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五个方面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局限性: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语文教学中的诵读;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喧宾夺主之嫌。
【关键词】淡化 妨碍 限制 喧宾夺主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功能不可低估,它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从而更具有说服力;它可以让课堂生动起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师生间的互动,使教与学达到有效沟通。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笔者认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现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语文教学中的诵读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精彩的语言,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感悟和理解,才能从中获得营养。“读、写、听、说”中,“读”摆在首要位置,离开了读,语文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某些可读性很强的散文或诗歌,再优美的画面也难以帮学生领略语言的精妙之处。例如:我教郦道元的《三峡》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欣赏一组画面。面对山高峡长,学生由衷地发出感慨,但要他们赏析意境,品味诗人独到的精妙语言,他们却说不出其生动之处,更谈不上喜欢。这是因为,再精美的画面,也只能是景致,而非神韵。若要领会其中精妙之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功夫在“读”——在“读”中用心去感悟;优美语言的运用,要靠脑去积累。因此,只有经过学生的思维,才能吸取到营养。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文学作品为本,多留给学生阅读与思维的空间,否则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
二、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例如:在教一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时,不少教师往往只是匆匆地组织学生朗读一下课文,然后就用大量时间放映有关的风景画面;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或是写作这方面的作文,教师总是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却忽视了情感的投入,用表面的热闹掩盖了真情的流露。这些课件固然能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种感官的兴奋刺激,但也只停留在表层上,无法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深层的灵魂,淡化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三、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对语文这种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我们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恰如其分,才能焕发其本身的魅力;否则,那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好看、热闹、时髦,甚至是用最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表现最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如果这样来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违背初衷的。它代替不了语言文字本身的主观性,代替不了“只可意会但不可言传”的多解性,代替不了教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代替不了学生之间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激励感染。例如:当年鲁迅在教学时,语言缓慢清晰,声音不高,时而庄严,时而静穆,时而诙谐,时而欢笑,用自身伟岸摄人的气质与风采、真切自如的体态,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面对面的真情效应,是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无法取代的。同时,人的许多能力是在自由环境下无意识地形成的,教师恰当的手势、表情,惟妙惟肖的描摹,有情味有品味的语言,可以创设和谐多彩的语文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师生感情交流的程度,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网络教学的符号系统,无论声、色何等丰富,也弥补不了这一个性化的教育。
四、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发展
每上公开课,很多教师不是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而是急于上网下载现成的课件——认为有了高质量的课件,课堂教学就可以稳操胜券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课上得一塌糊涂。这样的教师在我们身边不是少数,不少教师在听完示范课后,不是去咨询别人是怎样吃透教材的,而是想方设法去借鉴别人备课件的经验。如此将多媒体神化,直接导致教师不再去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寻求多媒体的帮助上。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其实,在课堂交流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功,以及教师对文章感悟、理解后表现出的一颦一笑,都将永远是教师言传身教的好材料——传统的并不等于是落后的。因此,教师在掌握现代化教学艺术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一口风趣得体的语言,一笔工整大方的粉笔字,一手清晰流畅的简笔画,都将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多媒体的作用,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备课上。唯有在备好教材的基础上,多媒体才能为我应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五、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喧宾夺主之嫌
我听过不少教师的课,课堂上既有栩栩如生的动画,又有美妙动听的音乐,而且多媒体伴随了整节课,学生的情绪一直高涨,几乎没有在下面搞小动作的。但课后调查却发现,让学生记忆深刻的,不是教师播放的课件画面,就是课件中难忘的曲子,而对课堂上理应掌握的知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问题出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多媒体课件不停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导致他们的兴趣点转移到欣赏课件上。多媒体再形象、再直观,也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我们的目的是教学,倘若多媒体用多了,就会无意中把课堂变成多媒体展示。为了更好地体现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我们要仔细斟酌多媒体与课堂的合理嫁接。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将多媒体与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
