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游戏”缓解入园焦虑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文妈:
  本来计划由我来扮演哭哭啼啼的孩子,文文扮演妈妈,但文文派给我的角色还是妈妈。像平时一样,文文躺在床上,我站在床边,先是很愉悦地喊文文起床。文文笑着说等一会儿。我故意夸张地着急:快点!快点!再不走就迟到啦!边说边走来走去,还跺脚。文文看着我笑,说:好吧,你抱着我走。我把文文抱起来,一起去上学,一边嘴里还念叨:到鞋店了,到水果摊门口啦,好啦,到学校了。兜了一圈,把文文放回床上,说:今天是张老师来接哎。文文躺在床上,开始犹豫。过了一会儿,她开始“哭”。我凑近她的脸,问她为什么哭。这就是游戏的好处,现实生活中,当她面临巨大压力时,我是不会这么追问给她增压的。
  文文说担心妈妈不要她、再也不来接她了。她突然变得很伤心,真开始哭起来。嘿,还真入戏!我躺在她身边,抱着她,用很肯定的语气告诉她:“宝贝儿,妈妈永远都不会不要你的。”听到这话,她又开始抱着我哭。
  我希望能与她有更紧密的联结,把她抱到另外一个更安静的房间,她哭了几回,说还想再来一次。
  于是,我们就回到原来的房间,躺着,抱在一起,更温柔地,简单重现了刚才的情景。反复了几次,直到她和我分别时,表情平静了。从那以后,文文送园一直很顺利。
  点评:
  很多人也许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个简单的游戏真能解决入园哭闹的问题吗?文文是个性格很好的小姑娘,在幼儿园的表现也非常好。班里18个小朋友配备了4位老师,是北京口碑非常好的一家幼儿园,不存在不喜欢幼儿园和老师的问题。游戏力工作室的老师对孩子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孩子在安全感方面有些不足。这个游戏完全按照孩子上幼儿园的路线进行了情景再现,当孩子要面对“入园”的时候,会陷入负面情绪中,就像真地要跟妈妈分离了。但游戏的好处在于,这个时候的妈妈心情很平静,也没有时间的压力,孩子能感受到妈妈是接受自己当下情绪的。这个时候,最佳沟通的时机就出现了。文文妈妈当时所说的话以及肢体语言,都让孩子了解到自己时刻被爱着,上幼儿园只是短暂的分离。孩子要求多玩几次这个游戏,其实也是在一遍遍证实“被爱”的事实,当她被充分的满足后,入园的问题自然就被解决了。
  当孩子诉说缘由的时候,大人一定不要讲道理,讲道理会让孩子关闭沟通的大门。
  当当妈:
  每天送当当去幼儿园是我面临的大问题,他会在早上醒来时找茬发脾气,对妈妈大声吼叫,衣服总要反复换,出门后找各种理由,要求回家取东西。有一天,早上起来我没说一会儿要上学的事,看他状态还比较稳定,我提议玩“送小兔子去幼儿园”的游戏。可当当却主动说:假装你送我吧。正好家里有个小房子,门口放把小椅子当幼儿园。他背上小书包我拉着他的手,走到小椅子那里他就坐下了,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和你分开。”我告诉他我也不愿意,所以会早早来接他的。他就像到了幼儿园,换鞋、挂书包。我们挥手说“再见”。这时我走到餐桌旁收拾碗筷,嘴里念叨着“我好想当当呀,这会儿应该是当当的户外时间吧”。然后我假装洗衣服,嘴里念叨着:“宝贝在洗手准备吃午饭了吧?我也该吃午饭啦……”孩子在椅子上安静的坐着,脸上一直挂着微笑,我每做一样事情,都会提到:“孩子在做……事情吧?”最后,我走到小房子那里说:“当当,妈妈来接你放学啦!这一整天我都很想你。”孩子一脸认真地拉起我的手跟我回家。他反复要求玩了三四次,每次就坐在小凳子上一动不动听着。他很享受这个让他心里踏实的过程,那天很顺利地送去幼儿园。
  点评:
  当当这个小朋友,不太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有负面情绪的时候,会表现得很激烈,妈妈束手无策,在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不知该怎么去安抚他。因为不知道如何面对。但通过入园这个游戏,妈妈发现,如果把自己内心对孩子的爱表达出来,那么,孩子就会变得非常配合。后来的日子里,妈妈经常会试着帮孩子说出内心的感受,孩子的进步非常显著,母子之间进入了一种良性的互动当中。当关系改善了,入园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其他文献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似乎矛盾、不真实。比如别人对我做了不妥当的事,我却没有意愿还击,也没有能力坚持一种恨,但又不能全然忘却这件事。  儒家都讲以直报怨,我却有以德报怨的嫌疑。有时候,我会为某个朋友身上的小心眼着迷,那种感觉像芥末一样,有很刺激的感觉。我在“不计较伤害”方面,轻浮得像一颗糖,总希望以甜味示人。  我想,这根源在我父亲。  父亲也有愤怒的时候,但,不过像个鞭炮一样,炸一声就成了粉末,扫一
