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w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我们碰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与困惑,如展示媒材的时机不妥、课堂教学的机智不足、作品点评的情境不当等等,这些问题与困惑很值得我们去审视与分析。本文从具体的美术教学实际出发,围绕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案例,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使我们的学生获得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案例;问题;对策
  
  “欣赏•评述”是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领域,它突出体现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因而,欣赏教学得到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的关注与重视,无论是媒材的使用还是师生的互动,都融入了新思维、新技术、新策略等,它们共同构成“审美场”,展现欣赏教学的审美效应。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又常常会碰到新的问题与困惑,在时刻影响着我们,这些问题与困惑很值得我们去审视与分析,并设法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对策,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使我们的学生获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一、展示媒材的时机不妥
  
  在欣赏教学中,为了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加深对艺术现象的理解与感悟,借助音乐、图片或影像资料,这是我们美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的思维紧紧跟随其后,情感为之波动。可是,我们若不去细细地酙酌它所设定的情境、推出的时机,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案例1】: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欣赏作品前,执教老师本欲借助于影片资料创设战争场面,让历史“重演”,以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强烈震撼,达到情感共鸣,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作品。课堂是由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开始的:只见一个手挥大刀者大喊:“乡亲们,杀啊!”紧接着便是老百姓与日寇肉捕时的残酷场景,以及从父母的尸体堆中爬出来的一个幼儿的撕心裂肺的啼哭声。这本该是影片最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一个片段,可随着影片的播放,学生表情非常之平静,甚至有几个学生还在互相说笑。就这样,作品《格尔尼卡》也被学生赏析得极其离谱,打乱了老师的全盘计划,课在没劲中进行着……
  怎么了?用影片的导入来创设课堂氛围,然后欣赏作品,这是欣赏课中很好的形式啊;课堂又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声像并茂,让学生多角度看作品这也不错啊;《南京大屠杀》是人人不能遗忘的中华民族的一段血泪史,为什么学生走不进作品真正的情感世界呢?这让听课的老师们感到深深不解与困惑。
  我们可以从中学生的心理上来认识,好奇是中学生的共同心理,他们往往以好奇心作为认识、探究事物,寻找根源的一种“内驱力”,他们喜欢猜测、想象。播放的影片由于形象生动,内容具体,画面清晰,而没有了悬念,没有了想象——即它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其失去了该有的兴趣。再加上部分学生的情感比较麻木,态度不端正,课堂秩序就很易被扰乱,学习氛围自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对策:寻找最佳契机,选择最佳方式
  【案例2】:《格尔尼卡》的导入设计
  课堂是在一片枪声中开始的,但屏幕上什么也没有,学生一开始感到很迷惑,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此时,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请你静静、细细地体会听到的声音,并设想画面。”紧接着传来喊声:“乡亲们,杀啊!”然后是一片厮杀声、哭喊声、炮弹的轰炸声……同学们越听越投入,突然,这混杂的声音一下没了,每位同学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在声音间断近10秒钟后,突然传来一个悲凉而又稚嫩的幼儿的啼哭声……
  在片刻的思考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生1:“这是发生在一个战场上的情景,因为有枪声,但战争的一方是普通百姓。”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喊的是‘乡亲们,杀啊!’而不是‘战士们,杀啊!’这说明他们不是军人而是老百姓。”
  生2:“我认为他们打仗的战场是在村庄。”
  师:“为什么?”
  生2:“因为听到了:‘乡亲们,杀啊!’,以及妇女的呼喊声、幼儿的啼哭声、房子被火烧的“噼哩叭啦”的声音。”
  生3:“根据前面两位同学的猜测,我认为这可能是日本侵华战争。”
  师:“为什么?”
