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等着瞧”

来源 :精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er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学习成绩成为家长衡量孩子是否会走向成功的主要标准时,“熊孩子”也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的“熊孩子”,就是在目前阶段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静不下心、坐不下来、学不进去的孩子。有了“熊孩子”,自然就也有了“雄孩子”。“雄”孩子是家长的骄傲、老师的宠儿、同伴的榜样,可不小心就成了“熊”孩子的天敌。因为这个“雄孩子”还有另一个名称,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熊孩子”有一天会不会也能成为“雄孩子”呢?
  汪帅,就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熊孩子”。分学习小组,大家都因他不交作业而没人愿意和他一组,我便晓之以理;寝室评比,又因他经常讲话扣分影响考核,我又开始动之以情;自修课、课外活动,不服从班委的管理,我便软硬皆施……在我一次次“出头露面”的情况下,至少表面相安无事。终于有一天,我收到了班委的“抗议书”,让我好好收拾收拾这个“熊孩子”。
  “雄孩子”和“熊孩子”之间,似乎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我该怎么办?
  很多班主任都说,面对这样故意挑战规则的“熊孩子”,恰恰是你树立威信的绝好机会,不仅可以灭一灭他的威风,还可以杀鸡儆猴,一箭双雕。
  起初,我也是带着这样的心理,拨通了他家长的电话。不料,他家长得知情况后,开口便说,“这熊孩子,看我回来怎么收拾他,没记性。刘老师,让你费心了。”放下电话后,我没有所谓收拾“熊孩子”的轻松,反而有些沉重和难过。从他爸爸的口气中,我知道他所谓的收拾代表什么。
  当时脑海里闪现一个想法,如果汪帅是个“雄孩子”,那他爸爸是不是就不會再收拾他了?是啊,“熊孩子”为什么就不能成为“雄孩子”呢!
  接下来,我开始利用一切机会开始观察汪帅。等我心有几分谱的时候,我告诉班长我们要召开题为“熊孩子,等着瞧”的班委会。这些“雄孩子”早早地在答疑室等着,他们每个人眼神都充满着期待。我说,按照小黑板上写的议题,发表一下看法吧。他们将之前递给我的抗议书内容,更加有理有据地说了一遍。
  我看着他们微笑着说:“这是大家眼中的‘熊孩子’,显然很不完美,甚至都有些不‘合格’,我猜大家不是针对汪帅本人,而是身为班干部,都希望我们班级越来越好,同学们能越来越优秀。”
  他们频频点头。我继续说到:“对啊,如何让班级更优秀呢?是不是把所谓的‘不优秀’的人,比如‘熊孩子’,踢出局或是收拾一下就优秀了呢?”
  大家开始陷入沉思。“其实,让一个人优秀,除了发现他的缺点外,我们更要学会发现并利用他的优点。你瞧,我眼中的‘熊孩子’可有一双清澈而又灵动的眼睛,他们手脚很麻利,不信你看他们的书桌总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都活力四射,下课的时候嗓门洪亮得很呢……”
  大家都笑了,也很赞同我的说法。“所以,今天我要宣布一件事,任命汪帅为我们班级的‘跑操委员’(故意和体育委员区分开)。”话音刚落,这帮“雄孩子”们都发出了惊叹声。“大家再给汪帅一个机会,就一个月的时间。”
  这帮“雄孩子”在一旁小声议论,班长说:“老师,我们相信你,也愿意给汪帅一个机会,其实,我们也是希望他能越来越好,我们愿意配合老师。”
  “好,我替汪帅谢谢大家。对了,今天班委会的议题写错了一个字。”大家一起看向了小黑板,纷纷摇头,表示没有看到任何的错误。
  我走过去,把“熊”字用力地擦去,换成了“雄”。
  “应该是:‘雄孩子,等着瞧’,这是汪帅委托我,向大家做出的承诺。”
  大家终于明白了我的用意,都意味深长地笑了。
  现在我还能记得,当汪帅知道他成为了“跑操委员”时那种充满感动又不知如何表达的眼神。一个人内心只要有了存在感和归属感,就会唤醒他的原动力。在接下来的跑操中,汪帅有模有样,喊口号的时候,都能清楚看见他脖子的青筋在突突地跳,就像他那颗火热的心。
  运动会入场式,我们步伐整齐,口号响亮,意外收获了一等奖。运动会期间,他忙前忙后,送水以及搀扶体力不支的伙伴,不仅如此,他一个人就为班级得了二十多分……就这样,汪帅顺理成章地在当月“班级人物”评选中获得了“体艺人物”。在颁发证书的时候,班委会还特意给汪帅制作了一个“雄孩子”奖状,卡片上写到:雄孩子,瞧你的了!