期刊
女儿马上三岁了,在家里很正常,大部分时间很安静,也有撒泼调皮的时候。但在外面,乖巧得让我们担心。比如她不太爱说话,不喊不叫不上蹿下跳;去游乐场玩,有小朋友挤她,她就赶紧让给人家;明明是她在前面滑滑梯,要是有人在她后面,她就赶紧站起来乐呵呵地让开。我很着急,因为我就是个不喜欢扎堆,遇强就躲,特别崇尚吃亏是福的人。我不喜欢这样的个性,现代社会,那些能冲能闯能拿上桌面的人才有竞争力吧?孩子怎么就遗传了我
期刊
一个内向小孩的故事  有个小孩很小就知道“内向”这个词。因为每次遇到陌生人,妈妈让她打招呼,正当她迟疑时,妈妈就忙解释道:这孩子内向。在她小时候的印象中,内向是个不好的事情,是需要跟别人解释,好让人家能包容的事。  内向不好,这也不只是因为妈妈的话,而是因为她自己的真实感觉。比如,当有很多人在场时,她会不知为什么就压抑自己,默默地当旁观者,时间一长,就觉得憋得难受。看到别的孩子欢快蹦跳,她很羡慕,
期刊
天气不错,跟几个朋友约好,带着孩子们去郊区游乐场玩。孩子们玩完这个项目,又奔下一个项目,愉快的喊声震天响。但到了一个低空近距离缆绳面前,孩子们止步了。  这个游戏的出发地是一个距离地面2米处的高台,高台上有个座位,孩子坐上后,“呼”的一下,可以滑到10米外的地面上。惊险,刺激!虽然整个滑道下方都有保护网,很多孩子还是不敢上去。  一名看上去8岁左右的男孩在高台上犹犹豫豫,戴眼镜的妈妈鼓励说:“你是
期刊
我是同性恋吗?  在我多年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以同性恋的问题过来咨询的,尤其是青少年,大多数是被父母押过来的。其中最小的,是一个不满14岁的少女。  这个孩子虽然不到14周岁,却已经长到1米72,除了一脸的稚气,举止行为倒是很有大人的模样。打扮中性化,举止和嗓音也有一种故作的粗犷。妈妈脸色灰黄,声音黯哑,爸爸则完全是垂头丧气的模样。  孩子的一句问话让我镇定了下来:“老师,我是同性恋吗?”  一个
期刊
每次去北京,母亲总要去买一些葡萄、火龙果、芒果、荔枝让我带上。母亲年迈了,她能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场了,能够买到的好东西就是这些水果了。  “你再别买了,北京到处有呢。”我这样对母亲说。  但我也总是在儿子回学校的时候,让他带上几块家里的卤牛肉、炸鱼、巧克力。他也是不肯带,我有时就偷偷塞进他的包里。说起来,我让孩子带的这些东西也是食物。  食物,莫非天下父母们习惯给予孩子的都是食物?我认真地思考起这个
期刊
儿子两三岁时,我们一起做游戏,一旦出现任何小小的摩擦,他就会马上找奶奶告状。结果当然是奶奶的呵护让儿子感到欣慰。我反复告诉老人不要理他的“告状”,可是效果并不好。现在儿子快7岁了,为了加强他和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每天晚上我都带他到楼下,喊着院儿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在这样的互动中,儿子进步很明显,从不和小朋友玩到主动去找小朋友,只是爱告状的问题似乎并没解决。一点点屁大的事儿,他会立马跑来告诉我,或者跑到
期刊
人人皆有盲点,都有自己根本无法意识到的错误想法,这种错误的想法会让我们受苦受累。我们所认为的亲密朋友(也许根本不是我们的真正朋友)不愿意分享他们教子经验的,因为他们不愿意让我们在各方面赶上并超越他们。尽管朋友希望我们好,但绝不乐意我们比他们过得更好。再说别人也没有义务非要告诉我们实话,得靠自己悟,自己摸索。  成绩优秀的孩子的父母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背后多做了多少题,一道题做过了多少遍,都
期刊
短发,打架,光着膀子踢球,这都是谁干的啊?洛尔,一名十岁的漂亮女孩。但是,在影片中除了家人,谁都不知道洛尔是女孩。她把自己打扮成男孩,搬家到一个新社区,跟一群孩子在一起玩了很久,竟然都真地把她当成了男孩,还是那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男孩。直到洛尔的老妈发现她在外以男孩自居,才让越来越不可收拾的闹剧结束。  这是一部法国温情片,推荐给小学生和家长看,一部很好的性教育中关于性别教育的电影。  着装、发型
期刊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有一首《孟姜女送寒衣十二月调》中就唱道:  十月芙蓉稻上场,家家户户收粮忙。  千家屋里堆五谷,孟姜女家里是空仓。  冬月雪花满天飞,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前面乌鸦来带路,哭倒长城千万里。  农历十月,时值初冬,古称孟冬,此时秋天已过,天气开始变冷,凛冽的冬天即将来临,所以是应该脱掉单衣换上御寒的冬衣的时候了。《诗经·豳风·七月》开篇就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