  生3:“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展开了人类史上最凶残的屠杀,使无数无辜的中国平民成为冤魂,尤其是中国妇女和儿童。”
  师:“好,下面让我们来完整地看这段影片。”
  看影片时,学生们的神情异常专注,时而振奋、时而愤怒、时而悲伤,尤其是当看到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从父母的尸体堆中爬出来,发出让人揪心的哭声时,震撼了所有学生的心。此时,老师话锋一转,引出在同一背景下,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也发生了令全世界人民震惊的轰炸事件……
  这是执教老师根据前一案例所改变的,他把教学主线由“看—听—想”变为“听—想—看”,以听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听来安定学生的情绪,让他们边听边想,使学生真实地触摸到画面的主题、内涵,并由此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用被感染、被震撼的心灵去感受作品,而且这种感染和震撼贯穿了课堂,课堂因此而闪烁光芒。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样欣赏的方法,就不再局限于平面化的感受,而是将他们引导到更深层的空间,从立体的角度去感悟;这样的课,是一堂好课,它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同学们感到愉快、主动、精神集中而不知疲倦。
  
  二、课堂教学的机智不足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时常会下意识地回避个别学生说的话,假装没听见,总是一带而过,甚至非常讨厌课堂上随便“插嘴”的学生。心里还骂:捣蛋鬼!事后,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往往是:时间来不及;对他们的话没思想准备;也没必要去回答等等理由。直到有一天,听了外校教师的一节示范课,才引起笔者的重视与反思。
  【案例4】:这是一节关于家乡桥的魅力欣赏,这位教师也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画面非常之美,引用了大量桥的图片与模型,学生也准备了很多生活素材,如黄瓜、茄子、西瓜皮、蒲子、葫芦、泡沫板、牙签、双面胶、刀片等等,丰富极了,这是一堂值得听一听的课。
  课堂上,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引得大家一阵阵笑声,教师还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搭成桥型,形象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非常融洽、和谐地发展着。“你们还知道桥的哪一些魅力?”“桥的结构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桥的线条美!拱桥的曲线、梁桥的直线。”“桥的材料美!木头、石头、水泥、不锈钢。”“桥的色彩美!灰色的、红色的……”学生竞相回答老师问题。这时,有一位女生在一旁很兴奋地说:“桥的典故美!”,哎,这可是一个好素材,看她能给我们讲一个什么样的美丽故事,我在一旁想。可这位教师看了她一眼,只点了点头,就继续按原来的教学预案进行下去。这位女生马上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一直到下课都没再抬头。
  她在想些什么呢?为什么不让她说下去呢?为什么老师不去接她的话题,抛砖引玉呢?想到这儿,我心揪了一下,我不是也这样吗?!
  等到下课,我轻轻走到她的身旁:“你好,我很想听听你提到的桥的典故,能说一说吗?”她用欣喜地眼神看着我,想了想,讲了当地“题扇桥”的故事,生动的典故吸引了一旁的听课老师与同学,大家都围拢过来。讲完后,她开心地跑出了教室。
  这堂课可能从表层上看是非常成功的,教学设计优化、教师语言幽默、示范直观生动;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作品富有创意、造型别致、充满生活情趣。可从深层里看,这是一堂成功与遗憾并存的课。
  这位老师只关注了自己课前预设的教学程序,忽视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也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教学机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头脑进课堂的,在此前的生活经历中,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背景知识。每个学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活经历,而这一切都是我们在课堂上应该尽力利用的宝贵资源,要利用好这一资源,我们老师就得更多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种种表现,即使是微小得不能再小的一笑一颦,这也是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呵护学生的一种体现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亲近老师。[2](90)这也是笔者课后及时“补救”的一个原因吧。
  对策:捕捉瞬间智慧,激活生成资源
  【案例5】:在欣赏《故宫》一课时,当我向同学们介绍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后,有一位学生在一旁轻轻地说:“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与最大的宫殿么?”“啊!备课时可没备这个,咋办呢?不管他,还是……”我愣了一下转而笑着对他说:“你能说吗?”他笑着摇了摇头,“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能回答的?”大家想了想,都摇摇头。“老师只知道世界三大艺术博物馆是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至于后一个问题也不是很清楚。”说完,我向这位同学表示诚恳的谢意:“谢谢你,今天给老师和同学们出了一道很好的思考题,课后,我们大家分头去查找,下一节课一起再学习,可以吗?”“0K!”
