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的题也需要再做N遍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人皆有盲点,都有自己根本无法意识到的错误想法,这种错误的想法会让我们受苦受累。我们所认为的亲密朋友(也许根本不是我们的真正朋友)不愿意分享他们教子经验的,因为他们不愿意让我们在各方面赶上并超越他们。尽管朋友希望我们好,但绝不乐意我们比他们过得更好。再说别人也没有义务非要告诉我们实话,得靠自己悟,自己摸索。
  成绩优秀的孩子的父母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在背后多做了多少题,一道题做过了多少遍,都爱说自己的孩子一遍就学会。我们大人爱炫耀自己的忙碌,却不愿意说孩子的辛苦。
  有的人会说:“你看人家农村孩子,也不用父母管,照样能学习好。孩子学得好不好关键看自己。”这种说法有个好处是:当我们做父母的对自己表现不满意时,我们能够以此来安慰自己、欺骗自己,不至于让自己瞧不起自己,痛恨自己的不负责任。说这种话的人觉得指导孩子无关紧要或者觉得指导孩子是一种负担。放任不管,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不喜欢自己,自己不值得父母费心费力,也很失落。
  教育孩子当然需要付出辛苦的代价,一定会有些父母,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乐意付出这样代价的父母,收获甜蜜的时候会忘记辛苦与挣扎。
  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回忆自己曾经的努力都爱说:“我学一遍就学会了。”父母也爱说自己的孩子只是做一遍就会了。
  李尹默是看起来一个自信心很强的女孩,培养自信心的培训班是她非常喜欢上的一个课外班。有礼貌,有自信,是一个可爱的女孩。可是她越来越厌恶学习数学,她学习来的自信对于学习数学一点没有帮助。一开始在小学低年级时,问她什么,她都会自信满满地说:“我都学会了,考试考得不错呀。”到了高年级,她很是讨厌学习数学。别人一遍就能学会的知识,她五六遍还是学不会。她内心深处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很难的事。
  她不愿意谈学习数学的事,她逃避这个话题。即使是好意,她也要岔开这个话题。在数学这个问题上,李尹默被灌输了毫无根据的、不负责任的幻想。她脑子里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聪明的人学一遍就学会,寄希望于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她认为学会的题就不用再做,对于什么是必要的有一个错误的判断。这种错误阻碍了她的学习,她不好意思去问老师,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她昨天会做的题,到了第二天却不会做。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认定学习好的同学一遍就要学会,做已经会的题是件丢人的事,会了的题还做,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说自己对数学不感兴趣,不愿意学习数学能让自己感到好受些。
  每次想到做数学作业就心里不爽,做之前一再拖延磨蹭,即使做了也没有成就感。可是不去做作业,自己也觉得难受。拖延会消耗掉学习者的很多能量。她不怎么学习才会感到不安,压力不断积累。压力积蓄到一定程度,学习比玩更有助于压力的释放。每一次的退缩会引起更多的气馁和懦弱,可是孩子的自信表现不是在行动上,而是在语言上,嘴硬。如果问她:“这题会不会?”她会很自信地回答:“会呀!怎么不会?”“那你把它做出来吧。”
  “凭什么会了的题还要做?”
