我们又应该怎样界定它的区域时间、多种族分化、语言以及颇具争议的历史?我们是否可以接受和传达多元而矛盾的观点?首届亚洲双年展为此提供了切入点,我们试图从实际的层面触摸“亚洲时间”,因此,“亚洲时间”的策展思路是探索起源于丝绸之路的各种贸易历史;殖民与后殖民事件;古代和现代的移民和侨民线路,并带出相关研究…--古代丝绸之路与当下贸易和交流新路线之间的关系。在探讨和了解亚洲的复杂性问题上,我们尝试以历史、地区、民族国家及其宗教多种视角作为观察点,这包括:侨民的文化和流散的生活,唐人街、小印度、泰国城是如何构建“家”的文化,“外国人”与“移民”的社区,悠久的宗教交流历史和先进的文化等。这些都将协助我们来理解、触摸“亚洲时间。
  广州作为一个主要的贸易港口,以其坚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在南中国扮演着重要角色。鉴于广州的历史和当前的战略地位,本次展览以其“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作为出发点,同时这座城市的参与性还通过多种形式得到体现。展览的理念与语言是开放的,以更流畅和直观的方式为在地的观众提供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讨论与艺术实验场,更有助于所有关心亚洲、关心世界的我们从不同但非常有价值的角度来研究当代亚洲。
其他文献
沈少民,国际著名当代装置艺术与观念艺术家,目前生活与工作于中国北京和澳大利亚悉尼,其作品以装置、影像以及观念绘画等创作方式为主,常常曲折地呈现当代人类的生存处境并作深刻反思。展览“这里没有问题——沈少民作品”展是沈少民十余年来首次在国内举办的大型个展。其名称源自现成品艺术的发明者马塞尔·杜尚的一句名言:“哪里没有问题,哪里就不会有解决方案。问题是思想的发明。”以这个侼论作为一个出发点,沈少民阐发了
期刊
艺术当代(以下简称“艺”):此次展览“隐藏与无名”在题目的选择上有什么特别含义吗?  滔曦(以下简称“潘”):这批作品大部分都是在2015年所作,是这个阶段心境的真实笔录,我把自己隐藏在这些笔画无穷尽的交织之中。这便是“写”,而不是“画”。大部分作品又恰恰有一个共同的隐喻,画面所表现的形体都有突兀的被遮蔽的部分——一种秘密的存在。隐藏之物对我来说即是“魅惑”。无名:无可名状之意,无法尽诉,不可理喻
期刊
十多年前看到尹朝阳作品时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残阳如血色的天安门广场、影影绰绰的汹涌人潮、面目惊恐奋力抬石的孤独男人、令人头晕目眩的圆形辐射…-这些绘画既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强烈的存在主义戏剧意味,尹朝阳这个名字也随着撕扯般的笔触以及刺痛感的色彩,深深留在了脑海。后来读到马塞尔-杜尚“一幅不能带来震撼的画不是一幅好画”这句话时,在脑中跳出的第一个画家仍是尹朝阳。  当年的“神话”系列中,尹
期刊
熟悉于艾君的人也不会对以下几个概念感到陌生:“黑画”、“素描式绘画”、“绘画装置”、“个人文体”、“第三绘画”、“绘画文体”。关于绘画理论的描述,于艾君有着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并非是被广泛认可的,却是其始终坚守的。但这些标签式的词汇一方面让我们更快进入艺术家的语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固定印象的成见。然而成见并非偏见,在阅读于艾君的作品时,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正是这些与“标签”有关的概念:什么是“第三
期刊
19世纪末,尚处弱冠之年的超现实主义诗歌鼻祖阿尔蒂尔·兰波(Arthur Rlmb8LId,1854-1891)挥就出“La vIeest d’ailleurs!”的经典诗句,其中的“allIeurs”可直译为“其他”。尔后,米兰·昆德拉以其译义“生活在别处”为名著书。一百多年来,兰波的诗句被激进的青年们奉若圭臬,从现状里出走,亦当成为在青春年华里该怀揣持有的姿态。  作为人类社会生活跃迁和面临新
期刊
“物之微”的关注点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作品中出现的、使用的物质性材料,这部分和“物”相关;其次是每个艺术家所选择的特定材料,以及材料出现的语境、材料和艺术家的具体关系,这部分和“微”有关。“物之微”的起点是在绘画中加入现成品,赋予其以非平面的物质感,这并不是新近之举,概括而言,作为一种趋势它几乎同时发生在欧洲和美国的抽象主义艺术发展式微之后,常常被看作是对抽象主义所强调的艺术家主观性、表现。性的反
期刊
王亚彬,人称“王员外”。这称谓很准确,他是这个时代的幸运者,在缝隙中安身立命,却能江湖飘转,任性地迁移。2015年春,王骁从北京来电话,说要约我去歙县看王亚彬的工作室。我非常吃惊,他不是在郑州吗?原来,王亚彬早已把工作室搬到了歙县渔梁坝附近的紫阳桥边!  那个地方我太熟悉了! 1999年的秋天我就去过,在狮子桥附近还画过好几张写生,后来又去过几次。从14世纪至17世纪,这三百年,练江比今天的黄浦江
期刊
艺术家的艺术  尼采曾在《欢愉的知识》前言里召唤,“啊,要是你能直正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但这是“另一种艺术……一种艺术家的艺术,一种只为艺术家存在的艺术”!本次“大同大张个展”呈现的就是尼采所说的“另一种艺术”,“艺术家的艺术”。  大张的思想和尼采密切相关。他承袭了尼采积极的悲剧观,认为“人类生存的世界是非常之荒唐的”,“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为了证明其“思想的存在”,不得不“去做肉体的厮杀”
期刊
赤道的定义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如果将地球看作一个绝对的球体,那么赤道则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这样的划分无疑是基于二元的基础上的,而赤道本身正是二元论无法清晰划分的中间地带,是事物的临界状态,含混而清晰。廖斐在Vanquard画廊的第二次个展呈现了赤道这一概念及其在生活世界的投射与艺术家工作生活的交集。  赤道这一概念是我们在克服主观相对建立客观秩序的“科学态度”指
期刊
“千里眼”所指即是一种凝视,在全球化、同一化的世界里可供选择的消费方式看似花样繁多,实则千篇一律。人造景观中的真人秀剧情抓住观众的胃口,在传媒的覆盖下世界次序变得共识性和电视化,连战争也和从前不同了,正如鲍德里亚所认为的:所有战场上的新闻都在对战争无条件的模仿,法国国旗投射在“伦敦眼”、柏林的勃兰登堡门上。除去斯拉沃(齐泽克)对于欧洲犬儒自由派的激烈批判之外,或许这样的做法也有其价值。毕竟它提醒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