【关键词】淡化 妨碍 限制 喧宾夺主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功能不可低估,它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直观,从而更具有说服力;它可以让课堂生动起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激发师生间的互动,使教与学达到有效沟通。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笔者认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现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语文教学中的诵读
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精彩的语言,只有经过反复诵读、感悟和理解,才能从中获得营养。“读、写、听、说”中,“读”摆在首要位置,离开了读,语文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某些可读性很强的散文或诗歌,再优美的画面也难以帮学生领略语言的精妙之处。例如:我教郦道元的《三峡》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欣赏一组画面。面对山高峡长,学生由衷地发出感慨,但要他们赏析意境,品味诗人独到的精妙语言,他们却说不出其生动之处,更谈不上喜欢。这是因为,再精美的画面,也只能是景致,而非神韵。若要领会其中精妙之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功夫在“读”——在“读”中用心去感悟;优美语言的运用,要靠脑去积累。因此,只有经过学生的思维,才能吸取到营养。语文课堂教学应以文学作品为本,多留给学生阅读与思维的空间,否则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
二、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例如:在教一些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时,不少教师往往只是匆匆地组织学生朗读一下课文,然后就用大量时间放映有关的风景画面;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课文,或是写作这方面的作文,教师总是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制作、放映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却忽视了情感的投入,用表面的热闹掩盖了真情的流露。这些课件固然能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种感官的兴奋刺激,但也只停留在表层上,无法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深层的灵魂,淡化了语文人文性的特点。
三、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对语文这种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我们无论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恰如其分,才能焕发其本身的魅力;否则,那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好看、热闹、时髦,甚至是用最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表现最落后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如果这样来运用多媒体手段,就是违背初衷的。它代替不了语言文字本身的主观性,代替不了“只可意会但不可言传”的多解性,代替不了教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代替不了学生之间潜移默化的无意识的激励感染。例如:当年鲁迅在教学时,语言缓慢清晰,声音不高,时而庄严,时而静穆,时而诙谐,时而欢笑,用自身伟岸摄人的气质与风采、真切自如的体态,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终身难忘。这种面对面的真情效应,是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都无法取代的。同时,人的许多能力是在自由环境下无意识地形成的,教师恰当的手势、表情,惟妙惟肖的描摹,有情味有品味的语言,可以创设和谐多彩的语文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师生感情交流的程度,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网络教学的符号系统,无论声、色何等丰富,也弥补不了这一个性化的教育。
四、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发展
每上公开课,很多教师不是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而是急于上网下载现成的课件——认为有了高质量的课件,课堂教学就可以稳操胜券了,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课上得一塌糊涂。这样的教师在我们身边不是少数,不少教师在听完示范课后,不是去咨询别人是怎样吃透教材的,而是想方设法去借鉴别人备课件的经验。如此将多媒体神化,直接导致教师不再去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寻求多媒体的帮助上。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其实,在课堂交流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功,以及教师对文章感悟、理解后表现出的一颦一笑,都将永远是教师言传身教的好材料——传统的并不等于是落后的。因此,教师在掌握现代化教学艺术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一口风趣得体的语言,一笔工整大方的粉笔字,一手清晰流畅的简笔画,都将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多媒体的作用,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在备课上。唯有在备好教材的基础上,多媒体才能为我应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五、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有喧宾夺主之嫌
我听过不少教师的课,课堂上既有栩栩如生的动画,又有美妙动听的音乐,而且多媒体伴随了整节课,学生的情绪一直高涨,几乎没有在下面搞小动作的。但课后调查却发现,让学生记忆深刻的,不是教师播放的课件画面,就是课件中难忘的曲子,而对课堂上理应掌握的知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问题出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多媒体课件不停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导致他们的兴趣点转移到欣赏课件上。多媒体再形象、再直观,也只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我们的目的是教学,倘若多媒体用多了,就会无意中把课堂变成多媒体展示。为了更好地体现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我们要仔细斟酌多媒体与课堂的合理嫁接。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我们将多媒体与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在透彻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的内容和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多媒体课件,就一定能使课堂教学异彩纷呈,充分体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从而实现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