  正因为她不会做,她才这样说。
  孩子认定会的题,不一定真会,即使是真会,迅速做出来和考虑半天才做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
  还有更多的理由去做自己认定会做的题,所犯的错误更少,因此节省了大量返工重做和纠错的时间。在做会做的题的过程中,牢牢掌握这门功课的最核心的部分、最基础的知识,学习能力不断增强和学习速度不断加快。
  在自己这样努力的过程中,她明白了别人看似一遍就学会的知识,在背后付出了相当多的努力。所谓的天赋或过目不忘,只是程度不同的反复练习而已。
  选择让孩子去做什么样的题,这才是因人而异,既让孩子不烦、能够顺利学下去,并迅速提高学习速度,让孩子坚信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甜头的,这需要经验和技巧。
  讲明白为什么做,“去做”就是一件相对来说简单的事情。
  方法很简单,坚持做下来并不容易。而且有些方法看上去很简单,会有很多人忽视了它们的重要性。因为越简单易行的学习方法,越能更好地坚持下去,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李尹默是个心性很高的孩子,乐意选择最好的练习方法,不仅是她,每一个孩子都乐意在即时反馈的情况下去做练习。通过设计出来的练习,她迅速掌握了一个学期的知识,学习效率提高很快,她用在学习数学上的绝对时间多了起来。她的内在动力也慢慢积累起来,每次那种正确的快感也促使自己努力起来。
  练习的益处也是累积的,成绩提高那就是自然的事啦。
  说服孩子要比说服父母容易,麻烦在于孩子的父母。看到幅度提高的成绩和孩子更乐意花费时间去学,孩子学得快乐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这也就容易改变父母。
  数学是一门在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实力的科目,自己认为会了没有用,一定要练习达到没有任何外界力量的帮助迅速解答出来的程度,而且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也能迅速做出来,如果一道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根本不算是学会。随着年级的上升,练习的益处越发明显,竞争者想追上来的心态就越来越强。
  会做的题一定要再做一遍,有一种获得正确的快感。听过的会忘记,见过的会记住,但亲自做过的才会理解。他们要反复练习、获取反馈,直到理解新的理念,顿悟一次是不够的,需要顿悟多次。
  如果孩子有学不会的东西,最不想让知道的那个人就是老师了。老师想方设法哄骗学生说出自己的无知,学生千方百计不让老师知道自己的无知。
  所以我们要再来一次,只要不断地重复,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完美。更重要的是,如果把会做的再做一遍,让孩子找到学习顺利的窍门、体会到真正学会的感觉,应对后来困难的能力也在增强。
  在每一个领域中,工作的标准都在提高,尽早培养快速学习的能力很重要。
其他文献
深夜的火车,大人们呵欠连天,孩子们却兴奋地又喊又叫。  对铺的小男孩非常可爱,被他老爸塞进被窝后,挣扎着冒出头来,忽闪着长睫毛,看着我和女儿很绅士地问:“好奇怪哦,你们辣(那)边为什么都是女僧(生)?”  我一边将女儿也塞进被窝,一边学着他的语气回答:“是啊,我也很奇怪哦,你们辣(那)边为什么都是男僧(生)?”  大家都躺好后,软卧的门关上了,男孩的爸爸在过道里玩IPAD。小男孩睡不着啊,探着身子
期刊
看看时间,晚8点半,该带宝宝上床了。我俩玩着“小脚踩大脚”的游戏滚到床上,宝宝今晚特别兴奋,一会儿拿着水枪要做火箭发射,一会儿又扮恐龙宝宝。突然发现他不知从哪儿找了两张卡片。一张是“禁止调头”的图例,另一张是“允许调头”。他把“禁止调头”的那张给我,嘴里念念有词:“这张是给妈妈的,妈妈做错事就要拿这张,妈妈昨天乱发脾气了。”把“允许调头”的那张放到自己胸前,说:“这张是我的,我做得对就拿这张。” 
期刊
