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3637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发挥其主体作用已成为教育界的一项重要课题,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在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作一探讨。首先,课堂上以教师讲解为主向启发诱导的转变,想方设法创设语文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迫切的知识渴求中去学习,迫切的心理感知去参与活动。
  一、让学生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了解文章的发端,学生只有在熟读、精读的基础上,才能更深更准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不论是古文、现代文,还是诗歌、散文都要求学生能够熟读成诵,不仅课内读课外还要读,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读。
  二、让学生想。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会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方式思考问题,具有探究性、发现性和敏感设疑、探究原因、寻求规律的思维方式,使思维过程科学化,思路畅通活跃,学生才会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大多是形象思维(人物塑造、情节构思、语言运用等)和逻辑思维(层次结构、中心思想表现等)相结合的典范文章。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中对课文作有关的思考会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或否定,这不能不说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是会思维会学习的表现。我在课堂教学中深深感到教育工作不能是简单的传授,要因势利导,同时还要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和传授知识两方面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改变厌学恶学的缺点,课堂教学的气氛才能活跃起来。
  三、让学生讲。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读书使人博学,会谈使人敏锐”。科学研究表明,多讲话会使人灵感涌现和增加创造力,从而变得更聪明。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读诗歌的过程中,可以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对诗中感觉用得好或不好的词语进行评判,说出自己对该诗的理解,以培养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适当用一些班级用语,调节课堂气氛:如什么“小马驹”、“后三节”、“三角形”等等。
  四、让学生演。“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体的桥梁。”这是皮亚杰的名言。学生智力的发展,技能的形成,常常借助于学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际演练,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领会文章主旨,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发展。
  五、让学生写。写作可以让思维缜密,逻辑加强,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用文字将思想的火花呈现出来。例如,上语文活动课《赏花吟诗会》时,我就安排了写一写这个环节:请你构思一个以“梅、兰、竹、菊’’为话题的小作文,体裁不限。由手没有禁锢学生的思维;有不少佳作涌现,其中有一些同学用拟人手法来叙写几种花之间的对话,妙趣横生,充满灵气。
  六、让学生小结。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参与教学小结,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纳概括能力,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学生能体验到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
  建构知识,强化记忆。如:让学生小结人物形象特征,文章的主旨,诗歌的主题等,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其次,课外活动就是教学过程的延续。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自由发展和创造的有利空间,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我们自主发展的环境,诸如实行民主教学、开放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等。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开发智力、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的教学活动,或是贴近生活、联系生活的教学活动,这样可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存的情感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在学习中寻求乐趣,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
其他文献
恩玲中学作为一个新学校,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短短十几年的奋斗史就是一个学校不断打造自己校园文化的历程。回顾榆中县恩玲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一、认识到位,不断完善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习惯。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
期刊
静摩擦力起着阻碍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它的方向始终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且跟接触面相切,而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可相同,可相反。故判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成了判定静摩擦力方向的关键,但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具有隐蔽性,不宜判断,常用的方法有:“假设法”、“极限法”、“反推法”、“整体法和隔离法”、“等效法”、“牛顿定律法”等。下面我就上面几种方‘法谈一点体会。  (1)假设法:先假定静摩擦
期刊
一、话题导入。话题式导课就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先给学生设置相关话题,让学生围绕此话题进行辩论,借此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新课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导课方式。在学生热情高涨的辩论过程中,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观点,让学生先受到应有的思想教育,最后再由此导入课文,使学生满怀情趣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饶有兴趣地验证自己的观点,把握文章的中心。  二、如在讲授《岳阳楼记》时可以先
期刊
物理概念的教学几乎遍及初中物理课的每个章节。我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恰当的引入概念  学习物理概念首先应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它有什么作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主要方法是:  1.从生活实际引入概念。例如,从推土机推土、马拉车、人提水桶、汽车压路面等现象引入力的概念;从一物体若失去支撑物都会落向地面的现象引入重力概念。  2.从实验现象引入概念。例如,压
期刊
为了了解我校初一、初二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状况,数学教研组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方法、课堂是否主动提出问题、探讨未知,以及遇到问题的态度,课堂上注意力集中情况,课前预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课堂学习效率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初一、初二年级共有1456人,参加问卷调查的人有1420人,有效问卷1368份,从数据统计情况看,我校学生学习数学存在以下问题。  一、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不
期刊
语文是学生想象、创造的前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从培养学生想象和思维能力出发,创设相应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瞬间,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创新的欲望,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  一、投之一石,溅起一池涟漪  “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师应格外重视导语的设计,它既是教师素质的体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我执
期刊
我在二十多年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深切地体会到:“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成为物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学生害怕学习物理,觉得物理学科是一门十分难学的科目,教授物理学科的教师也普遍感到十分难教。这种教学现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死板,把本应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变成了简单枯燥的低效重复,忽视有用知识的积累,忽视未来适应能力的培养,学生动手时间少、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校于2010年底,在
期刊
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是国家经济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内涵式发展的最终承担者。如何执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从微观层面研究探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双赢,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是摆在企业面前的破冰难题。  高一经济常识上册﹙旧人教版﹚第三章《企业和经营者》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界定是“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为经济效益
期刊
理想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功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初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特殊阶段,树立远大的有意义的人生理想是十分必要的。我谈谈通过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的几点看法。  一、农村初中学生思想状况概述   偏远的农村孩子们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看到的要么是大人们农忙时在庄稼地里辛苦地劳作,要么是农闲时琐碎的闲聊;他们听到的要么是人们谈论庄稼的收成如何,要么是在外打工回来的
期刊
“乡土历史”即家乡或故乡的历史。广而言之,指本省以至邻省地区的历史。小而言之,指本县(区)、本乡(镇)、本村(屯)的历史。乡土乡情,常常表达人们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育中,往往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向导,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丰厚的教学资源和学习题材。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和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对实现历史教育的功能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乡土史资源是中国古代史课本有益的补充,是生动的直观教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