  汪帅回头,望着我并狠狠地点了点头。他的笑容和眼眸,就像阳光一样,照进了我的内心,并深深地打动着我。
  是啊,给“熊孩子”一次机会,一个平台,一份等待,等着瞧,也许就会有蜕变和惊喜了。
  “熊孩子,等着瞧”?
  “雄孩子,瞧你的”!
其他文献
《人民日报》文章说“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我们自己”,清华教授提出“家长改变,中国教育问题才会根本上改变”,这样的言论既出,一种莫名的悲哀油然而生。  不可否认,教育是中国最大的民生,一直置顶于国人印象首页,口诛笔伐由来已久。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亦非空穴来风之谈。但谈论教育问题,我们绝不能离开国情环境和问题产生的土壤,凭空想像的所谓“真知灼见”,不论专家也好,还是主流媒体也好,都是“闭
期刊
“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一经发问,《人民日报》和清华教授鲁白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大到中国教育,小至家庭教育,根本问题,都是我们自己。  本期我们将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出發,邀请基层教育工作者从多方面剖析、解读教育问题,且看他们眼中的中国教育。
期刊
做初、高中校长十六七年,对教育问题自然格外关注,对教育的现状也时有吐糟,近期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人民日报》、清华教授齐发声: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出在哪儿?心生感慨,不吐不快。  平心而论,时下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沒有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像现在这样几近“拼命”,但教育问题仍时不时成为社会的热点乃至焦点问题。谈中国的教育问题,许多人喜欢把它放在一个更加宏大的背景下来看,比如中国的社会文
期刊
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为什么所有一流医院收治的都是最难治的病人,而所有一流的中学招收的却是最好教的学生?我相信,一流医院并不缺乏一流的医生,但一流的中学未必需要一流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大师的说法,一流中学的学生都是一样的高分优秀生,二三流中学的学生各有各的低分。我本人不能苟同高分优生和低分差生这种分类标准,但是神州大地上所有中学招生正是按这个标准执
期刊
伴随着五月的脚步  整理五月的思绪  芬芳酝酿着心声  点开淤积心头的郁结  心田便蓬勃成五月的风景  一幕幕精彩的剧情拉開帷幕  随风敲击出五月的丰韵,  花瓣轻舞着韵律  散发着五月的芳香,  凝聚着五月的激情  在五月雨滴滴答答的伴奏声里  章节的停顿  缀着每一段音符的转折  溅起仰天长啸的一曲《离骚》  龙舟与光阴竞赛的错失  衍生了唐宋元明清——  长长短短的岁月  多少主义兴  多少
期刊
该书是李镇西校长从教30年个人成长的回忆录,全书五辑,分别是:往事如烟、求学之路、投身教育、做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做最好的教师。以自传的方式记录了李校长从中学到“插队”当知青;从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到投身教坛;从读博深造到新教育、平民教育的实践与思考……随着一篇篇文章的述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童如何一步步成为大学生、成为教师、进而成长为教育家的。纵览其成长历程我们可以看出:  成长的过程
期刊
仲广群 小学数学“助学法”的创建人。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瑞北教育集团总校长。曾主持过多项省级重点课题研究,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并获全国小学数学论文竞赛一等奖。参编教育教学类著作20多部,主编教研专著《讲述:在思考中成长》,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数学生态课堂的意蕴》《教学新密码——小学数学“助学课堂”范式》《小学生数学阅读》(共六册)。
期刊
对于每个人来说,在其不可逆转的生命长度里,童年应该是一个充满欢乐和幸福的“快乐园”,而不是成为由一个个“特长班”“兴趣班”“辅优班”组成的生命“囚笼”。  儿童节前夕,一则不甚为人注意的报道,给这个欢乐的节日涂抹上一缕悲情的色彩:武汉的一位妈妈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狂砸12万,给五岁儿子报了17个培训班。小孩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学到晚上9点后才回家。但事与愿违,三年后,儿子成绩连连下滑,
期刊
记得在2014年,福安二中出台的“防早恋”校规引发争议,不少学生大呼规定太过奇葩。类似的“防早恋”校规在其他省份也出现过,男女生不能单独吃饭、不能在操场散步、交谈距离不能小于60厘米……学校的一系列规定,被学生和网友吐槽“雷人”。我认为,学校和教师对异性学生交往这一问题应当理性,切不可草率行事,否则与教育、自然规律相悖,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是群居性活动场所,既然是群居,又允许男女生在一起学
期刊
盧梭曾经说过: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无论是卢梭,还是蒙特梭利、杜威、陶行知等,皆主张自然的生长教育。但是今天我们看到教育很多时候都是人为地在给孩子进行预设——让孩子朝着我们预想的方向进行发展。如某个综艺节目中,一个孩子护蛋“撒谎”获赞的行为在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围绕着孩子“撒谎”的行为大家也进行了不同的讨论与评价。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这类亲子同上阵的综艺节目能帮助我们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