我是独生女,我的女儿伊姐我也打算让她做独生女。  但我们都有各自的姊妹。  我的“姐姐”,是一只黄花猫。我妈说它比我大八岁,也许更多,我妈没给它起名字,我们都喊它“猫”,猫就是它的名字。它生得美,像只迷你版的东北虎,圆头圆脑的,我常常看着它觉得咬它一口没准儿会很甜,因为它就像一颗软糖,通体黄白相间、四个小爪雪白。但它脾气很大,也不喜欢被我抱,它只黏着我妈。它觉得自己是正经老资格。现在回忆起来最具电
期刊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似乎矛盾、不真实。比如别人对我做了不妥当的事,我却没有意愿还击,也没有能力坚持一种恨,但又不能全然忘却这件事。  儒家都讲以直报怨,我却有以德报怨的嫌疑。有时候,我会为某个朋友身上的小心眼着迷,那种感觉像芥末一样,有很刺激的感觉。我在“不计较伤害”方面,轻浮得像一颗糖,总希望以甜味示人。  我想,这根源在我父亲。  父亲也有愤怒的时候,但,不过像个鞭炮一样,炸一声就成了粉末,扫一
期刊
女儿马上三岁了,在家里很正常,大部分时间很安静,也有撒泼调皮的时候。但在外面,乖巧得让我们担心。比如她不太爱说话,不喊不叫不上蹿下跳;去游乐场玩,有小朋友挤她,她就赶紧让给人家;明明是她在前面滑滑梯,要是有人在她后面,她就赶紧站起来乐呵呵地让开。我很着急,因为我就是个不喜欢扎堆,遇强就躲,特别崇尚吃亏是福的人。我不喜欢这样的个性,现代社会,那些能冲能闯能拿上桌面的人才有竞争力吧?孩子怎么就遗传了我
期刊
一个内向小孩的故事  有个小孩很小就知道“内向”这个词。因为每次遇到陌生人,妈妈让她打招呼,正当她迟疑时,妈妈就忙解释道:这孩子内向。在她小时候的印象中,内向是个不好的事情,是需要跟别人解释,好让人家能包容的事。  内向不好,这也不只是因为妈妈的话,而是因为她自己的真实感觉。比如,当有很多人在场时,她会不知为什么就压抑自己,默默地当旁观者,时间一长,就觉得憋得难受。看到别的孩子欢快蹦跳,她很羡慕,
期刊
天气不错,跟几个朋友约好,带着孩子们去郊区游乐场玩。孩子们玩完这个项目,又奔下一个项目,愉快的喊声震天响。但到了一个低空近距离缆绳面前,孩子们止步了。  这个游戏的出发地是一个距离地面2米处的高台,高台上有个座位,孩子坐上后,“呼”的一下,可以滑到10米外的地面上。惊险,刺激!虽然整个滑道下方都有保护网,很多孩子还是不敢上去。  一名看上去8岁左右的男孩在高台上犹犹豫豫,戴眼镜的妈妈鼓励说:“你是
期刊
我是同性恋吗?  在我多年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以同性恋的问题过来咨询的,尤其是青少年,大多数是被父母押过来的。其中最小的,是一个不满14岁的少女。  这个孩子虽然不到14周岁,却已经长到1米72,除了一脸的稚气,举止行为倒是很有大人的模样。打扮中性化,举止和嗓音也有一种故作的粗犷。妈妈脸色灰黄,声音黯哑,爸爸则完全是垂头丧气的模样。  孩子的一句问话让我镇定了下来:“老师,我是同性恋吗?”  一个
期刊
每次去北京,母亲总要去买一些葡萄、火龙果、芒果、荔枝让我带上。母亲年迈了,她能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场了,能够买到的好东西就是这些水果了。  “你再别买了,北京到处有呢。”我这样对母亲说。  但我也总是在儿子回学校的时候,让他带上几块家里的卤牛肉、炸鱼、巧克力。他也是不肯带,我有时就偷偷塞进他的包里。说起来,我让孩子带的这些东西也是食物。  食物,莫非天下父母们习惯给予孩子的都是食物?我认真地思考起这个
期刊
儿子两三岁时,我们一起做游戏,一旦出现任何小小的摩擦,他就会马上找奶奶告状。结果当然是奶奶的呵护让儿子感到欣慰。我反复告诉老人不要理他的“告状”,可是效果并不好。现在儿子快7岁了,为了加强他和小朋友之间的互动,每天晚上我都带他到楼下,喊着院儿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在这样的互动中,儿子进步很明显,从不和小朋友玩到主动去找小朋友,只是爱告状的问题似乎并没解决。一点点屁大的事儿,他会立马跑来告诉我,或者跑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