  “老师!卢浮宫有故宫那么大吗?”“《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吗?”看到大家对卢浮宫的兴趣如此浓厚,干脆!暂停进行着的内容,于是,我给同学们讲了自己曾参观卢浮宫的真实感受与体会(此时教室内出奇地安静)。
  真奇怪,这个“节外生枝”并没有造成课堂的混乱,没有引起学生的反感,更没有造成对笔者的不满(老师没有不懂装懂),反而“锦上添花”,不仅使学生了解与认识了更多的知识,而且还弥补老师教学中的不足,且由“师教生学”向“师生互学”转变,使得课堂教学充满了许多变数,具有了很大的生成空间。
  
  三、作品点评的情境不当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课堂场景:点评名家作品,学生以“旁观者”身份跟着老师走;点评老师与同伴作品,学生以“参与者”身份与老师一起走。
  【案例6】:点评作品是平衡班学生的课堂习作(漫画作品),笔者把它们分类设置在电脑上,有儿时篇、校园篇、环境篇、社会篇,大家很自然地产生浓厚的兴趣,眼睛睁得特别大,看着同伴们的作品,想说的话也多了,表达的艺术语言也丰富了,如线条的流畅,构图的饱满、形象的生动,表情的丰富,明暗的立体等等,还出现了诸如“假如我来画的话……”、“我想……”此类的评语。课堂热情高涨,思路活跃,一幅幅更富有生活情趣的漫画作品由此产生了。
  此处撷取点滴:
  评同伴作品,会让大家感到特别的亲切,易拉近学习距离,更能激起学习兴趣,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审美需求。毕竟,同伴的作品大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相同的生活体验,更便于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正如钱初熹先生所主张的,对学生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应放在对“每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视觉影像”的欣赏上,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名画名作的欣赏上。[3](140)可名画名作的欣赏对学生艺术视野的拓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与人文情怀的培养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名画名作的欣赏与评述活动中来呢?
  对策:探究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境
  【案例7】: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世界名画,在学生的头脑中都有着很深刻的印象。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提高审美情趣。笔者的方法是不急于介绍人物与作品,而是先请同学们看一段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人文街景,通过画面进行师生对话,交流对文艺复兴的背景、精神与艺术的了解与认识。
  对达•芬奇的介绍,也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描述而是用一句话(人类的一切发明与创造都离不开达芬奇——恩格斯)和一本书(关于达芬奇在科学、艺术领域的研究笔记与手稿)与学生交流。
  对《蒙娜丽莎》,则引导学生从艺术形式语言(线条、色彩、构图、明暗等)方面去点评,笔者还模仿毕加索与凡高的艺术手法进行即兴创作“蒙娜丽莎”,虽然艺术性差一些,但对调动学习兴趣与加深作品理解是有一定作用的。
  欣赏好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后,请学生点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的“蒙娜丽莎”作品:戴防毒面具的蒙娜丽莎、戴口罩的蒙娜丽莎、长胡子的蒙娜丽莎、手拿美钞的蒙娜丽莎、坐轮椅的蒙娜丽莎等等。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既然他们可以这样再创造,我为什么不能试一试呢?大家不由得产生自己的愿望与动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笔者看准时机,提出:“你们会有什么样的创意呢?从这个创意如何来理解我们的美术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可以写一写,说一说,画一画。”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走出课堂。
  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并不意味对某个问题的探讨的结束,而应当是新思考的开始。面对具有灵动个性的学生,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活动应更多地从学生出发,为学生着想。有效的教学应当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由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完成,尤其是学生每天面对的正在进行中的生活。[2](15)
  在我们的初中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会碰到与案例相似与差异的问题,也一定会有相应的对策。从艺术的求异和多样性的学科特征就已经决定美术欣赏不只是一种方法,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学会选择,依据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的准备程度、教师的自身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善于捕捉实践的智慧,把自己的所看所想所做写成文本,在总结、反思与探究中,不断探索更新、更好、更有效的美术欣赏方法,使每一个学生能够从中获得自己的感受和收益,并能得到更大的学习乐趣。笔者记得斯宾塞有这样一句名言:“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让我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为学生、为自己寻找人生乐趣吧。
  
  [参考文献]
  [1]杨建滨.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吴永军.备课新思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90
  [3]相毅敏.美术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学习困难生形成有诸多原因,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学专家和老师都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建议和方法。对学习困难生心理方面的研究,无疑对学习困难生转化起着积极的作用。笔者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对英语学习困难生的转化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心理学;转化学困生;英语课堂教学    20世纪以来,很多心理学家就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开展研究,揭示了许多与学习本身有关的心理概念和心理规律。其中代表人物有加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养成问题,明确了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养成的主要内涵,提出了高校教师应该树立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的、多维度、多元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保持职业的敏感性,处理好学术与课程的关系,以知识的有效迁移作为课程设计原则,坚持民主、平等、积极引导的课程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内涵;途径    一    近些年来,
期刊
摘 要: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普遍存在表达能力不强,写作不得体、错别字连篇的问题。高校课程的设置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本身的观念是存在问题的原因。合理设置课程、确立课程教学的新目标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语言运用能力;原因;建议    高等院校教学的目的是将学生塑造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而且要培养符合市场发展需要
期刊
摘 要:伴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加强学校管理,已经成为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到底是“封闭”还是“开放”成为各家争论的焦点,尤其是针对封闭式管理模式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立足杨桥中学的封闭式管理实践,把它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加以论证,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封闭式管理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素质教育;封闭式管理    提起“封闭式管理”,人们往往把它同传统的应试教育体
期刊
摘 要:竞技体育犯罪是一种特殊的犯罪,它的出现,严重扰乱了体育竞赛秩序,败坏体育风气,妨碍体育发展。本文对竞技体育犯罪产生的原因做出分析研究,并据此对症下药,提出减少或杜绝竞技体育犯罪产生的对策。  关键词:竞技体育犯罪;原因;对策    竞技体育犯罪指的是在竞技体育训练或比赛等相关活动中,存在着特殊的犯罪现象:比如行贿受贿;服用兴奋剂;赌球、黑哨,操纵竞赛;故意或过失伤害;观众暴力及其他(贪占奖
期刊
摘 要: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正处于基础训练阶段,抓好篮球各项基本功训练固然重要,但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篮球战术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在训练过程中应把战术意识的培养放在与其他技术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本文着重从青少年篮球战术意识的定义和培养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论述,旨在为青少年篮球战术意识的形成与培养提供一点理论依据。  关键词:篮球;青少年;战术意识    前言    篮球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
期刊
摘 要:宋代文史学家刘攽,诗文集《彭城集》四十卷,收录了刘攽的绝大部分作品,为我们研究他的生平思想和文学成就提供了比较可靠的材料。但这绝不是刘攽作品的全部。本人在翻检地方方志和《四库全书》时,发现了刘攽部分佚诗佚文。这可能对刘攽的生平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因此,本人撰写此文,对这些佚诗略作介绍与考证说明。  关键词:刘攽 《彭城集》;地方方志;《四库全书》子部丛书;辑佚    刘攽(1023-10
期刊
摘 要:青少年感恩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领域,要不断挖掘感恩教育的新内涵,既继承优良传统,又体现时代特点和主题;要整体把握感恩教育的特征,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要不断进行方法创新,注重心理的层次性、渗透性和过程的愉悦性。  关键词:感恩教育;抗震救灾    感恩是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多元化,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功利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
期刊
摘 要:高级英语阅读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其任务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快速阅读及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本文对高级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高高级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高级英语阅读;快速阅读;阅读技巧    高级英语阅读是英语专业生高年级的泛读课程,由于精读课一直被列为外语届的主导课程,所以高级英语阅读也成了各院校非常重视的一门课
期刊
摘 要:信阳方言是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独特的区域文化背景,使信阳方言词语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文章认为,信阳方言保留了大量近代汉语词语,并列举出十余条信阳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词语进行比较,以佐证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近代汉语;信阳方言;词语;词条;释义;例句;按语    河南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信阳方言词汇是北方方言词汇的一个分支,总体上与北方话大同小异,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和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
期刊